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和训练。

读读写写,磨磨练练,重重复复,没有不提高的说法。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希望对你帮助。

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1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

”当前形势下,素质教育又是我们教育的风向标,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呢?这是每个高中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英语教学应抓住素质教育,促使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而英语素质教育的实施,又必须从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等训练入手。

一、听的技能及其培养
在语言学习中,听是吸收和巩固语言及培养说、读、写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现实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疏于练习,在听的过程中,把握不住材料中心,对听力望而却步。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们平时的教与学都有着极大的关系。

因此,培养学生的听力,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在课堂上多用英语教学,包括问候、指示、解释练习步骤、纠正错误、表扬等,还要用英语简单解释某些语法结构和某些词汇,学生在课堂上应回答问题时,也尽量使用英语,从而使学生成为“说”的主人,尽可能多地参与说的过程。

2.每天安排一个听写练习,听写的内容可以是课堂上大家熟悉的句子、短文。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可进一步强化声音的练习。

3.每周应安排一次集中的听力练习,主要训练学生听要点、听细节、听发音相似词的差别、听信息、听特定的词。

可采用各种不同的
听力材料,如会话、记叙文、传记、电话留言、市场报道、新闻报道等。

进行听力练习时,教师先要介绍语境,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特定的目的去听。

一遍之后,学生讨论答案,分析会话主体和内容,加强对材料的把握,然后教师公布答案,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二遍听力,如此这般,学生对材料着入点把握的能力便会有所提升。

二、说的技能及其培养
说是四个环节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

而导致这种“忽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应试考试缺省;二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怕犯错误或语音不标准而引发别人的嘲笑。

事实上,懂得口头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学习的目的。

所以,语言的学习不能单单以考试为目的,应将语言作为交际的一种工具,而在交际过程中,说便成了最重要的环节。

在说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必然的,但学生不应怕犯错,不应怕别人笑话。

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英语交流,创设一种浓重的语言氛围,使学生建立说英语的自信心。

有了这种自信心,学生才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

教师应主动创造使学生开展口语活动的机会。

在活动中,学生应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较复杂的意思,设法将交谈持续下去。

为了使自己说得有信心、有兴趣,在活动之前可做些必要的准备,从平日听读的材料中吸取营养,充分利用课本中有用的句型,尽可能提高说话的质量,从而建立说话自信。

对学生的表达,教师应尽量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鼓励学生自行纠正错误,避免挫伤学生的热情和欲望。

三、读的技能及其培养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使用英语的重要方面。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智力活动,是不断假设、证实、想象、推理的认知过程。

阅读技能包括理解字面意义、能对材料要旨进行重新组织、推理能力、评价和欣赏五个方面。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不仅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1.充分抓好课堂阅读教学
课本上的课文是经过科学筛选出来的,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所以我比较注重充分利用课文。

在教授课文时,首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
时间内快速阅读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然后评议答案,从而使学生了解自己对本篇文章的总体把握程度。

然后,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并找出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找出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及有用的词组、短语或句型,大家相互交流,老师再做总结,最后圈定公认的有效句式。

这样便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初意愿。

2.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也是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

帮助学生选择难易适中的课外阅读材料,不仅能使学生巩固课文中所学的语言知识点,还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并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在课外阅读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作简要的概括和讲解,使其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思路。

四、写的技能及其培养
写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最难的一种,也是能力考查的重要形式。

因此,要加强写的练习。

高中的写已经不仅仅是说什么写什么,而是要在此基础上逐渐琢磨组句成段、连段成文,而且还要考虑篇章结构,使文章一气呵成,层次分明。

因此,教师必须正确指导学生,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酝酿和收集资料——理清思路——拟定提纲——起草——修改——定稿。

在写作过程中,需注意语言结构合理、用词恰当、表达通顺、拼法正确、书写工整。

1.熟练掌握课文当中的语言点,由此延伸练习热点话题的句子,使知识活学活用。

2.活用固定句式。

不同类型的作文往往模式类似,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写作模式,比如,as the chart shows;faced with such a situation, what should we do?it’s high time that we should take necessary measures to do something.这些句式在话题
类作文中基本上是万能的,只需稍作改动,补全句子即可。

