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同步练习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弹力
一、知能演练提升
1.下列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发生弹性形变的一组是()
A.揉好的面团、橡皮泥、弹簧
B.弹簧、橡皮筋、木板
C.钢片、木板、泥团
D.钢锯条、吹起的气球、湿面团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有如下操作:
(1)轻轻来回拉动两次挂钩;
(2)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
(3)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刻度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4)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
(5)待指针稳定后读数。

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A.(1)(2)(3)(4)(5)
B.(2)(3)(4)(1)(5)
C.(4)(1)(2)(3)(5)
D.(3)(1)(4)(2)(5)
3.测量一个大约为6 N的力时,应选用弹簧测力计的最恰当规格是()
A.量程为0~10 N,分度值为0.1 N
B.量程为0~5 N,分度值为0.1 N
C.量程为0~15 N,分度值为0.5 N
D.以上三个测力计都可以
4.用力拉拉力器,弹簧伸长,撤掉拉力,弹簧恢复原来的长度;使用弹弓时,松手后“子弹”射出,橡皮筋会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弹簧、橡皮筋具有的一种共性叫,由此产生的力叫。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来比试臂力,结果两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所用的拉力大。

6.(2017·陕西中考)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7.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

他们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图中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

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8.下图为某同学自制的弹簧测力计。

他发现弹簧测力计下不挂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A处,当弹簧测力计下挂5 N的钩码时,其指针指在B处,A、B间的距离为5 cm。

根据以上内容,请你给他的弹簧测力计标上刻度。

要求:(1)每一大格表示1 N且标上数值;(2)每一小格(即分度值)表示0.2 N;(3)标明该弹簧测力计的单位。

9.小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下图的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拉力/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指针位
2 3 4 5 6 7 7.5 7.5 7.5
置/cm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是。

(3)该弹簧原长是cm,若用与该弹簧相同的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
N。

(4)小李作出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处不在的弹簧
弹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弹簧的特点就是在拉伸或压缩时都要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而且在不损坏弹簧的情况下,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物理学家胡克研究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

弹簧具有测量功能、紧压功能、复位功能和缓冲功能,以及储存能量的功能。

弹簧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制作弹簧测力计、钢笔套上的夹片、机械钟表的发条等。

(1)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都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这说明。

(2)胡克的结论是。

(3)下表是小明研究弹簧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关系时记录数据的表格,空格中的数据是。

钩码重/N 0 0.5 1.0 2.0 2.5
弹簧长度/cm 4 5 6 7 8 9
(4)举一个生活中应用弹簧的实例:。

(短文中实例除外)
第2节弹力
一、知能演练提升
1.B解析弹簧、橡皮筋、木板、钢片、钢锯条、吹起的气球,这些物体通常情况下都能发生弹性形变;揉好的面团、橡皮泥、泥团、湿面团这些物体受力时能发生形变,撤去外力一般不能恢复原状,通常情况下不能发生弹性形变。

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按照先观察、再调整、后测量的顺序进行。

3.A解析选择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保证所测量的力不超出量程;由于测力计的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故还要选择分度值小的。

4.解析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弹性。

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弹性弹力
5.解析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所以同一个弹簧拉力器,哪一个同学使弹簧的伸长量长,哪个同学所用的拉力就大。

答案甲
6.解析弹簧测力计分度值是0.2 N,即每一个小格代表0.2 N,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是3.6 N。

答案 3.6
7.解析由题中图象可知,甲、乙两弹簧伸长相同长度时,乙受到的拉力比甲大,故乙弹簧可用来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甲、乙两弹簧在受到相同的拉力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发生的弹性形变)大,单位长度内测量力的精确程度高,故甲弹簧适合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
弹簧测力计。

答案乙甲
8.解析不挂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A处,所以A处应标上0;挂5 N钩码时,指针指在B处,所以在B处标上5;在0刻度线上面标上N(单位)。

