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习题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和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
A.天不为人之恶.(厌恶)寒也辍.(chuò,废弃)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
之匈匈.(通“讻讻”,形容喧扰)也辍行。

B.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区别),则日切瑳.(cuō,通“磋”,切磋)而不舍也。

C.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wánɡ,大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
..(阴暗险恶)而亡矣。

D.大天而思.(思慕)之,孰与物畜.(xù,蓄积)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解析C项“王”应读“wànɡ”,意思是“称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均为通假字的一项是( C )
A.君子有常体矣
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B.
三者错,无安国
小人错其在己者
C.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
德行厚,知虑明
D.
其说甚尔,其灾甚惨
万物之怪,书不说
解析A项无通假字/通“尝”,曾经。

B项无通假字/通“措”,废弃。

C项均通“智”,智慧,聪明。

D项均无通假字。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怪之,可也
万物之怪,书不说
B.
日月食而救之
是以日进也
C.治乱天邪
禹以治
D.
本事不理
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解析A项前一个“怪”带了宾语“之”,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当“对……感到奇怪”讲;后一个“怪”作主语,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当“奇怪的现象”讲。

B项前一个“日”与“月”共同作主语,是名词,当“太阳”讲;后一个“日”用在谓语动词“进”前修饰谓语,是名
词作状语,当“一天天地”讲。

C项前一个“治”是形容词,当“安定,太平”讲;后一个“治”是使动用法,当“使……安定”讲。

D项两个“理”均作谓语,是动词,当“治理”讲。

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故君子以为文
B.
物之罕至者也
此之谓也
C.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
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
D.
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解析A项为:因为/当做。

B项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表示宾语前置。

D项而:表示并列/表示转折。

5.默写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答案略。

(见课文)
二、阅读与鉴赏
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

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

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
乱非地也。

……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
者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
常有之。

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物之已至者,人祅则可畏也。

楛耕伤稼,枯耘失岁,政险失民,田稼恶,籴贵民饥,道路
有死人:夫是之谓人祅。

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勉力不时,则牛马相生,六畜作
祅:夫是之谓人祅。

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则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
夫是之谓人祅。

祅是生于乱。

三者错,无安国。

其说甚尔,其灾甚惨。

可畏也,而不可怪也。

传曰:“万物之怪,书不说。

”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

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
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

(《荀子·天论》)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A.寇难并至寇:外寇
B.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常:时常
C.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伤:妨碍
D.弃而不治治:研究
解析B项“常”通“尝”,曾经。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是禹、桀之所同也
是何也
B.
繁启、蕃长于春夏
祅是生于乱
C.得地则生
人祅则可畏也
D.
物之已至者
三者错,无安国
解析A项“是”,代词,这。

B项“于”,介词,表时间,在/介词,表所自,从。

C项“则”,副词,表承接,就/副词,表判断,是。

D项“者”,用在动词后面表发出动作的人或事物,
助词/用在数词后表列举的事物或情形,助词。

8.下面对文段的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通过大禹时代的天下大治和夏桀时代的社会大乱对比,可以看出“治乱”本来就与天象、时令和地利等自然条件无关。

B.自然界有时出现的一些现象是自然变化的结果,与“治乱”没有关系,社会的“治乱”
全在于君主圣明还是昏庸。

C.自然无法影响“治乱”,但是人类社会的“治乱”却可以影响自然,使自然出现各种各样
的怪异现象。

D.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阐述,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是我国古代认识论的一大进步。

解析C项“人类社会的‘治乱’却可以影响自然,使自然出现各种各样的怪异现象”错。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
非时也。

译文:在春天、夏天,农作物纷纷发芽并茂盛地生长,在秋天、冬天,人们把谷物积蓄、收
藏起来,这在禹和桀又是相同的;禹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安定,桀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混乱,天下安定或混乱不是由季节决定的。

(2)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

译文:没有用处的辩说,不紧要的明察,抛弃掉不去研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①
也。

故先王案②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
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③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

(《荀子·荣辱》) 注①赡:充裕,富足。

②案:语助词。

③悫(慤):通“穀”(谷),俸禄。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

译文:但如果顺从人们的欲望,那么从权势上来说是不能容许的,从物质上来说是不能满足的。

(2)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

译文:使他们每人都承担自己的工作而各得其所,然后使俸禄的多少与他们的地位和工作相称,这就是使人们群居在一起而能协调一致的办法啊。

11.荀子在这段话中阐释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古代圣明的帝王制定礼义,来区别人们的贵贱贫富,并使人们群居一起而协调一致。

