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氓》和《美狄亚》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蘩漪与美狄亚悲剧命运比较
第10卷第1期Vol. 10,N〇. 1长安学刊Changan Xue Kan 2019年3月Mar. ,2019蘩漪与美狄亚悲剧命运比较秦海味(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8)摘要:曹禺的《雷雨》受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影响至深,两位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有着诸多相似之 处。
但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两人的悲剧命运又有本质的区别。
本文用平行比较的研究方法,主要从三方面 比较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异同,首先,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社会悲剧是两人 悲剧命运的共同根源;其次,两人同样期待美好爱情却都不可得,遭遇爱情悲剧是悲剧命运的导火索;最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蘩漪的美狄亚的性格悲剧各自带有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色彩。
关键词:曹禺;欧里庇得斯;《雷雨》;《美狄亚》;悲剧文章编号:978 - 7 -80736 - 771 - 0(2019)01 -051 -03《雷雨》是曹禺第一部剧作,剧作结构严谨、语言个 性突出、人物性格鲜明,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一部杰出作 品。
该剧以周鲁两家三十年的家庭纠葛为大背景、展开 了一幅由血缘亲子关系结成的错综复杂的网,深刻反映 了旧的腐朽社会制度的必然崩溃。
蘩漪作为剧中的女 主人公之一,是曹禺最先构思出来的,也是最具“雷雨”性格的人,她敢爱敢恨、在追求自由和爱情不可得的情 况下展开报复,最终导致家破人亡的悲剧结局。
蘩漪的 形象是当时社会美丽却不幸的女性代表。
《美狄亚》是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之一。
主要讲述 了美狄亚为了伊阿宋抛弃国家、杀害弟弟,结果却惨遭 伊阿宋背叛。
伊阿宋要另娶国王的女儿为妻,美狄亚因 爱生恨,杀害了国王、公主以及她和伊阿宋的两个孩子,最终乘龙车飞走的悲剧故事。
刚折不屈、自由大胆的美 狄亚是西方文学史上的典型女性形象之一。
美狄亚和蘩漪作为中西方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 象,她们的悲剧命运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相互映衬。
虽 然她们都遭受了不幸,但她们给世人留下了最深远的印 象。
萎谢的玫瑰——《美狄亚》与《氓》的文本比较
笑, 欣喜若 狂 , 这 些 神态 举止 将 恋 爱 中的 痴情 少 女 的真
诚 与热烈刻 画的如在 眼前 。 < 美狄亚 > 中的美狄 亚第 一 次见 到前 来 盗取 金羊 毛
美狄亚 作为科尔 喀斯 国的公 主 , 有 着让 人艳 羡 的高 贵 出身 和无 与伦 比的美貌 , 就是 这样 一个近 乎完 美 的女 子, 在 爱神降 临 的时候 不 顾 一 切。为 了爱 , 她 帮 助伊 阿
美狄亚一样 的勇敢 , 主动 , 无所 畏惧 呢?
无情 的抛 弃 , 面对背叛 , 氓之 妻有着 深深 的怨恨 。“ 于 嗟 鸠兮 , 无食 桑葚. 于嗟女兮 , 无 与士耽 , 士之耽 兮 , 犹可 脱
也, 女之耽 兮 , 不可脱 也 。 ” 这是 她 以 自己 的亲 身经 历 为
代价 对后人 的劝诫 j ‘ ‘ 信誓旦旦 , 不思其反 ” 这是她强 烈 的谴 责与控诉 , 但是 也仅 仅 是无 力 的控诉 而 已 。“ 反 是 不思 , 亦 已焉哉 ” 是 一个 理智 的结束 , 同时 , 也 是一 种 无 奈 又黯然 的离 开 。面对 同样 的背 叛 , 面 对 同样 的痛 苦 , 氓之 妻 , 没 有像美 狄亚 那 样决 绝 的报 复 , 而是 选择 一 个 人默 默的承 受 着 一 切 , 承 受 着 家 人 与 兄 长的 嘲 笑 与 指 责 。一个人暗 自的伤心 , 悄 悄 的离 开。 无论是 美狄 亚 还 是 氓 之 妻 , 她 们 都 经 历 了 自由 恋
宋这个外 乡人夺 走 了对 自己 国家来 说 非 常重 要 的金 羊 毛; 为 了爱 , 她要 和伊 阿宋私奔 , 不 惜离 开 自己 的亲人 远
透析《氓》中女主人公之悲剧
透析《氓》中女主人公之悲剧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3年第35期《氓》中的女主人公几乎具备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一切美德,她美丽,多情,活泼,开朗,勤劳,贤惠,忠贞,坚强,渴望幸福美满的生活。
然而命运并不眷顾她,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来分析悲剧发生的原因。
一、从人事的层面看《氓》中的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从儿时的友谊,到青年的私订终身,直至海誓山盟,这都表明他们之间的婚姻是有感情基础的。
他们之间的婚姻还经历了请“良媒”提亲,排八字不相冲克——“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正式迎娶——“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等过程,符合当时的婚俗。
而且,婚后女子十分贤惠——“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但是纵然女子痴情,苦心经营,婚姻仍然破裂了。
那个昔日忠厚的男子背弃了当年的誓言,也全然不顾夫妻多年的情义,真是个十足的浪荡子、负心汉。
可以说,女主人公遇人不淑,男主人公品行较差是导致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从制度的层面看先秦时期,应该说礼教对人性的束缚相对比较薄弱,男女自由恋爱较为盛行。
《诗经》中的《溱洧》就生动地描绘了青年男女在水边嬉戏玩乐、自由恋爱的情景,《静女》《子衿》则传神地描摹出青年男女热恋中的心理。
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配原则,“纳采(男方向女方送彩礼求婚)、问名(男方的媒人问女方的名字、生辰,然后到宗庙里占卜吉凶,结果为吉的才能进行下一步,凶的则到此为止)、纳吉(占卜得到吉兆后定下婚姻)、纳徵(男方派人送聘礼到女方家)、请期(请女方确定结婚日期)、亲迎(婚礼之日,男方必须亲自去女方家迎接,然后男方先回,在门外迎候)”的婚礼程序仍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按照正规礼仪进行的婚姻由于受到双方父母,尤其是男方父母的认可,因而在婚姻出现裂痕时会有较多的劝合,从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自由恋爱的婚姻虽说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也会有部分程序,但认可度和稳定性都稍逊一筹。
