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阅读(含答案) (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阅读训练
一、
1.课内阅读
银杏树
①在我们楼前,有一棵银杏树。

它高大挺拔,像一个威武的巨人。

它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谁也算不出它的确切年龄。

②这棵银杏树的树干笔直笔直,已长到三层楼顶那么高了。

假如把大地比作一张弓的话,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将要射向蓝天的长箭。

它耸立在一排水杉的前面,暴风雨来了,它用那粗壮的身子保护着杉树。

任凭风刮雷劈,毫不动摇。

③它的树枝一律向上伸展,而且互相靠拢,像经过人工修剪似的,又像一个巨人高举着千百条铁的臂膀,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④春天,枝上萌出嫩芽,闪着黄绿的眉眼。

微风拂过,眨眼似的,多像少女那充满活力的妩媚的眼睛。

夏天,叶子长成小扇子的模样,绿得似乎一碰就会滴下油来。

到秋天,叶子变黄了,一阵风吹过,摇下一树金片。

抬头仰望,就像大地举起一支饱蘸黄色油彩的大笔,要为蓝色天空添一幅美丽的画图。

秋风吹得更紧了,片片黄叶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追逐嬉戏。

冬天,落在地面的叶子渐渐地被尘土掩埋,慢慢地化成肥料融进大地,为来年新叶生长提供了养料。

⑤银杏树的果实一串串,黄澄澄。

它隐藏在稠密的叶子里面,不易发觉,它并不像苹果、桃子那样高高地挂在枝头,炫耀自己。

⑥啊!银杏树,你高大的形象,给人们奋进的力量;你那闪光的品德,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银杏树,我赞美你!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漫长-——稠密——
(2)“假如把大地比作一张弓的话,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射向蓝天的长箭。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把比作,把比作,突出地描写了银杏树的。

摘录短文中修辞手法相同的一个句子。

(3)在第①自然段中,写出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是抓住了银杏树的、、、来记叙的。

(5)在不同的季节里,银杏树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请概括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它隐藏在稠密的叶子里面,不易发觉,它并不像苹果、桃子那样高高地挂在枝头,炫耀自己。

”(“炫耀”是什么意思?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短文赞美了银杏树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拓展阅读
跳绳和踢毽子
这两项游戏虽是至今存在,不分地方和季节的,但是玩具就有不同。

跳绳,当然基本是麻绳,后来有童子军绳和台湾的橡皮筋。

我最喜欢的,却是小时候用竹笔管穿的跳绳。

放了学到琉璃厂西门一家制笔作坊,去买做笔切下约寸长的剩余竹管,其粗细同我们用来写中楷字的笔。

很便宜的买一大包回来,用白线绳一个个穿成一条丈长的绳。

这种绳子,无论打在硬土地上、砖地上,都会发出清脆的竹管声,于是,我们在游戏中也兼听悦耳的声音。

跳双绳颇不易,有韵律,快速。

但是在跳绳中拣铜子儿,也不简单。

把一叠铜子儿放在地上(绳子落地碰不到的地方),每跳一下,低头弯腰下去拣起一个铜子儿,看你赶不赶得上又要跳第二下,又跳,又弯腰,又伸手抢钱,虽不是激烈运动,却是全身都动的运动呢!
踢毽子是自古以来的中国游戏,这玩具羽毛是基础,但是底下的托子却因时代而不同了。

在我幼年时,虽然币制已经用钢板为硬币,但是遗留下来的制钱,还有很多用处,它用来做毽子的底托,就是最好的。

方孔洞,穿过一根皮带,把羽毛捆起来,就是毽子了。

自己做毽子,也是有趣的事。

用色纸剪了当羽毛,秋天的大朵菊花当羽毛,都是毽子。

而记忆中有一种为儿童初步学踢毽子的,叫“踢制钱”,两枚制钱用红头绳穿起来,刚好是小孩子的手持到脚的长度即可。

小孩子提着它,一踢一踢的,制钱打着布鞋帮子,倒也很顺利。

踢毽子到学习花样儿的时候,有一首儿歌可以念:“一个毽儿,踢两瓣儿。

打花鼓,绕
花线儿。

里踢,外拐。

八仙,过海。

九十九,一百。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切.下() A qiē B qiè②毽.子() A jiān B jiàn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这篇文章讲了孩童时的两项游戏:________和________。

②写跳绳,写了自己小时候用________做跳绳。

写踢毽子,写了________以及踢毽子时念儿歌的事。

(3)写跳绳的玩法时,作者介绍了哪些玩法?重点写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章中能反映玩游戏时的乐趣的一句话画上横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
_______
①美国的罗宾斯是个收入颇丰的门锁推销员,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产品的了如指掌和对顾客心理的充分了解。