参考译文
高贵的做天子,富裕的拥有天下,这是人心所共同追求的;但如果顺从人们的欲望,那么从权势上来说是不能容许的,从物质上来说是不能满足的。

所以古代圣明的帝王给人们制
定了礼义来区别他们,使他们有高贵与低贱的等级,有年长与年幼的差别,有聪明与愚蠢、
贤能与无能的分别,使他们每人都承担自己的工作而各得其所,然后使俸禄的多少与他们的
地位和工作相称,这就是使人们群居在一起而能协调一致的办法啊。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人生性恶,其善者伪①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
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②亡焉。

然则从
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隐栝、烝矫然后直③;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古者圣王以
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
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今之人,化师法④、积文学、道
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

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
也。

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
者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
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

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注①伪:人为。

②文理:礼义法度。

③“枸”通“钩”,弯曲。

隐栝,竹木的整形工具。

“烝”同“蒸”,用蒸汽加热使木材柔软以便矫正。

④化师法,受师法教化。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亡:消失
B.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从:通“纵”,放纵
C.凡性者,天之就也就:造就
D.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厉:严格
解析D项厉:通“砺”,磨。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
A.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
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故木受绳则直
C.曰:是不然
然秦以区区之地
D.
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解析B项两个“则”都是连词,那么,就。

A项句末语气助词,不译/兼词,相当于“于是”。

C项形容词,对的/连词,转折关系,然而。

D项介词,同“于”,对/助词,吗。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有妒忌憎恨的心理,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
而无推辞谦让、忠诚守信之心,不愿遵守礼义法度。

B.荀子用弯曲的木料、不锋利的金属器具为喻来说明: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一定要依靠师
长和法度的教化才能端正,要得到礼义的引导才能治理好。

C.君子就是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人;小人就
是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人。

D.孟子认为,人们要学习的,是那本性的善良。

荀子认为,这种认识不对,他认为人的本
性是天然的,是不可能学到的,是不可能人为造作的。

解析A项中,人一生下来就“无推辞谦让、忠诚守信之心,不愿遵守礼义法度”有误。


文强调,顺着有喜欢财利之心,有妒忌憎恨的心理,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不加以克制,人们就会丢掉推辞谦让、忠诚守信之心,不愿遵守礼义法度。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译文:因此给他们建立了礼义,制定了法度,用来强制整治人们的性情而端正他们,用来驯服感化人们的性情而引导他们。

(2)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译文:眼睛的视力和耳朵的听力不可能学到是很清楚的了。

参考译文
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
让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残杀陷害就产生而忠诚守
信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耳朵、眼睛的贪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依顺这种人性,
所以淫荡混乱就产生而礼义法度就消失了。

这样看来,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抢掠夺,一定会和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合流,而最终趋向于暴乱。

所以一定要有了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人们才会从推辞谦让出发,遵守礼法,而最终趋向于安定太平。

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所以弯曲的木料一定要依靠整形器进行熏蒸、矫正,然后才能挺直;不锋利的金属器具一定要依靠磨砺,然后才能锋利。

人的本性邪恶,一定要依靠师长和法度的教化才能端正,
要得到礼义的引导才能治理好。

人们没有师长和法度,就会偏邪险恶而不端正;没有礼义,
就会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

古代圣明的君王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认为人们是偏邪险恶而不端正、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的,因此给他们建立了礼义、制定了法度,用来强制整治人们
的性情而端正他们,用来驯服感化人们的性情而引导他们。

使他们都能从遵守秩序出发、合乎正确的道德原则。

现在的人,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
礼义的,就是君子;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就是小人。

由此看来,那么
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孟子说:“人们要学习的,是那本性的善良。

”我说:这是不对的。

这是还没有能够
了解人的本性,而且也不明白人的先天本性和后天人为之间的区别的一种说法。

大凡本性,
是天然造就的,是不可能学到的,是不可能人为造作的。

礼义,才是圣人创建的,是人们学
了才会、努力从事才能做到的。

人身上不可能学到、不可能人为造作的东西,叫做本性;人
身上可以学会、可以通过努力从事而做到的,叫做人为;这就是先天本性和后天人为的区别。

那人的本性,眼睛可以用来看,耳朵可以用来听。

那可以用来看东西的视力离不开眼睛,可以用来听声音的听力离不开耳朵。

眼睛的视力和耳朵的听力不可能学到是很清楚的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