从《美狄亚》和《氓》中弃妇形象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美狄亚》和《氓》中弃妇形象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从《美狄亚》和《氓》中弃妇形象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摘要:《美狄亚》与《氓》是中西方文学史上较早描写弃妇形象的作品。
它们细致地刻画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不自由、不平等的地位的现象,谴责了父权统治对女性的凌辱,塑造了善良忠贞、刚毅反抗的妇女形象。
但由于中西方文化根植的土壤不同,造成中西方弃妇形象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运用平行研究中的类型学研究发掘二者在相似类型表象下深层次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美狄亚;《氓》;弃妇;爱情婚姻;文化一、两弃妇形象所处历史背景在人类历史上时常有女人唱着不和谐的音符反抗男权社会下的不平等,《氓》和《美狄亚》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就是这样的女人。
她们以自己的行动,对男权社会进行了挑战,展示了女性的另一面。
她们一位生活在中国周代,一位生活在欧洲的古希腊时期,这两位女性虽然性格中都有弱点,但她们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男权社会进行了冲击。
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都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前,人类的生产力出现了一次飞跃。
以男性为主要劳动力的种植业、畜牧业成为社会主导的经济形式,凭借生理优势,成为不可或缺的氏族"英雄";。
"男尊女卑";成为社会规范,"女性文化";被男性中心的"父性文化";全面取代。
二、两弃妇形象的相似之处但两位女主人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没有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毅然决然地追求自己的真爱。
《氓》中的女主人公冲破父母之命的桎梏,勇敢地追求婚姻的自由,她在一次集市上认识了氓,氓向她吐露了爱情,定下了婚期,此后朝思暮想,"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并且预测婚事的凶吉。
美狄亚是科尔咯斯国的公主,她爱上了来盗取金羊毛的希腊英雄伊阿宋。
当伊阿宋盗取金羊毛后,科尔喀斯国王美狄亚的父亲派儿子阿普叙托斯追赶。
《氓》与《美狄亚》弃妇形象之比较
《氓》与《美狄亚》是中西文学史上最早描写弃妇形象的作品。
这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虽然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国度,一位生活在中国周代,一位生活在欧洲的古希腊时期,可是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同中又有不同,我们不妨对这两部作品中的弃妇形象作一番平行研究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仔细研读,本人发觉这两部作品所塑造的弃妇形象有着很多相同之处。
她们的相同之处,首先表现在,少女时她们都对爱情婚姻充满着美好的幻想,并且主动勇敢地追求爱情。
“她们都曾对爱情有美好的追求,而且都忠诚于爱情和家庭,拥有过爱情的美好。
”[1]《氓》里的女主人公,当氓拿着布来跟她商议婚事时,虽然她没有当即答应婚事可她却“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因为以为自己遇到了真爱,所以不但毫不矜持地用实际行动来向氓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而且为了不错失自己以为的真爱,而不惜跟氓订定终身。
可见她有勇敢、主动地去追求爱情。
而这一点在古希腊戏剧《美狄亚》的女主人公身上同样可以体现出来。
美狄亚对她的丈夫伊阿宋一见钟情“第一次见到伊阿宋时,让人感受到爱情激发的神奇与甜美,她只觉得心口一阵灼痛,不时地深深吸着气,然后偷偷地抬头注视着他,不再想别的事,心中充满甜蜜的痛苦,脸上羞得绯红”。
后来为了爱情,她更是背叛家人,朋友。
出卖氏族利益,帮伊阿宋取得金羊毛;甚至不惜牺牲阻止他们私奔的兄弟的性命,背乡离井,远奔它方。
可见,“中国文学弃妇,对爱情虽没有西方的张扬与疯狂,但她们的爱同样是真挚与深情的。
”[2]其次是,她们都对丈夫全心全意地付出。
《氓》里面的弃妇对丈夫的付出主要表现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她不嫌弃氓家的贫寒,毅然相从,嫁氓以后,多年来过着贫困的生活,也毫无怨言,不但对丈夫忠心不二,而且起早摸黑地操家务事,尽心尽力地做一位好的妻子。
而《美狄亚》里的女主人公,也就是里面的弃妇,在没有被抛弃之前,在她以为丈夫对她的爱永不变心之前,她对丈夫的付出也是义无反顾的。
与命运抗争的两朵善恶之花——论《美狄亚》和《氓》中的弃妇形象
最 早 描 写 的 弃妇 形 象 ,她 们 都 生 活 在 距 今 两 千 多 年 觉 醒 她 已经 意 识 到 “ 女性” 已经 从 “ 人” 降到了“ 物” 的 l 2 ] 妇女 没 有 婚 姻 自由 她 们 的 价值 和意 义都 只能 依 附 男 人 而 存 在 。 遭 到 了 丈 把 妇 女 当做 性 的 工具 的牢 狱 。 ”
一
、
由追 求爱 情 自 由、 渴 望婚 姻 平 等 的 纯 真 少 女 到 勇
要 有 自己 的性 格 三、 面对 着婚姻的背叛和欺 骗 , 弃 妇 变 成 了 两 朵 反 抗 的 善 恶 之花
于反 抗 的弃 妇
美狄亚和《 氓》 中 女子 都 是 追 求 爱 情 自由 、 渴 望 婚
姻 平 等 的纯 真 少 女 。 美狄 亚是 一 个 热 情 、 聪明 、 纯真 、 性 格 刚 毅 的女 性 。 她 爱 上 了伊 阿宋 , 并 陷 入 了情 网 , 像 所 有 的纯 情 少 女 一 样 ,渴 望有 一 份 真 挚 纯 洁 的爱 情 。 她 甚 至 为 了得 到 爱 情 的 自由 ,背 叛 了 自己 的祖 国 , 背
《 氓 》中的 弃妇 就 开创 了传 统 女 性反 抗 男权 专制 , 反 对
2
女 子 都 可 以说 是 妇 女 中 的最 佳 典 范 , 为 了 自 己昕 爱 的
不 平 等 的婚 姻 制 度 的 先 河 。 美狄 亚 和《 氓》 中 的弃 妇 这 人 牺 牲 了 自己宝 贵 的青 春 和 精 力 , 但 是 她 们 最 终 还 是 两 个 女 性 形 象 的 共 同意 义 还 在 于表 达 了 古代 妇 女 对 遭 到 了 被 遗 弃 的 下场 。 她 们 的 勇敢 的牺 牲 精 神 并 没 有 男权 社 会 的猛 烈 反 抗 , 表 现 了女 性 意 识 的 觉 醒 , 也同
