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的“志士之祸”
名人鲁迅的事迹600字汇总(精选)
名人鲁迅事迹优秀范文1今天上午,我们的语文老师跟我们分享了鲁迅先生在生死线上还拼搏不休的资料还有巴金先生写的纪念鲁迅的文章。
鲁迅先生临死前说:“忘记我。
”这声音在巴金先生耳边回荡,我们怎么会忘记你呢?我们最最敬仰的鲁迅先生!我们的民族英雄!你为我们的民族付出了那么多!是您给了我们青少年及时的安慰,您为人民做了那么多,但是您有操心过自己吗?您曾说:“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
”你的行动证明了您这句话不是信口开河,而是一句时时刻刻警示着自己,更是警示着人民的话!你平时对人民付出的心血,使我们永远难以忘怀!您用自己的善良拯救了千千万万的人,并且让我们人民有了自知之明,开始改进。
在仅仅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中华民族就从一个黑暗的社会进步到了世界强国之一!这里面的功劳是少不了您的!您走了,但您的精神永远与我们在一起,一直鼓舞着我们。
当这一位民族英雄的灵柩抬进殡仪馆时,多少人民随之失声痛哭!失去了你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我们的心情是多么的悲痛!鲁迅先生的心脏已经停止了,他的身体已经永远的躺在万国殡仪馆里了,但是他还没有死,因为鲁迅先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名人鲁迅事迹优秀范文2鲁迅——民族精神最精警深邃的反省者清醒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使鲁迅成为中国人灵魂的最尖锐、深刻的解剖者,民族精神最精警深邃的反省者。
终其一生,他都在批判与战斗中度过。
而作为他毕生战斗的力量源泉,则是对创建一个彻底摆脱奴性,具有原属于人的独立精神和自由精神的社会的向往。
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
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在于他执著地把自己的生活、生命牢牢地和民族、时代拴在一起。
他的个性极强,最痛恨奴颜媚骨;作为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他解剖中华民族比谁都更切准脉搏。
鲁迅是巨人。
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挥舞权杖。
作为旧世界的逆子,惟以他的人格和思想,进行着韧性的战斗。
他把对于民族和人类的热爱埋得那么深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见直逼现实的愤怒火焰。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性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可悲的知识分子——鲁迅小说人物简析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学习中心永嘉学习中心姓名朱宁斌学号D20708809015 指导教师黄健2011 年10 月23 日通过剖析鲁迅小说中的三代知识分子的悲剧人格,即封建社会末期旧知识分子泯灭本我的悲剧人格;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分裂自我的悲剧人格;五四时代知识分子理想的幻灭。
以此洞见鲁迅小说深刻的历史感悟和社会思索。
来了解当时的知识分子内心的活动,来分析他们的遭遇不仅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也是当时的社会所逼迫。
同时联系当时鲁迅当时的心理,试图分析鲁迅的心里路程。
关键词:知识分子,鲁迅,封建思想,五四时期,悲剧一、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类型 (4)(一)受封建思想毒害、却偏偏维护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 (4)(二)具有革命精神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5)(三)消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5)二、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5)(一)《肥皂》中的四铭 (5)(二)《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 (6)(三)《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6)(四)《孤独者》中的魏连殳 (7)(五)《药》中的夏瑜 (7)(六)《伤逝》中的子君与涓生 (7)(七)《狂人日记》中的狂人 (8)三、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表现特征 (8)(一)孤独感 (8)(二)牺牲精神 (9)(三)悲剧性 (10)鲁迅小说中出现了许多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在各自的历史背景之下,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
事实上“鲁迅写知识分子的小说是一篇一境界的,没有当时同类题材作品常见的雷同现象——他已经更为系统和深刻地展开了我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替时期的社会意识结构及其发展历程,遂使小说的现实主义富有深邃的历史感。
”(1)正是基于对知识分子悲剧人格的塑造,鲁迅把他们内心的扭曲和裂变,把他们与时代社会不可克服的矛盾冲突生动而深刻地展现了出来。
读鲁迅的小说,我们常常会苦涩地感到,理想和现实如同两条互不相干的平行线,永远无法交汇。
浅谈鲁迅的社会角色
浅谈鲁迅的社会角色摘要:鲁迅是二十世纪的一位文化伟人。
本文的重心不在于鲁迅做了什么,有什么意义,而是在于“他是怎样一步步的走上他的路(从而那样做的),并对他的一生做一个简单的、分阶段的论述和评价。
关键词:鲁迅;社会角色;形成;知识分子;批判一概说鲁迅无疑是个重量级的知识分子、思想家,现在已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伟人。
他本应是最清晰、最透明、争议最少的一个伟人:首先,他和我们在时间上相隔不远;其次,他没有政治、军事活动中的那些伟人身上的天然认知障碍;最后,他从事创作,而且其作品和自己的心灵自己的处境贴的很近。
这些杂文、小说、散文、诗歌、学术著作……甚至日记和家信都保存下来,洋洋洒洒一千余万字。
此外还有同时代当事人无数的回顾……但现实是,从鲁迅离世到现在,仍旧是是非不断,争议频起。
已经离世的鲁迅很多时候居然成了中国思想界的中心人物。
这只能说明:对于鲁迅,我们还没有说够,我们还没有认清。
他一会儿金碧辉煌,一会儿寒冷阴森,影子般萦绕在中国文人的心头。
鲁迅遗嘱第四条是:忘记我,管自己生活。
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在认识——忘记鲁迅的方向上做一点微小的努力。
