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新概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 新概念
主要内容
一 高血压中医病名新解 二 高血压中医病机新探 三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临床思路与方法 四 中医辨证选择降压西药 五 麝香保心丸的治疗意义 六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
一 高血压中医病名新解
现 状
一般认为高血压中医没有相对应的病名 根据临床常见头痛、头晕症状,把其列为头痛 眩晕的范畴 如出现心悸、中风症状,又列为心悸、中风范畴 把高血压与中医的肝风、肝阳相联系,分析高血 压的病因病机和指导治疗
3 中药治疗与西药治疗
中药和西药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各有长短 西药在是降压的主力军;防治并发症,中西药需 携手合作;提高生活质量,中医中药的作用举足 轻重 应避免—— 单用中药降低中 重度高血压 单用西药改善严重症状 中西药堆积使用
4 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 不良副反应多 医疗费用高 依从性较低 非药物治疗—— 第一,控制轻型高血压,轻型高血压前3~6个月 的首选或基础治疗 第二,中、重度高血压辅助治疗,它可减少降压 药物的剂量和服药次数,增强降压效果 第三,预防或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2 血脉的病理
血脉自病
一是血有余,脉道过度充盈,脉道胀满,脉压增高,甚 至脉管破裂出血;二是血液黏滞,运行不畅,脉压增高 两者均可直接引起脉压增人,血压升高
相关脏腑病变
脉压过大,引起五脏胀满,其中对心肺肝的影响最大 “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甚至心脉痹阻,则会 出现胸痹、真心痛等症状; “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甚至“暴上气而喘” “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甚至肝气上逆,影响于 脑,则出现弦晕、头痛甚至“薄厥”“煎厥”等症
解释高血压的生理、病理及发生发展和 变化规律 指导高血压的临床辨证和治疗
有助于高血压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
二 高血压中医病因病机
新探
现 状
阴阳平衡失调学说占主导地位——
病因:七情所伤 饮食失节 内伤虚损
引起阴阳平衡失调
病位:肝、肾及心
病机:肝阳上亢 肝肾阴虚 阴虚阳亢
心阴虚
阴阳两虚等
3 中西医共通点
血压 — 动脉血压,即推动血液在动脉血管内流 动的压力。主要由心室收缩和周围动脉的阻力形 成,与动脉壁的弹性、循环血流量和血液的黏稠 度也密切相关。心室收缩是推动血液向前流动的 主要力量。即心脏的推动力、血管的约束力、血 液的质量是形成血压的三大要素 与中医“血脉”的概念惊人的相似。血脉理论即 包含了现代医学的血液循环的全部内容
麝香保心丸来源
麝香保心丸由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名方苏合香丸演变而来
1981年正式确定了麝香保心丸组方和含量
麝香保心丸的组成
成分 君药 麝香 功效 其味辛,性温,通行十二经,辛散温通,芳香走窜,故能 开窍醒神、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为治中风、痰厥、高热 等证所致神昏不醒的主药 人参提取物源于人参,人参具有大补元气、益气生津之功 助君益气扶正,补气固脱 苏合香味甘、辛,性温,辛散温通,芳香辟恶,有类似麝 香的开窍作用,但药力较逊,能助君药加强芳香开窍之功 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 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等 蟾酥味甘、辛,性温,有毒,有解毒消肿、止痛开窍作用 味辛、甘,性大热,能补命门之火,有引火归元、益阳消 阴之功 味辛、苦,性微寒,辛散走窜,有类似麝香开窍醒神之功 但药力稍逊
非药物治疗还包括气功、针灸、理疗、推拿等
不能忽视非药物治疗的价值 对早期、轻型高血压病患者首选或以非药物治疗 为主,同时要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中重度高血压,也应将其作为基础或辅助治疗
非药物治疗—— 提高综合疗效,减少药物用量的秘密武器
四 中医辨证选择降压西药
现 状
降压西药种类繁多,药理机制、作用特点、 毒副作用各不相同 高血压患者个体差异大,对于降压药的反 应不同 降压药选择存在盲目性,多为碰撞式选药
三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临床思 路与方法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临床思路与方法
