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省某某市淅川县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如图中物体A的长度为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小华坐在飞行的飞机里,如果以飞机为参照物他是的;如果以飞机内走动的乘务员为参照物,他又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3.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m/s.某次打雷时,看到闪电后5s才听到雷声,由此可以估算出发生雷电处离你的距离为m.
4.如图所示,阳光下车身看起来很“耀眼”,这是光的现象;小轿车的前窗玻璃倾斜安装,可以避免因成像而对司机的视线造成干扰.
5.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
6.一束光线和液面成30°角从空气射向某透明液体的表面,在液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并测得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互相垂直,那么反射角为,折射角为.
7.若把打气简的出气口封住,将活塞向下推的过程中,被密封空气的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中,不变的是,变小的是,变大的是.
8.某海洋科学考察船利用声呐作发射声波,如图所示,声波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历时4s,此处海底深度为m(已知海水中声速为153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9.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表示的意义是:每立方米的煤油质量是,把200g煤油倒掉150g,剩下煤油的密度为kg/m3.
10.元旦文艺演出中,坐在礼堂各个方向都能看清楚节目,因为灯光照在表演者身上发生(选填“漫”或“镜面”)反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其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11.“声呐”是利用进行工作的;地震、台风和核实验都能产生.(以上两空选填“超声”或“次声”)
12.老王戴的眼镜中间厚边缘薄,由此判断,老王患的是病(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当其不戴眼镜时,近处射来的光线在眼睛中形成的光路为如图所示(填“甲”或“乙”).
二、选择题(3分,共33分)
13.下列哪位科学前辈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A.哥白尼B.伽利略C.牛顿 D.爱因斯坦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X2016届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
B.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15.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某一位置,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
B.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
C.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地球,则地球在转动
D.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太阳,则太阳是静止的
16.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
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图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
如图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
D.
如图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7.小霞同学上学前对着家里的镜子检查仪容,当她向平面镜走进时()
A.像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18.下列实例中,关于增大和减小摩擦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剂是为了减少摩擦
B.旱冰鞋装有滑轮是变滑动滚动来减小摩擦
C.行驶的磁悬浮列车是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
D.道路结冰时,在汽车轮上缠上铁链来增大摩擦
19.下列关于实验器材的使用和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天平前,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度线处,再将横梁调平衡
B.若与天平配套的砝码被沾了油污,测量物体质量时,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C.量筒在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若俯视,其体积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D.弹簧测力计的设计原理是,在一定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
20.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3s﹣5s内,物体A和B所受合力都为0;
③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都为2m/s.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2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2.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23.对如表给出的常温常压下的一些物质的密度,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密度(kg.m﹣3)物质密度(kg.m﹣3)
纯水 1.0×103冰(0℃)0.9×103
煤油0.8×103蜡0.9×103
酒精0.8×103铜8.9×103
水银13.6×103铅11.3×103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90cm3的水结成冰后,其密度变小,体积增大了10cm3
C.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一定不同
D.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铜块和铅块,铜块一定是空心的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6分)
24.如图界面左边为空气,右边为玻璃,一束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图中已画出折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5.如图物体随水平向右运动传送带一起匀速移动,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四、实验探究题(26题5分,27题6分,28题7分,共18分)
26.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 AB=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
27.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2)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接下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后,在光屏上还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这时所成的像是倒立(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实像.
(3)实验中,当用白纸滤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成像情况不受任何影响
(4)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选填“上”或“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
D、以上均可.
28.小李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他淘到一小块“陨石”,但它的真实性和陨石的种类难以确认,恰逢学校物理实验课要求测量物体的密度,小李就对这块“陨石”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想要通过密度来鉴别其真伪.
(1)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使天平平衡,然后将“陨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当加入最小砝码时,发现指针指在盘中央刻度线如图甲所示,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2)天平平衡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如图乙所示,则“陨石”的质量为g.
(3)小李查阅资料发现“陨石”有吸水性,经思考后,他先将“陨石”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足够长时间,再取出来擦干表面的水,放入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至如图丙所示,他这样做的目的可以避免因“陨石”吸水而使其密度测量值(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小池测出“陨石”的密度ρ=kg/m3.