二一生脉络(一)幸福的孩童和不幸的少年鲁迅的少年和童年时代就是“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
”翻看鲁迅带有回忆录性质的文章,就会发现他对童年有着美好的回忆。
百草园、少年闰土这些形象在他笔下都清新优美。
有优渥的生活,有慈祥的长辈,鲁迅无疑是个幸运儿,难怪他在回忆中会这么说:“我小的时候……人们看我象王子一样。
”但在他十三岁那一年,这一切划上了句号。
那一年,他的祖父因事下狱,父亲又抱重病,家道转眼中落。
他后来回忆道:“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
”由此开始,鲁迅饱尝人生沉浮之味,看透世态炎凉。
鲁迅一生中这个灰暗的时段,在《〈呐喊〉自序》中可见其片段:“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这段话我读过多次,每次读到“在侮蔑里接了钱”时。
鲁迅爱国事迹材料800字左右
鲁迅爱国事迹材料800字左右学了十几年的鲁迅,在众多文人中,他以他那最具锋芒的性格冲进我们生活,仿佛我们很久前就与他相识,每每论及其人,就有说不尽的感慨。
但鲁迅的脾气秉性,又是最神秘难懂的。
我们只关注他的乐于与人在纸上言辞犀利的争锋,知道他对国民性的深刻剖析,这样的鲁迅,被我们神话了,他总作为一个手持长枪的战士,把他永不知疲倦的战斗形象扎根在我们脑海里。
接下来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鲁迅爱国事迹的作文,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鲁迅的爱国事迹优秀范文一他那瘦瘦的身体,如同大病初愈,他的头发一根根的直竖着,没有一根弯下来,他的胡子不仅浓密而且极像隶书的“一”子,他有时笑起来的时候,连烟都拿不住了。
他就是鲁迅。
许多人的眼中都有着不一样的鲁迅先生,在我的眼中鲁迅先生是一位憎恶黑暗的社会,关心底层人民的作家,在我的眼中鲁迅先生小时候和我们一样梦想有自由、快乐的童年。
在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则“医治车夫”的故事。
那天夜晚,鲁迅的侄女与他的爸爸妈妈一起去往鲁迅先生的家中时,在路上遇到了受伤的车夫,鲁迅先生得知后,帮那位车夫医治伤口。
令鲁迅侄女不解的是这么冷的天,车夫干嘛不穿鞋?鲁迅先生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鲁迅先生原本是出国留学回来的医生,可当他知道当时的中国人最大的病便是思想上的疾病,于是决定用文章去唤醒人民的灵魂。
当然他弃医从文另一个原因是他十分关心底层劳动人民,憎恨当时的黑暗社会,因而,鲁迅先生尽自己的力去帮助劳苦大众。
鲁迅先生的《风筝》又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他。
鲁迅先生小的时候,曾将弟弟的风筝折断,踏扁,说弟弟玩没出息的玩意儿,当鲁迅长大后,看到一本书上写着“游戏是儿童最平常的表现,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这时他整个人像是灌满了铅,他的心中有了深深的愧疚。
他来到弟弟家,想得到他的原谅,可没想到,他的弟弟早已忘却。
我一直认为鲁迅先生那么有名气,又那么平易近人,是因为小时候就是个宽容的孩子,完美的孩子,没想到也会犯下让他愧疚那么久的事。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及社会根源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及社会根源作者:史立辉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4年第08期摘要:描写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命运是鲁迅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分析鲁迅笔下三类知识分子的形象和悲剧命运为基础,揭露封建社会的残酷本质和对广大知识分子的迫害。
封建制度的本质就是扼杀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物,鲁迅先生正是通过这样的呐喊,号召知识分子要勇敢地与当时的黑暗社会作顽强的斗争。
关键词: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命运批判在鲁迅的现代题材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鲁迅塑造的知识分子都是命运多舛、穷困潦倒的。
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认为他们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刻的同情。
与此同时,也看到了他们自身存在的弱点和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且深刻的批评,希望他们能够摆脱困境,自强不息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
鲁迅以艺术的方式替他们喊出了内心的痛苦。
鲁迅塑造这些知识分子,就是要控诉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残害,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要摆脱自身的弱点和缺点,要有自己的出路,下面我们就此作一番探讨。
一、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在鲁迅生活的时代,大多数知识分子包括被称为自由职业者的依靠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谋生的知识分子,在社会中找不到存在的价值,地位卑微,都和劳苦大众一样处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地位。
从某种角度上说,由于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捷,他们更多地感受到精神上的痛苦,在革命到来前或革命退潮后,他们便在反抗、追求、失望、挣扎的状态下生活,他们的人生呈灰白色,缺乏光彩,这是当时中国黑暗社会在这一阶层人们身上的投影。
因此,塑造知识分子的形象、表现他们的灰暗生活,正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刻画“病态社会”下这些被压迫和被损害人们的痛苦和不幸,让人们更能看清社会的本质。
在鲁迅的小说中,表现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有《孔乙己》、《白光》、《高老夫子》、《肥皂》、《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塑造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虽然他们受的教育和自身经历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命运却大致相同,几乎都十分凄苦。
