钻井液常规性能测试、盐侵、固相含量测定实验讲义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钻井液常规性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六速旋转粘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及钻井液表观粘度、塑性粘度和动切力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2、掌握静滤失仪的使用方法以及钻井液滤失量、pH值和泥饼厚度的测定方法;
3、掌握钻井液固相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实验原理;
4、掌握钻井液密度的测定方法;
5、掌握钻井液漏斗粘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测定方法
1、六速旋转粘度计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粘度和切力的计算
(1)六速旋转粘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六速旋转粘度计(图4-1)是以电动机为动力的旋转型仪器。
被测液体处于两个同心圆筒间的环形空间内。
通过变速传动外转筒以恒速旋转,外转筒通过被测液体作用于内筒产生一个转矩,使同扭簧连接的内筒旋转了一个相应角度,依据牛顿定律,该转角的大小与液体的粘度成正比,于是液体粘度的测量转为内筒转角的测量。
记录刻度盘的表针读数,通过计算即为液体表观粘度、塑形粘度和动切力。
图4-1 六速旋转粘度计及变速拉杆
(2)六速旋转粘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接通电源,拨动三位开关至高速位置,待外筒转动后,将变速拉杆的红色球形手柄(手柄位置与转速的选择如图4-1)放置在最低位置,此时外筒转速即为600rpm。
观察刻度盘是否对零(若不对零,可松开固定螺钉调零后再拧紧)、外筒是否偏摆(若偏摆,应停机重新安装外筒)。
检查调速机构是否灵活可靠。
②将刚高速搅拌过的钻井液倒入泥浆杯中至刻度线(此处钻井液的体积为350ml),立即置于托盘限位孔上,上升托盘,使液面与外筒刻度线对齐,拧紧托盘手轮。
迅速从高速(600rpm)到低速(300rpm)依次测量。
待刻度盘读数稳定后,记录两个转速下的读数Ф。
③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松开托盘手轮,移开泥浆杯,倒出泥浆。
左旋卸下外转筒,将外转桶和内筒清洗后擦干,将外转筒安装在仪器上。
(3)粘度和切力的计算方法
表观粘度AV=0.5*Ф600,单位:mPa.s;
塑性粘度PV=Ф600-Ф300,单位:mPa.s;
动切力YP=0.511*(2*Ф300-Ф600),单位:Pa。
简略计算时,可将0.511替换为0.5。
2、静滤失仪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滤失量、pH值和泥饼厚度的测定
(1)钻井液滤失原理
在滤失介质两端施加一定的压力差,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钻井液通过滤失介质发生滤失。
(2)打气筒静滤失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打气筒静滤失仪(如图4-2)是将一定量的钻井液,注入筒状钻井液杯中,上紧杯盖,接通气源,调节减压阀将压力调至0.69MPa,打开放气阀,气源进入钻井液杯中。
通过静滤失仪可记下滤失时间、滤失量并可留取泥饼。
图4-2 打气筒静滤失仪
1-带压力表的打气筒 2-减压阀 3-底座 4-钻井液杯 5-量筒
图4-3 减压阀的操作示意图
图4-4 放空阀的操作示意图(左图为进气、右图为关闭或排空)
图4-5 钻井液杯的安装示意图
(3)打气筒静滤失仪的使用方法
①松开减压阀(逆着图4-3箭头方向旋转减压阀手柄,将手柄退出),使减压阀处于关死状态,此时无压力输出和显示,然后关闭放空阀(如图4-4右图)。
用力打气使气筒压力表达1MPa左右,然后顺时针旋转减压阀(如图4-3箭头方向),直到压力表读数为0.69MPa。
②用手指堵住钻井液杯气接头小孔,倒入适量的泥浆,使液面与泥浆杯内刻度线平齐(高度以低于密封圈1-1.5cm最好),放好干燥的密封圈,铺一张干燥的滤纸,将干燥的泥浆杯盖盖好旋紧。
然后装入三通接头并卡好(如图4-5),将量筒放在泥浆杯下面,对准出液孔。
③顺着“进气”箭头方向推通气阀杆(如图4-4左图),同时观察压力表指示。
当压力表稍有下降或听到有进气声后,即停止操作通气阀,开始计时并微调减压阀手柄,使压力表指示保持为0.69MPa。
