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0-2 乙醇和乙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 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
1、掌握乙醇、乙酸的组成与性质,了解乙醇、乙酸的重要应用。

2、了解酯化反应的原理。

3、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4、了解三类营养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5、了解葡萄糖与淀粉的检验方法。

一、乙醇和乙酸的结构与性质 1.乙醇、乙酸结构和性质的比较
2.完成下列关于乙醇、乙酸的化学方程式 (1)Na 与乙醇的反应:
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2)乙醇的催化氧化:
2CH 3CH 2OH +O 2――→Cu

2CH 3CHO +2H 2O 。

(3)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 CH 3CH 2OH +CH 3COOH 浓H 2SO 4
△CH 3COOCH 2CH 3+H 2O 。

(4)乙酸与CaCO 3反应:
2CH 3COOH +CaCO 3―→(CH 3COO)2Ca +CO 2↑+H 2O 。

【规律总结】比较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
结论:羟基氢的活动性强弱关系:强酸>弱酸>H 2O>醇。

【典型例题1】【2017届湖北省恩施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某有机物可用于合成一种常见药
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分子式为C 7H 6O 5
B .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C .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
【点评】根据乙酸的化学性质得出羧基的性质,根据乙醇的化学性质得出羟基的性质,该有机物含有羧基、羟基、碳碳双键,根据相应的官能团可推测出该物质的性质。

【迁移训练1】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乙醇和是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高
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逆反应
二、基本营养物质
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
(1)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葡萄糖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药物等;纤维素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黏胶纤维等。

(2)油脂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等质量的糖类、油脂、蛋白质完全氧化时,油脂放出的热量最多。

油脂用于生产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3)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皮、蚕丝可制作服装,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典型例题2】下列物质不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 )
A .紫外线
B .福尔马林
C .硫酸钠
D .浓盐酸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变性,了解蛋白质变性的常用方法,注意蛋白质变性是不可逆的。

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有加强酸、强碱、尿素、乙醇、丙酮、甲醛等有机溶剂化学物质、重金属盐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热(高温)、紫外线及X 射线照射、超声波、剧烈振荡或搅拌等。

【迁移训练2】【2017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硬脂酸甘油酯在NaOH 溶液中水解完全后,加入饱和食盐水,下层析出硬脂酸钠
B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淀粉或纤维素最终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C .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福尔马林溶液,鸡蛋清凝聚,蛋白质变性
D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结合,形成更复杂的多肽化合物
考点一:乙酸乙酯的制备 1.实验原理
CH 3COOH +CH 3CH 2OH
浓H 2SO 4
△CH 3COOCH 2CH 3+H 2O 。

2.实验装置
3.反应特点
4.反应条件及其意义
(1)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2)以浓硫酸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

(3)以浓硫酸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4)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

5.注意事项
(1)加入试剂的顺序为C2H5OH―→浓H2SO4―→CH3COOH。

(2)用盛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收集生成的乙酸乙酯,其作用是一方面中和蒸发出来的乙酸、溶解蒸发出来的乙醇;另一方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酯的分离。

(3)导管不能插入到Na2CO3溶液中,以防止倒吸回流现象的发生。

(4)加热时要用小火均匀加热,防止乙醇和乙酸大量挥发、液体剧烈沸腾。

(5)装置中的长导管起导气和冷凝回流的作用。

(6)充分振荡试管,然后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分液得到的上层液体即为乙酸乙酯。

【典型例题3】下列关于酯化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用CH3CH218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218O
B.反应液混合时,顺序为先倒乙醇再倒浓硫酸最后倒乙酸
C.乙酸乙酯不会和水生成乙酸和乙醇
D.用蒸馏的方法从饱和Na2CO3溶液中分离出乙酸乙酯
【点评】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考的化学实验,需要从反应原理、实验装置、试剂的加入顺序等方面去理解和掌握,如羧酸失去羟基、醇失去羟基上的H原子,饱和碳酸钠的作用等是常考知识点。

【迁移训练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关于它的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能发生加成反应;②能溶解于NaOH溶液中;③能水解生成两种有机物;
④不能使溴水褪色;⑤能发生酯化反应;⑥有酸性
A.①②③B.②③⑤C.仅⑥D.全部正确
考点二:糖类、脂肪与蛋白质的常考点
1.编织糖类知识网络
2.对比明确油脂“三化”
油脂中的“三化”是指氢化、硬化、皂化,氢化是指不饱和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油脂的反应;通过氢化反应后,不饱和的液态油转化为常温下为固态的脂肪的过程称为硬化;皂化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的反应。

3.聚焦盐析、变性异同
盐析:在轻金属盐作用下,蛋白质从溶液中凝聚成固体析出,其实质是溶解度降低,是物理变化,此过程可逆,加水后仍可溶解,蛋白质仍保持原有的生
理活性。

变性:在重金属盐、受热、紫外线、甲醛、酒精等作用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析出,其实质是结构性质发生变化,是化学变化,此过程不可逆,蛋白质失去原
有的生理活性。

二者均是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的过程。

【典型例题4】【2017届河北省定州高三上学期周练(8.28)】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纤维素可以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
B.福尔马林(甲醛溶液)可用于浸泡生肉及海产品以防腐保鲜
C.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医药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变性
【点评】本题考查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甲醛、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等特点。

①人体中不含纤维素酶;②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结构;③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④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

【迁移训练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蔗糖、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B.鸡蛋白溶液中加CuSO4溶液析出沉淀,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乙烯和氯乙烯都属于不饱和烃,可发生加聚反应
D.油脂在酸的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