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点五年级
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1.预测:光在空气中是沿什么路线传播的?
2.提供实验器材:3张小孔板、手电筒(手电筒不可用激光笔代替)
3.设计实验方案:用手电筒横向照射小孔,从第三个小孔看手电筒的光来判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4.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在较暗的光线下效果较好)
3.实验总结
根据实验结果,准确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4.整理器材
将实验材料整理好。
实验结论: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回形针、铁钉、盐水、人体等;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皮、木头、纯净水等。
实验内容:检测暗盒里的电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实验器材:电路暗盒、电池、电池盒、灯座、小电珠、导线
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
4.交流实验结果。
3.检测液体的导电性能
1.预测:哪些液体能导电?
2.用检测电路分别检测液体的导电性能:将检测电路留出的两根检测线都放入液体中,通过小电珠的亮与灭来判断液体的导电性能。
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
4.交流实验结果。
4、检测人体的导电性
1.介绍验电球。
2.用验电球检测人体的导电性:用两只手分别接触验电球的两个触点来判断人体的导电性能。
3.实验总结
根据观测现象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内容: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4、看月亮
实验器材:月相盒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报告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培训1、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实验器材:蜡烛、三张小孔纸我的猜测:两张纸板的小孔对齐,光就能照到纸屏上。
步骤:1、给老师讲述“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实验所需材料名称。
2、打开手电筒(或点燃蜡烛),放好纸屏,两手各拿一张有孔的纸板。
3、边实验,边给老师讲你的发现。
(两张纸板的小孔对齐,光就能照到纸屏上。
)4、整理仪器。
观察到的现象:两张纸板的小孔对齐,光就能照到纸屏上。
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秋季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评分标准学校年级班级时间实验课题: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2、镜子的反光现象实验器材:平面镜及支架我的猜测:平面镜能成像,能反光步骤:1、给老师讲述“镜子的反光现象”实验所需仪器名称。
2、把这些材料组装好并进行实验。
3、照一面镜子,你能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通过镜面,能看到其它物体;镜子里的像和物体左右相反;等)4、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它们的角度,你有什么发现。
(镜子里面有很多像。
)5、整理仪器。
观察到的现象:像和物体左右相反,镜子里面有很多像。
结论:平面镜能成像,能反光。
秋季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评分标准学校年级班级时间实验课题:镜子的反光现象实验器材:凸透镜我的猜测:凸透镜有放大作用步骤:1、给老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名称。
2、给老师讲述凸透镜的特点。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3、做凸透镜放大的实验。
(把凸透镜对着要观察的物体,通过凸透镜进行观察)4、给老师说一说实验的结论。
(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5、整理仪器。
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凸透镜进行观察,物体适当的放大。
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评分标准学校年级班级时间实验课题:凸透镜的放大作用实验器材:凸透镜我的猜测:凸透镜有聚光作用步骤:1、给老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名称。
2、给老师讲述凸透镜的特点。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3、做凸透镜聚光的实验。
(把凸透镜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能看到很亮的光点)4、给老师说一说实验的结论。
2022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总结
2022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总结在2022年的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中,我们进行了多个有趣的实验,通过实践探索,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以下是对这些实验的总结:实验1:水的沸点这个实验我们通过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探究了水的沸点。
我们首先将水倒入锅中,然后加热,观察到水开始冒出气泡,最后沸腾。
我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水的沸点约为100摄氏度。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水的沸点与环境气压有关。
实验2:植物的生长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探究了植物的生长过程。
我们将种子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环境中,如阳光、水和土壤。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们发现只有在同时具备阳光、水和土壤的条件下,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这个实验让我们了解到了植物的基本需求。
实验3:物体的浮力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研究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我们选择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将它们分别放入水中,并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
我们发现,物体的浮力与其体积有关,体积越大的物体浮力越大。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了浮力与物体所处液体的密度也有关系。
实验4:电流的通路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电流的通路。
我们通过搭建简单的电路,将电池、导线和灯泡连接起来。
我们观察到,只有当电路通路畅通,电流才能通过导线,使灯泡亮起来。
这个实验让我们了解到了电流的传导原理。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我们将继续努力,在科学实验中探索更多有趣的现象,为我们的科学学习增添更多乐趣。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践活动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1.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的位置变化,同时观察影子的变化规律。
2.画一画不同日子里月亮的不同形状,并指出什么是上弦月、蛾眉
月、满月、新月、凸月等。
3.有些动物白天活动,夜晚休息;有些动物白天休息,夜晚活动。
至少各举2例说明。
4.用什么实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如小孔成像实验,手电筒和三张小孔纸板实验……)
5.照照镜子里的你,照照镜子里的文字,用镜子对着光,你能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6.把一根直的吸管或铅笔插进水中,从上面看、从侧面看水中的吸管或铅笔,你有什么发现?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7.用凸透镜、凹透镜玩一玩,如让阳光透过透镜,用透镜看看文字或物体,把透镜对着窗户,调节距离观察影像,会从中知道两种透镜的哪些特点?