鲁迅《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鲁迅《朝花夕拾》读书笔记第一篇:鲁迅《朝花夕拾》读书笔记鲁迅《朝花夕拾》读书笔记(一)心目中,有两位文人一生铭记,一位是现代童话大王郑渊洁,他给了我最初的启蒙;另一位便是鲁迅,那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人们常说,一本好书,见证了一段历史,《朝花夕拾》便是如此。
一本只有十篇文章的回忆散文集,见证了近代中国三十年的文化变迁,也留给了读者太多太多的感触。
封建思想,帝国主意的压迫,中国六亿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那时的鲁迅,只有十四岁。
十四岁,父亲去世,鲁迅阴遭受诽谤而远离绍兴,到了南京进入雷电学堂。
十八岁,只身一人又开始了怨毒日本求学之路。
不该那些年龄承受的苦楚,鲁迅用他瘦弱的肩膀担着。
初到日本,鲁迅和孙中山先生一样,怀着相同的梦想——学医救国而努力。
不同的是,一场讲述日俄战争的电影,改变了鲁迅今后的人生,从此弃医从文。
这是莫大的勇气啊!一介平民,硬是用短小的笔尖,划开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埋下的阴霾,让一缕缕阳光,温暖了无数爱国青年的内心。
之后,鲁迅在北京东交民巷的旧屋里,多了一张藤野严九郎先生的照片,没有了完好的讲义,却给鲁迅今后的生涯做出了无限的铺垫……在幼时的鲁迅,也有着平常的童年:“谋杀”自己隐鼠的阿长,却帮自己买来了梦寐以求的《山海经》;背完了《孟子见梁惠王》的前三卷,也伤逝了去看五猖会的热情;告别了逸趣横生的百草园,随着大多数学子一起,进入了三味书屋,请教了镜寿吾先生。
仿佛人生都不会有偏差,直到自己父亲濒危,家境衰落。
鲁迅的人生也从此逆转。
《朝花夕拾》并不如《百草集》那样有着浓厚的讽刺意味。
相反,书中的背景,没有了夸张的手法,没有了可以的抨击,留下的只是一张张回忆的影子和一段段历史的记忆。
腐朽的封建教育,崇洋媚外的社会风尚,还有大闹牛鬼蛇神的迷信之事,这些在《朝花夕拾》的任务里充分的体现出来。
鲁迅就是鲁迅,只有经历了许多常人无法经历的故事,才会有今天所见的《朝花夕拾》。
努力的徒劳与徒劳的努力——从日记看“五四”退潮之初鲁迅的日常生活
第5 期
刘 克敌 : 力 的徒 劳与徒 劳 的努 力 努 多 的八 月 :
一
2 1
是书信 。可惜 , 鲁迅在 12 90年所写书信至今被收 入《 迅全 集 》 仅 有 该 年 5月 4 日写 给 宋 崇 义 鲁 者
的一 封 。不过 , 是 这 一 封 我 们 也 可 以发 现鲁 迅 就
第3 2卷第 5期
21 0 0年 9月
泰 山 学 院 学 报
J OURN AIHAN UNI RSTY AL OF T S VE I
V0 . 2 N0. 13 5
S p 2 0 e . 01
y j的 徒 劳 与 徒 劳 的 努 jj ,  ̄J- -
一
从 日记 看 “ 四” 潮之 初 鲁迅 的 日常 生活 五 退
刘 克 敌
(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 江 杭 州 3 0 3 ) 浙 10 6
[ 摘
要] 五四时期的鲁迅 , 曾因开始白话小说创作以及与《 新青年》 同人的交往, 暂时摆
脱 了精 神 上 的苦 闷与绝望状 态。但五 四后 期 , 着《 青年 》 人政 治 倾 向不 同而导 致 的分 裂 , 随 新 诸 鲁迅 再 次陷入 困惑 与彷徨 。从 对该 时期 鲁 迅 日记 的分析 入 手 , 鉴 “ 马 ” 日常 生 活批 判 理 借 西 的
当年心 态 的些许 蛛 丝 马迹 : 比年 以来 , 内不靖 , 响 及 于 学界 , 国 影 纷 扰 已经 一年 。世 之 守 旧者 , 为 此 事 实为 乱 以 源 ; 维新者 则 又赞扬 甚 至 。全 国学 生 , 而 或被
称 为祸 萌 , 被 誉 为 志 士 ; 由仆 观 之 , 于 或 然 则
日 睛。 星期休 息。无 事
鲁迅生平与思想发展道路
鲁迅生平与思想发展道路、寻求救国真理的爱国志士(1)家庭与童年(1881-1898)1881.9.25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封建官僚家庭。
祖父周福清(字介孚),父亲周凤仪(字伯宜),外祖父鲁晴轩,母亲鲁瑞。
周树人,原名周樟寿(字豫才,笔名鲁迅),二弟周作人(魁寿),三弟周建人(松寿),四弟周椿寿(早夭)(2)南京求学和接受进化论思想(1898-1902)1898年鲁迅来到古都南京,进入南京水师学堂管轮班(机关科)学习;次年初,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属矿物铁路学堂,学习矿业科,1901年底以优异成绩从矿路学堂毕业;1902年春,考取官费留学资格,赴日本留学。
南京的学习生活不仅使鲁迅走出故乡,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使他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哲学等社会科学著作及其文学作品,接触了后来对其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进化论(赫胥黎著、严复翻译《天演论》)从此进化论的思想成为他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武器。
关于进化论:《天演论》又名《进化论与伦理学》,是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宣传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的重要著作。
比赫胥黎早几十年的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论》,其学术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自然淘汰(物种强盛和生态平衡的规律),阐明了生存竞争是生物进化的基本法则,这一学说给教会的神创论以及物种不变的唯心主义自然观以致命的打击,被列宁称为第一次把生物学置于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研究自然界的发展变化。
赫胥黎借用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观点来观察人类社会,则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因为赫胥黎只生物的人,而非社会的人。
《进化论与伦理学》前半部分阐述自然进化的理论是科学的,后半部分用进化论解释人类社会现象,是唯心的、不科学的。
《天演论》宣传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认为世界万物处在不断的、激烈的发展变化之中,新形态的出现和旧形态的消亡是自然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是赫胥黎学说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鲁迅所接受的部分。
鲁迅从憎恶和反对旧的封建制度的要求出发接受了进化论思想,这种反封建的愿望和要求促使他吸取了进化论中的积极因素。
鲁迅与死亡
