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历史与现状-教育科学学院质量工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历史与现状①

张红霞 郁 波

(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南京21009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内容提要]通过对现代国际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60年代课程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未能充分考虑将教学内容与孩子们的认知特点相联系,其次是教师素质问题。然而,当时提出的课程编制的“探究”

和“过程”思想,今天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它们被重新定义为以科学家的观念为基础的“科学的探究”和“科学的过程”。

目前国际上对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探究过程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细化程度以及教师培训的内容与方法等微观问题也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它们对我国目前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探究;过程;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3)08-0055-59

一、20世纪科学课程历史发展的回顾

从国际范围看,现代基础科学教育改革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直接起因,一般认为与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有关,因为它造成了对资本主义世界在科技和人才领域的严峻挑战。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政治因素只是催化剂,科学教育改革是科学发展、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1}但无论怎样解释,事实上,当代科学教学中广泛运用的“发现法”,在19世纪后期斯宾塞就曾明确提出过;“从做中学”则是杜威的教学理论的核心。不过,尽管人类对科学教育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渐变过程,但从教育改革的活动特点上,大致可以将从50年代末至今的改革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

1.60年代初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改革阶段

20世纪60年代之前发达国家的科学课程的性质,相当于我国90年代末之前的“自然”课程性质,即以科学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的。而当时其他国家根本没有任何形式的科学教育课程。即便有几节与科学知识有关的课,也都是由教师对学生诵读教材而已。[2]从50年代末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对小学科学课程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其结论是必须将其以“自然”知识为主题的性质进行彻底的改造,使之具有“科学教育”的性质。因此,在理论上开展了对科学的性质(the nature of science)在教育中的意义的研究热潮,并在斯宾塞和杜威等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将“探究”和“过程”的概念与科学性质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3]

在实践上,这个时期改革的主要工作是组织科学研究专家和科学教育专家学者开发课程与编写教材,包括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其中著名的课程项目有:美国的“小学科学研究”(ESS)、“改进科学课程研究”(SCIS)和“科学:过程的研究”(SAPA);英国的“牛津初等科学”(OPSP)、“纳菲尔德初等科学”(NPSP)和“科学:5-13岁”。然而,虽然新课程开发的哲学基础是“探究”和“过程”,但由于无限扩大了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的适用

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科学新课程开发与实验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红霞(1959-),女,汉族,江苏淮安人,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郁 波(1948-),女,汉族,江苏常熟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范围到所有年龄阶段、所有能力层次的学生,导致了许多新课程在实践上的失败。这些新课程的知识结构虽然具有前所未有的科学性,但从教学上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将从前传授知识的模式转化为传授结构的模式而已,对怎样将科学“探究”和“过程”与特定年龄和能力的孩子的教学实现相联系的问题未能顾及。当然,更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伦理学上的教育意义的问题。导致新课程失败的另一个致命的因素是没有针对新课程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师培训。[4]当时除了极少数特别优秀的教师外,大多数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就是照本宣科。[5]

2.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反思阶段

60年代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揭示出课程、教材与课堂教学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而造成这个鸿沟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其一是对孩子们的学习特点研究不够,其二是教师科学素质的欠缺。因此,在70年代整个教育哲学的思潮转向“儿童中心主义”的大环境下,在对新课程进行评估、反思的同时,开展了许多科学教育心理学上的探索,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6]其中重要的工作有杰亚夫(R.Drive)的发现:学生科学学习的成绩与其先前经验的相关性,要大于与其通常意义上的认知水平的相关性,而这个特点是与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与转变的机制紧密相关的。[7]因而紧随其后,深入研究学生科学概念、学习机制的报道呈指数式上升,[8]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鄱斯纳等人的“概念转变理论”。他们要回答的是两个更加微观的问题,即原有的概念及其结构的什么特征,控制了对新概念的选择;一个核心概念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被另一个概念所取代。[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传统的“探究”和“过程”的概念找到了心理学上的意义,孩子们在“探究”过程中构建新概念或修正旧概念,这为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据。

与此同时,对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的调查评估研究受到重视,而且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批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材料。许多研究者使用不同的调查手段和测量工具,得出的共同结论是,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之缺欠令人吃惊。在1970年的一个关于教师对科学性质的理解方面的调查发现,68%的高中生在这个方面的测验结果高于25%的高中科学教师;而且,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与其大学教育时期的学习成绩和教龄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普遍的结论是,在科学新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培训必不可少,而且,科学方法、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有关内容,应该成为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重要内容。[10]

从教育史上看,70年代前后,也是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教师教育体制从封闭式的师范模式向开放式的以综合性大学为主体的模式转变基本完成的时期。这为培养较高科学素养的教师做好了体制上的准备。此外,70年代也是发达国家全面普及基础教育的时代,丰富的教育资源已有能力不仅仅考虑尖子学生,还可以关注较低学习能力的学生。这种普及科学教育的思想反过来又为建构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

3.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以建构主义占主导的多元阶段

在总结了60年代的经验教训、并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进一步丰富了“探究”和“过程”的教学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科学教育的目标:发展全体民众的科学素养。其重要标志是美国1985年启动的“2061计划”。该计划及其有关的文献,如《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集中体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主要成果:(1)科学教育不仅要超越“知识”领域,还要超越“过程”领域,即“价值和态度”领域也应成为科学教育的目标;(2)科学教学必须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要将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和认识作为教学的起点;(3)提出培养终身学科学的能力;(4)重视教师培训,建议不仅要为学生制定标准,还要为教师教育制定标准。[11]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在建构主义为科学教育带来福音的同时,也产生了极端的建构主义(又称激进的建构主义)的不良影响。它无限地扩大儿童建构的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这在根本上是违背科学精神的,[12]而且在实践上,也带来了科学教育质量的下降。[13]激进的建构主义在当时而且一直至今,不断地遭到学术界的批评。[14]

4.90年代中期以来改革的成熟阶段

经过60年代的初步尝试和失败、70年代的反思、80年代的多元探索和对科学教育质量的重新审视,9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