8.用三棱镜或其他方法,制造彩虹,并说说其中的道理。
9.拿一个小灯泡,或电灯泡,说说它的构造。
10.做一个简单电路,使小灯泡发光。
11.认识不同的磁铁,说出不同磁铁的名称,以及两极名称。
12.磁铁有哪些性质?用什么实验来验证?至少做三种实验。
(如吸铁、磁性传递、指示方向、磁力大小、同极相斥、磁化……)
13.做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并说说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14.分别测量自己在安静状态下、运动结束时和休息3分钟后,3种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你能发现什么?
15.用气球或其他方法,测测自己的肺活量,并说说一个人的肺活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16.测量1分钟的心跳与脉搏次数,看看能发现什么?
17.举1例说明哪些是观察到的事实?哪些是解释?
18.拿一种模型,进行演示,并说说模型起什么作用?。
五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科学实验:观察动植物细胞动植物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通过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组成和生命的本质。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显微镜观察某些常见动植物的细胞,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材料:1. 鲜竹叶、洋葱片2. 显微镜3. 李氏液(苏教版生物教材附带)4. 显微镜载玻片和盖玻片5. 镊子、刀片实验步骤:1. 将鲜竹叶取下数片,放入李氏液中浸泡10分钟,取出后用镊子将叶片上的叶表皮剥离,并将其放置在载玻片上。
2. 将载玻片上的叶表皮切割成适当大小,用刀片切割成细胞片。
3. 在载玻片上加入一滴李氏液并盖上盖玻片。
4. 将装有细胞片的载玻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片夹上,并将显微镜调节到适当放大倍数。
5. 通过调节焦距和光亮度,观察叶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特点,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6. 重复上述步骤,观察洋葱片的细胞结构,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记录表:样本名称:鲜竹叶细胞结构:由多个方形细胞构成,细胞内含有绿色色素体。
样本名称:洋葱片细胞结构:由多个长方形细胞构成,细胞内含有圆形或椭圆形的细胞核。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鲜竹叶和洋葱片的细胞结构。
一个显著的共同点是,它们都由多个细胞组成。
每个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
在鲜竹叶的表皮细胞中,我们观察到这些细胞呈方形,且密集排列。
细胞内还含有绿色色素体,这是由于叶绿素的存在。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它使植物能够吸收阳光能量并转化为化学能。
而洋葱片的细胞则呈长方形,细胞排列较为整齐。
我们还观察到细胞核的存在,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决定细胞的生长和功能。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也认识到细胞是生物界中最基本的单位,是构成生物体的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生物的奥秘。
结论:通过观察鲜竹叶和洋葱片的细胞结构,我们发现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态特点和功能。
小学五年级的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doc
路2.把小电珠装入灯座,注意装小电珠时不要太用力。
3.用导线把电池盒、小灯座、开关连接起来,并留出检测线,注意所用导线两头的绝缘层一定要事先剥去。
4.检测电路的通电情况。
2.检测物品的1.预测:哪些物体能导电?