,因为他,或者不因为他,而死于非命。此刻想到的例 子,有毛泽东,还有毕加索。大家知道,毛润之的亲属, 六位死于革命,包括长子,后来,还应该加上他
的夫人。毕加索,则死前说过一句大不祥的话,他说: “我的死将如海难,周围的小船为之沉没。”结果,他 的第三位情人上吊自杀,一位儿子以车祸自杀,第
四位情人死于疯人院,最后一位夫人在毕加索大型回顾 展开幕前夜,举枪自杀。我们考察乱世,或者相信传统 所谓“命凶”之类迷信,便发现总有一些倒霉的人
位与他亲近、接近的人,或者死得早,或者死于非命、 死得好惨,用文雅的说法,就是“非正常死亡”。今天 我拟定一份鲁迅身边的死亡名单,算了算,大致1
5位,以下引述如有不确,敬请专家指正:鲁迅的父亲 (不到40岁,死于病)范爱农(30多岁,死于溺水)陶 元庆(30岁上下,死于急病)陈师曾(41
岁,死于急病)刘和珍(20岁出头,死于镇压)韦素园 (30多岁,死于肺痨)肖红(30多岁,死于肺痨)柔石 (30岁,死于死刑)瞿秋白(38岁,死
论死亡,则在现代中国,我不知道还有谁写得比鲁迅先 生更好看、更隽永、更耐读——祭稿、悼文,原是古老的 文类,而一旦写到他人的死,最是容易落尽俗套
:或娇饰,或夸张,或滥情,极容易流入浅薄,以至轻 佻。诚然,写他人的死,容易感动自己,甚而为他人所 感动,其实就文章论,再是难写不过,因为心态毕
露,更因为追记死者,是对于写作的严厉的考验。你与 死者怎样情深谊长,你怎样有名位,一到追念哀悼的文 章,便会漏自己的底——小范围看,譬如我们文艺
果有,甚至不少,那我便要怀疑今天所讲,能不能成为 一个话题?现成的答案不能说服我。譬如当时的统治如 何黑暗呀,多少志士惨遭杀害呀,等等等等。我很
早就注意鲁迅与他周围的死者,并直觉其中还有未被说 出的真实——或“非真实”——我读书太少,非要申说追 究,我们需要统计与案例。在大革命年代,也许
鲁迅运命读后感100字左右作文
鲁迅运命读后感100字左右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鲁迅运命读后感100字左右作文篇1我读了这篇文章后,知道了鲁迅先生死时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来悼念他!因为鲁迅先生经常为别人着想,自己病了也不在乎,还连夜写文章,家里的女佣要鲁迅先生多休息,可是鲁迅先生反而叫女佣多休息,不要她干重活。
还有一次鲁迅先生也救了一个拉车的车夫,鲁迅升先生给他包好了绷带,而且把省下的绷带和药全给了他了,还给了他钱要他多休息,那一天下着雪,如果是我我都不理,可当我读了这篇文章知道了帮助别人自己才会快乐。
读后感作文字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http://.unjs/)鲁迅运命读后感100字左右作文篇2《阿Q正传》读后感我最近读了鲁迅写的《阿Q正传》这本书。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叫阿Q的可怜人,他总是被别人欺负和耻笑。
可是奇怪的是,阿Q自己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很可怜,反而一直以为自己了不起。
我读着读着,就觉得阿Q真是个很可笑的人物。
他总是自我欺骗,活在一个假想的世界里。
当别人羞辱他时,他却以为那是在夸奖他。
我觉得这就像作者在告诫我们,不要跟阿Q一样活在自己编造的梦境中,要清醒地面对现实。
虽然这本书很有意思,但小朋友可能会觉得里面有些地方太深奥难懂了。
不过老师说,我们长大后还会重新学习这部作品,那时就能完全体会到鲁迅先生的深刻思想了。
总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受益良多,对人生有了新的领悟。
以后我一定会像书中鲁镇那样,保持理智务实的人生态度。
鲁迅运命读后感100字左右作文篇3“捧着一颗心去,不带半颗草回”这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鲁迅先生爱看书,用他那个尖锐的"笔杆子”与当时腐败的政府作斗争,他多次碰壁但他没有缴械投降,在文海中义正言辞地辱骂,当时政府的无能,诉出了平民生活的艰苦。
在文章的第二标题中作者问鲁迅先生他的鼻子为何是扁的?鲁迅先生说了一个笑话:“小时候在捉迷藏的时候天天撞到墙鼻子就扁了。
”鲁迅先生不是胡说,由于他的作文多次辱骂政府也因此多次被捕,他的生活是多么的坎坷,这样的他不碰壁才怪。
关于诚信的名人事迹文言文
关于诚信的名人事迹文言文鲁迅先生为国士无双之志士,虽身处风云变幻之世,但其品行高洁,坚持真理,诚信如山。
鲁迅先生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为世人所称颂,然其一生之所秉持的诚信精神同样为后人所铭记。
公元一八九一年,鲁迅诞生于江苏绍兴的书香之家,其父鲁锡之为士大夫之风范,对鲁迅产生深远影响。
少年之时,鲁迅立志报国,秉持诚信为己任。
及至求学于日本,他刻苦钻研,锲而不舍,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诚实守信”的理念。
鲁迅先生骨子里有一颗热爱真理的心,对于社会不公、民众疾苦,始终保持敏感。
在文学创作中,他直面社会黑暗,敢于揭露那些伪善、虚伪之丑陋。
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正直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丑恶,为真理而奋斗,以笔墨描绘出他内心深处的坚定信仰。
鲁迅先生在文学创作之外,更在学术领域显露其真知灼见。
他不妥协于时势,坚持真理,毫不回避那些可能触怒当时政治势力的论调。
他的《中国小说史略》、《故事新编》等著作,以真实客观的态度,对中国文学历史进行深刻分析,为学术界赋予新的启示。
然而,鲁迅先生并非只是一个坚持真理的学者和文学家,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社会活动家。
他在上海创办的“育文书院”为培养人才、振兴国家立下汗马功劳。
他抛弃了传统的文人雅士姿态,深入百姓之间,倾听他们的心声,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鲁迅先生不仅在笔端宣扬诚信,更在行动中为之付出。
鲁迅先生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深刻的学术洞见,以及对社会的关切和积极的社会行动,展现了一位真正的诚信之士的风采。
他的一生,如同他笔下的文字,充满真挚与坚守,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以鲁迅先生为楷模,我们也应该时刻保持真诚守信的品质,将这份信仰传承下去。
鲁迅的破恶声论
鲁迅的《破恶声论》及其现代性乐黛云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至辛亥革命(1911)的十年间,到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达数千人,其中多数倾向于反清革命。
他们出版了许多书报,其中十多种杂志是先后由各省留日同乡会或以各省留日同人名义出版的,内容上也偏重报道各省当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问题,并从事科学的启蒙宣传,如《浙江潮》、《河南》、《江苏》、《汉声》、《洞庭波》、《云南》、《四川》等。
鲁迅于1902年4月到达日本,同年11月,许寿常、陶成章等即在东京组织了百余人的浙江同乡会,并出版了《浙江潮》月刊。