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 辨病与辨证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 中药与西药 药物治疗和非药物 发挥中西医结合诊治高血压病优势的前题
1 辨病治疗与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点,辨病治疗是西医的原则 中西医结合结合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两者不可 偏废 首先辨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血压危险分层) 然后中医辨证分型、辨证施治 第三步发现病证之间,分层和分型之间的内在联 系,探索中西医结合新的治疗方法
意 义
衰老虽是自然规律不可逆,但可通过中医 养生加以延缓 情志因素、饮食不节、劳逸过度可通过改 变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而加以避免 外感六淫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今天已不 是大问题,可顺应四时加以防护 总之,防治高血压是全方位的
高血压中医病机新探
高血压病总的病机 ——
气血阴阳失调、津液代谢障碍
结果与结论
三组药物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受试对象的 血压水平。对于舒张压的改善,钠催离组 疗效最好;对于收缩压改善,钠催离组和 拜新同组差异不明显,但均优于洛汀新组 钠催离组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其他两组 三类降压药中,钠催离对痰湿型高血压患 者的疗效最好
五 麝香保心丸的 治疗意义
现状
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心脑并发症 西药多选用——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消心痛 硝酸甘油 中药多选用—— 复方丹参滴丸 速效救心丸
高血压病的病位 ——
血脉
高血压影响脏腑肾
最终导致心、肝、脾、肾诸脏俱损
中西医共通点
高血压常伴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其在高血压的 发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中起着促进作用 血液流变学异常和微循环障碍, 血管内皮细胞损 伤, 血小板功能异常, 红细胞变形力减弱, 是高 血压病血瘀证的病理基础 血脂代谢紊乱, 纤维蛋白原、血尿酸升高等是痰 浊证的代谢特征 痰瘀互结,沉积血府, 脉道失柔是高脂血症演变 为心脑血管疾患的必然转归
消心痛(N=100)
P>0.05
P>0.05
83.4%
55.5%
62.7%
86.3%
3 分钟内生效
5 分钟内生效
王受益,戴瑞鸿,金椿.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16(12):717-720
4
多途径保护血管内皮 稳定斑块
保护血管内皮
抑制炎症,稳定斑块 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
氨氯地平组
DBP变化值 -8 -16
两组的SBP和DBP的变化值有显著性差异
甘莉等,麝香保心丸治疗轻度高血压合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患者的体会,中成药 2005;27(5):附15-17
体会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易致出血 胃肠道反应较大 速效救心丸行气活血,主要适用于早中期、心功 能正常、气滞血瘀型高冠心病患者 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滴丸都含有性寒的丹参和 冰片,主要适用于早中期、心功能正常、体质偏 热型高冠心病患者 硝酸脂类药物(如硝酸甘油、消心痛)有头痛的 副作用,长期服用容易耐药 麝香保心丸 具有益气温阳、血脉同治的特点, 对于高冠心病的中晚期心功能减退或老年虚寒体 质患者使用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
这是从表面现象出发的牵强附会 高血压的中医概念不清楚——
导致中医诊断不明确,影响临床疗效的主要原因
高血压中医病名 — 脉胀
高血压病的中医概念为“脉胀”,其生理、 病理、病因及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等均可用 中医血脉理论来解释
1 脉胀渊源 《黄帝内经》有“脉胀”的专篇论述 《灵枢·胀论》: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 如何而胀?岐伯日:脉大坚以涩者,胀也
痰浊证——血脂代谢紊乱(总胆固醇、甘油 三酯增高),纤维蛋白原、血尿 酸升高