氓和美狄亚之比较
从简爱和苔丝的对比中探析女性命运导读:从简爱和苔丝的对比中探析女性命运,摘要:简爱和苔丝是维多利亚时期具有典型性的两位女性形象,是何种原因造成了如此截然不同的命运?本文主要试着从两大方面分析其中原因,从而探析造成女性命运差距的社会及个人因素,关键词:简爱苔丝命运性格,苔丝和简爱是都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两位具有很多相似点的社会下层女性,命运结局却截然不同,从各个方面来论述二者命运差异的根源,不同的命运——试比较苔丝与简爱之命运》的论从简爱和苔丝的对比中探析女性命运陈秀丽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摘要:简爱和苔丝是维多利亚时期具有典型性的两位女性形象,二者均出身卑微,过着社会底层生活。
但简爱收获了永恒的爱情,最终获得幸福;苔丝却在绞刑架上结束了短暂悲惨的一生。
是何种原因造成了如此截然不同的命运?本文主要试着从两大方面分析其中原因,从而探析造成女性命运差距的社会及个人因素。
关键词:简爱苔丝命运性格From Jane Eyre and Tess of the Comparison of the Fate of WomenChen XiuliSchool of Litera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Abstract: Jane Eyre and Tess of the Victorian era with a typical image of two women, both humble and live life the bottom of society. But Jane Eyre harvest eternal love and, ultimately, happiness; Tess at the gallows was the tragic end of a short life. Is what causes such a different fate? This paper tried to analyze from the two major reasons for women to the fate of the gap caused by social and personal factors.Key words: Jane Eyre; Tess; character; fate引言苔丝和简爱是都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两位具有很多相似点的社会下层女性,二者均出身卑微,生活艰辛,受着男权主义社会的残酷压迫,但是同是这样艰苦环境生长出来的两位,命运结局却截然不同,这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
浅析美狄亚和《氓》女性形象的异同
浅析美狄亚和《氓》女性形象的异同®董康被内容摘要:美狄亚是希腊神话中因爱生恨的公主,是西方文学史上塑造的经典女性形象,而《氓》中塑造的 女性形象也同样是中国文学史上典型的弃妇形象,这两者有何联系和区别,折射出哪些中西文化的异同,本文 试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氓》女性希腊神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9.02文学敎育美狄亚是一个法力高强,充满魅 力与个性的公主,她是一位忠贞,温 柔多情,体贴的人妻,又是一位可怜却又不可思议的母亲,她心中饱含着 对爱情热烈的欲望,当遭到无情背叛 时,她又化身暴怒的狮子,成为了暴 烈的反抗者。
在《氓》中,女主人公和“氓”从小 就认识,有着青梅竹马的童年,有着 “信誓旦旦”的热恋,为了将女主人公 娶回家,“抱布贸丝”,寻找借口来见 女主人公并且求婚。
女主人公答应婚 事后,她们开始感受到了相思之苦,但是这个时候即便是苦也是甜的,因 为他们不仅体会到了恋爱的滋味,“氓”也得到了女主人公更加深情的 回应。
终于结婚了,婚姻初期,两个人 的生活是甜美和谐的,那时候女主人 公依然年轻漂亮,“氓”对于这个刚刚 得到的梦寐以求的姑娘也是充满着热情,百般照顾。
但是,时间久了以 后,“氓”的态度就开始改变了,对女 主人公不再有爱意,而是家暴。
青梅竹马,两情相许,痴情的女子得到了爱情,尽管物质条件艰辛,但仍然勤劳持家,无怨无悔地付出自 己力所能及的一切。
遭到背叛的时候,当青春与容颜不再,她遭到的是无情的拋弃和虐待,面对爱情的背叛,她没有低声下气地挽留哀求,而 是冷静地反思,下定决心离开氓,将 痛苦埋藏在心D美狄亚的爱情观是毫无保留地付出,对于自己想要的爱情——伊阿 宋,她可以放弃她的公主地位、牺牲 自己的兄弟;在发现伊阿宋背叛了他 们的爱情之后,我们看到美狄亚选择 了非常暴烈的方式进行反抗,美狄亚 认为伊阿宋是“我那丈夫,我一生的 幸福所依靠的丈夫,已变成这人间最 恶的人!”对于丈夫的新欢,她认为“我要打发他们双手捧着礼物……,如 果她接受了,她的身子沾着那衣饰的 时候,她本人和一切解除她的人都要悲惨地死掉,因为我要在这些礼物上面抹上毒药。
浅析美狄亚和《氓》女性形象的异同
浅析美狄亚和《氓》女性形象的异同作者:董康楠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2期内容摘要:美狄亚是希腊神话中因爱生恨的公主,是西方文学史上塑造的经典女性形象,而《氓》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也同样是中国文学史上典型的弃妇形象,这两者有何联系和区别,折射出哪些中西文化的异同,本文试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氓》女性希腊神话美狄亚是一个法力高强,充满魅力与个性的公主,她是一位忠贞,温柔多情,体贴的人妻,又是一位可怜却又不可思议的母亲,她心中饱含着对爱情热烈的欲望,当遭到无情背叛时,她又化身暴怒的狮子,成为了暴烈的反抗者。
在《氓》中,女主人公和“氓”从小就认识,有着青梅竹马的童年,有着“信誓旦旦”的热恋,为了将女主人公娶回家,“抱布贸丝”,寻找借口来见女主人公并且求婚。
女主人公答应婚事后,她们开始感受到了相思之苦,但是这个时候即便是苦也是甜的,因为他们不仅体会到了恋爱的滋味,“氓”也得到了女主人公更加深情的回应。
终于结婚了,婚姻初期,两个人的生活是甜美和谐的,那时候女主人公依然年轻漂亮,“氓”对于这个刚刚得到的梦寐以求的姑娘也是充满着热情,百般照顾。
但是,时间久了以后,“氓”的态度就开始改变了,对女主人公不再有爱意,而是家暴。
青梅竹马,两情相许,痴情的女子得到了爱情,尽管物质条件艰辛,但仍然勤劳持家,无怨无悔地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
遭到背叛的时候,当青春与容颜不再,她遭到的是无情的抛弃和虐待,面对爱情的背叛,她没有低声下气地挽留哀求,而是冷静地反思,下定决心离开氓,将痛苦埋藏在心。
美狄亚的爱情观是毫无保留地付出,对于自己想要的爱情——伊阿宋,她可以放弃她的公主地位、牺牲自己的兄弟;在发现伊阿宋背叛了他们的爱情之后,我们看到美狄亚选择了非常暴烈的方式进行反抗,美狄亚认为伊阿宋是“我那丈夫,我一生的幸福所依靠的丈夫,已变成这人间最恶的人!”对于丈夫的新欢,她认为“我要打发他们双手捧着礼物……,如果她接受了,她的身子沾着那衣饰的时候,她本人和一切解除她的人都要悲惨地死掉,因为我要在这些礼物上面抹上毒药。