(4)若实验室量筒打碎了,小池思考后,采取了以下步骤测量陨石的体积如图丁,先将吸足水的“陨石”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接着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最后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则陨石的体积为(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5)下列实验或研究中所用方法与图丁中测陨石体积的方法相同的是
A.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来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B.研究光线时,引入光线的概念;
C.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时,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
五、计算题(29题8分,30题10分,共18分)
29.2015年1月1日,京渝首趟高铁列车G310次驶离某某火车北站北站房,最快时速可达到200km/h 以上,京渝两地的铁路旅行时间缩短,这标志着作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部重要交通枢纽的某某,对外交通连接更加便捷.
(1)G310从某某北站到汉口站的平均速度?
(2)若G310列车全长400m,当以速度180km/h通过某隧道时,从车头开始进入隧道到车尾完全通过隧道所需时间为2min,求隧道长?
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里程/km
某某北站07:58 0
丰都站09:00 09:02 134
汉口站14:58 15:18 798
西站22:20 2078
30.一个空瓶的质量是0.1千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0.4千克.用这一空瓶装某种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总质量为0.9千克.
求:(1)瓶的容积;
(2)金属的质量;
(3)金属的密度.
某某省某某市淅川县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如图中物体A的长度为 2.13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
【考点】长度的测量.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4.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4.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mm;
(2)物体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4.00cm,末端刻度值为6.13cm,物体A长度为6.13cm﹣
4.00cm=2.13cm.
故答案为:2.13;1mm.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小华坐在飞行的飞机里,如果以飞机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如果以飞机内走动的乘务员为参照物,他又是运动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定一个参照物;
(2)被研究的物体和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之间发生位置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若以飞机为参照物,小华坐在飞行的飞机里,小华相对于飞机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因此他是静止的;
如果以飞机内走动的乘务员为参照物,他相对飞机内走动的乘务员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他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340 m/s.某次打雷时,看到闪电后5s才听到雷声,由此可以估算出发生雷电处离你的距离为1700 m.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速.
【专题】声现象;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和传播的时间,利用S=vt可以得到发生雷电处的距离.
【解答】解: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340m/s;
人离雷电处的距离为
S=vt=340m/s×5s=1700m
故答案为:340;1700.
【点评】雷电是同时发生的,但声速远远小于光速,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4.如图所示,阳光下车身看起来很“耀眼”,这是光的反射现象;小轿车的前窗玻璃倾斜安装,可以避免因平面镜成像而对司机的视线造成干扰.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反射.
【专题】应用题.
【分析】从车身非常光滑,阳光照射到光滑的平面上要发生反射这一角度去分析,
从光的反射角度看,挡风玻璃是透明的,但不是绝对没有反射,
坐在驾驶员后面的乘客会由于镜面反射成像在驾驶员的前方,会造成司机视线模糊,容易发生事故.
【解答】解:由于车身非常光滑,阳光照射到光滑的平面上要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光的能力越强,当太多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时,我们就感觉到刺眼了;
司机座前的挡风玻璃就像平面镜一样,反射车内乘客投射来的光,在挡风玻璃里形成车内乘客的虚像.若挡风玻璃是竖直的,则所成的像与车前方行人的高度差不多,这就会干扰驾驶员的视觉判断,容易出事故.而当挡风玻璃为倾斜时,所成的像就会在车前的上方,驾驶员看不到车内人的像,就不会影响视觉判断.
故答案为:反射;平面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要多观察,多思考,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并不多,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认真分析,是一定可以做出正确解答的.
5.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9:4 .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 4:9 .
【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控制变量法;图析法.
【分析】从图象上找一点,使甲乙体积相同,然后读出质量的大小,根据公式求出密度之比,从图上可以看出,质量相同时,找出对应的体积,根据公式求出体积之比.
【解答】解:当体积都为V=6cm3时,对应的m甲=9g,m乙=4g,
所以密度之比=,
质量相同时,体积之比.
故答案为 9:4;4:9.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要分析质量、密度、体积三者的关系,必须保持一个量不变,研究其余两个量的关系,一定学会应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还要学会识图,从图中得出有用的数据.