导电性能2.用检测电路分别检测物品的导电性能:将检测物品分
到看清彩虹为止。
3.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记录。
4.交流实验现象。(此实验也可直接用三棱镜代替,更具可操作性。1、在室外阳光下平稳放置三棱镜;2、轻轻转动三棱镜,使光线投射到室内或暗处的走廊墙壁上;3、观察光的颜色。)
2.合成彩色光1.指导学生在圆纸片上用水彩笔画出等份的七种颜色。
实验2.将铁钉插入圆纸片中心,制成一个陀螺。
实验结论: 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实验序号:10
实验内容: 判别导体和绝缘体(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
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
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作要点
实验类型: 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1.介绍月相盒
操作要点
1.小电筒代表太阳;
2.盒中间的乒乓球代表月球;
3.月相盒周围的小孔代表一个月中在不同时候看月相;
2.观察月相盒1.学生连续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注意时间变化;
中月相变化
2.边观察边记录观察结果;
3.观察总结
展示学生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一个月中月相变
2.研究不同透1.用不同透镜观察物体,然后比较观察现象;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新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新苏
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完整版)(2024新苏教版)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长度
实验目的
1. 学习使用直尺、卷尺等工具进行物体的长度测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验原理
1. 长度是物体在某一方向上的延伸,可用长度单位(如米、厘米、毫米等)来表示。
2. 直尺、卷尺等工具是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实验材料与工具
1. 直尺
2. 卷尺
3. 铅笔
4. 实验记录表
5. 实验对象(如书本、桌子等)
实验步骤
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实验对象。
2. 组长负责记录实验数据,其他组员进行测量。
3. 使用直尺或卷尺,测量实验对象的长度。
4. 将测量数据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5. 各组互相交流实验结果,分析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注意事项
1. 测量时,直尺或卷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
2. 测量过程中,要保持直尺或卷尺的稳定性,避免晃动。
3. 测量数据要准确,避免误差。
实验拓展
1. 尝试使用其他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如毫米、分米等。
2. 探讨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
实验评价
1. 实验报告(30%)
2. 实验操作准确性(30%)
3. 实验数据记录完整性(20%)
4. 实验拓展思考(20%)
实验报告模板。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器材:月相盒、手电筒、黑色卡纸、白色卡纸、剪刀、胶水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步骤1.制作月相盒2.观察月相变化3.实验总结4.整理器材操作要点1.制作月相盒:用黑色卡纸和白色卡纸制作月亮的不同形状,用胶水粘在月相盒内部的圆形轨道上。
2.观察月相变化:用手电筒照射月相盒,观察月相的变化。
3.学生交流实验结果,讨论月相变化的原因。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月相的变化是因为月球绕地球运动,太阳照射在月球上的位置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实验步骤:1.让学生将平面镜放在桌子上,用橡皮支撑起来;2.让学生将画有五角星的记录纸放在平面镜前方,调整位置使得五角星能够通过平面镜反射到墙上;3.让学生将印有文字的记录纸放在平面镜后方,调整位置使得文字能够通过平面镜反射到墙上;4.让学生观察反射出的图像,总结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实验结论:平面镜能够将物体的图像反射出来,图像与物体左右对称,但是上下颠倒。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棱镜,观察出现的七种颜色;3、记录实验现象并交流讨论。
)2.合成彩色光操作要点1.提供实验器材:白色圆纸片、铁钉、彩笔。
2.教师演示实验方法:将铁钉插入圆纸片中心,使其竖直放置;在圆纸片的四周分别画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圆圈;将彩笔在铁钉上来回摩擦,直到出现白色的光点。
3.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记录。
4.交流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合成彩色光的原理。
3.滤光实验操作要点1.提供实验器材:手电筒、红黄蓝三色玻璃纸。
2.教师演示实验方法:将手电筒打开,照射在白色墙上;分别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纸遮住手电筒前面的光源;观察出现的颜色变化。
3.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记录。
4.交流实验现象,准确描述滤光实验的原理。
实验结论: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合成彩色光的原理是三种颜色的光混合;不同颜色的光通过滤光纸会发生颜色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整理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5、6年级
实验结论:
• 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 • 电磁铁磁性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电池节数越多,
吸引大头针枚数多,磁性越强 。
实验七: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五年级下册)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尺、钩码。 实验步骤:
一、实验 1.检查器材,杠杆尺上每一格表示 准备 2.调节杠杆尺至平衡状态。
cm。
1.在杠杆左侧10cm处挂上2个钩码为阻力。
二、实验 操作
2.在杠杆右侧10cm处挂钩码,表示动力,使杠杆平衡,记录 需要挂的钩码的个数。
•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导线、 被检测物体(铁片、铜丝、铝丝、塑料、橡胶、 木条等)
实验步骤:
一、 实验
准备
将电池装入电池盒内,灯泡装到灯座上。(电池不得装反)
注意:电路 检测器是否 正常工作。
二、实验 操作
1.连接导线,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空出两个导线头。 (电路连接正确,接线方法正确,连线紧固)
5.以白纸做屏,打开强光源,对准凸透镜,调节三者间的距离,并观察。
6.以白纸做屏,打开强光源,对准凹透镜,调节三者间的距离,并观察。
三、整理器材以及清洁桌面
实验结论:
凸透镜具有放大、成像、聚光的作用,凹 透镜具有缩小的作用。
实验四:检测导体和绝缘体(五年级上册)
• 实验目的:判断哪些物体可以导电,哪些物体不 会导电。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
实验一:验证光的直线传播(五年级上册)
• 实验目的:知道光沿直线传播。
• 实验器材:光源(手电筒)、三块能竖立且带有 小孔的木板(纸板)、光屏。
实验步骤:
一、实验 准备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手电筒能否正常工作。