鲁迅写的《中国地质略论》,翻译的《斯巴达之魂》、《地底旅行》的一部分都发表在1903年的《浙江潮》上。
鲁迅后来在日本完成的几篇重要论文如《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则大多陆续发表于后来的《河南》杂志(1907年创刊,主编武人)。
《破恶声论》以“迅行”的笔名发表于1908年12月出版的第8期《河南》。
这是鲁迅在日本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约七千字,虽未写完,却是集大成之作,它是鲁迅留居日本七年来思考的结晶,是他在《文化偏至论》和其他文章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社会改革问题更进一步思考的结果。
何为“恶声”?“破恶声”是本篇的主旨。
何为“恶声”?这得从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已经提出的“掊物质,排众数”的主张说起。
所谓“掊物质”是反对“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的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
重其外,放其内,取其质,遗其神,林林众生,物欲来蔽,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
鲁迅认为这正是“十九世纪文明之通弊”,必须加以掊击。
“排众数”的“众数”在《文化偏至论》中是指三部分人:一类是“垂微饵以冀鲸鲵”的巨奸,“将借新文明之名,以大遂其私欲者”;另一类是“宝赤菽以为玄珠”的“盲子”,他们对自己大声疾呼的东西还不了解,就自以为得了人生真谛,借众凌寡;还有一类则是将“陈旧于殊方”的“迁流偏至之物”“举而纳之中国,馨香顶礼”。
论鲁迅早期文言论文中的知识分子批判
论鲁迅早期文言论文中的知识分子批判鲁迅在其早期文言论文中对以洋务派和维新派为代表的新派知识分子展开了激烈的批判。
在鲁迅看来,当时的知识分子没有精神的追求而只有浅薄的功利主义;他们以志士英雄自居,但却充满奴性,没有独立的见解;他们虽然有一些新知识,却极其浅陋粗疏,或者只看表面而不探求根本;他们自以为掌握了真理,对民众颐指气使,毫不留情地压制和打击一切不同的意见。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国民性的批判历来为人熟知。
然而,鲁迅思想中更为深刻的是他对知识分子自我的批判,这也是他超越同时代其他知识分子的地方。
他意识到,作为中国社会启蒙者,知识分子只有不断反思自我,去除自己身上因袭的重担,才能真正承担起启蒙大众的任务。
学界关于鲁迅对知识分子批判的研究,往往更多的集中在其五四之后的作品上,对其早期的论文尚未予以足够的重视。
其实鲁迅在早期的论文中对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就有相当深入的分析和非常严肃的批判,五四之后的知识分子批判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对早期论文的扩展和深化。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鲁迅早期文言论文中的知识分子批判做一点梳理和分析。
一、鲁迅早期批判知识分子的原因鲁迅在东京时期即参加了当时的光复会,积极投身到革命事业当中。
但鲁迅超越一般革命派知识分子的地方在于,他不只重视实际的政治、军事斗争,而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改造文化、启蒙大众的工作中来,而这一点在当时恰恰是被革命派所忽视的。
据《呐喊·自序》记载,鲁迅本是抱着医学救国的目的进入仙台医专的,但幻灯片事件之后他却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在鲁迅看来,要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只是物质和制度方面的变革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彻底改造国民的精神,改造传统文化,中国才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因此,这也就要求知识分子挺身而出,积极承担起启蒙大众的艰巨任务。
因此,鲁迅在其早期论文中总是极力地呼唤“精神界之战士”的出现,希望通过他们的振臂一呼来启发民众的自觉,从而实现国民精神的彻底改造。
论鲁迅笔下的先驱者形象
论鲁迅笔下的先驱者形象(提纲)解释何为先驱者,指那些与他们同时代的人相比,他们的思想要先进的多,他们的言谈举止被人接受不了,视为异类、怪物、疯子的人鲁迅笔下所刻画的正是这类人,他们被人遗忘、被围观鉴赏、被迫害,甚至被人“吃”1.先驱者的被遗忘及原因先驱者的被遗忘主要通过坟墓这一意想来表现。
例举四烈士、黄花岗烈士、夏瑜的坟墓以及造中山墓所出现的歌诀,来具体写先驱者的被遗忘。
尔后写先驱者被遗忘的原因:缺乏群众基础。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2.先驱者的被围观鉴赏及意义通过写民众对像他们一样的平民百姓的围观鉴赏,引出对先驱者的围观鉴赏。
用以色列人钉杀耶酥,夏瑜牺牲时,狂人发病时以及疯子要吹熄长明灯时,众人的围观鉴赏来说明。
并揭示出先驱者的价值,他们是觉醒者,他们将在不久的将来唤醒沉睡的人,最终毁掉铁屋子冲出去。
3.先驱者的受迫害及其根源由《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和《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两个不同先驱者的受迫害情形,揭示出他们受迫害的根源是当时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与他们的思想是同步的。
4.先驱者的被“吃”先驱者最大的悲哀不是被民众所不理解,所迫害,而是被“吃”掉。
以夏瑜为例来说明。
总的来说先驱者的被遗忘、被围观鉴赏、被迫害、的原因及价值。
论鲁迅笔下的先驱者形象内容提要:本文认为,鲁迅在特异的年代里,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对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对时代敏锐的感知,刻画出了一系列先驱者形象。
他们被遗忘、被围观鉴赏、被横加迫害,甚至被“吃”。
关键词:先驱者被遗忘被围观鉴赏受迫害被“吃”论鲁迅笔下的先驱者形象先驱者,是指那些与他们同时代的人相比,他们的思想要比其先进的多,他们的行为往往让他们同时代的人接受不了,视他们为异类,怪物;他们的言语往往让他们同时代的人称为疯子的胡言乱语,不可理解。
鲁迅笔下的先驱者就是这类人,他用自己手中的笔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先驱者被遗忘,被围观鉴赏,被横加迫害和甚至被“吃”的令人深思的画面。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鲁迅