《诗经氓》中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时代意义详情
《诗经氓》中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时代意义详情首先,通过分析《诗经氓》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十分低下。
诗中的女主人公生活在一个充满压迫和束缚的家庭环境中,被视为随时可以被抛弃的工具。
她被迫与男性结婚,成为了丈夫家庭的一部分,她的一切行动和选择都受到压制和限制。
当女主人公发现自己的丈夫对她失去了兴趣,转而倾向于其他女人时,她感到绝望和失望。
这种对女性的不尊重和忽视使得女主人公失去了自信和尊严,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
其次,这首诗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妇女贞节的高度要求和对婚姻忠诚的强调。
女主人公发现丈夫对她不忠后,决定自我牺牲,以示对婚姻的忠诚。
她选择悬梁自尽,表达了对婚姻的忠诚和对丈夫的依赖。
这种对婚姻的依赖和对贞节的高度要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即婚姻是妇女唯一的归宿和价值所在,对婚姻的维护和保持备受重视。
此外,诗歌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感情和愿望的压抑。
女主人公对丈夫的爱和依赖被置于重要的位置,她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迎合丈夫的喜好和需求。
她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幸福和满足,而是丈夫对她的态度和感情。
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个人愿望和情感表达的限制,女性的主观感受和需求往往被忽视和压抑。
最后,通过对《诗经氓》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的揭示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对妇女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女性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一切行为和选择都受到限制和约束。
妇女的价值和幸福仅仅是在婚姻中体现,而且必须忠诚于丈夫。
这种社会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当时的妇女,使她们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困境。
总之,《诗经氓》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和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和偏见。
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
尽管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我们仍然需要关注和反思当下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偏见,为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尊重而努力。
“她者”的仰望——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与《诗经·氓》中女主人公比较
摘 要 美狄亚 与氓妇 皆经历 恋爱—— 结婚— —被 弃—— 反抗 的婚 姻历 程 , 文章 正文 由“ 她者” 的苦 难 、 “ 她者 ” 的反
抗、 “ 她者” 的崛起组成 , 论述 两位女 主人公“ 被弃” 的苦难 归 因于 : 丈夫的言 而无信 , 女性身份 的边 缘位置 。从她们不 同 的反抗方 式来分析 中西文化差异和 不 同文 学体 裁对人物 言 行的影响 。最 后, 阐述她们 的苦难和抗 争所 带来 的启 示 , 关 注 当下女性 的社会地位和 自我独立 的能力。 关键词 美狄亚 氓妇 苦难 反抗 崛起
“ 她者 ” 的仰望
欧 里庇 得 斯 《 关狄 亚 》 与《 诗经 ・ 氓》 中女 主人 公 比较
孙 钊
西安 ( 陕 西师 范 大学 文学 院 陕 西 ・
中图分类号 : I 1 0 6 . 2 文献标识码 : A
7 1 0 0 6 2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5) 3 2 — 0 1 4 5 — 0 2
Ab s t r a c t Me d e a a n d t h e Ma r r i e d Wo ma n h a v e b o t } l e x p e i r e n c e d s u c h a p r o c e s s o f ma r r i a g e : f ll a i n g i n l o v e-g e t t i n g ma r r i e d - b e — i n g a b nd a o n e d -r e s i s t a n c e . T h e a r t i c l e s c o n s i s t o f” h e r ”s u f e r - i n g s , r e s i s t a n c e s a n d i r s e s . T h e r e a s o n w h y t h e t w o h e r o i n e s a r e a b a n d o n e d i s t h a t : t h e h u s b a n d s e a t me i r wo r d s . 山e f e ma l e s a r e ma r g i n a l i z e d . F r o m t h e i r d i f e r e n t wa y s o f r e s i s t a n c e ,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C 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r n c u l t u r a l d i f e r e n c e s a n d t h e i n l f u — e n c e o f d i f e r e n t l i t e r a r y g e n r e s o n he t wo r d s a n d b e h a v i o r s o f i f g u r e s . F i n a l l y ,i t e l a b o r a t e s he t i r s u f e i r n g s a n d t h e e n l i g h t e n — me n t o f t h e i r r e s i s t nc a e s . T h i s p a p e r i n t e n d s t o i n s p i r e U S t o p a y
_氓_与_美狄亚_中的弃妇形象比较