②一次,俄亥俄州的教育系统为一所新建的中学安装2000个门锁招标,罗宾斯得知后便跃跃欲试,他径直找到主管者呈上产品介绍。

③遗憾的是,主管者一看总价格便断然回绝:“对不起,罗宾斯先生,我们实在无法合作。


④“哦,那可糟糕透了!”罗宾斯边说边起身欲走,“不过,我的这种锁可没有什么危险性。


⑤主管者岂能让罗宾斯扔下这么一句不明不白的话就离开?于是赶紧追问:“危险,什么意思?”
⑥罗宾斯停下来一口气说出一连串制锁厂商的名字,从主管者的面部表情,他可以知道,他们正是在此项目上的竞争者。

于是他解释道:“他们的锁在门里边的边缘很粗糙,而孩子们有时关门不抓门把手而抓门,从而划破他们的皮肤。

您手中其他的锁也许比我们的便宜,但一旦您把医药费、课堂损失和法律诉讼费加起来,您也许还是觉得我们的这种安全门锁合算。


⑦罗宾斯的一席话,又一次充当了灵验的钥匙。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并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罗宾斯说的“不过,我的这种锁可没有什么危险性”中,“没有危险性”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

(不超过8个字)
(4)第⑥自然段中罗宾斯的“一口气”“一连串”以及写主管者的“面部表情”的句子与上文的哪句话照应?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罗宾斯________。

(6)给本文拟写一个标题:________。

(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4.阅读课外短文《春天放纸鸢》,完成练习。

春天放纸鸢
夜幕降临,漫步在乡间道路上,除了春风扑面有一种柔和的感觉之外,时而传来阵阵熟悉的风筝葫芦声,那“嗡嗡”的声音,不由得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

在我十二三岁时,每到春季,父亲总要扎个风筝去放飞,供我们赏玩。

父亲()风筝时,左邻右舍好多人帮着()竹篾(m iè)、打面糊、糊纸等。

风筝准备就绪,还是那批人帮助()着风筝到田野里,拉绳的和()风筝尾巴的就配合我父亲放风筝,一旦风筝飞到了空中,个个看了心里甜滋滋的。

后来,父亲见到别人的风筝上挂着葫芦,在空中嗡嗡作响,几里以外的人都能听到。

于是,他也制作风筝葫芦。

他先弄来几个干燥的瓠(hù)瓜,在瓜蒂处用刀截去一部分,大约留住整个瓠瓜的三分之二吧;然后,用一块圆形木块盖住截口,同时用松香封住接合处,以免漏气;最后在木块中间雕出一个倾斜的口子,这样,风筝葫芦就算制作完成了。

在风力的作用下,那葫芦就发出“嗡嗡”的响声,挂在风筝上,老远就能听到时高时低的风筝葫芦声。

受父亲的熏陶,我也喜欢制作风筝。

开始时,我只是用麦秸秆和旧报纸,制作简单的小风筝。

后来,我又萌发了制作大风筝的念头。

同伴们见到我要制作大风筝了,个个鼎力支持,跟在我后面溜溜转。

我自己制作的风筝飞上了空中,我和伙伴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从那以后,
每到春天大风时节,我就有制作和放风筝的习惯。

我在同伴中是放风筝的高手,贪玩的小伙伴都很听我的话,否则我们放风筝时就不带他去。

蓝天中的风筝,承载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让我的思乡之情又倍增几分。

(1)“手舞足蹈”的近义词是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短文的括号里。

提托扎劈
(3)下列对风筝葫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风筝葫芦的原料是瓠瓜,在瓜蒂处用刀截去一部分,大约留住整个瓠瓜的三分之一。

B.用一块圆形木块盖住截口,同时用松香封住接合处,以免漏气。

C.最后要在木块中间雕出一个倾斜的口子。

D.风筝上挂着的葫芦,在空中嗡嗡作响,能发出时高时低的声音,几里以外的人都能听到。

(4)下列对短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写出了“我”很自私,谁要是不听话,就不带他去放风筝。

B.写出了“我”和小伙伴很贪玩,也写出“我”的淘气与天真。

C.写出了“我”在小伙伴心中的地位,“我”常用放风筝来威胁小伙伴,让他们听话。

D.写出了“我”对那时的任性感到后悔和自责。

(5)“受父亲的熏陶,我也喜欢制作风筝。

”这句话的作用是()。

A.点明中心B.承上启下C.总结全文D.统领下文
(6)“蓝天中的风筝,承载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让我的思乡之情又倍增几分。

”这句中“美好”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请写写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
李雪峰
那时我们还居住在深山里的乡下,我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

春天,小草刚被融雪洗出它们嫩嫩的芽尖时,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准备组织我们搭车到百里外的县城去参加作文竞赛。

我们一听,又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我们能够坐上大汽车去县城里看看,担忧的是我们这群
山里的孩子,作文能赛过城里的学生吗?
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出了我们的忧虑,他问我们:“你们常常上山下田,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
不会开花的草?蒲公英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朵金黄金黄的,秋天时结满了降落伞似的小绒球;狗尾草也是会开花的,那尾巴似的绿穗穗就是它的花朵;就连麦田里的荠荠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朵洁白,有米粒那么大,像早晨被太阳照亮的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我们想来想去,把每一种草都想遍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出有哪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