糖耐量减低和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 量低下可分别作肾阴虚、肾阳虚的辨证指标 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鸟苷(cGMP) 以及cAMP/cGMP比值,可作为阴虚与阳虚 阴虚阳亢和气阴两虚型鉴别的微观辨证依据 血浆cAMP值高,cAMP/cGMP比值较高者为阴 虚、阴虚阳亢,反之阳虚或气阴两虚
不同类降压西药治疗痰湿型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本项目以痰湿型为研究切入点,观察一线降压西 药利尿剂(钠催离)、钙拮抗剂 (拜新同)、血管紧 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洛汀新)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探讨高血压中医证型与降压西药疗效之问的关系 为高血压临床个体化治疗准确选用最佳降压西药 提供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新方法 为西药中药化、中西医药有机结合治疗高血压做 前期基础性研究工作 为今后其他中医证型与降压西药的疗效关系滚动 研究作好前期基础研究工作
现代医学“血压”的概念可以用中医血脉 理论去解释,高血压的概念也就是中医 “脉胀”的概念 与血脉的生理病理一样,高血压病是独立 于脏腑之外,而与脏腑又密切相关的疾病 病理实质: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营卫气血运 行异常,导致脉压增大,中医称“脉胀”
4 意义
“脉胀”包含了中医血脉理论的基本概念
3 7
麝香保心丸辅助降压作用
89例轻度高血压患者,连续治疗8周
对照组氨氯地平5mg qd po 治疗组麝香保心丸2# tid po
结论:
两组经治疗后血压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
麝香保心丸+氨氯地平组 0 -5 -10 -15 -20 -25 -30 -35 -30 -16 SBPB变化值
2 宏观与微观辨证
宏观辨证—传统中医通过“四诊合参”的辨 证 微观辨证—通过对现代医学各项实验室或辅 助检查结果的分析,利用中西医结合研究成 果来辨证 后者对于补充或丰富传统中医宏观辨证 对于进一步检查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均具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 应成为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方向
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异常和微循环障碍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功能异 常,红细胞变形力减弱
高血压中医病因新探
1 外感六淫 寒主收引,感受寒邪则引起血脉孪缩,脉道狭窄 血流不畅,脉压增大,出现胸痛、真心痛等 2 内伤七情 3 饮食不节 4 劳逸过度 5 自然衰老 衰老是一个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 种机能在不断地衰退,首先是气血虚弱,气虚无 以行血,或血虚不能载气,一方而可直接引起血 行黏滞,另一方而可通过气虚生痰生湿,痰湿阻 滞脉络,使脉道不通,脉压增大,血压升高
六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 疗效评价
现状
高血压的疗效局限于用偶测血压来评价 制约了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病临床与科研水 平的进一步提高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 疗效评价三大趋势
动态血压监测 血管活性肽检测 生活质量评估
详见《中医杂志》2002年6月第43卷第6期
意义
以往受“ 阴阳失调学说”的影响, 治疗多 局限 平肝潜阳、滋补肝肾 随着对高血压病机认识的深入, 开始从调 节气血和津液代谢着手,创造了许多行之有 效的治法, 主要有—疏其血气和通调水道
疏其血气 具体治法 —— 利湿活血 平肝活血 补肾活血 益气活血
通调水道 具体治法 —— 温阳利水 平肝活血利水 泻下利水 健脾化湿
臣药
人参 提取物 苏合香 牛黄 蟾酥 肉桂 冰片
佐药
使药
快速扩张冠状动脉 改善心肌缺血
硝酸酯类对照研究:
麝香保心丸最快30秒起效,83.4%的病 人在5分钟内症状缓解,与硝酸酯类无显著 性差异 是缓解症状起效最快的中成药
麝香保心丸(N=110)
100% 80% 60% 40% 20% 0%
中西医共通点
高血压形成的内在因素——自然衰老 自然衰老,脉管老化,血脉运行缓慢,新陈代谢 衰减,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人 加速血脉病变的重要因素—— 内伤七情 饮食不节 劳逸过度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过大,过度劳 累,过度安逸,过食肥甘厚味、烟酒过度等均是 加速血脉病变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人高血压发 病年龄提前的主要原因 高血压的加重因素 —— 外感六淫