1999年第4期广东教育学院学报《氓》与《美狄亚》中的弃妇形象比较翟雅丽 摘 要 《氓》与《美狄亚》是中西文学史上最早描写弃妇形象的作品。
它们细致地刻画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不自由、不平等的地位的现象,谴责了夫权统治对女性的凌辱,塑造了善良忠贞、刚毅反抗的妇女形象。
在艺术表现上,两部作品有着惊人的相似,但雷同中又有差别。
关键词 《氓》 《美狄亚》 弃妇 比较 夫权 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是同个体婚制下的夫妻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而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同时发生的。
”[1]《氓》与《美狄亚》是中西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婚姻家庭破裂的作品,它通过描写男性对女性的始慕终弃,揭露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塑造了觉醒与反抗的弃妇形象。
作为中西文学史上最早描写弃妇的作品,《氓》与《美狄亚》在相近的时代、不同的国度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雷同中也有各自的特色。
一 描写了弃妇从婚恋到被遗弃的全部过程《氓》出自《诗经・卫风》,是一首有简单故事情节和鲜明人物形象的叙事诗。
诗中女子婚前从事养蚕缫丝工作,由于养蚕得法,她的劳动产品可以拿到集市上与人交换,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在劳动产品的交换中,她结识了“抱布贸丝”的小商人氓。
在氓信誓旦旦的爱情攻势下,女子经过慎重考虑,冲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樊篱,嫁给了氓,并将自己劳动创造的财富拉到氓家。
婚后的生活是清贫的,女子甘于贫穷,夙兴夜寐,辛勤操持家务,终因年老色衰被弃。
《美狄亚》是古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作品。
主人公美狄亚是科尔喀斯国王的女儿,她与前来父王处取金羊毛的伊阿宋一见钟情。
为此,她帮伊阿宋抢去了父亲的金羊毛,并为其处死了杀父篡位的仇人,一起流亡到科任托斯。
几年后,他们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但伊阿宋却背叛了美狄亚。
他为了“生活得像个样子”,多生几个“高贵的孩子”决定抛弃美狄亚,娶科任托斯公主做妻子。
国王克瑞翁也勒令美狄亚一天内离开科任托斯。
氓和美狄亚之比较
氓和美狄亚之比较第一篇:氓和美狄亚之比较《氓》和《美狄亚》中“弃妇”形象之比较摘要:本文选取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和中国两部典型的描写弃妇形象的作品《美狄亚》和《氓》,对中西方弃妇形象做一个平行比较。
这两篇作品一为中国古体诗歌;一为西方悲剧。
但它们都细致刻画了妇女从恋爱——结婚——被弃的全过程。
两位女主人公的遭遇惊人相似,她们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限制,表现了内在精神世界的极度相似,但她们的性格在相似中又有着极大的差异。
关键词:氓美狄亚弃妇比较(一)引言《美狄亚》和《氓》几乎产生于同一时期,《美狄亚》是古希腊著名的戏剧家欧里庇得斯的一出悲剧。
而《氓》则是中国古典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曲“弃妇”之绝唱。
两者跨越万里,但却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同一主题——弃妇。
同为弃妇,她们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她们都敢爱敢恨,但面对欺骗背叛和遗弃时截然不同的反应与行动,又表示着她们的性格在相似中有着巨大的差异,显示出东方社会文化的鲜明差异。
她们虽然出自不同国度不同作家之手,然而她们对爱情的追求,追求到她们以为的爱情后被弃的遭遇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主要对她们的性格以及性格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
(二)性格之共性她们的共性主要可以从三方面来谈1)婚前:痴情的少女形象《氓》是一首带有叙事性的长诗,它叙述了女主人公受到一个虚情假意的男子的蒙骗与其结婚,婚后,女子任劳任怨的为家操劳,等到她容颜不再的时却遭到男子抛弃的全过程。
诗中女主人公在结婚之前是一个纯朴热情,天真单纯却又痴情的少女,她有着姣好的容颜,独立的事业,人生若如花,她这时是开的最绚丽的时候,对未来充满着期待。
当氓借着“抱布贸丝”来接近她追求她的时候,天真单纯而又涉世未深的女子未能识破氓的虚伪面貌,对氓产生了恋情,多情而收稿日期:2011-05-18作者简介:王梦姿,女,江西九江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生1又善良的她“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女子送氓回家,一路上谈话的内容都是婚事,但她并没有盲目的答应氓的追求,而是考虑到了“子无良媒”,说明她有着冷静,矜持的一面。
《诗经·氓》与《美狄亚》中的弃妇形象
《诗经·氓》与《美狄亚》中的弃妇形象《诗经·氓》与《美狄亚》中的弃妇形象 同是弃妇,欧⾥庇得斯笔下的美狄亚和《诗经·氓》中的⼥主⼈公,在对待不公平的命运带给⾃⼰的苦痛时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痴情⼥负⼼汉”的故事从古⾄今,不管是中国还是西⽅都有类似题材。
历史上似乎总有那么些⼥⼈,当她们的价值被榨⼲后,会像抹布⼀样遭到⽆情丈夫的嫌弃。
可是在中西⽅不同⽂化背景之下,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有着不同程度的⾃省意识和反抗⽃争。
⼀、《诗经·氓》中的弃妇 《诗经·氓》中的⼥⼦是⼀个典型的中国弃妇形象,可以说是弃妇诗的“源头”。
她的形象就是封建社会所要求标准⼥性的模板:踏实、耐劳、顾家、惟夫是从。
少⼥时代她是⼀个天真单纯,相信爱情的⼈。
“乘彼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
”情⼈的⼀举⼀动,都牵动着她的⼼弦,她的泪⽔与笑颜只与那个男⼦有关。
在以后的漫长时光中,她还记得两⼈少年时期“总⾓之宴,⾔笑晏晏”。
男⼦的甜⾔蜜语哄得⼥主⼈公在男⼦家世贫穷,没有丰厚的聘礼情况下,⽢⼼为他做⽜做马、任劳任怨。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之时,男⼦与她许下⽩头偕⽼的誓⾔,到了“桑之落矣,其黄⽽陨”之时,不过成了⼀句空话⽽已。
最后男⼦对她“⾔既遂矣,⾄于暴矣”,⾃⼰落得个“兄弟不知,其笑矣”的下场。
但是我们不能把她归并到那些只会在⾃⼰的悲惨往事中⾃怨⾃艾的弃妇中,她能做到“静⾔思之,躬⾃悼矣”,能反思⾃⼰的遭遇,并最后勇敢地说出:“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算是对该负⼼男⼦的最⼤控诉。
