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隋唐时期的服饰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隋唐时期的服饰文化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经历了从夏商西周一直到元明清等各个不同的时代。

而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有个性鲜明的的时代风尚,这种风尚非该时代而难以存在,或是后世极力模仿已无法得其精髓。

因此,每个时代都相应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饰文化。

众所周知,隋唐时期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这个时期的服装发展也到了全盛时期。

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唐朝时期的服饰文化。

由隋入唐,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而这一时期的主要分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大唐二百余年的女子服饰形象,可为襦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

服装是社会政治气候、经济基础的晴雨表。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

唐朝的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

在古城西安,雁塔晨钟、草堂烟雾、灞柳风雪、骊山晚照、华岳仙掌、碑林石刻仿佛还萦绕着袅袅的盛唐之音。

和唐朝政府有过友好往来的国家,曾经有三百多个。

灿烂的中国文化,通过他们传到世界各地。

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仍把唐朝时期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
响之久。

外国的友好使者云集长安,也把他们的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八百里秦川。

唐朝的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艺术都吸引了外来的技巧和风格。

对异国衣冠服饰的兼收并蓄,使唐朝服饰的奇葩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唐代初期,车服制度皆承袭隋制。

到公元621年,才正式颁布车服之令,冠服制度开始确立。

唐代是中国历代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唐代的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方面都吸收了外来的技巧和风格,对外来的服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这使得该时期的服饰大放异彩,更富有时代的特色。

由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唐代许多新颖的服饰纷纷出现,胡服在此时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对裤褶服饰的产生,将秦汉时期的交领、宽衣大衫、曳地长裙的服饰逐渐淘汰,转为盘领、紧身窄袖、合身的短衫、瘦长裙所替代。

服饰逐渐的开放,强调体态的美感,配挂披或胡帽;鞋子除云头高履外还出现了小蛮靴。

在加上织品的发展,许多轻薄细柔的布料被开发出来,因此透明的、多层次的穿着开始引领风骚。

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服装特色有:袒胸、高腰、披巾、明衣、男装、胡服和所谓的“时世装”等。

在初唐时期,襦裙半臂穿戴已经出现,不仅在中原地区流行,西北地区的妇女也同样喜欢穿,穿的时候一般用对襟,穿在胸前结带。

还有一种大袖衫。

唐代仕女下装多穿裙子,腰束的极高,甚至高过胸部。

裙色以红、紫、黄、绿最多,其中以红色最为流行。

衣身袒胸短襦、肩披宽长的肩巾、下穿高头云履。

妇女服饰展现性感魅力,
其中著名的是明衣的使用。

明衣原属礼服的中单,是用透明的薄纱制成。

在以往只当作内衣穿着,但是在盛唐时期,明衣被拿来当作外衣,并成为盛装。

说到唐代女服的代表,“女式大袖衫”可谓之一。

大袖衫一词本泛指宽衣大袖的款式,比如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风流倜傥,直到南朝时期,
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
尚。

但我们这里讲的大袖衫,专指唐代女子的特
宽大袖礼服。

它比通常的宽袖外衣还要宽大,在
普通中衣外或披或系,大气飘逸。

充分反映了唐
代繁华、恢弘、大气的文化特征,呈现出当时华丽开放的审美风尚。

现今很多人想象中的“超宽超大的仙女衣”基本就源自这种大袖衫。

中晚唐之后,女服出现
了宽袖对襟衫,长裙,
批帛穿戴。

这是中晚唐
之际的贵族服饰,一般
多在重要的场合穿著,
如朝参,礼见以及出嫁
等。

穿著这种礼服,发
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细钗礼衣”。

这种服饰是受回鹘装的影响。

回鹘是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即现在的维吾尔族的前
身。

在唐朝开元年间,回鹘曾一度是北方最强盛的少数民族政权。

回鹘族人民与汉族人民,有着亲密友好的关系,相互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来往从未间断。