主要内容
一 高血压中医病名新解 二 高血压中医病机新探 三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临床思路与方法 四 中医辨证选择降压西药 五 麝香保心丸的治疗意义 六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
一 高血压中医病名新解
现 状
一般认为高血压中医没有相对应的病名 根据临床常见头痛、头晕症状,把其列为头痛 眩晕的范畴 如出现心悸、中风症状,又列为心悸、中风范畴 把高血压与中医的肝风、肝阳相联系,分析高血 压的病因病机和指导治疗
3 中药治疗与西药治疗
中药和西药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各有长短 西药在是降压的主力军;防治并发症,中西药需 携手合作;提高生活质量,中医中药的作用举足 轻重 应避免—— 单用中药降低中 重度高血压 单用西药改善严重症状 中西药堆积使用
4 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 不良副反应多 医疗费用高 依从性较低 非药物治疗—— 第一,控制轻型高血压,轻型高血压前3~6个月 的首选或基础治疗 第二,中、重度高血压辅助治疗,它可减少降压 药物的剂量和服药次数,增强降压效果 第三,预防或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2 血脉的病理
血脉自病
一是血有余,脉道过度充盈,脉道胀满,脉压增高,甚 至脉管破裂出血;二是血液黏滞,运行不畅,脉压增高 两者均可直接引起脉压增人,血压升高
相关脏腑病变
脉压过大,引起五脏胀满,其中对心肺肝的影响最大 “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甚至心脉痹阻,则会 出现胸痹、真心痛等症状; “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甚至“暴上气而喘” “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甚至肝气上逆,影响于 脑,则出现弦晕、头痛甚至“薄厥”“煎厥”等症
解释高血压的生理、病理及发生发展和 变化规律 指导高血压的临床辨证和治疗
有助于高血压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
二 高血压中医病因病机
新探
现 状
阴阳平衡失调学说占主导地位——
病因:七情所伤 饮食失节 内伤虚损
引起阴阳平衡失调
病位:肝、肾及心
病机:肝阳上亢 肝肾阴虚 阴虚阳亢
心阴虚
阴阳两虚等
3 中西医共通点
血压 — 动脉血压,即推动血液在动脉血管内流 动的压力。主要由心室收缩和周围动脉的阻力形 成,与动脉壁的弹性、循环血流量和血液的黏稠 度也密切相关。心室收缩是推动血液向前流动的 主要力量。即心脏的推动力、血管的约束力、血 液的质量是形成血压的三大要素 与中医“血脉”的概念惊人的相似。血脉理论即 包含了现代医学的血液循环的全部内容
麝香保心丸来源
麝香保心丸由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名方苏合香丸演变而来
1981年正式确定了麝香保心丸组方和含量
麝香保心丸的组成
成分 君药 麝香 功效 其味辛,性温,通行十二经,辛散温通,芳香走窜,故能 开窍醒神、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为治中风、痰厥、高热 等证所致神昏不醒的主药 人参提取物源于人参,人参具有大补元气、益气生津之功 助君益气扶正,补气固脱 苏合香味甘、辛,性温,辛散温通,芳香辟恶,有类似麝 香的开窍作用,但药力较逊,能助君药加强芳香开窍之功 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 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等 蟾酥味甘、辛,性温,有毒,有解毒消肿、止痛开窍作用 味辛、甘,性大热,能补命门之火,有引火归元、益阳消 阴之功 味辛、苦,性微寒,辛散走窜,有类似麝香开窍醒神之功 但药力稍逊
非药物治疗还包括气功、针灸、理疗、推拿等
不能忽视非药物治疗的价值 对早期、轻型高血压病患者首选或以非药物治疗 为主,同时要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中重度高血压,也应将其作为基础或辅助治疗
非药物治疗—— 提高综合疗效,减少药物用量的秘密武器
四 中医辨证选择降压西药
现 状
降压西药种类繁多,药理机制、作用特点、 毒副作用各不相同 高血压患者个体差异大,对于降压药的反 应不同 降压药选择存在盲目性,多为碰撞式选药
三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临床思 路与方法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临床思路与方法
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 辨病与辨证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 中药与西药 药物治疗和非药物 发挥中西医结合诊治高血压病优势的前题