④记录7.5min时收集的滤液量,取开量筒,逆着“进气”箭头方向推通气阀杆(如图4-4右图),听到放气声后表示泥浆杯中余气放尽,取下泥浆杯。
⑤冲洗擦干泥浆杯、杯盖和密封圈。
(4)钻井液滤失量、pH值和泥饼厚度的测定方法
①钻井液滤失量的测定方法
假设钻井液的瞬时滤失量为0,7.5min时量筒中滤液体积的2倍即为静滤失量。
②钻井液pH值的测定方法
将pH试纸放到滤液中浸湿后取出,待其颜色稳定后和标准色对照,估计出泥浆的pH值。
注意:此方法只有在滤液颜色较浅的水基钻井液中才可使用。
③钻井液泥饼厚度的测定方法
7.5min静滤失实验结束后,打开泥浆杯,取下滤纸,用缓慢的水流小心的洗净泥饼上的浮浆,把滤纸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用钢板尺测量的平均厚度值的2倍即为泥饼厚度。
3、钻井液中固相含量的测定
根据蒸馏原理,取一定量钻井液用电热器将其蒸干,收集并测出冷凝液的体积,用减差法即可求出钻井液中固相的含量。
也可通过称重方法算出固相的含量。
固相含量的测定步骤如下:
①拆开蒸馏器,称出蒸馏杯质量W杯;
②用注射器取10ml均匀钻井液,注入蒸馏杯中,称重W杯+浆。
③将套筒及加热棒拧紧在蒸馏杯上,再将蒸馏器引流管插入冷凝器出口端。
将加热棒插头插入电线插头,通电加热蒸馏,并计时。
通电约5分钟后冷凝液即可滴入量筒,连续蒸馏至不再有液体滴出为止,切断电源。
④用环架套住蒸馏器上部,使其与冷凝器分开,再用湿布冷却蒸馏器。
⑤记下量筒中馏出液的体积,若馏出物为水与油且分层不清时可加入1~3滴破乳剂。
油、水体积分别以V油、V水表示。
⑥取出加热棒,用刮刀刮净套筒内壁及加热棒上附着的固体,全部收集于蒸馏杯中,然后称重W杯+固。
测定过程中须注意:
①操作时蒸馏器必须竖直;
②注意用电安全,避免电源线与蒸馏器筒接触,以防烫坏绝缘层;
③为了保护加热棒,蒸馏时间一般为20分钟左右,不应超过30分钟;
④若钻井液泡多,可加数滴消泡剂。
对于淡水非加重钻井液,计算固相质量体积百分含量和固相体积百分含量时,固相质量体积百分含量=(W杯+固-W杯)×10,单位为g/100ml;固相体积百分含量=固相质量体积百分含量÷ρ土,单位为g/100ml(ρ土取 g/cm3)。
4、钻井液密度的测定方法
凡精度可达±0.01g/cm3的密度测量仪器均可用来测定钻井液的密度。
通常使用钻井液密度计(如图4-6)测定钻井液的密度。
图4-6 钻井液密度的结构示意图
钻井液密度计的使用方法如下:
①将清水注入杯中齐杯口为止,轻轻将盖旋转盖紧,使多余清水从盖上小孔溢出,擦去外溢清水,然后将刀口置于刀承上,把游码左侧边线移到刻度1.00g/cm3位置,如水平泡位于中间,则仪器是准确的;否则,可在平衡柱内取出或加入重物来调整。
②倒出清水,擦干,将待测泥浆注入杯中,盖好杯盖,让多余泥浆溢出,擦净泥浆杯周围的泥浆,移动游码使横梁成水平状态(水平泡位于中间),游码左侧边线所对应刻度,即为该泥浆的密度。
③注意:对于混有空气或天然气的钻井液不能使用该仪器测定。
5、钻井液漏斗粘度的测定方法
通常使用马氏漏斗粘度计(图4-7)测定钻井液的漏斗粘度。
马氏漏斗被标定为:21±3℃时,从漏斗中流出946ml(1quart)淡水的时间为26±0.5s。
图4-7 马氏漏斗粘度计
马氏漏斗粘度计的使用方法如下:
①将用清水刷净的漏斗粘度计挂好,用手指堵住漏斗管口,将泥浆经滤网注入漏斗锥体内直到泥浆的水平面至筛网底面止(此刻刚好是1500ml)。
放开手指,同时记时,直到流满946ml量杯时止,记录消耗的时间,单位为s。
②马式漏斗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进行必要的校验。
按照测定钻井液漏斗粘度的方法,在21±3℃条件下将1500ml清洁淡水注于漏斗内,若流出946ml淡水为26±0.5s(或流出1000ml淡水为28±0.5s),即为合格。
③注意:为了保护漏斗的管嘴,不得用铁丝等硬物穿通;测量时,漏斗应垂直放好。
三、仪器、器皿和材料
(1)钻井液:400ml;
(2)高速搅拌机;
(3)六速旋转粘度计;
(4)打气筒失水仪;
(5)滤纸:Ф90;
(6)量筒:20ml;
(7)秒表;
(8)钢板尺:精度1mm;
(9)pH广泛试纸;
(10)注射器:10ml;
(11)ZNC型固相含量测定仪;
(12)电子天平;
(13)马氏漏斗粘度计;
(14)钻井液用密度计。
四、实验步骤
1、用高速搅拌器高速搅拌钻井液10min。
2、使用六速旋转粘度计测定并计算钻井液表观粘度、塑性粘度和动切力;
3、使用打气筒滤失仪测定钻井液滤失量、泥饼厚度和pH值;
4、测定并计算钻井液的固相含量;
5、学习并掌握测定钻井液密度的方法;
6、学习并掌握测定钻井液漏斗粘度的方法。
五、数据处理
整理并计算所测得的数据。
六、思考题
1、钻井液的粘度测定前,为什么通常都需要使用高速搅拌机进行搅拌?