她的反抗就是离开他,从此两不相⽋。
但是她精神上的觉醒是有限的,“⼥也不爽,⼠贰其⾏。
⼠也罔极,⼆三其德”,她认为⾃⼰没有过错,为全家兢兢业业,男⼦就应该对⾃⼰温柔和体贴,说明她的意识中有“等价原则”。
但是她没有认识到的是等价原则是在双⽅都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在传统社会中⼥⼦在家中的地位很低,她其实过着类似“半妻半奴”的⽣活。
氓》与《美狄亚》弃妇文化内涵
氓》与《美狄亚》弃妇文化内涵(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男权意识笼罩下的女性价值观——《氓》与《美狄亚》弃妇文化内涵陈昱洁摘要古今中外,多少女性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可最终还是逃脱不了被弃的悲惨命运。
本文通过分析《氓》与《美狄亚》中的弃妇形象,从无处不在的男权中心意识:男性在生活中拥有主导和统治权、男性在失败的婚恋中既是法官又是肇事者;根深蒂固的女性价值观:女性对爱情天生痴迷易迷失、把婚姻当作生命的依托与归宿,这两大方面为切入点,从而深层探究中西弃妇所折射出的不同文化内涵:“温柔敦厚”、“静穆哀伤”的文化艺术,以及其所表现出的弱者意识和强者精神。
关键字男权意识;女性价值观;弃妇;文化内涵《氓》和《美狄亚》都是中西方较早描写弃妇形象的作品,两位女子都是怀揣着对爱情的坚定信仰,奋不顾身的愿意为所爱的人付出一切,可当她们拥有爱情并细心经营这来之不易的婚姻时,曾经信誓旦旦说要照顾自己一生的那个人,却都始乱终弃。
我将以这两部作品为契机,从无处不在的男权中心意识和根深蒂固的女性价值观两方面,对长期以来困扰女性的婚恋悲剧进行解析,从而根据中西弃妇的不同表现,探讨其所折射出的不同文化内涵。
一、无处不在的男权中心意识数千年的男权文化意识形态,对女性的压迫、虐待,如不见血的刀子,又如绳索捆绑着女性,而女性往往并不自知。
男权体制的结构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一系列的规范,秩序无不是为男性群体服务的,这样就对女性形成了一种复杂而又严密的“结构性包围”。
在这样的压力面前,女性长期以来无力反抗,只有寻求庇护,并代代相传,深深积淀在女性的精神底部,以致成为一种女性的“集体无意识”。
[1]1、男性在家庭中拥有主导和统治权,女性沦为“第二性”。
自从母系氏族向男权社会转变,女性的地位就日趋下降了,由最初女神般的至上转至女奴般的卑微,成了生育儿女的工具,甚至是男性的财产、附庸。
浅谈《氓》与《美狄亚》中的弃妇形象的异同
浅谈《氓》与《美狄亚》中的弃妇形象的异同浅谈《氓》与《美狄亚》中的弃妇形象的异同《氓》与《美狄亚》是中西文学史上最早描写弃妇形象的作品。
它们都描写出了妇女在婚姻中不平等、不自由的现状,同时批判了负心汉的行为、赞美了欺负刚毅、坚强的妇女。
两部作品在对弃妇的描述上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
下面浅谈《氓》与《美狄亚》中的弃妇形象的异同。
一。
从故事背景上比较两位女主人公都有着相似的经历——生活在男权制逐渐加强的社会,也就是奴隶制初期,她们社会地位较低,但都为爱付出一切,最终却都被丈夫抛弃。
《氓》中的女子与美狄亚都是自由恋爱的,在男方海誓山盟的表白上走上婚姻之路的。
她们不仅痴情、热烈地追求爱情,而且也慎重考虑过自己的选择,但最终仍未逃脱被抛弃的命运,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道德的堕落,男女在家庭生活中不平等的地位。
氓》中女主人公与美狄亚一样,她们不仅忠于爱情,并为家庭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与辛勤的劳动。
《氓》中的女子是个勤劳忠诚的妇女。
自从嫁氓以后,多年来过着贫困的生活,她没有怨言,起早贪黑努力工作。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她所以无怨无悔勤恳地工作,目的就是祈望能与氓“偕老”。
《美狄亚》中的美狄亚为了丈夫不惜背弃了家人与国家,充分的相信丈夫。
全心全意的付出,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充沛的经历,但最终还是依旧没能摆脱被抛弃的命运。
然而,面对这样一种局面,美狄亚愤怒无比,用计杀害了丈夫的新欢、并杀子惩夫,留下了恒久伤痛;而《卫风□氓》中女主人公则冷静思考,选择与丈夫一刀两断,回到一个人的世界里默默忍受伤痛。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两国形成了不一样的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因而两人性格也有着较大的区别。
这些都是造成两位女主人公不同反抗程度的主要原因。
尽管两位女主人公有着截然不同的反抗形式,但都反映出早期中西方女性对于男权压迫的抗争。
二、从人物性格上比较婚前婚后两人的性格都有着巨大的转变。
《氓》中女子婚前见到恋人“载笑载言”,表现出少女痴情、天真、开朗的性格;婚后则“躬自悼矣”,孤独、哀伤、抑郁的性格反映了女子生活的不幸,揭示出夫权制对她人性的残害。
《氓》与《美狄亚》中女主人公对爱情悲剧的不同应对方式
《氓》与《美狄亚》中女主人公对爱情悲剧的不同应对方式杨秀兰
【期刊名称】《新余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13)001
【摘要】<氓>和<美狄亚>中的女主人公,对于爱情全心全意地付出,得到的却是冷酷无情的背叛.面对背叛,她们勇敢地进行了抗争,以弱小的力量反抗强大的社会制度,给后人留下了震撼人心的悲壮之美.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两位女主人公反抗的方式和力度有所差异.
【总页数】3页(P19-21)
【作者】杨秀兰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
【相关文献】
1.西方文学中女性面对爱情与命运悲剧时的不同反抗面貌——以美狄亚、赫斯特·普林、艾玛·包法利为例 [J], 岳弯弯;邓建
2.“她者”的仰望--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与《诗经·氓》中女主人公比较 [J], 孙钊
3.《诗经·卫风·氓》中女主人公的爱情婚姻观 [J], 王纯莲;许志跃
4.与命运抗争——谈《氓》和《美狄亚》中的两位女主人公 [J], 王丽华
5.从周代的婚姻制度看《卫风·氓》中女主人公遭弃的原因——兼论女主人公婚姻悲剧的现实意义 [J], 郭廷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氓》与《美狄亚》中的弃妇形象殊异初探
《氓》与《美狄亚》中的弃妇形象殊异初探
林晓彬
【期刊名称】《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氓>与<美狄亚>是中西方文学史上较早描写弃妇形象的作品.它们细致地刻画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不自由、不平等的地位的现象,谴责了夫权统治对女性的凌辱,塑造了善良忠贞、刚毅反抗的妇女形象.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植根的土壤不同,造成中西方弃妇形象也有所不同.