1 辨病治疗与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点,辨病治疗是西医的原则 中西医结合结合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两者不可 偏废 首先辨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血压危险分层) 然后中医辨证分型、辨证施治 第三步发现病证之间,分层和分型之间的内在联 系,探索中西医结合新的治疗方法
意 义
衰老虽是自然规律不可逆,但可通过中医 养生加以延缓 情志因素、饮食不节、劳逸过度可通过改 变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而加以避免 外感六淫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今天已不 是大问题,可顺应四时加以防护 总之,防治高血压是全方位的
高血压中医病机新探
高血压病总的病机 ——
气血阴阳失调、津液代谢障碍
结果与结论
三组药物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受试对象的 血压水平。对于舒张压的改善,钠催离组 疗效最好;对于收缩压改善,钠催离组和 拜新同组差异不明显,但均优于洛汀新组 钠催离组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其他两组 三类降压药中,钠催离对痰湿型高血压患 者的疗效最好
五 麝香保心丸的 治疗意义
现状
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心脑并发症 西药多选用——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消心痛 硝酸甘油 中药多选用—— 复方丹参滴丸 速效救心丸
高血压病的病位 ——
血脉
高血压影响脏腑肾
最终导致心、肝、脾、肾诸脏俱损
中西医共通点
高血压常伴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其在高血压的 发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中起着促进作用 血液流变学异常和微循环障碍, 血管内皮细胞损 伤, 血小板功能异常, 红细胞变形力减弱, 是高 血压病血瘀证的病理基础 血脂代谢紊乱, 纤维蛋白原、血尿酸升高等是痰 浊证的代谢特征 痰瘀互结,沉积血府, 脉道失柔是高脂血症演变 为心脑血管疾患的必然转归
消心痛(N=100)
P>0.05
P>0.05
83.4%
55.5%
62.7%
86.3%
3 分钟内生效
5 分钟内生效
王受益,戴瑞鸿,金椿.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16(12):717-720
4
多途径保护血管内皮 稳定斑块
保护血管内皮
抑制炎症,稳定斑块 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
氨氯地平组
DBP变化值 -8 -16
两组的SBP和DBP的变化值有显著性差异
甘莉等,麝香保心丸治疗轻度高血压合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患者的体会,中成药 2005;27(5):附15-17
体会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易致出血 胃肠道反应较大 速效救心丸行气活血,主要适用于早中期、心功 能正常、气滞血瘀型高冠心病患者 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滴丸都含有性寒的丹参和 冰片,主要适用于早中期、心功能正常、体质偏 热型高冠心病患者 硝酸脂类药物(如硝酸甘油、消心痛)有头痛的 副作用,长期服用容易耐药 麝香保心丸 具有益气温阳、血脉同治的特点, 对于高冠心病的中晚期心功能减退或老年虚寒体 质患者使用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
这是从表面现象出发的牵强附会 高血压的中医概念不清楚——
导致中医诊断不明确,影响临床疗效的主要原因
高血压中医病名 — 脉胀
高血压病的中医概念为“脉胀”,其生理、 病理、病因及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等均可用 中医血脉理论来解释
1 脉胀渊源 《黄帝内经》有“脉胀”的专篇论述 《灵枢·胀论》: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 如何而胀?岐伯日:脉大坚以涩者,胀也
痰浊证——血脂代谢紊乱(总胆固醇、甘油 三酯增高),纤维蛋白原、血尿 酸升高
糖耐量减低和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 量低下可分别作肾阴虚、肾阳虚的辨证指标 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鸟苷(cGMP) 以及cAMP/cGMP比值,可作为阴虚与阳虚 阴虚阳亢和气阴两虚型鉴别的微观辨证依据 血浆cAMP值高,cAMP/cGMP比值较高者为阴 虚、阴虚阳亢,反之阳虚或气阴两虚