回鹘族的服装,对汉族人民曾带来较大的影响,尤其在贵族妇女及宫廷妇女中间广为流行。

回鹘装的基本特点略似男子的长袍,翻领,袖子窄小而衣身宽大,下长曳地。

颜色以暖色调为主,尤喜用红色。

材料大多用质地厚实的织锦,领、袖均镶有较宽阔的织金锦花边。

穿着这种服装,通常都将头发挽成椎状的髻式,称“回鹘髻”。

髻上另戴一顶缀满珠玉的桃形金冠,上缀凤鸟。

两鬓一般还插有簪钗,耳边及颈项各佩许多精美的首饰。

足穿翘头软锦鞋。

此外,“时世妆”,袒领服、男装、胡服也是重要服饰。

流行与开元天宝年间。

他的特征的是翻领对襟,窄袖,锦边……唐朝是一个流行胡服的年代。

“时世妆”,即时装,唐初女子衣衫小袖
窄衣,外加半臂,肩绕披帛,紧身长裙
上束至胸,风格简约;盛唐时,衣裙渐
宽,裙腰下移,服色艳丽;至中晚唐时,
衣裙日趋宽肥,女子往往褒衣博带,宽
袍大袖,色彩靡丽。

袒领服、男服、戎
装和胡服,在唐代尤其是盛唐时期的妇
女中广为流行。

袒领服为一种半袒胸的大袖衫襦,衣料为纱罗制品,时人形容为“慢束罗裙半掩胸”、“参差羞杀雪芙蓉”、“绮罗
纤缕见肌肤”等,下配以曳地长裙,充分体现了唐代女子的婀娜身姿和自然之美。

唐代妇女喜好戎装、男服。

“军装宫娥扫眉浅”,则描绘了宫中女子穿着戎装的情景。

武宗时,王才人因着与武宗同样的衣服,而常被奏事者误认为皇帝。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盛唐时,士人们的妻子不约而同地穿戴起丈夫的衣衫、帽子和靴子,侍女们也纷纷仿效女主人穿起男式圆领服,头裹幞头,足蹬乌皮靴。

唐代妇女并无华夷之别的观念,开元天宝年间,在长安、洛阳等大都市的街头,处处可见身着翻领、窄袖紧身胡服、腰系蹀躞带的汉族女子,体现了盛唐帝国妇女们开放、健美的精神风貌。

另外,女扮男装也是唐朝服饰的一大特点。

主要有唐朝统治者出身胡族,因而尚武,故此喜着胡服;唐朝前期社会开放,妇女参加社会活动较多,男装较为方便;唐代妇女的自我表性意识较强,男装可以体现女性身体各部位的曲线。

尚武和开放,无疑是女扮男装流行的大背景,但北齐、北周、隋朝也同样有胡族血统,有尚武精神,有开放的社会,却还没有见到妇女大量穿男装的现象。

突出女性人体美,则可能是个别妇女的意识,未必是所有人的想法。

而开放和体现人体美,也可以通过其他装饰表现出来,像太原金胜村337号墓壁画中袒胸的妇女,要比着男装的侍女开放得多。

从史料来看,贞观初身着胡服的粟特男女大量进入中国,可能是男装,特别是男式胡服被唐
朝妇女当作时髦装束的原因之一。

这种社会风尚在高宗、武则天时期
迅速扩散。

唐代主要继承了周、战国、汉代、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这样的基础上更加的华贵,使服饰和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唐代的服饰、服饰花纹对后代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完美地展现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的意蕴。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往频繁,世风开放。

加之域外少数民族风气的影响,唐代妇女所受束缚较少。

在这独有的时代环境和社会氛围下,唐代妇女服饰,以其众多的款式,艳丽的色调,创新的装饰手法,典雅华美的风格,成为唐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也是唐朝的衣冠服饰能够发展起来的重大因素之一。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他的服饰图案也改变了以往的天赋神授的思想,改用花鸟鱼虫,回归自然,另外唐朝的丝绸
业发展的极好。

对以后我国服饰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愿我们以后也能从这个盛世时代的服装获取灵感,设计出自己民族特色的服装。

服饰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