2022年第1期文史春秋人物春秋● 刘明钢百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而鲁迅就是新文化运动中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鲁迅加入了《新青年》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开始的。
那时的鲁迅正陷于无以自拔的悲哀与失望里,除去应付北洋政府委任的教育部公职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苦坐在绍兴会馆中抄古碑、辑古书、读佛经。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如实地记述了当时的心境:S 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
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17年。
那年夏季的一天,老友钱玄同来访,才打破了抄古碑者心中的孤寂。
《〈呐喊〉自序》记录了鲁迅与钱玄同的一番对话与想法:“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没有什么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2022年第1期文史春秋人物春秋的悲哀。
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初三话题鲁迅先生忧国忧民
鲁迅先生忧国忧民
从远古至今,从夏商周到过往的唐宋元明清,以至于近代的民国和现今的新中国。
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洗涤了无数朝代的灵魂,朝代的变更恍如潮水,后浪推着前浪,在这浪涌交际之时也随之涌现出了一批批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
在《朝花夕拾》中,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爱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藤野先生》中,那个刚刚留学日本的鲁迅为了救国救民不惜远涉他乡专注学医,但因看不惯中国留学生的所作所为,不惜辗转了多个地方,最后终于滞留仙台,拜读在藤野先生执教的学校中。
经过了匿名信事件和电影事件,鲁迅先生终于认识到要救国就要拯救这些麻木不仁的灵魂,要拯救灵魂就要依靠文学,于是鲁迅先生为救国救民,离开了他敬爱的藤野先生,开始了弃医从文的道路。
出于爱国,鲁迅先生一身肝胆化作报国的力量,他用自己的笔锋像那些所谓“爱国志士”进行猛烈抨击,把笔作为自己的武器,把文章作为自己的盔甲,全身武装,为报效祖国而奋斗。
鲁迅先生忧国忧民,为报国而立志,为志愿而不懈地奋斗着。
鲁迅生平与其创作关系
论鲁迅生平与其创作的关系摘要: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先驱,他在小说、杂文、散文、散文诗等方面都做出了改革和创新,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一眼活的泉水。
王安忆在《纪实与虚构》一文中说:“文学创作从来就不是作家凭空想象出来的,而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鲁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更是创作的一生,他的生活经历与其创作有着莫大的关系。
关键词:鲁迅创作小说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浙江绍兴。
鲁迅是他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所使用的笔名。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1】。
从文学地位上来说,鲁迅是20世纪文学界的巨人,是现代文学的灵魂;从思想解放上来说,鲁迅是一位走在时代前列,用自己的呐喊唤醒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导师,他的思想具有深刻性、超越性和恒久性;从革命战争上来说,鲁迅又是一位执笔战士,以其犀利冷峻的笔触直指旧军阀、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势力。
诚如毛泽东所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2】。
下面我将以鲁迅先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阐述他的生平与创作关系:一、开明家庭对鲁迅知识思想的启蒙:鲁迅的家庭曾是隶属于江河日下的封建王朝,但鲁迅先生是幸运的,他的家庭比一般家庭要开明得多。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曾是翰林院的庶吉士。
他有学问,性情耿直,以喜欢“骂人”而出名。
常常毫无顾忌地从“呆皇帝”、“昏太后”一直骂到亲族中的后辈子孙。
但在思想上,他却是比较开明的。
他并不强迫儿孙们去钻研科举八股,主张小孩子应该先念一点历史书,以对史实有一个简括的了解。
他曾写过一封《示樟寿诸孙》的信,主张孙辈们读书应读白居易、李白、陆游、苏轼等人的诗文,因为那些诗词“明白易晓”、“志高词壮”、“笔力雄健”,而不主张学过于“艰深”“奇崛”的杜甫和韩愈的诗,这表现出他的爱好和格调。
后来他还主张孙儿们去投考当时维新运动中开办的新式学堂——浙江求是书院。
林语堂鲁迅之死任选角度作一短评不少于五百字
林语堂鲁迅之死任选角度作一短评不少于五百字在而今的社会语境下,有一种声音正在不断放大。
即“鲁迅若活着的话便如何如何”,言语中颇有不平之意,似乎是在为先生招魂。
而观其言论,亦不过是假借鲁迅之盛名,为自己之观点赋能,以提高音量,争夺话语权舆论场而已。
五四运动推倒了孔子的偶像,当下的我们又立起鲁迅雕像之举,可谓是一种诡异的轮回。
在《娜拉出走以后》中,鲁迅尖锐地指出,若无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娜拉即使出走依然毫无生存的希望。
其结局或沦为娼妓,或回归家庭,这样的悲剧结尾令人不忍。
而鲁迅死后若无为其祛魅的过程,无自我之立场,表达之勇气,结局亦将又是一个“为尊者讳”的轮回悲剧,亦颇为可惜,而林语堂《鲁迅之死》一文的创作,便是其对鲁迅祛魅工作所进行的尝试与努力。
在文章的开头,林语堂便解构鲁迅之死的意义,从个人出发,“鲁迅不怕死,何谓以死悼之?”点明社会上为鲁迅之死而扼腕痛惜者或有违死者本意,而后从社会历史角度,以投石击水之喻。
孔子传《论语》,秦始皇求长生之旧事,道出“鲁迅来,忽然而言,既毕其所言而去,斯亦足矣”的道理,呼应开头的“若说悲悼,恐又不必,盖非所以悼鲁迅也。
”猜测。
死就是死,不因死者是鲁迅而厚重,也不因死者是其他人而浅薄,是一种相对于生的状态,这也暗合了道家传统的“齐生死”之观念。
无论从死者愿望,社会历史还是哲学层面,林语堂都以冷静沉稳的笔调轻松化解了鲁迅之死所承担的过多的不必要的文化包袱,并指出过于隆重,过于轰动的悲悼活动是不相宜的。
反而会使另有所图者得逞。
再次,若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他人也是你的地狱,从林语堂宁愿开罪于鲁迅,也不肯依附于左派。
心中无党见之杂念来看,林语堂在这段关系中始终保持了主体性与独立人格。