【总页数】4页(P23-26)
【作者】林晓彬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6
【相关文献】
1.美狄亚和《氓》中的弃妇形象比较 [J], 徐文惠
2.《氓》与《美狄亚》中的弃妇形象比较 [J], 翟雅丽;
3.《氓》与《美狄亚》中的弃妇形象比较 [J], 翟雅丽
4.感性的放纵与理性的节制——试比较美狄亚与《氓》中的"弃妇"形象 [J], 高媛
5.感性的放纵与理性的节制--试比较美狄亚与《氓》中的"弃妇"形象 [J], 高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氓》和《美狄亚》中女性的悲剧命运李佳梅摘要:《氓》中的女主人公和美狄亚因她们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她们不同的性格,东西方不同的思想文化又深刻影响她们的性格,最终导致了她们同悲剧异结局的命运。
但归根到底,她们均是不平等的男权社会的奴役和压迫对象,都经历了爱情、婚姻的不幸。
关键词:比较同命运异结局《氓》中的女主人公和美狄亚,一个是东方古典文化影响下的温柔淑女,另一个是西方文明熏陶下的热情勇敢的女性,两块土地,两种不同的文化培育出了两株迥异的花朵,一株沉静娇美,一株热烈奔放。
可她们却有着相似的命运,她们为爱情结婚,深深的爱着自己的丈夫,为爱她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婚后她们同样遭到了丈夫无情的背叛和遗弃,成为了婚姻的牺牲品。
似乎,相似的经历使她们同样成为了命运的弱者,但是她们最终的结局是不同的!《氓》中的女主人公和美狄亚,她们同样深爱,爱的方式却不同;同样被弃,对待被弃的态度又不同;同样对命运的安排进行了抗争,抗争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氓》中的女主人公冲破父母之命的桎梏,勇敢的追求婚姻的自由,她与氓相见倾心后便定下了婚期。
从此以后女子朝思暮想,“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并且爻卦占卜,预测婚事的凶吉,这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多大的冲击啊!可是,当女子被弃后,女子也渐渐的清醒,是男子背叛了婚姻,背弃了誓言。
她沉痛,她怨恨,她也勇敢的站立了起来。
坚强的,与不幸的婚姻决绝,来保护自己的尊严。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便是这位女子的呐喊,她反抗的方式很平静,但她夺回了自己的人身自由,保持了自己独特的个性。
美狄亚,科尔喀斯国的公主,她美丽,聪明而多情。
美狄亚对伊阿宋一见钟情,帮助他取得了金羊毛,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弟弟,背叛了父亲,背弃了国家,同伊阿宋逃亡到了异邦,婚后几年,伊阿宋为了地位要娶科任托斯的公主,将美狄亚驱逐出境。
她悲痛欲绝,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她用毒药毒死了国王和公主,为使伊阿宋痛心,又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孩子,残忍的手段突出了美狄亚刚烈的性格,正如她自己所说:“不要有人认为我软弱无能,温良恭顺;我恰好是另外一种女人:我对仇人很强暴,对朋友却很温和,要像我这样的人才算光荣。
”[1]一、同悲剧异结局的原因(一)性格差异同样是真挚的爱情,《氓》中的女子,在爱情中“挣扎”,为爱所累。
她盼望着见心上人,可是见到心上人后有悲有喜,她终日守望者情郎来时的路,为他活着,“不见复关,涕泣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她的内心是矛盾的。
她热烈的渴望爱情,同时,她又再劝男子找一个好的媒人,可以看出她爱的热烈且含蓄。
经男子“尔卜尔筮,体无咎言”的劝言后,女子终于决定“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出嫁了。
婚后女子之爱自始至终:“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她没有后悔;“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她没有怨恨。
她追求的是“不思其反”的“信誓旦旦”,此时她爱的深沉而又缠绵。
女子被男子抛弃后,沉痛悲哀,她静静地反思,没有怒言相向,只是悔恨自己轻易相信氓的誓言,并与不幸的婚姻决绝,脱离了不幸的生活。
由此,我们可以从女子爱的方式和对不幸婚姻的反抗方式上看出她的性格是温柔善良、尊道守分、含蓄而多思的!与《氓》中的女子相比,美狄亚的爱情汹涌澎湃,激烈而不可遏制,近乎残忍。
她为了爱情,帮助伊阿宋取得了代表自己国家荣誉的金羊毛,在与伊阿宋逃亡的途中,她砍死了弟弟,将尸首剁成碎块抛入海中;为了爱情,美狄亚背叛了自己的祖国,抛弃了骨肉之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她的爱情的火焰烧毁了一切。
忠孝爱国、道德亲情,什么也阻止不了她;抛家弃国,众叛亲离也在所不惜。
当美狄亚得知伊阿宋要娶科任托斯的公主,要将她驱逐出境时,变得更加的刚强和暴烈,她愤怒地控诉伊阿宋的无情无义,谴责他的无耻行径,化悲痛为力量,转爱情为仇恨,向伊阿宋,向所有迫害她的势力进行了疯狂的报复。
她变得凶狠残忍,精心安排了复仇计划。
她爱的方式激烈,反抗的方式残忍,她走上了爱情的独木桥,不容许有回头路。
从美狄亚爱的方式和反抗的方式来看,她的性格是刚烈果敢、注重自我,蔑视秩序的!由上面的比较分析,可得出《氓》中女主公和美狄亚最终不同的结局深受她们不同性格的影响。
(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氓》中女主人公和美狄亚不同的结局的原因,也表现在她们受不同的文化思想影响的因素上。
《氓》是中国古代弃妇诗的代表,它出自《诗经》。
《诗经》中的诗歌产生在西周初年到东周初期大约五百年之间。
《小雅·斯干》载:“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褐,载弄之瓦”。
可见,在古代,男人与女人从生下来所受到得待遇就有天壤之别。
[2]封建社会里,妇女受神权、夫权、和礼教的迫害,“幸福”这两个字对她们而言也许是一种奢求。
尤其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现代传统“家”的分配中,男性主管着主流世界的起伏成败,关注“大世界”的事情,女性则在生活的边缘,以家庭作为她们的“小世界”。
[2]然而,西周初年到东周初期这个时期的婚姻家庭,是一夫一妻的,这里所谓的一夫一妻制是片面的,而且只是单方面的要求妇女的。