3.注重文章段落分配。

对不同类型的作文,段落分配多少有些不同,但总体上以三段式作文为佳,分别以提出问题(或介绍图片内容等等)、不同观点、我的观点为每一段落的中心,使文章层次分明,赏心悦目。

综上所述,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大纲,坚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听、说、读、写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进行大量的反复实践练习,就能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听说能力变得愈加重要了。

因此,听话、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听别人讲话要专心,能理解内容。

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养成边听边想和先想后说的习惯。

听话、说话要注意文明礼貌。

”大纲还分年级提出了要求:“低年级能听明白别人说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养成认真听话的习惯;能说一段完整、连贯的话,口述一件简单的事,中年级听懂程度全适的讲话和少儿广播,理解内容,能口述见闻,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根据大纲精神,我在教学中重视听话、说话的训练,把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真正当成是学生学好各门功课必须具备的能力来抓。

因为小学生听话的能力包含听的注意力、听的反应力、听的理解力、听的记忆力四大要素。

所以,听话的教学应采用“分项训练,综合形成能力”的方法来进行。

一、培养学生听的注意力
训练学生听的注意力是培养学生听力的前提,训练的方法有:
1、听讲激趣。

要让学生对听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要将听的内容配以新鲜有趣的形式。

如让学生听摹拟各种声音(风声、雨声、狗叫声、笑声、哭声等)的录音,寓听话训练于游戏活动中(开展“听通知”、
“打电话”、“绕口令”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听、乐于听。

2、听问引思。

教师在讲故事时,在学生急于知道下文的关键处刹住话头,提出带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预测故事后部分内容,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3、听讲促想。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讲述课文或故事时,运用想象,在脑子里画画。

训练时,先出示图画或实物,让学生边看边说,其次拿掉实物或图画,由教师口述,让学生听,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最后让学生独立想象说话。

4、听写导读。

用听写字、词、句、段的方法训练学生听力,要求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训练中教师要注意掌握听的内容和速度。

5、听的反应力培养。

口头语言往往一闪而过,这就要求听者必须有灵敏的反应力。

它包括两点:一是敏锐的语感,即接收到语言信息便快速通过想象展现相应的事物,从而获得清晰的认识。

二是迅速而准确的判断。

训练时要遵循从简到繁、由慢到快,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听问、听写、听述、听辨、听改等),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如一分钟问答、语文知识抢答等)。

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听话的灵敏反应力。

6、听的理解能力培养。

听的理解能力是指一边听一边想,从而抓住主要的意思并对信息进行重新组合的能力。

训练时,听前应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听边思考,从而理清顺序,抓住要点。

训练时可用干扰性听话训练,锻炼学生能排除干扰,抓住需要的信息。

也可以进行听的选择训练,让学生分辨出需要的信息要点。

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听的方法。

如教师讲故事时,指导学生边听边想:故事讲的是谁?怎样发展的?结果怎样?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听时注意紧扣这些问题,就容易抓住故事梗概,使听的训练收到实效。

7、听的记忆力的培养。

记忆是一切知识经验得以积累的源泉。

教学中训练学生听的记忆力有助于“记、读、写”能力的提高。

训练中尽量让学生的记忆在表象基础上进行,能有效提
高听的记忆效率。

在听句段时,可让低年级学生一边看实物或图片一边听。

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

以逐步提高他们的抽
象逻辑记忆能力。

训练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听记的方法:一是边听边归纳内容要点或记住关键词语;二是边听边看边划,用多种手段强化进入大脑的信息来帮助记忆。

二、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
小学生说话训练方式方法很多,选择时应灵活运用。

多年来,我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多样的练说形式,以提高学生说话能力。

常见的训练方法有以下几种:
1、看看说说
这是一种直观性说话训练。

看看说说分为看图、看物、观察生活后的说话训练,这是小学阶段最常见的一种说话训练形式。

(1)看图说话,是指学生看图后进行说话训练。

看的图可以是单幅图,也可以是多幅图。

说话内容从图上的内容说开去。

但教师要精心设计几个带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对图的理解逐步加深,说话的内容随之逐步拓宽、丰富起来。