不同类降压西药治疗痰湿型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本项目以痰湿型为研究切入点,观察一线降压西 药利尿剂(钠催离)、钙拮抗剂 (拜新同)、血管紧 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洛汀新)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探讨高血压中医证型与降压西药疗效之问的关系 为高血压临床个体化治疗准确选用最佳降压西药 提供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新方法 为西药中药化、中西医药有机结合治疗高血压做 前期基础性研究工作 为今后其他中医证型与降压西药的疗效关系滚动 研究作好前期基础研究工作
现代医学“血压”的概念可以用中医血脉 理论去解释,高血压的概念也就是中医 “脉胀”的概念 与血脉的生理病理一样,高血压病是独立 于脏腑之外,而与脏腑又密切相关的疾病 病理实质: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营卫气血运 行异常,导致脉压增大,中医称“脉胀”
4 意义
“脉胀”包含了中医血脉理论的基本概念
3 7
麝香保心丸辅助降压作用
89例轻度高血压患者,连续治疗8周
对照组氨氯地平5mg qd po 治疗组麝香保心丸2# tid po
结论:
两组经治疗后血压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
麝香保心丸+氨氯地平组 0 -5 -10 -15 -20 -25 -30 -35 -30 -16 SBPB变化值
2 宏观与微观辨证
宏观辨证—传统中医通过“四诊合参”的辨 证 微观辨证—通过对现代医学各项实验室或辅 助检查结果的分析,利用中西医结合研究成 果来辨证 后者对于补充或丰富传统中医宏观辨证 对于进一步检查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均具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 应成为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方向
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异常和微循环障碍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功能异 常,红细胞变形力减弱
高血压中医病因新探
1 外感六淫 寒主收引,感受寒邪则引起血脉孪缩,脉道狭窄 血流不畅,脉压增大,出现胸痛、真心痛等 2 内伤七情 3 饮食不节 4 劳逸过度 5 自然衰老 衰老是一个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 种机能在不断地衰退,首先是气血虚弱,气虚无 以行血,或血虚不能载气,一方而可直接引起血 行黏滞,另一方而可通过气虚生痰生湿,痰湿阻 滞脉络,使脉道不通,脉压增大,血压升高
六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 疗效评价
现状
高血压的疗效局限于用偶测血压来评价 制约了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病临床与科研水 平的进一步提高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 疗效评价三大趋势
动态血压监测 血管活性肽检测 生活质量评估
详见《中医杂志》2002年6月第43卷第6期
意义
以往受“ 阴阳失调学说”的影响, 治疗多 局限 平肝潜阳、滋补肝肾 随着对高血压病机认识的深入, 开始从调 节气血和津液代谢着手,创造了许多行之有 效的治法, 主要有—疏其血气和通调水道
疏其血气 具体治法 —— 利湿活血 平肝活血 补肾活血 益气活血
通调水道 具体治法 —— 温阳利水 平肝活血利水 泻下利水 健脾化湿
臣药
人参 提取物 苏合香 牛黄 蟾酥 肉桂 冰片
佐药
使药
快速扩张冠状动脉 改善心肌缺血
硝酸酯类对照研究:
麝香保心丸最快30秒起效,83.4%的病 人在5分钟内症状缓解,与硝酸酯类无显著 性差异 是缓解症状起效最快的中成药
麝香保心丸(N=110)
100% 80% 60% 40% 20% 0%
中西医共通点
高血压形成的内在因素——自然衰老 自然衰老,脉管老化,血脉运行缓慢,新陈代谢 衰减,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人 加速血脉病变的重要因素—— 内伤七情 饮食不节 劳逸过度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过大,过度劳 累,过度安逸,过食肥甘厚味、烟酒过度等均是 加速血脉病变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人高血压发 病年龄提前的主要原因 高血压的加重因素 —— 外感六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