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龙鱼养殖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鲟龙鱼养殖技术
作者:麦丰苗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06期
摘要:目前鲟龙鱼已经实现了人工养殖,文章以池塘养殖为例,阐述了养殖池塘条件,从强化日常管理、饲养管理等方面入手就鲟龙鱼养殖技术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鲟龙鱼;养殖技术;池塘养殖
中图分类号:S832 文献标识码:A
鲟龙鱼也被称为鲟鱼,属于一种珍稀鱼种,也属于大中型经济鱼类。
从目前来看,全球共有20多种鲟龙鱼品种,其中中国有8种,中国是鲟龙鱼资源丰富、分布广、品种多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境内野生的鲟鱼主要有:西伯利亚鲟(分布于新疆博斯腾湖、布伦托海、额尔齐斯河)、裸腹鲟(分布于新疆密布察尔、绥定、伊宁等地水域)、匙氏鲟(分布于黑龙江省乌苏里江流域、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中游)、白鲟、达氏鲟、中华鲟(分布于金沙江、长江流域)。
目前鲟龙鱼已经实现了人工养殖,文章以池塘养殖为例,就鲟龙鱼养殖技术进行探讨。
1 养殖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的水深以2.5~3m为宜,养殖池塘的面积以3335~10005m2为宜。
黑壤土是最适宜养殖鲟龙鱼的池塘土质,其具有较为适中的通气性和黏度,有利于分解有机物、保水。
为了便于调控池塘水质,塘底少淤泥,尽量保持平坦。
池塘水质要无污染、清新感觉,且与水源充足的地方较近,这样才能够确保养殖过程中进水需要。
进排水设施务必完善,配备饵料台、增氧机及水泵,还应该准备与养殖必需的其他工具、设备、设施等。
2 强化日常管理
2.1 池塘的消毒和修整
饲养前,务必要清整干净池塘,还要用漂白粉或者生石灰等药物来清塘。
2.2 鱼池注水和施基肥
鱼池注水应该在清塘工作完成之后,注水时为了避免野杂鱼随水混进池中,应该将密网设置在进水口来进行过滤。
鱼种下塘前3~4d后,可施入400~500kg/667m2畜禽粪,或者200~250kg/667m2粪尿,还可施入5~7.5kg/667m2的磷肥和氮肥,对水溶解后,全池遍洒。
2.3 幼鱼放养
应该基于鲟龙鱼种的不同规格来对放养密度予以确定。
混养时,应选择如鳙鱼、鲢鱼之类的滤食性鱼类,切忌不可混养会与鲟鱼争饵的种类。
2.4 生产记录
要实现鲟龙鱼规范化养殖,还需要完善生产记录。
包括购买单位、放种入库数、引进鱼苗来源、数量及日期,防洪、水温、水质记录、培育日期、放养规格及日期、饵料粪肥投入量、消毒剂用量及名称、鱼种培育苗数、起水规格等。
每日要坚持观察鲟龙鱼的活动状况、摄食状况及水色,务必要坚持巡塘。
为了确保饵料生物丰富、溶氧充足、水质清新,可以综合性采用一些措施,例如开启增氧机、泼洒施肥、注水等。
要定期对池塘进行杀菌消毒和杀虫,为了避免出现鱼病,让鱼苗抗病能力得以提高,还可以定期将VC等添加到饲料中。
3 饲养管理
3.1 饲料投喂
应该采用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来进行饵料投喂。
投喂时间不可随意改变,必须要定时投喂,投喂频率控制在2~4次/d;投饵量应该控制在2.5%~4%鲟龙鱼体质量,每次投饵量宜让鲟龙鱼在30min内吃完;合理配比、营养要全面、颗粒大小应适口,还可以添加一些提高抗病力、促进生长的营养剂。
人工配合饲料的成分含量为:颗粒粒径控制在2.0~3.0mm,水分12.28%、粗纤维8.48%、粗蛋白37.82%、无氮浸出物20.55%、灰分14.91%、粗脂肪5.96%。
3.2 水质管理
为了保证水质清新,应该做到2~3次/d的水交换。
池塘清洗应该隔天进行1次,并对水质理化因子定期测定,持续对养殖池充氧,一旦发现问题,那么应该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处理。
池塘的水质要定期进行监测,务必要符合鲟龙鱼的养殖标准。
3.3 水温管理
鲟龙鱼生长速度的快慢会直接受到水温的关键。
因此,要每日都对水温的变化予以检测,在夏天,为了防止出现阳光直射养殖池的情况,应该在养殖池架设遮阴设施,以确保养殖池水温控制在25℃以下。
在冬天,特别是当水温降到12℃以下时,有条件的鲟龙鱼养殖者可将鲟龙鱼从室外池塘移入到室内水池越冬,若是北方地区,可选择667~3335m2的长形土池,将简易塑料大棚搭建在长形土池之上,让鲟龙鱼在大棚内越冬,可使水体温度保持在2~3℃以上。
3.4 疾病防治
虽然鲟龙鱼的抗病抵抗力较强,但暴发性疾病也会时常出现在苗种期,尤其是一些由寄生虫或者细菌引起的疾病,发病迅猛、传染性强,会直接造成鲟龙鱼大面积死亡。
因此,务必要做好预防工作,要将抗菌药物定期添加在饲料中,定期消毒(消毒剂为二氧化氯等)。
参考文献
[1] 常东洲.山区鲟鱼工厂化养殖技术[J].河南水产,2008,23(1):134-136.
[2] 龙潭新兵,危智敏. 鲟龙鱼饲养中常见的非疾病性问题及处理方法[J]. 水族世界,2008,21(5):120-124.
[3] 胡红霞,刘晓春,朱华,等.养殖俄罗斯鲟性腺发育及人工繁殖[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20(1):133-135.
作者简介:麦丰苗(1977-),女,大专,广西柳江人,助理水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