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桥梁破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3 重灾区、极重灾区桥梁破坏饼图
在重灾区、极重灾区的469座公路桥梁中,4.5%的桥梁完全损毁,4.3%的桥梁出现严重破 坏,31.3%的桥梁出现中等破坏,48.3%的桥梁出现轻微破坏,11.6%的桥梁未出现震害, 见图2-3。 受灾严重的桥梁大部分集中距发震断层——龙门山中央断裂带附近。上盘距发震断 裂20km,下盘距发震断裂7km范围,包括了60%的受灾严重桥梁;位于上盘震损桥梁占 65.7%,下盘占31.4%。可见近断层地震动和断层上盘效应对桥梁破坏有很大影响。
小鱼洞桥距离震中较近,震感一场强烈。桥梁场 地周围出现两条地表破裂带,桥梁处于断层上盘, 冲击力巨大,在地震作用和断层影响下导致了小 鱼洞桥的倒塌破坏。地震之后,龙门山镇侧两跨 完全倒塌,彭州侧两跨发生了显著竖向位移。除 此之外。主拱腿和斜撑均发生沿水平向裂缝,并 且桥台处护坡及侧墙还发生了剪切破坏。部分桥 墩发生了显著倾斜。震后垮塌的小鱼洞大桥示意 图如图2-2.
小鱼洞大桥倒塌分析
一、前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1]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 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汶川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UTC+8)2008年5月12 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2] 、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2千米处。根据中 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 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 能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 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 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 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通过统计分析,1657座公路桥梁中,有1.6%的桥梁完全损毁,6.6%的桥梁出现 严重破坏,9.0%的桥梁出现中等破坏,26.5%的桥梁出现轻微破坏,56.3%的桥 梁未出现明显震害,详见饼状图2-2。
二、小渔洞大桥
原小鱼洞大桥始建于1998年,1999年竣工通车,是彭州市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银厂沟、小鱼洞镇、龙门山镇与外界的唯一通道。在去年的特大地震中,由于地 处断裂带,小鱼洞大桥垮塌成“W”形,成为彭州市三大地震遗址之一。
小鱼洞大桥是彭(彭 州)白(白水河)公 路上跨越湔江的一座 重要的桥梁,是连接 银厂沟、小鱼洞镇、 龙门山镇与外界的唯 一通道。全桥总长 187m,其中主桥采用 4x40m钢架拱,桥宽 12m,由5片拱肋组成, 计算矢高5m。该桥于 1998年开工检修, 1999年竣工通车。桥 梁结构总体布置如图 2-1。
三、推测桥梁的倒塌过程
根据对桥梁震害、地表断层的调查和分析,可大致推测桥梁破坏 过程: 主断层导致地表破裂带,桥台后侧出现较大的隆起和路面,同时1# 桥台受到桥跨撞击发生断裂,进而使得第一跨片与1#桥台之间 出现较大纵向和竖向相对变位,结构滑落,主拱腿和斜撑发生 破坏。导致第一跨桥梁垮塌。 第一跨桥梁垮塌后,由于水平力的不平衡,2#桥墩出现倾角,此时 场地的液化效应加剧了桥墩的变形,从而导致第二跨桥梁的倒 塌。 因为3#墩较为强健,且基础牢固,第二跨的倒塌对其影响不大,未 出现连锁倒塌效应。但由于断层巨大的纵向冲击作用,第三跨 上出现了明显的竖向位移,结构上裂缝主要为受弯裂缝,少量 为剪切裂缝。 由于地表运动。5#桥台上出现明显裂缝级变位,第四跨出现整体竖 向位移,主拱腿和斜撑端部发生沿水平向剪切破坏,桥墩跌落 至河岸护坡。破坏过程见图2-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