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可以在0和5刻度线之间等分成25等份,即每一小格(即分度值)表示0.2 N。

答案如图所示
9.解析 (1)观察题中表格数据知,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生活中的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

(2)当拉力超过3.0 N时,弹簧不再伸长,说明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

(3)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即是该弹簧的原长,根据表格数据知该弹簧的原长是2 cm,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的范围是0~2.5 N。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B图表示的是正确的。

答案 (1)制作弹簧测力计(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3)20~2.5(4)B
10.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1)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都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阅读短文可知,胡克的结论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3)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拉力每增加0.5 N,弹簧伸长1 cm,所以表格中的空缺数据是1.5;(4)生活中运用弹簧的还有减震器、夹子、握力器等。

答案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3)1.5(4)减震器、夹子、握力器(任选其一,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第3节重力
一、知能演练提升
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重力和质量的关系的是()
2.关于5 kg和49 N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 kg=49 N
B.5 kg>49 N
C.5 kg<49 N
D.无法比较
3.下面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4.如果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A.饮料无法直接倒进嘴里
B.玻璃杯掷到墙上仍完好无损
C.人轻轻一跳就可以离开地球
D.灰尘飞扬后不会落回地面
5.下列实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6.“不倒翁”(如图所示)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设计巧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在“不倒翁”的几何中心上
B.“不倒翁”的重心很高
C.“不倒翁”的重心很低
D.“不倒翁”的重心没在物体上
7.如图所示,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若一只蜂鸟所受的重力是0.019 6 N,则它的质量是kg。

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若一只鸵鸟的质量为150 kg,它受到的重力是N。

(g 取9.8 N/kg)
8.(2017·浙江杭州中考)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

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

9.如图所示,小球从水平桌面上滚下,画出小球在A位置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0.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你(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依据是。

(2)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N,分度值是
次数 1 2 3 4
质量m/kg 0.1 0.2 0.3 0.4
重力G/N 1.0 3.0 4.0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4)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

11.小明观察到电风扇、落地灯等都有个大而重的底座,使它们不易翻倒。

进而他提出猜想:物体的稳定程度可能与物体重心高低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将三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固定在三个相同的圆柱体的底部、中部和上部,其重心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小心地推翻圆柱体,观察圆柱体刚好翻倒时转过的角度θ(如图乙)并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1 2 3
重心高低低中高
圆柱体刚好翻
大较大小
倒时转过的角度θ
稳定程度大较大小
(1)圆柱体刚好翻倒时转过的角度θ越小,反映圆柱体的稳度越(选填“大”或“小”)。

(2)分析表中的信息可知:物体的重心越,其稳度越大。

(3)依据以上结论:卡车装货物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选填“上”或“下”)层,可使卡车不易翻倒。

第3节重力
一、知能演练提升
1.A解析本题考查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在考查数学图象在物理中的应用。

从重力公式G=mg可以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在直角坐标系中,当横坐标表示质量m、纵坐标表示重力G时,图形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也就是正比例函数图象。

2.D解析二者不是同一物理量,分别是质量和重力,无法比较。

3.B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因此站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的石块后,石块在重力作用下竖直下落。

4.B解析“饮料倒进嘴里”“人跳起后总是落回地面”“灰尘飞扬后落回地面”都是由于它们受到重力的作用,如果重力消失,A、C、D中的现象都会出现;玻璃杯掷到墙上,墙对玻璃杯有力的作用,玻璃杯将会损坏,这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与重力无关,故选B。

5.A解析 A项利用了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B项利用了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
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C、D项都运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C解析不倒翁的内部结构使其密度分布不均匀,因此它的重心不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不倒翁的重心设计得很低,使稳定程度增大,不易倒。

7.解析一只蜂鸟的质量是
m1==2×10-3 kg
一只鸵鸟受到的重力是
G2=m2g=150 kg×9.8 N/kg=1 470 N。

答案 2×10-3 1 470
8.解析由题图可知,取相同的质量,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之比为15 N/kg,则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为G=m×15 N/kg。

