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沂市平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014年的青奥会在南京召开,这无可置疑地加速了南京乃至江苏的国际化进程。
B . 他说话向来都是抑扬顿挫,韵味十足,声音也带着那么一股子戏剧的味道。
C . 操场上,运动员们个个精神抖擞,盛气凌人,斗志昂扬,胜券在握。
D . 面对风云突变的国际形势,我国在“十一五”时期要全面提高综合国
2. (2分)(2016·黄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 .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 . 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 . “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3. (5分) (2017七上·西宁月考) 按要求默写。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________,________。
(2)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________,________。
(3)《春》歌颂春天“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诫子书》诸葛亮)
(5)《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4. (1分) (2019九上·杭州期末) 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汉字,并判断①③两个句子,各是什么复句。
①是________复句;③是________复句。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5. (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个人,尤其是身心还没有成熟的年轻人,不免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潜移默化之中会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①________ ,因而,不会完全受到外界的影响。
人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会自觉抵制诱惑,排除干扰。
变与不变,变赤与变黑,主要取决于人的自身。
从上述两方面看,人在成长过程中,②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
6. (8分)(2019·香坊模拟) 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各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卑鄙:________
②彰: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3)选段中,诸葛亮为北定中原在军事上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7. (12分) (2017八上·武昌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①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②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舣船,船靠岸边。
②面,以背相向。
(1)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东:向东
B . 尝一日行千里尝:曾经
C .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顾:回头
D . 吾为若德若:如果
(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A .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B .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C .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D .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3)对本段文字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 . 文中的项羽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人情味的活生生的人物。
B . 文中写项羽“顾见”叛将吕马童,吕马童开始还敢正面看他,后又转向王翳,以掩饰自己的窘态。
C . 文中项羽不忍心杀死自己的坐骑,并将它赐给亭长,既表达感激之情,又尊敬他是一位长辈。
D . 文中描写项羽同乌江亭长的对话,表露了项羽愧对江东父老的心迹。
(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
8. (16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
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
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②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
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
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
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
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
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少有的。
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
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
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
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③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
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
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
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
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
反正我总算是尽了心,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④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
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
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
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
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
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
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⑤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
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
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
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
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
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
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
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⑥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
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
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
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得快。
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
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
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
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
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⑦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
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
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
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
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
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
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
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⑧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
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
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
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
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
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
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
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
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
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⑨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
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
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
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
告诉我,有六七百朵。
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
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
⑩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1)第②段说“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请从下文中找出这样说的依据。
(2)简析下面的句子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②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
(3)作者门前塘里的荷花与燕园其他塘里的荷花有什么不同?
(4)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试作简析。
9. (15分)阅读下面名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
那个捣子径奔去报了蒋门神,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了蝇拂子,便站将来。
武松却好迎着,正好大阔路上撞见。
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掏虚了身子,先自吃了一惊,奔将来,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
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
蒋门神大怒,抢将来。
被武松一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
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武松一踅,踅将过去,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
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往蒋门神脸上便打。
原来说过,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名曰“玉环步,鸳鸯脚”。
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的蒋门神在地上叫饶。
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
”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
(1)⑴本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________ 。
(2)⑵上文是该部小说中很有名的故事情节,这个故事叫做________ ;请再写出两个与武松有关的故事情节:________ 、________ 。
(3)⑶原著中,因为蒋门神________ ,所以才被武松痛打。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7八上·槐荫期中) 按要求作文请以“遇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仔细审题,用心构思;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 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3-1、
3-2、
3-3、
3-4、
3-5、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4-1、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5-1、
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
6-1、
6-2、
6-3、
7-1、
7-2、
7-3、
7-4、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
8-1、
8-2、
8-3、
8-4、
9-1、
9-2、
9-3、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