只有如此才能在“他人即地狱”的环境中坦然自处。
从《鲁迅之死》中我们所见的林语堂不是借长者之名为自己造势,曲解鲁迅以方便传达己见的小人。
也不是战战兢兢,唯鲁迅是从的原教旨主义者,而是一个力图在鲁迅死了以后为其祛魅,重建文化世界,继往开来的开拓者形象。
鲁迅的感人短事迹600字(精选)
鲁迅的感人事迹作文1当旧社会的民众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时,是谁在呐喊?当反动政府对内严酷统治,对外奴颜婢膝时,是谁在彷徨?是您,鲁迅先生!是谁在为愚民们的麻木不仁而无奈又愤恨?是谁在为革命者们的鲜血痛惜又哀悼?是您,鲁迅先生!是谁在黑暗中擎着火把奋勇前驱,是谁执着匕首,在国民党政府的心脏上刺了一刀又一刀?是您,鲁迅先生!革命路上的前驱!革命者的导师!民族的脊梁!您有一双透明睿智的眼睛,透过层层迷雾,看到了远方的希望。
因此,您看到了实业救国泡沫般的脆弱,看到了治病救人纸飞机样的局限,您看到了,只有首先拯救人的心灵,拯救整个民族的灵魂,才有可能在九州大地上空扫除阴霾,重现晴空,才有可能让东亚睡狮觉醒,炎黄子孙重新挺起腰杆,再度昂首阔步!于是您三改志愿,在革命路,自强路,救国路上始终不渝的艰难的前行。
您有一只锐利锋芒的笔,国民党政府进行文化围剿,五名革命作家的鲜血溅在漫漫黄沙上时,您为他们铸就了不朽的丰碑,《为了忘却的纪念》,我们又怎敢忘记?!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志士们的生命结束在卫兵的刀枪下,您为他们唱响了嘹亮的赞歌,《纪念刘和珍君》,我们当永远铭记在心!您的篇篇杂文好似黑暗夜空中的阵阵惊雷,道道闪电,让魑魅魍魉无处遁形;您隐忍着失去同行者的痛苦,用笔杆喷射出内心的怒火,忍看新朋成旧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路正长,夜也正长,您是真的猛士,更将奋然而前行。
中华民族不正是由于有的一个个您这样的猛士,才能在困境中愈挫愈勇,代代生生不息吗?鲁迅的感人事迹作文2最近我读了《感动中国》这本书中介绍鲁迅成长故事的文章,深受感动。
鲁迅是我最敬佩的一位文学家,他那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使我惊叹不已。
鲁迅之所以能成为令中国人骄傲和震撼文坛的文学巨匠,和他在童年养成的良好习惯是密不可分的。
正如奥格.曼诺所说:“事实上,成功与失败的差别,来自不同的习惯。
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使人终生受益,坏习惯将将推入万丈深渊,永远不的翻身,因为恶习像一跟铁链,你一天不去该掉它,她就多缠绕你一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鲁迅的“志士之祸”-学术研究论文论鲁迅的“志士之祸”张全之,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澳门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志士”一直是一个褒义词,指那些有高尚志向和道德节操的人。
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从此“志士仁人”或“仁人志士”就成为汉语中极富表彰性的词汇,一直沿用至今。
但在鲁迅笔下,“志士”常常成为他讽刺、挖苦甚至贬斥的对象。
在《破恶声论》中,他谈到一些所谓的“志士”禁止农人搞祭祀活动时就愤怒地写道:“农人之慰,而志士禁之,则志士之祸,烈于暴主远矣。
”正是在这句话中,鲁迅提出了“志士之祸”的概念。
从《破恶声论》整篇文章来看,鲁迅对“志士”的讨伐,不只限于禁止农人娱乐这一件事,而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乱相,充分表达了他对“志士”的厌恶与批判。
“志士”历来被看作社会的精英、民族的栋梁,何以会遭受鲁迅如此激烈的笔伐?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要搞清楚“志士之祸”的含义,先要分析“志士”一词在《破恶声论》中的含义。
纵观全文,“志士”一词一共出现了15次,分别归属在13句话中。
此外还有含义十分相近的“伪士”一词,出现了一次,未列入统计数据。
为了后面的论述方便,我将这13句话划分为五组,具体如下。
第一组:……志士多危心,亦相率赴欧墨,欲采掇其文化,而纳之宗邦。
第二组:(1)今者古国胜民,素为吾志士所鄙夷不屑道者,则成入自觉之境矣。
(2)崇侵略者类有机,兽性其上也,最有奴子性,中国志士何隶乎?(3)而吾志士弗念也,举世滔滔,颂美侵略,暴俄强德,向往之如慕乐园……(4)今志士奈何独不念之,谓自取其殃而加之谤……第三组:(1)虽中国志士谓之迷,而吾则谓此乃向上之民,欲离是有限相对之现世,以趣无限绝对之至上者也。
(2)国民既觉,学事当兴,而志士多贫穷……计惟有占祠庙以教子弟。
(3)若在南方,乃更有一意于禁止赛会之志士。
(4)号志士者起,乃谓乡人事此,足以丧财费时,奔走号呼,力施遏止……(5)农人之慰,而志士犯之,则志士之祸,烈于暴主远矣。
第四组:……然此破迷信之志士,则正敕定正信宗教之健仆哉。
第五组:(1)故病中国今日之扰攘者,则患志士英雄之多而患人之少。
志士英雄,非不祥也,顾蒙帼面而不能白心,则神气恶浊,每感人而令之病。
(2)顾志士英雄不肯也,则惟解析其言,用晓其张主之非是而已矣。
以上五组言论,除第五组是总论“志士”的特点外,其余四组分别代表了四类人,具体分析如下:第一组指面对民族忧患,率先赴欧美学习先进经验,“苏古纳新”以图救国的知识分子。
鲁迅一方面肯定了他们在救国问题上的积极努力,认为”中国之人,庶赖此数硕士而不殄灭”,但同时鲁迅也指出,他们学习西方仅得其皮毛,未能改变中国的“寂漠”状况。
第二组指那些鄙视印度、波兰等落后国家,崇拜武力,崇尚侵略的进化论者和主张以武力解决中国问题的革命者。
这一观点在《文化偏至论》中也有表达,他将那些“竞言武事”的人,讥为“辁才小慧之徒”。
第三组指那些反对宗教、反对迷信的文人。
清朝末年,由于义和团运动大力宣扬迷信,引发了士人对迷信的反感;又加上庚子事变引发的危机,清政府被迫实行了“新政”。
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破除迷信,“废庙兴学”。
鲁迅对这一做法十分厌恶,愤怒地写下“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句子,其中“伪士”是对“志士”的进一步贬称。
伊藤虎丸认为,“伪士”指保皇派的改良主义者,这是不准确的。
在“清末新政”中,主张并实施“废庙兴学”的大有人在,不只是康梁师徒。
第四组指提出“改儒学为孔教”的康有为等人。
儒学并非宗教,但康有为有感于西方宗教的强大势力,试图将儒学宗教化来对抗耶教。
他在1886年《康子内外篇》中,首次使用“孔教”一词,并与佛教、耶教并称。
1895年和1898年,康氏两次上书朝廷,建议遍设孔庙,祭祀孔子,将儒学定为国教。
康的主张受到了章太炎的激烈批评。
鲁迅显然受到章氏的影响,也对康氏的主张痛加打伐。
由上述四个方面不难看出,“志士”并非专指某一类人,而是指当时活跃在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领域的各类人员。
可以说,年轻的周树人满怀激情地横扫了当时中国社会上的各路救国豪杰,这一批判立场跟《文化偏至论》是十分相似的。
《破恶声论》其实就是《文化偏至论》的姊妹篇,“恶声”来自于文化上的“偏至”,二者互为表里。