2、使用六速旋转粘度计测得的表观粘度和马氏漏斗粘度有没有对应关系?为什么?
3、静滤失量测定时,要求先准备好工作压力,然后再倒入钻井液后迅速加压测量,请结合静滤失方程进行解释。
4、漏斗粘度计为了保护管嘴的内径,即使出现堵塞也不允许使用铁丝等硬物穿通,假如密度计的钻井液杯附着水泥等难以溶解去除的异物,对测量结果的有无影响?为什么?
实验五无机电解质对钻井液的污染及调整(以NaCl为例)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并掌握NaCl对钻井液污染后性能的变化规律。
2、了解NaCl对钻井液污染后性能的调整方法。
二、实验原理
1、钻井液盐侵后,压缩粘土的扩散双电层,其 电位降低,水化膜变薄,粘土颗粒间形成网架结构,导致钻井液粘度、切力上升,失水增大。
当盐侵到一定程度后,粘土颗粒面-面联结,粘土分散度明显降低,使粘度、切力转而下降,失水继续增大,见图5-1。
图5-1 钻井液性能随氯化钠加量的变化曲线
2、盐侵钻井液加入适量处理剂后,一是拆散较强的粘土网架结构,使钻井液处于适度絮凝状态,二是保护粘土颗粒使它保持适度尺寸,不至于结合变的过大,从而使钻井液滤失性能得到改善。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1、高速搅拌机一台;
2、六速旋转粘度计一台;
3、打气筒失水仪一台;
4、电子天平一台;
5、秒表一只;
6、吸管一支;
7、牛角勺两把;
8、量筒两支;
9、pH试纸、泥浆500ml、NaCl、降失水剂、降粘剂等。
四、实验步骤
1、取泥浆450ml高搅5分钟后,测其六速粘度、滤失量、泥饼厚度和pH值。
2、各组按表5-1向步骤1完成后的泥浆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高速搅拌15分钟后测六速粘度、滤失量、泥饼厚度和pH值。
表5-1 氯化钠分组加量表
组 1 2 3 4 5 NaCl,% 0.1 0.5 0.75 2 3
3、根据步骤2完成后的泥浆性能,加入适量的降粘剂和降失水剂,高速搅拌30分钟后测六速粘度、滤失量、泥饼厚度和pH值,使其性能得到恢复。
降粘剂和降失水剂加量参考下表:
表5-2 钻井液处理剂分组加量表
组 1 2 3 4 5 降粘剂,% 0.1 0.2 0.4 0.3 0.1
降失水剂,% 0.1 0.2 0.3 0.5 0.6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1、将所得数据及计算结果整理列表。
2、绘出钻井液粘度、动切力以及失水量随NaCl加量的变化曲线,并简要解释。
六、思考题
1、有同学实验时发现,加量比氯化钠少得多的氯化钙就会对钻井液的粘度和滤失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什么?
2、如果钻井液受到氯化钙的影响,需要调整钻井液的性能,如果采用直接加入降粘剂和降滤失剂的处理方法,你认为是否合理?有否更合理的处理方法?
3、现场钻井液施工时,可以使用碳酸钠来提高粘土的造浆率,为什么?如
果碳酸钠的加量过多,会出现什么危害?
4、随着氯化钠加量的增加,钻井液的表观粘度会出现先增大后减少的现象,为什么?
5、随着氯化钠加量的增加,钻井液的滤失量一直在增加,而不象表观粘度那样先增大后减少,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