6.一束光线和液面成30°角从空气射向某透明液体的表面,在液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并测得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互相垂直,那么反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要掌握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解答】解:如图,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
因为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所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90°﹣30°=60°,
因此折射角为90°﹣60°=30°.
故答案为:60°;3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反射角、入射角、折射角的概念,搞清反射角、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根据题意做出光路图,利用几何知识解决.
7.若把打气简的出气口封住,将活塞向下推的过程中,被密封空气的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中,不变的是质量,变小的是体积,变大的是密度.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应用题;质量及其测量;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解答】解:把打气简的出气口封住,将活塞向下推的过程中,空气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变大.
故答案为:质量;体积;密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注意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8.某海洋科学考察船利用声呐作发射声波,如图所示,声波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历时4s,此处海底深度为3060 m(已知海水中声速为153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
【专题】计算题;简答题.
【分析】回声是指由声波的反射引起的声音的重复,亦可指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
【解答】解:根据回声的定义,则声波传到海底历时为4s÷2=2s,
又因声速为1530m/s,所以海底的深度为S=vt=1530m/s×2s=3060m.
故答案为:3060;
地球之外没有空气,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常用光波来测量距离.
故答案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及声音的传播条件.
9.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表示的意义是:每立方米的煤油质量是0.8×103kg ,把200g 煤油倒掉150g,剩下煤油的密度为0.8×103kg/m3.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由密度定义就可以知道0.8×103kg/m3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根据密度的性质可知剩下酒精的密度.
【解答】解: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煤油的质量是0.8×103kg;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它不会受质量的影响,故剩余煤油的密度不变,还是0.8×103kg/m3.
故答案为:0.8×103kg;0.8×103kg/m3.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要理解密度得含义,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受质量、体积的影响.
10.元旦文艺演出中,坐在礼堂各个方向都能看清楚节目,因为灯光照在表演者身上发生漫(选填“漫”或“镜面”)反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其对光有会聚(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考点】漫反射;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1)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坐在礼堂各个方向都能看清楚节目,是因为光照在表演者身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
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故答案为:漫;会聚.
【点评】本题考查了漫反射现象和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11.“声呐”是利用超声进行工作的;地震、台风和核实验都能产生次声.(以上两空选填“超声”或“次声”)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专题】声现象.
【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X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 叫超声波;
(2)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利用超声波和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解:声呐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进行工作的,地震台风和核实验都能产生次声波.
故答案为:超声;次声
【点评】本题考查了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2.老王戴的眼镜中间厚边缘薄,由此判断,老王患的是远视眼病(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当其不戴眼镜时,近处射来的光线在眼睛中形成的光路为如图甲所示(填“甲”或“乙”).
【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专题】应用题.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远视要用凸透镜来矫正.
【解答】解: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甲图中的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应用会聚透镜来矫正,即用凸透镜矫正.
乙图中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应用发散透镜来矫正,即用凹透镜矫正;
故答案为:远视眼;甲.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视眼成像特点和矫正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二、选择题(3分,共33分)
13.下列哪位科学前辈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A.哥白尼B.伽利略C.牛顿 D.爱因斯坦
【考点】物理常识.
【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其他综合题.
【分析】根据对物理学家贡献的了解回答.伽利略善于利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前人的研究成果,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先驱”.
【解答】解:A、哥白尼的主要贡献是最早提出了“日心说”,不合题意;
B、伽利略因其对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先驱”,符合题意;
C、牛顿在力学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称为“力学之父”,不合题意;
D、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之一是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常识,关键是学生对主要科学家和物理学家的生平以及贡献的了解与掌握,是一道基础题目.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X2016届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
B.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可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物理知识逐一分析,估测物体的实际物理量,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A、一X2016届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80μm,此项描述错误;
B、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此项描述错误;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20℃,此项描述错误;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此项描述正确;
故选D.
【点评】对生活中的一些数据进行估测,往往能考查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注意观察,多思考.
15.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某一位置,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
B.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
C.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地球,则地球在转动
D.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太阳,则太阳是静止的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因为所有地球同步卫星都在赤道上空定点,相对于地球上某点静止,相对于太阳则是运动的,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地球,也就是说以地球为参照物,人与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地球是静止的,
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太阳,选择的参照物是太阳,人与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太阳应该是运动的,
所以选项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