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简介——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淡水鱼简介
(一)定义及概况
广义的说,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之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

狭义的说,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阶段如只有「幼鱼期」或「成鱼期」,或是终其一生都必须在淡水域中渡过的鱼类。

世界上已知鱼类约有26000多种,淡水鱼约有8600余种。

我国现有鱼类近3千种,其中淡水鱼有800余种。

(二)淡水鱼分类
1、以水中盐份浓度分类
初级淡水鱼:一生只能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如:鲶鱼、罗汉鱼。

次级淡水鱼:一生大部份时间生活在淡水,偶尔活动或栖息于半淡咸水、海水中的鱼类,如:吴郭鱼、大肚鱼。

周缘性淡水鱼:栖息于海水或半淡咸水,其生活史亦会在淡水中生活,或进入半淡咸水中活动的鱼类。

包括溯河性鱼类、降海性鱼类及偶然进入河川生活的海水鱼,如:蛇鳗、牛尾鱼。

2、按洄游性分类
无洄游性纯淡水鱼:一生都生活于淡水中且无洄游性的鱼类,如:鲶鱼、罗汉鱼。

淡水域洄游鱼类:淡水鱼的生涯史中,包括洄游,都在淡水中进行,如:埔里中华爬岩鳅。

河海洄游鱼类:其生活史中,会经过不同盐度的栖息地,河海交界处是它们洄游必经之地,如:日本秃头鲨。

3、根据中国淡水鱼分类
圆口类、软体鱼类、低等鱼类、软骨硬鳞鱼类、硬骨鱼类、真骨鱼类等。

(三)形态特征
1、鱼鳍
鱼鳍担当著鱼类游泳的必要工具,共有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尾鳍五种
2、体色
多数淡水鱼有特别的色彩和斑纹,或者体色与周围环境一致,可隐蔽自己,或迷惑敌人及猎物,以保护自己或偷袭猎物。

浅水中,鱼的体色通常背为青、绿色,腹为浅白色,这些颜色被称为消灭色,水底望上去,以为是天空,望下去,则觉是海水﹔而深水中,体色非常阴沉,常为深红、黑等色。

(三)食物来源
淡水鱼多为草食性及杂食性,但亦有少量肉食性。

河川上游:多以昆虫、附着性藻类为食;河川下游:常以浮游生物、有机碎屑为食。

(四)分布特点
基本上只要有淡水的地方,就有淡水鱼居住,上至温暖宜人的温泉,下至冻入心肺的南北极,都可找到淡水鱼的踪迹。

(五)观赏价值
金鱼是世界上最早开发的观赏鱼,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观赏鱼之一,金鱼也是淡水鱼。

淡水鱼的苗种培育
淡水鱼主要以产卵的方式进行繁殖,鱼卵产下后,需要进行护卵直至其孵化。

一、培育条件及方法
催产、孵化
二、喂料
三、日常管理
无公害淡水鱼养殖技术指南
(一)下塘准备
鱼种池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2米,成鱼池面积以10亩为宜,水深2—2.5米。

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每3—5亩池塘配备3.0千瓦的增氧机1台,每个池塘配备自动投饵机1台。

池塘平整无渗漏,无杂草。

在鱼苗、鱼种下塘前10—15天,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125公斤或3—5公斤漂白粉干法清塘,消毒除野。

5—7天后注入70—80厘米深水,注水时用60目聚乙烯网过滤,以防野杂鱼及其卵进入。

鱼苗、鱼种下塘前7天施肥,每亩施发酵好的有机肥300公斤做基肥,培肥水质,为鱼苗提供丰富的浮游生物及有机物碎屑等适口饵料,提高成活率。

(二)鱼种培育
1.放养放养密度每亩池塘放乌仔0.8—1.2万尾或夏花7000-9000尾,出池规格50—100克/尾。

鱼苗下塘后10—15天,放白鲢夏花200 0—3000尾,作为搭配种类来调节水质(但不能搭配鲤鱼、罗非鱼等),成活率可达90%以上,每亩产鱼种500—750公斤。

2.饲养管理鱼苗下塘后根据水质的肥瘦情况追施有机肥或投喂豆浆。

根据鱼的生长情况投喂豆饼粉、细麦粉、米糠等饵料,经过20天左右的培育,可长成3厘米左右的夏花。

夏花培育成大规格鱼种,需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蛋白含量30%以上,饵料系数1.4—1.7,粒径0.2—2.0毫米,前期小些,后期大些。

日投饵率按鱼体8%左右进行驯化投喂。

经过15天左右的训化就可集群上浮抢食。

投饵量应根据水温、天气情况、水质肥瘦、鱼吃食情况灵活掌握。

3.日常管理主要是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池水透明度25—30厘米,使池水肥、活、嫩、爽。

鱼种培育期间,特别是高温季节,必须经常换注新水,以防水质过肥。

前期20—25天注新水一次,每次10—15厘米,后期7天换水一次,每次15—20厘米。

在养殖过程中,当透明度大于30厘米时,应适时追肥,原则为“少施勤施”,每亩可施有机肥50公斤或尿素3公斤。

每半个月全池泼洒生石灰改善水质,每亩用生石灰15公斤。

定期防病治病。

(三)成鱼养殖
1.放养每亩水面放鲫鱼冬片3000—5000尾,搭配白鲢冬片200—300尾。

2.饲养管理鱼种下塘后7天开始驯化投喂,饵料为全价配合饲料,蛋白含量大于28%,粒径2.0—4.0毫米,每日投饵4次,上下午各两次,投饵量为鱼体重3%—5%,每次以80%鱼吃完为止。

每月调节水质1-2次,注入部分新水,每次10-25厘米,保持水体的肥度和溶氧。

经过精心的饲养管理,可实现每亩产规格0.35—0.5公斤商品鱼7 50-1000公斤,效益2000-30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