运用多幅图进行说话训练时,教师要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步骤加以引导。

指导观察说话时要注意弄清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注意图中人物与周围景物的关系。

弄清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把图的内容说清楚,说具体,说得合乎情理。

(2)看实物说话。

是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后进行的说说训练。

如观察玩具、文具盒、手绢等,然后练习说话。

注意指导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抓住其特点,了解此物的用途等,并指导学生将这些实物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其描述得更形象生动。

(3)观察生活说话。

大自然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生机勃勃的春天,绿树成荫的夏天,果实累累的秋天,银装素裹的冬天都吸引着孩子们,如果经常带他们出去观察,孩子们会大开眼界,兴致勃勃,再指导说话,他们定会各抒已见,滔滔不绝。

采用这种方法训练,首先要在指导观察上下功夫,无论是当场
说,不是布置学生课外自行观察,都要提出明确要求,指点观察方法。

最好是能和学生一同观察,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师生之间自由地小声交谈,使客观事物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训练说话时还要设计好思路,使学生的说话具有条理性。

2、听听说说。

这是一种主要通过听觉去获得说话内容的训练形式。

先集中注意听,后练习说话。

训练的重点在说话上。

听的过程最好配以音响,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听故事复述内容,听诗歌讲讲诗意,听广播谈体会,听一组音响发挥想象,编成故事练习说话。

进行这类训练时,要先告诉学生听的时候要注意抓要点。

听故事说话要记住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做了什么事,这件事是怎样开始的,经过怎样,结果怎样。

说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一条一条地把要点说清楚。

3、做做说说。

这种课型的特点是指导学生动手做,再指导说话,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说话的内容。

儿童们喜欢剪剪贴贴,做点小玩意,有时还喜欢进行有趣的实验。

老师从中加以指点,引导他们动脑思考,启发他们的想象,提示他们应该怎么说,这样不仅为他们思维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使儿童的感觉、观察、操作、想象力得到锻炼,同时在活动中发展了儿童的语言。

这时候进行说话训练,就会收到水到渠成的好效果。

4、读读说说。

这种课型的特点是先指导学生读书,在读懂提供的阅读资料的基础上训练说话,这项训练既可以增强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1)读短文、诗歌等适合儿童阅读的文章,说出主要内容,体会和感受。

(2)读片断仿说一段话。

指导学生读一片断,然后分析段落结构,叙述顺序,再指导进行仿说练习。

(3)在理解过程中训练说话。

阅读课上,引导学生一步深一步地阅读思考,并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启发学生回答,进行
说话训练。

(4)阅读课文,复述主要情节或片断。

帮助儿童将书面语转化为口头语,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玩玩说说。

少年儿童生性好动,活泼开朗,教师要根据他们这一特点设计说话内容。

(1)通过游戏训练说话。

训练说话前先做游戏,如传悄悄话,同
桌打电话等。

(2)通过玩玩具训练说话。

现在儿童都很幸福,几乎人人都有玩具。

特别是城市的孩子,玩的是电动玩具。

如将他们最喜爱的玩具带来与同学交流,并且一边玩一边说话,对儿童的语言和思维都大有益处。

6、想想说说。

这种课型就是教师在讲读课中恰当地设计一些学生感到新奇、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想象,以此作为练习说话内容的一种课型。

如学完《狐狸和乌鸦》以后,以乌鸦又碰上了狐狸为话题,想象他们第三次见面时的情景练习说话。

这样说话训练才真正做到了发展语言与思维训练有机结合。

说话训练的形式远远不止上面这些,还可以进行猜猜说说;画画说说;演演说说;比比说说,演讲会、故事会,天南地北等都是口语训练的好形式。

由于教学的对象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训练的内容、形式也应有异。

训练一定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落到实处。

要将课内外的训练结合起来,通过训练,让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向社会交际语言发展。

拓展阅读
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方法
20xx年《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我认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必须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狠下功夫,要激发听的热情,重视说的训练,加强读的指导,夯实写的基础。

一、激发听的热情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师不可急于讲解,而是通过放录音、范读、听绘声绘色的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先向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一幅幅春的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使学生眼前出现优美的画面,再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读,这时学生都想亲身体会一下春天的美,此时让学生齐读,效果会非常好,
再分析讲解课文时,学生会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多彩的四季”这个单元,都能采用这个方法的。