我们都摇摇头,说:“老师,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


老校长笑了,说:“是的,孩子们,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

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边、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

不论生活在哪里,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种草,也都是一种花。

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种草!”
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从深山里的乡下走进都市里的大学,当我从乡下青年成为城市缤纷社会的一员,当我面对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鲜花和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从不自卑,也没有浮躁过。

我总会想起老校长的那句话——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种草。

(1)老校长为什么要对我们说“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种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哪些草会开花吗?请列举几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实际,把你对“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这句话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张良拾鞋
一天,张良出游,当他走到下邳桥的时候,看见一位老人站立桥头。

当张良走过老人身边时,老人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然后指着张良说:“把我的鞋子取上来。

”张良想到_______________,便到桥下为老人取来了鞋子。

看着张良拿着鞋子走上桥来,老人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伸出脚,对张良说:“把鞋给我穿上!”张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挺直身跪在地上,小心地把鞋穿在老人脚上。

老人看着张良哈哈大笑,说:“你还值得我来教导,五天后天刚亮时,到这儿来等我。


五天后,天刚蒙蒙亮,张良就急急忙忙向下邳桥赶去。

谁知老人早已等候在那里了。

老人生气地说:“和老人相约,反而比老人晚到,这怎么能行呢?过五天你早点来等我!”张良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过了五天,天还未亮,张良早早向下邳桥奔去。

老人又已等候在那里了。

老人大怒,说“怎么又迟到了?过五天再早一点儿来。


又过了五天。

张良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他半夜时分已等候在桥头了。

看到老人步履蹒蹒跚地走来,张良急忙上前扶住老人。

老人露出了笑容,他拿出一卷书说:“这是一本世上少有的奇书,现在我把它传给你!读了它,你就会有远大的谋略,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


张良深深谢过老人,接过书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

回去以后,张良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增长了不少的才智。

后来,张良协助刘邦开创了汉朝,立了大功劳,在历史上留下了“张良拾鞋”这一段佳话。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才智——________ 故意——________
(2)尝试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人把鞋子扔到桥下,让张良去捡,又让张良给他穿上鞋子。

他如此无礼,张良心中会怎么想?后来两次晚于老人赶到桥上,张良心中又会怎么想?请在文中横线上写出张良的心理活动。

①张良想到________,便到桥下为老人取来了鞋子。

②张良________,就挺直身跪在地上,小心地把鞋穿在老人脚上。

③张良心中________。

④又过了五天。

张良想:________。

(4)我从“张良拾鞋”这个故事中受到的启发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1)短暂;稀疏
(2)比喻;大地;一张弓;银杏树;一支将要射向蓝天的长箭;高大挺拔;它高大挺拔,像一个威武的巨人
(3)它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谁也算不出它的确切年龄。

(4)树干;树枝;树叶;果实
(5)春:黄绿的嫩芽如少女妩媚的眼睛。

夏:苍翠欲滴的小扇子。

秋:浓烈的黄与蓝天相衬如画。

冬:默默地奉献养料。

(6)夸耀。

通过银杏的果实和苹果,桃子果实的比较突出了银杏的闪光的品德。

(7)①坚韧挺拔,积极向上,催人奋进;②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朴实无华。

2.(1)A;B
(2)跳绳;踢毽子;竹毛管;做毽子
(3)作者介绍了跳双绳和跳绳中拣铜子儿。

重点写的是跳绳中拣铜子儿。

(4)这种绳子,无论打在硬土地上、砖地上,都会发出清脆的竹管声,于是,我们在游戏中也兼听悦耳的声音。

3.(1)形容对事物的了解非常透彻。

(2)主管者岂能让罗宾斯扔下这么一句不明不白的话就离开?;主管者不能让罗宾斯扔下这么一句不明不白的话就离开。

(3)不会划破孩子皮肤
(4)美国的罗宾斯是个收入颇丰的门锁推销员,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产品的了如指掌和对顾客心理的充分了解。

(5)给予推销[门锁的心情。

(6)灵验的钥匙
4.(1)欢蹦乱跳
(2)扎劈提托
(3)A
(4)B
(5)B
(6)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1)因为他看出了我们的心思,懂得孩子们心中的自卑感。

(2)荠菜、马齿苋、牵牛花、地雷花
(3)每一个人,不管他或她生在哪里,能力大小,机遇如何,只要他或她能坚持自己、努力奋进,都会获得一定的成功。

6.(1)智慧;有意
(2)略
(3)老人年迈体弱,行动不便;犹豫了一下,但转念一想:老人也许很难蹲下身子;很是羞愧,年轻人怎么可以比老人晚到呢?;这次我一定得赶在老人前头
(4)尊老爱幼,守时诚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