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重难点全解全析专题13辛亥革命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3 辛亥革命
复习目标: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趣味导引
1.辛亥革命前的清政府可以说是一个奄奄一息病人,请结合20世纪初清政府体检漫画思考,假设你是一位医学专家,请给清政府填写一个病情诊断书。
提示:
清政府的病情诊断书
2.有人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翻版,请结合教材谈谈你的看法。
有人曾说“辛亥革命”开花花不香,结果果不成”。
你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
开花结果: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革命是一个漫长过程,各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共和国。
辛亥革命的结果是,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了,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结束了。
与此同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一些封建旧俗恶习,社会风气发生巨大变化,有助于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因此,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提出的任务,而且有深远的积极影响。
所以说辛亥革命开花结果了。
二、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结果:占领武汉,建立湖北军政府
3、影响:17个省脱离清政府宣告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
1、时间:1912年1月1日
2、都城:南京
3、领导人:孙中山
4、国旗(含义):五色旗
思考:中华民国政权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1912年3月
2、内容:
(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3)、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结社、通信、信仰等_自由。
(4)、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思考:根据以上内容,指出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议会内阁(总理负责)。
3、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政体。
4、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5、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结果:
(1)、 1912 年 2 月 12 日,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2)、1912年3月,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3)、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2、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
3、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政治: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
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3)、思想: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而使_民主共和__的观念深入人心。
(4)、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5)、生活方式与习俗:逐渐走向文明
4、局限性: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没能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
5、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重难点解析
1.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及教训
(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
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3.教训
(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
(4)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2、全面分析和评价三民主义
所谓“民族主义”是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即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
因为,清政府此时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民族主义”反对的是满族统治者,而不是整个满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内民族平等的进步思想,客观上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
“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的内容,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
“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的内容,即试图解决土地问题,消灭封建土地制度。
其具体方法是,由国家统一核定地价,“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
”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但是,三民主义中国资产阶级制定的革命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又不敢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它主张民权;又不敢发动人民;它主张民生,又不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这些都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的体现,其局限性决定了在三民主义指导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辛亥革命被称为“比较完全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原因
(1).辛亥革命有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领导,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制定了章程,设立了统一
的领导机构,创办《民报》为机关刊物。
5.(2016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6)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这说明戊戌变法
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 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
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说明戊戌变法为了变革坚持“圣贤义理之学”为其根本,这就减少了变革的阻力,所以本题答
案为C项;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戊戌变法是改良,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宗旨有根本不同,故D项错误。
6.(2015•海南)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利;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A .立法服从于政治B .行政服从于司法C .从人治走向法治D .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答案】A
7.(2016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
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
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
”这表明
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
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
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时间信息可知,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新式教育与科举融为一体,故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故可以排除;材料反映的现象科举制度影响的结果,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
8.(2016年上海卷单科历史24)“国体初建,民权未张,是以野心家竞欲覆民政而复帝制……所幸革命之
元气未消,新旧两派皆争相反对帝制自为者,而民国乃得中兴。
”这段文字写于()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解答本题关键是读懂材料,材料中给出的是中国近代的复辟帝制运动。
根据文中作者的描述,可知道作者是反对复辟帝制的。
复辟帝制是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有代表性的是袁世凯复辟和张勋复辟,它们发生的时间是1911-1920年这个时间段,因此这段文字写于20世纪初期,本题选择C选项
9.(2014·广东文综)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
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答案】B
10.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
11(2010•全国卷Ⅰ)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这表明()
A.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答案】C
12.(2011·福建文综·3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5、图16、图17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图15 “没有开化得中国佬”图16 “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图17 “中国就要崩溃了”
材料四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
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
(11分)
(2)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6分)
【答案】(1)看法: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
成因: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府腐朽没落。
外部原因: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
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
(1)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哪些方面?
(2)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
(3)革命派为什么没有挖掉“树墩”?何以见得“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答案】
(1)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化企业;派遣留学生;创建新式海军。
(2)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两百多年的清朝统治;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原因:辛亥革命不彻底。
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帝国主义列强的干预;革命纲领的不彻底。
表现: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等。
【解析】(1)问要明确“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的真正含义,本问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洋务运动采取了哪些发展近代工业的措施。
第(2)问实际上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第(3)问实际上考查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和袁世凯如何窃取革命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