在当时的社会关系中,男子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和领导权,而妇女则处于从属的地位,在经济上和人格上均无独立而言。
[3]男子不但可以纵欲贪欢,可以重婚,而且还可以随意的抛弃女子,另纳新欢;而女子却只能严守“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女子成为男子的财产、私属物,受男子奴役,驱使,社会地位降到了最底层。
[3]西周统治者在法律上还给休妻的内容做了规定:著名的“七出”、“七去”,既《周礼》所记载的男子当时可以休妻的七种理由。
随着“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男尊女卑”观念的日渐形成,不断的向社会各个方面渗透。
在婚姻中,女子只是操持家务和“传宗接代”的工具,只能“嫁鸡随鸡”听任他人摆布。
《氓》中的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女主人公被弃回娘家之后,尽管很痛心,却极其冷静,对男子没有任何过激的行为,更谈不上报复行为,女子静静沉思,也只有自己独自悲伤罢了!她悲叹命运的不公,女子的逆来顺受,中庸无争,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道德的力量对女子思想上的束缚。
《氓》中的女主人公的隐忍和含蓄证明她没有从根本上走出道德的藩篱,自然是道德型文化的一个证明。
而美狄亚的激情与果敢证明她张扬不屈的个性,显然是能力型文化熏陶的结果。
[4]美狄亚的思想深受古希腊民主思想的影响。
她自己感叹到“在一切有理智,有天性的生物当中,我们女人算是最不幸的!”[1]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而美狄亚努力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美狄亚被丈夫抛弃后悲痛欲绝,旁人却劝她“你丈夫爱上一个新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这使美狄亚更加的愤怒。
她追求平等的爱情婚姻的权利,她更追求个性的解放和张扬,这正是因为她受古希腊思想的影响。
古希腊人在政治上他们是民主自由的,在精神上,他们崇拜英雄、崇尚力量,而在文化上,希腊神话及英雄史诗与他们一脉而生。
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美狄亚,导致她与《氓》中女主人公不同的结局。
(三)地域差异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形成,从而也是导致《氓》中女主人公和美狄亚结局不同的因素。
中国自古至今,地域广阔,深居内陆,人们依河而居,自然条件相对稳定,生活安定,无太大的竞争和与危险,从而中国文化自古要求和谐,要求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要求克制忍受来维持制度的稳定和延续。
应当怨而不怒,因此《氓》中女主人公“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包含着无限的隐忍与怨恨。
这样就取得了双重的效果:因其命运的悲惨,使人无限的同情;因其在悲惨的遭遇中仍能保持高尚的节操,使人生出无限的敬意,这也是中国弃妇的理想形象。
而古希腊与中国完全不同,古希腊社会依海而居,它的自然生存条件相较而言是恶劣的:山峦起伏,土地贫瘠,不易耕作,然而它却处在东西交通的要道上,航海业,商业较发达,这使得人群相对不稳定,流动性较强。
这无形中造成社会重视个人能力的发挥、个性的伸展而轻道德秩序的构建,且依海而居易于激发探险等决斗精神。
古希腊人重视个性的张扬,能力的发挥,积极进取为主的“进攻式”的西方能力型文化社会萌芽就形成了。
它与重视秩序权威,道德构建为主的厚重的“防守型”的东方道德型文化形成了显著的差异。
在希腊文化的熏陶下,惊险的航海,残酷的搏斗,野蛮的掠夺使古希腊女性深受影响。
她们勇敢好斗,不屈服的个性在险恶的境地中得以显现与张扬。
在近乎野蛮文化下成长的美狄亚面对婚变绝不会一味的哭泣哀求,她只会用她自己的方式给负心人狠狠地一击。
二、男权社会下的悲剧产物她们共同悲剧命运是由于男权主义的戕害。
男权主义是指男性将女性视为生育工具,家奴,性工具,剥夺女性作为人的权利和尊严的一种奴役制度。
[5]其特点是残酷、不平等、伪道德、肆意贬低女性、将女性幽禁,剥夺其参加社会的权利、提供不平等的机遇和奖励,从而阻止女性的发展。
[5]自石器时代的结束,男性凭着其生理优势取代了母系社会。
他们在种植业、畜牧业上成为主要的劳动力,这就使女性在经济生产上的地位逐渐下降,同时女性氏族成员的地位下降,导致其家庭地位的下降,最终导致她们人格尊严的丧失,造成了她们悲剧的命运。
几千年来,中西文化都一直沿袭男尊女卑的传统,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在中西方都有延续,无论中西方,男女的社会地位是不平等的。
孔子曾说:“唯小人和女子难养矣。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女性之所以是女性,是因为她缺少某种特质,我们应当看到,女性的本性先天就有缺陷,因而在折磨她。
”[6]女性遭到男权的深重压迫,绝少批判和反抗,女性也一直按照男性的话来定位自己的角色:要么是温柔贤淑的妻子,要么是忘我牺牲的母亲,心中装满丈夫和儿女。
古代中国,男权主义一直横行,它专制、专权、专横,压抑人性,迫害人性,扭曲人性。
如《红楼梦》中写贾府中女性的死亡,秦可卿、林黛玉、迎春、元春、晴雯、金钏等,这些女性的个人悲剧都是男权主义的初级罪恶。
《氓》中的女主人公遭到丈夫的遗弃后,返回到娘家,“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经历了不平等的待遇,得到的却是别人的冷眼旁观和嘲笑。
美狄亚为什么会选择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来惩罚伊阿宋呢?由于男性主导地位的确立,是通过父与子清晰地血脉关系来明确的。
故在古希腊的家庭中,除了夫妻这一对关系外,还有一对似乎更为重要的关系:既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除了自然地亲情外,更主要的是出于一种将自己的名誉、财产乃至生命在后代中延续下去的思想,来巩固男权社会的统治。
美狄亚杀死自己的孩子,也是对男权社会的颠覆。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在经济上,家庭中,婚姻中的都是不平等的。
尽管《氓》中的女子和美狄亚,都冲破社会道德的约束,去追求她们向往的爱情和婚姻,努力争取平等的权利,想化身为“男性”身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男性”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