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我国的基本国情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政治我国的基本国情试题
1.虽然我国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这说明()
A.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B.我国已经是发达国家,这些问题对中国的发展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C.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D.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无法实现
【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发展状况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我国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属于发展中国家,我国现阶段的小康仍然是不全面的小康,我国将于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所以正确答案选C
【考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2.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对比表
①经济得到快速发展②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④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我国经济建设的认识。回答图表题要注意图表的标题,它表达了图表的中心。然后对表格的数据进行横向、纵向比较。看上升或下降,成就或差距。在这个图表中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从2008年一直在上升,说明我国经济取得了发展。但是城乡差距仍然很大。说明我国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没有实现,所以排除④,②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方面,所以也排除,选C
【考点】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
3.“60年代在天上(太阳),70年代在墙上(挂钟),80年代在手上(手表),90年代在腰上(传呼机、手机)”这是对20世纪我国老百姓看时间方式的生动写照。下列不能反映题意的是()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正确的②现在城乡差别在扩大③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④我国已实现了现代化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60年代在天上(太阳),70年代在墙上(挂钟),80年代在手上(手表),90年代在腰上(传呼机、手机)”这真实的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得益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①③反映了题意,不选;材料并未体现出城乡差距扩大,②不能反映题意,当选;我国还没有实现现代化,④错误,不能反映题意,当选。本题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变化的相关知识。
4.改革开放已有30多年的时间,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决策和方针,以及影响中国发展方向的两次重大的中国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时间和确立的方针政策?(2分)
(2)发生这些变化的奥秘是什么?(4分)
【答案】(1)始于1978年小岗村的土地承包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城市改革和开放始于1980年经济特区的创办(改革开放)
(2)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析】(1)该题为直接简答题,根据所学知识直接阐述即可。拉开农村改革是1978年小岗村的土地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拉开城市改革的序幕是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
(2)材料中描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可喜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题目要求分析这些变化的奥秘,其实是要分析改革开放后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根据材料描述的离不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决策和方针的作用,可以用我国坚持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科教兴国战略来分析;其次,分析我国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务必要指出改革开放以后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考点】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基本国情的相关知识。
5.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
A.基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B.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C.基本实现现代化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答案】D
【解析】在我国目标发展规划“三步走”战略中,第一步,到1990年,基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在2000年,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我国制定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正确的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6.下图漫画《祖孙乘凉》,说明了()
A.现在的人都贪图享受,艰苦创业的意识淡薄
B.我国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
C.过去时代的人没有现代人会享受
D.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答案】D
【解析】结合漫画,祖孙三代的乘凉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说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A.现在的人都贪图享受,艰苦创业的意识淡薄——说法不合题意;B.我国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C.过去时代的人没有现代人会享受——是错误的,所以选择D
【考点】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7. 21世纪头二十年,我们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
A.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B.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C.社会更加和谐D.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答案】ABCD
【解析】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分析,所以,ABCD选项都正确。
【考点】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8.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39亿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增加7390万人,男性人口占51.72%,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为105.2:100,60岁及以上人口占
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人口的特点有
①人口基数大②新增人口多③人口素质偏低④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⑤男女性别比失衡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我国总人口为13.39亿人”体现了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比2000年人口普查增加7390万人”体现了新增人口多;“男性人口占51.72%,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为105.2:100”,体现了男女性别比失衡;“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体现了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所以正确答案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特点。
9.2006年按汇率法计算世界180个国家(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结果。结果显示,2006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国内生产总值仍位居世界第4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08位。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说明人口膨胀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
③表明我国刚刚迈人小康的门槛,还是低水平的小康
④表明我国全面小康已经实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当前我国虽已进入到了小康社会,但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奋斗。故④错误。
10.材料一中国发展,世界瞩目。在综合国力增强的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收入
之间的差距仍然明显存在。2006年数据显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GDP的比值是3.26:1,09:1;上海人均GDP达到75990元,而贵州只有5750元。从城乡居民收入看,2007年全国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近1.2万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足3600元。我国人均GDP虽然快步跃升,但还排在世界100位之后,农村还有2000万贫困人口。
材料二 200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后。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是20.94万亿元,增长
一个百分点就是2094亿元,增长8%,相当于10年前增长22%,相当于5年前增长14%。近
几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虽然都是8%左右,但由于经济总量每年都在扩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
包含的绝对量也在不断增加,这意味着老百姓从经济增长中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1)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数据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2)请分析一下材料一反映的问题的原因。(2分)
(3)为促进城乡的全面发展,近几年国家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加快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
(3分)
(4)你心目中的全面小康是什么样子的?(5分)
【答案】(1)(2分)材料一说明我国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东部与西部、
农村与城市发展差距相当大;材料二说明我国的小康从低水平向较高水平迈进。
(2)(2分)原因由于历史、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交通、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