答案大于G=m×15 N/kg
9.解析本题考查作重力的示意图。

重力的作用点在球心上,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用字母G表示。

答案如图所示
10.解析 (1)由于地面上的物体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越大,故可推断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由题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 N,分度值为0.2 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0 N,故物体重力为2.0 N。

(3)以质量m为横坐标,重力G为纵坐标,描点连线画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线。

(4)观察物体的重力、质量关系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答案 (1)同意物体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越大
(2)0~50.22.0
(3)如图所示
(4)正比
11.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影响稳度的因素及应用。

(1)从表中看出,θ角越小,圆柱体的稳度就越小;(2)重心越低,θ角越大,圆柱体的稳度就越大;(3)卡车装货物时,重的货物装在下层,可使卡车的重心变低,稳度更大。

答案 (1)小(2)低(3)下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一、知能演练提升
1.下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水平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
D.实验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2016·湖北天门中考)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下列四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B.一切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能保持静止状态
C.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地球吸引苹果
3.如图所示,苹果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其惯性()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变大
D.不变
4.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关于汽车交通安全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A.保持车距
B.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D.禁止逆行
5.小明乘坐公交汽车时,站在离车门较近的位置而且双手没有扶任何物体,为了避免汽车启动时摔倒,他应将身体()
A.保持直立
B.向汽车运动方向倾斜
C.向汽车运动的反方向倾斜
D.任何站姿都可以
6.五一假期期间,小江一家开车到开化钱江源游玩。

下列是小江对游玩场景的描写,其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早上冲出家门,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跑到车边很难停下
B.上车后系上安全带可以减小行车时的惯性,从而减少意外伤害
C.上山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导致爬山越来越慢
D.爬上山顶抛出太阳帽,太阳帽离手前后惯性不变
7.调皮的小明随父母乘船去长岛旅游,来到船上,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如图所示)。

由于船在行进中,所以父母很担心小明蹦起后,船开走他会落入水中,但小明蹦跳了一会儿,并没有发生什么危险,这是因为。

8.(2017·浙江丽水中考)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9.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作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水具有。

10.如图所示的这组照片如实记录了一位骑车人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个水坑而倒地的过程。

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此情景。

11.如图所示,将扑克牌盖在玻璃杯上,再把1元的硬币放在牌上,用手指迅速将扑克牌水平弹出,硬币会怎样?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12.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同一斜面上,分别从A、B、C处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次。

表面材料小车运动的距离/cm
从A处下滑从B处下滑从C处下滑
毛巾44 45 45 27 28 27 14 13 13
棉布50 51 50 31 30 31 16 15 16
木板67 68 68 41 40 41 21 20 21
(1)实验中,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应从斜面的处滑下。

(2)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运动状态改变最慢的是在表面上。

(3)实验结果能证明(选填序号)。

A.物体运动需要力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3.小宇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电视节目,发现汽车行驶速度很快。

其中途经一段S形弯道时,如图所示。

他想: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4.下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表格。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 1 32
4 2 130
9 3 298
16 4 526
25 5 824
36 6 1 192
49 7 1 600
64 8 2 104
A.物体具有惯性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D.物体运动距离的增加量与时间成正比
1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物体的惯性
一辆空车和一辆装满货物的车,在相同的牵引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空车的质量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某一速度,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装满货物的车质量大,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达到相同的速度,运动状态难改变。

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大。

惯性的大小在实际生活中是经常要加以考虑的,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减小物体的质量来减小物体的惯性。

相反,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增大物体的质量来增大物体的惯性。

(1)阅读上述短文可以得到的结论: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有关。

(2)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
(3)下图是在成(成都)渝(重庆)高速公路上发生的52辆汽车连续追尾相撞的严重事故现场,其中有32辆为重型卡车。

