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手段在民事诉讼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手段在民事诉讼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我院高职法律事务专业课程《民事诉讼法》中的一个教学单元《民事一审普通程序》为研究对象,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教学反思五个方面着手,系统地分析基于信息化的教学设计过程,为职业院校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标签:信息化;民事诉讼法;教学设计

1 教学分析

(1)《民事诉讼法》是我院高职二年级法律事务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法律专业课,作为警察类职业院校的学生,同学们的组织纪律性强,00后的他们对网络比较熟悉,乐于接受新事物,不足之处在于,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倦怠。

(2)教学内容。

本单元选自《民事诉讼法》第十七章第一二节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节起诉和受理、第二节开庭审理两部分的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为起诉的条件、开庭审理的流程。教学计划四个学时,其中课堂教学两个学时,模拟法庭实训两个学时。

(3)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知识目标:掌握一审普通程序的基本知识点。技能目标:通过软件模拟和法庭实训,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逻辑能力和应变能力。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法律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2 教学设计

本单元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课中,师生互动学习,课后,分享交流学习。

课前,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教学案例和预习内容,主要应用的信息化手段有,QQ、微信、大学城平台。

课中,利用多媒体教室和模拟法庭,开展师生互动学习。

课后,利用线上资源供学生巩固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主要有,大学城空间、微课、QQ、微信、多媒体网络教室、模拟法庭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3 教学实施

3.1 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准备阶段,借鉴翻转课堂理念,将一些相对简单的内容制作成微课,上传到大学城空间,要求学生结合微课提前预习本单元内容;同时通过QQ、微信、大学城空间等线上资源,发布教学案例,同学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在宿舍或者校园的任何地方观看微课视频和教学案例。老师引导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展开讨论,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3.2 课堂实施环节

具体实施一,老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采用视频导入法,播放《庭审现场》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初步了解一审普通程序的基本知识;接着,老师结合课前推送的案例,讲解起诉与受理的基本条件,并要求学生展开分析讨论;对于本章的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采用动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可以在丰富的信息手段下,轻松掌握一审普通程序的基本知识点,从而实现了我们的知识目标。

具体实施二,利用模拟软件突出教学重点,充分利用我院引进的奥派模拟诉讼平台软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庭审流程,并创建小组空间,选择庭审角色,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模拟庭审,模拟庭审结束后提交庭审实验报告,老师进行指导与点评。

具体实施三,利用信息化的模拟法庭实训室要求学生进行实训演练,根据老师课前推送的案例,学生扮演法官、当事人、律师、证人、法警等,开展法庭实训,聘请法院的法官现场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指导与点评,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

3.3 课后提升

课后提升,为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老师将法律文书的撰写、案卷卷宗的制作和庭审现场制作成微课上传到大学城空间;学生课后利用手机或者电脑观看微课视频,巩固学习成果;学生整理模拟法庭庭审材料,制作成卷宗,并将学习成果电子版,以作业的形式提交到大学城空间,老师进行批阅。此外,我们还邀请了业内专家(法官和律师),加入我们的学习交流群,帮助同学们答疑解惑,查找自身不足,丰富实践经验。

3.4 激励化的考核评价机制

教学实践表明,过程性测试、评价与评语,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及时引导和鼓励,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养成持续性的学习习惯、勇于迎接和克服学习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教师进行线下教学时,结合在线学习效果、课堂学习表现、提问和作业等情况,对优秀的和进步明显的学生及时给予口头表

扬鼓励,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要注意做好其思想工作,帮助其查找缺點和不足,及时调适学生的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具体指出在哪些模块的能力没有达到要求或者学习习惯需要改进,这不仅是一个分数的评价,而且是一个对学习者全面剖析的过程。

本单元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学生的线上成绩占40%,主要包括学生线上学习时长,作业提交情况和线上互动讨论情况。课堂成绩占30%,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纪律和课堂活跃度。实训成绩占30%,主要包括学生在模拟法庭中对庭审流程的掌握情况,证据材料的准备情况,以及最后卷宗制作情况。

4 教学效果

本次教学设计主要运用了微信、QQ、大学城、模拟法庭、多媒体网络教室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了互联网+模式的作用,打破了传统课堂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很好的完成了预期教学任务。

(1)利用仿真教学软件、动画、微课等信息化手段,有效解决了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完成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掌握了起诉与受理的条件,一审普通程序的基本流程及注意问题等基本知识点。通过模拟法庭实训,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庭审过程,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一审普通程序的基本流程,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课后,我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单元的教学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学生(上课人数为96)对于信息化教学的满意率为94%(91人),其中认为信息化教学提高了学习兴趣的学生人数占92%(88人),88%(85人)的上课学生认为信息化教学有助于提高自身职业能力。

5 教学反思

5.1 学校采取激励性政策鼓励教师学习并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当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形式动态化,更加生动、形象、有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笔者建议学校鼓励教师多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邀请校内外专家通过举办讲座和培训班的形式提升本校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也可以选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最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同时,建议学校多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创建信息化教室和模拟实训室,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2 教师应把握好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的尺度

教师应当明确,信息化教学手段最终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而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切忌简单堆砌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有些人认为在教学设计中,将各种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现代信息技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