鲁迅极善于对复杂的现象进行简洁地分类,像纷繁复杂的中国历史,被他直接划分为“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同样,对于上述这四类人物,鲁迅在《破恶声论》中直接一劈为二为“妄行者”与“妄惑者”:“(妄惑者)狂蛊中于人心,妄行者日昌炽,进毒操刀,若惟恐宗邦之不蚤崩裂”;他所期待的“独具我见之士”,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洞瞩幽隐,评隲文明,弗与妄惑者同其是非”。
所以,“妄行者”与“妄惑者”从言论和行动两个层面,概括了他所要批评的“志士”。
对于众多的“恶声”,鲁迅也划分为两类:“一日汝其为国民,一日汝其为世界人。
前者慑以不如是则亡中国,后者慑以不如是则畔文明。
”前者概括了腾沸于人口的各种救国论调,后者指的是无政府主义者,当时主要是以刘师培为代表的“东京派”和以吴稚晖等人为代表的“巴黎派”,本文中的“志士”主要指的是前者。
作为一位年轻人,鲁迅何以对当时活跃在中国舞台上的各类“志士英雄”采取如此激进的批判态度?这主要基于他对这些“志士”的深刻观察,发现了他们身上难以克服的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私。
早在《文化偏至论》中,他就敏感地意识到,那些主张“以习兵事为生”的革命者“虽兜牟深隐其面,威武若不可陵,而干禄之色,固灼然现于外矣”;那些主张“制造商贾立宪国会”的改良者不过是“假力图富强之名,博志士之誉;即有不幸,宗社为墟,而广有资金,大能温饱”;至于那些“识时之彦”,除了一些“盲子”之外,“少数乃为巨奸,垂微饵以冀鲸鲵”。
在《破恶声论》中鲁迅继续批判这些志士“掣维新之衣,用蔽其自私之体”,“不得不假此面具以钓名声于天下”。
这些批判,都基于“志士”们的动机:他们在冠冕堂皇的言行背后,隐藏着自私自利的诉求。
在这里我们看到,鲁迅将“动机”作为评判“志士”们言行的出发点,表现了鲁迅在评价人物时不仅看你做了什么,还要看你为什么去做,这种深刻的观察,很容易洞穿那些虚伪的假面。
但另一方面,它也显示了鲁迅在救国问题上的理想主义倾向和在知人论世方面存在的道德洁癖。
所以他强调“爱国出于至诚”,“诚于中而有言”方是真正的爱国。
这种道德上的洁癖,在鲁迅的一生中一直存在着:他做事力求完美,看人总是多疑,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对中国“正人君子”的批判,也是这一思路的延伸。
二是肤浅。
他痛恨那些“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的“志士”们,“灵府荒秽,徒炫耀耳食以罔当时”,实则是欺世盗名之辈。
在批评以科学反对迷信时,鲁迅嘲笑了那些只知道“鬼火”是磷、人体是细胞这些皮毛知识就四处卖弄的人,“虽西学之肤浅者不僚,徒作新态,用惑乱人”。
正是这些人,制造了一个看上去“扰攘”实则“寂漠”的世界。
在《破恶声论》中,“寂漠”与“扰攘”是一对相反的概念,中国当时一方面“言议波涌,为作日多”,“靡然合起,万喙同鸣”,但由于这些声音“不揆人心”,都是表面文章,所以越是热闹,越显得寂寞。
在晚清众声喧嚷、各种思潮腾涌的喧闹声中,鲁迅应该是唯一一个感到寂寞的人,这种寂寞表明了他与当时社会思潮之间的巨大分歧,说明他已经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思想路径。
三是聚众。
晚清的义和团事件和庚子事变,导致了封建王朝的严重危机。
朝廷开始实行“清末新政”,试图延续自己垂危的命脉,同时各路英豪也各显神通,从西方拿来了各种主义和方法,“有科学,有适用之事,有进化,有文明”。
具体来说,当时鲁迅身处的日本,是中国政治家和各种政论家的舞台,改良与革命、世界大同与暗杀,“金石黑铁”与“新民”,各种论调纷纷亮相,各自吸引了一批追随者。
在鲁迅看来,这些聚众喧哗的各种论调,“寻其立意,虽都无条贯主的,而皆灭人之自我”。
鲁迅似乎是天生的少数派,看到聚众扰攘的场面,就心生疑窦。
在《文化偏至论》中就提出了“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主张,到《破恶声论》,这一主张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四是无信。
鲁迅在《破恶声论》中表达了对信仰的态度:有信仰强于没信仰,哪怕信仰的是鬼神之类的原始宗教;但无信仰强于被迫信仰某种外在的宗教(或理论),所以他对康有为等人的儒学宗教化,给予了批评。
中国虽然不是一个有严格宗教信仰的国家,但民间自有自己的信仰对象,这就是被“志士”称为.“迷信”的东西。
面对着以科学反对迷信的运动,鲁迅起来为迷信辩护,这是否意味着鲁迅站在迷信的立场上,反对科学?事实并非如此,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鲁迅认为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必须有的依托,他认为“人心必有所凭依,非信无以立,宗教之作,不可已矣”。
其次,中国的原始信仰,保留了人性中极为纯洁的部分。
中国虽然没有西方那样的一神教,但中国人“普崇万物为文化本根”,是极为宝贵的精神传统,正是这一传统保留了“气禀未失之农人”,与之相比,中国的士大夫由于丧失了这种原始信仰,导致人性的堕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出了“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话。
再次,鲁迅认为科学与宗教并不矛盾,都是人类精神所依靠的宝贵财富。
西方早就有将科学与宗教合二为一的传统;尼采虽然借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批判耶教,但他从没有否定信仰。
所以科学与信仰并不相悖。
至于中国那些借助对科学的一知半解就废庙兴学,或以反对迷信之名,禁止农人祭祀神灵的行为,都是粗暴的,这就是鲁迅所谓的“志士之祸”的最直接的含义。
以上四点,其核心就是虚假、虚伪与虚饰。
在鲁迅看来,无论是来自西方的种种理论,还是从古代发掘出来的种种救国学说,都不是从提倡者的“渊深之心”发出来的,都是“不撄人心”的外在理论,与人的内心无关,自然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由此看出,鲁迅这时期的启蒙主张,不是借助西方的种种理论,来破除中国的愚昧和麻木,而是通过反诸内心的方式,唤醒“真的人”,他说“患志士英雄之多而患人之少”,就将“志士”和“人”对立起来,所谓“人”,就是拥有“心声”和“内曜”的独立个体:“盖惟声发自心,朕归于我,而人始自有己;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
这种寻找诚与真的努力,是鲁迅启蒙思想的一大特色,也是他在日本时期思考中国问题的基本思路。
据许寿裳回忆,鲁迅在弘文学院的时候,就说中国文化最缺乏的是诚与爱。
可见,他将“诚”看作是破人荒的途径,为此他提出了“白心”的概念:“志士英雄,非不祥也,顾蒙帼面而不能白心,则神气恶浊,每感人而令之病。
”“白心”一词出自《庄子·天下》篇,原文为:“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苛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
”“白心”即是表白心愿,或指赤子之心,都是在呼唤着“志士”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