据交警勘察,几乎所有卡车都严重超载,这也正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请用物理知识分析汽车发生连续追尾相撞的原因,并对此写出一条交通警示语。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一、知能演练提升
1.D解析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是通过控制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实现的,A说法对;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B说法对;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受阻力越大,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小车滑行的距离越短,C说法对;该实验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说法错。

2.D
3.D解析因为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苹果下落过程,质量不变,故惯性不变。

4.D解析“保持车距”“雨天路滑,减速慢行”“行车时系好安全带”都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禁止逆行”与惯性知识无关。

故正确的选项是D。

5.B解析当公交车启动时,人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后倾,容易摔倒。

为了避免公交车启动时摔倒,他应将身体向公交车运动方向倾斜,这样当车开动后,人向后倾,正好回到直立的位置。

故选B。

6.D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是一种作用,也不是一种力,其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的快慢、是否受力等其他因素无关,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 正确。

7.解析小明在轮船上随轮船一起运动,他跳起后由于惯性,将保持与轮船相同的速度向
前运动,故会落在起跳时的位置,不会掉入水中。

答案由于惯性,小明跳起后将随轮船一起运动
8.C解析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错误观点。

后来伽利略提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即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

再后来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基础上又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9.解析由于水具有惯性,当小车突然减速时,水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

答案减速惯性
10.解析先明确研究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再确定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其关联物体)受力时,这一部分运动状态的变化,物体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得出最后出现什么现象。

答案骑车人与车原来一起向前运动,车前轮陷入水坑时,前轮静止,但人与车的后半部分由于惯性仍保持向前运动,因此摔倒,自行车也翻了个跟头。

11.解析本题考查对惯性现象的解释。

扑克牌与硬币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当用力弹扑克牌时,扑克牌由于受力改变了运动状态而飞出,而硬币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仍停留在原处,但由于失去了扑克牌的支撑,故落到杯子里。

答案硬币落入杯中。

硬币原来是和扑克牌一起静止的,当扑克牌迅速被弹出时,硬币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仍然留在原处,在重力的作用下,硬币就落入杯中了。

12.解析 (1)在探究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保持小车在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这就要求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应保持同一高度,这样滑到斜面底部时,小车的初速度是相同的;(2)比较从同一高度下滑的实验数据发现,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说明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状态改变得最慢;(3)由实验结果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 (1)同一高度(2)木板(3)B
13.C解析汽车在急转弯处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高速运动状态,很容易冲出跑道,对观众造成伤害。

观察题图可知甲、丁位置最危险,观众在乙、丙位置较安全。

14.C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下滑的距离大约变为原来的4倍,时间变为原来的3倍,距离变为原来的9倍,可知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5.解析 (1)由短文内容可知,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2)本题可利用物体的惯性与质量的大小关系来解释。

歼击机在战斗前抛掉副油箱,可以减小飞机的质量来减小飞机的惯性,使它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提高飞机的灵活性。

(3)解答本题要抓住“超载”和“追尾相撞”这两个关键词,运用物体的惯性与质量的关系知识分析。

答案 (1)质量
(2)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飞机的质量来减小飞机的惯性,使自身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3)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卡车超载,由于惯性,刹车距离加大而造成连续追尾相撞。

交通警示语:“严禁超载”“保持车距”。

(任选其一,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第2节二力平衡
一、知能演练提升
1.(2017·福建中考)
如图所示,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时,与运动员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
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
D.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
2.下图是向空中抛出实心球到实心球落地而停止运动的场景。

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D.实心球停在地面上
3.作用在某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
A.一定是平衡力
B.可能是平衡力
C.一定不是平衡力
D.无法确定
4.(2016·江苏扬州中考)小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二力平衡
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5.如图所示,火车在行驶过程中有时需要改变轨道,俗称火车变轨,火车变轨实际是()
A.平衡力作用的结果
B.非平衡力作用的结果
C.因为火车受到惯性力作用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