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中药学类专业课程中的现状与发展思考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性评价在中药学类专业课程中的现状与发展思考论文
形成性评价在中药学类专业课程中的现状与发展思考论文
20xx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提到:“开设中药学类专业的院校必须对学生考核类型及成绩评定方法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实施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

”这个精神将形成性评价纳入中药学类专业学生成绩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形成性评价的内涵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斯克里芬(Scriven)在《评价方法论》中首次提出,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Bloom)第一次将其运用于教学活动中。

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中即时、动态、多次实施评价,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习者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反馈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特点,也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

布卢姆等人将形成性评价形象地比喻成恒温器,即基于室温信息与既定标准比较进行调整,直到室温达到既定的标准温度。

一个学习活动,无论何时、何地、由何人以何种方式举行,只要把收集的学习活动信息用于诊断、分析和改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那么它就是形成性评价。

二、形成性评价在中药学类专业课程中的推进情况
近年来,各个高校的中药学类专业也在不断改革学生成绩评定体系,在课程中逐步引入形成性评价。

周蓓等在中藥学课程中推行形成性评价改革,强调评价结果的即时性、公正客观、反馈及时,有效弥补了当前中药学课程评价的不足。

马凤丽等将形成性评价引入方剂学教学中,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修正教学计划,学生有效调控学习过程,获得成就感,培养合作精神。

林莺等在中药植物学
中引入形成性评价,较好地控制和监督课程教学全过程,尤其适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修彦凤等在中药炮制学课程中制定和实施形成性成绩考核指标,有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

三、形成性评价在中药学类专业课程中推进存在的问题
1. 认识上的误区
以平时成绩代替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强调过程,但在执行过程中,有的教师简单地将平时作业、课题提问、测验等成绩记录下来,按一定比例折合计算纳入最终成绩,但很少反馈给学生,这种做法实际上关注的仍是学生的分数和等级,反映的是学生学习阶段性结果,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本身与改进内容的分析与反馈。

2. 配套机制不完善
有效开展形成性评价就要求教师全过程、全方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同时还要反馈给学生,便于学生优化学习方法,促进学习效果提升。

这个过程对于教师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而目前课堂小班化教学还不能全面实施,如果没有一定的激励机制,要求教师全面推行形成性评价尚有一定难度。

3. 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
目前在推行形成性评价的课程中,都是基于教师的摸索,同一门课程不同教师授课就会存在不同的评价标准,使得形成性评价显得“评无所依”。

如何有效结合教学骨干和学生代表的智慧,根据不同课程类型的学科特点和侧重点,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和评价条件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并赋予不同指标权重,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对顺利推行形成性评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中药学类专业课程推进形成性评价的思考
中药学类专业课程进一步推进形成性评价还需在正确把握形成性评价本质的基础上从扩展评价内容、引入多元评价方式入手。

1. 评价内容
根据中药学类专业课程特点,形成性评价可以围绕学情分析、课堂学习、阶段性学习测验、平时作业、实践教学、专题讨论、小组学
习、自主学习、期末考试等内容开展。

学情分析:授课教师通过加强与授课班级辅导员、学业指导教师、班委及学生本人的交流,或对班级学情开展问卷调查,及时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理解能力等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

课堂学习: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平时表现,如出勤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学习笔记等进行评价。

平时作业: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布置平时作业,予以批阅,依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次数和质量给予成绩评定。

作业的形式应多样化,除了针对知识点考查的问答题、简述题外,还可包括小论文、研究报告等综合性作业。

阶段性学习测验:定期开展阶段性学习测验(含期中考试),予以成绩评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阶段性测验可以包括笔试(开卷、闭卷)和口试(如答辩、研究汇报)等方式。

实践教学: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论验证、实践、创新的过程。

教师通过对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综合表现的观察、分析,了解学生对三基的掌握情况,及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专题讨论: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围绕一定的主题,对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拓展性内容进行课堂讨论、小组讨论或线上讨论。

小组学习: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学习要有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参与学习者、学习效果、存在问题等记录。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课外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教学视频、光盘和网络教学进行自主学习,并记录学习时间、方式、内容、知识掌握程度、对重点、难点的理解等,教师根据学习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指导。

期末考试:学期末,针对所学内容进行考核,检测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情况。

考试既可以试卷形式,也可以采用小论文、口头汇报等形
式。

考试结束后,教师应进行详细的试卷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应采取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以获得较为全面的评价结果。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回顾自己的学习表现,对过去使用的学习程序进行解释,描述自身发展中的突破,运用已有的标准评价自己的成绩,识别自己的优缺点,以明确自己发展和成长。

互相评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依据评价标准,同学之间互相对学习过程及效果做出评价,写出评语,重点在优点以及改进建议。

被评的学生则需根据评语确定自己的改进方案。

通过互评,增进互相了解,鼓勵相互合作。

教师评价: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讨论学习的目的,定期评价学生的进步,仔细检查他们自定的改进目标,给学生提出反馈意见,教师的评价应具体,有针对性,应包括优点和缺点,还可适当运用日常记录的方式或采用学生行为评价表等。

此外,加强对师生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双方具备良好的形成性评价的素养;在体制机制上保障形成性评价的开展,对进一步推动形成性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德成.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什么及如何推进[J].教育科学研究,2013,(3):47-51.
[2] 布卢姆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 周蓓,秦华珍,胡小勤等.中药学课程形成性评价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5):24-25.
[4] 马凤丽,熊洪艳,张胜等.形成性评价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6,(6):124-125.
[5] 林莺,林海燕,王樱霖等.形成性评价在中药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11-12.
[6] 修彦凤,张永太,冯年平.中药炮制学课程形成性成绩的评价方式初探[J].中医教育,2013,32(2):26-28.
[7] 郑会敏.课改深化视域下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2):84-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