通过听带有感情的朗读、动人的音乐,可以展现优美的意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情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还可以巧设引人入胜的导语,立疑激趣,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能够吸引学生认识的兴趣,触动学生的心弦,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进入最佳课堂学习状态,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渴望,由此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情绪饱满、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开端。

导入的目的性与针对性要强,要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白将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么去学,从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正确分配心理能量。

如教学《松鼠》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出示谜语:玲珑面孔大尾巴,身体矫健善攀爬。

爱吃杏仁和榛子,漂亮乖巧又驯良。

轻快敏捷会搭窝,讨人喜欢惹人夸。

这样的导语,直接指向所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听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为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

二、重视说的训练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说和写更为重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说的训练。

首先,不但会说,而且要说清楚、说明白。

如教学《詹天佑》时,让学生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开凿的示意图――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向中间开凿法以及青龙桥火车站的“人”字形线路的示意图。

让学生说说自己这样画的的理由,说清詹天佑开凿的工作原理。

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说话有一定的顺序,而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清楚,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采取多种形式,强化说的训练。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师必须采取多种形式,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如复述故事,复述故事能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巩固,提高说话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联想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四个故事情节:“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就是典型的复述材料。

让学生养成复述习惯是一种快捷而有效的训练方
法;口头作文,在作文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口头作文这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头作文耗时短、灵活性强、综合性高,它既体现学生的朗读能力、演讲能力,又能体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作文能力;演课本剧,遇到故事性、戏剧性强的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并进行课本剧表演。

如戏剧单元的《威尼斯商人》、《江村小景》、《一厘米》、《泰坦尼克号(节选)》,部分课文如《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父母的心》、《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这样,让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再现人物个性化语言,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更训练了学生在不同场景不同对象面前“说”的能力。

重视说的训练,还要增大说的源流。

如果没有充足的素材,那说就成了无源之水了。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平时要让学生积累资料:积累词语、成语、名言、警句;摘录读书笔记;阅读古今中外名著等。

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够出口成章了,“说”的能力也提高了。

三、加强读的指导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不论是字词教学,还是篇章教学,都离不开读这个最基本的教学活动。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的基础,读是促进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

课前预习要读,教学中要读,课后还要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和品味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

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步读会了,但是还不够,还要在会读上下功夫,要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合语文实际,怎样才能做到会读呢?围绕课题初读课文,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结合理解关键字、词、句、段去读,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中心;围绕课后“探究练习”读,抓住课文重点;对于文言文和古诗词更要加强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我在教学实践中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不读熟不讲解,要切准可读之处,让学生读出感情,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

说读、齐读、分组读、分读、分角色读,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实际灵活选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

对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我先复述课文的精彩片段,(有如电影中的序幕)从而带动全班学生读的
积极性,如教《父母的心》前先指导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复述片段,这样做能激起全班同学读的兴趣,在学生朗读兴趣高潮时,我及时让他们分组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组织复述比赛;而对那些人物形象多而鲜明的课文,如《皇帝的新装》,我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其他能力;而对于文言文,我采用边读边对句读和内容进行揭示的方式,否则学生难以断句,也就无法理解句意,如《狼》中有这样一句话“其一犬坐于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发现许多学生读成“其一犬/坐于前”,我领读时告诉学生读成“其一/犬坐于前”。

“犬”的意思是像狗一样,是名词用作状语,引导学生读好句,把文章读通,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四、夯实写的基础
写是在听、说、读基础上的提高。

个人认为,“写”应该包括写字和写作。

先说说写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得一手好字,既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俗话说“字是门面,字如其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在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努力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让学生掌握写字的技巧,夯实写字的基本功。

首先让学生练好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其次教给学生写字方法: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做到协调、端正、美观;平时有意识的创设写字的情景,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比赛,讲解书法常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写字活动,对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再说写作,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要使学生爱写作文,写好作文,首先要清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这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前提。

有不少学生,特别是一些后进生,对作文怀有一种“怕”的感觉,每当作文课,他们就坐卧不安,感到头痛,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拿笔千斤重,这时候,教师要循循善诱,我的做法是用一些巧妙的手法,清除学生的这种“恐惧感”,如讲一段故事给学生听,让学生自编小故事等一些活泼的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渐渐地喜欢上作文,例如在教学生写说明文时,学生不知从何写起,这时我精心设计一种玩具的制法,在班上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