注意:手 电筒照射 时需对准 小孔。
已填完的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新苏教版)
已填完的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4
新苏教版)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重量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研究如何使用天平进行测量并理解重量的概念。
实验材料:
- 天平
- 不同重量的物体(如书、铅笔、橡皮等)
实验步骤:
1.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确保天平处于水平状态。
2.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子上,使其保持平衡。
3. 读取天平上指示的重量数值,并记录下来。
4.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重量的物体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
通过测量,得到了不同物体的重量数值,并将其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 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重量。
- 重量的单位是克。
- 天平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重量。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到了如何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重量,也加深了对重量概念的理解。
这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使我更好地掌握了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记录数据的方法。
参考资料:
无。
苏教版小学科学5-8年级实验指南
苏教版小学科学5-8年级实验指南实验一:探究声音的产生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材料与仪器1. 铁架台2. 鼓3. 锣4. 尺子5. 橡皮泥6. 实验记录表实验步骤1. 将鼓和锣放在铁架台上,调整高度,使学生能够轻松敲击。
2. 让学生分别敲击鼓和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将尺子放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手指轻轻拨动尺子,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将橡皮泥放在尺子上,再次拨动尺子,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表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避免干扰。
2. 操作仪器时要小心,防止受伤。
实验二:光的传播与反射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材料与仪器1. 光源(如手电筒)2. 镜子3. 玻璃板4. 直尺5. 实验记录表实验步骤1. 打开手电筒,观察光线的传播。
2. 将镜子垂直放置,用手电筒照射镜子,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3. 将玻璃板倾斜放置,用手电筒照射玻璃板,观察光线的传播和反射现象。
4. 用直尺测量光线传播和反射的角度,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表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避免干扰。
2. 操作仪器时要小心,防止受伤。
实验三:浮力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浮力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材料与仪器1. 容器2. 水3. 石头4. 木块5. 实验记录表实验步骤1. 在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水,确保水位稳定。
2. 将石头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石头的沉浮情况。
3. 将木块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木块的沉浮情况。
4. 讨论并分析浮力原理。
实验记录表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避免干扰。
2. 操作仪器时要小心,防止受伤。
以上为苏教版小学科学5-8年级实验指南的部分实验内容,如有需要,可以继续补充其他实验。
希望这份实验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
分
组
3
研究动滑轮特点
固定支架、动滑轮、钩码、弹簧秤
组装滑轮组
滑轮组装材料
第二单元
形状与
结构
1折形状
比较不同形状的承受力
相同大小的纸、多盒钩码
分组
5
2搭支架
研究哪种形状最稳固
纸棍、透明胶、剪刀等
分
组
6
搭高塔
3建桥梁
比较平板桥、拱桥、斜拉桥的特点与承受力
支架、卡纸、线、木棍、钩码(三种桥的模型)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
单元
课题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
类型
周次
第一单元
神奇的
机械
2怎样移重物
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木棍、石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演示
1
3斜坡的启示
测量斜面坡度与拉力大小关系
弹簧秤、斜面、钩码、小车
演示
分组
2
4拧螺丝钉的学问
研究轮轴特点
轮轴组装材料、固定支架、线、钩码、弹簧秤
分组
3
5国旗怎样升上去
研究定滑轮特点
分组
7
岩石与
矿物
1认识岩石的性质
观察比较花岗岩、砂岩、石灰岩、大理岩(颜色、颗粒构造、硬度、滴稀盐酸、)
花岗岩、砂岩、石灰岩、大理岩标本、放大镜、小锤子、稀盐酸、滴管、水盆、镊子
分组
15
2认识矿物的性质
从各方面认识了解矿物
矿物标本、放大镜、白纸、玻璃片
分组
15
人体的
司令部
3感觉
探究味觉和嗅觉的联系
不同味道的液体(可食用)
分组
18
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简单的55个小实验
简单的55个小实验筷子的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瓶子赛跑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带电的报纸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操作: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复习点
04
单元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单元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4.实验现象:/在加热的过程中,用一个热的培养皿盖住烧杯,培养皿 底部没有水珠。在培养皿中加进冰块,发现培养器皿底部有水珠,出 现这些水珠越聚越多,最终会滴落下来。/5.为什么培养皿底部会形成 小水珠?/ 因为加热烧杯中的水直至沸腾,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烧 杯上面的培养皿中加进冰块,这些水蒸气遇到冰块,就会迅速凝结成 小水珠附着在培养皿底部。 6.在培养皿中放进冰块起什么作用?/ 在 培养皿中放进冰块是为了降低温度,使水蒸气迅速凝结。/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 验复习要点
演讲人
202X-01-01
目录
01. 单元《光与色彩》 02. 单元《热传递》 03. 单元 地球的表面和内部 04. 单元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01
单元《光与色彩》
光源
实验现象:①点燃蜡烛:点燃烛芯,蜡油受热融化,
融化的蜡油随着烛芯燃烧发光发热,蜡烛变短。
细钢丝发光: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 实验结论:从蜡烛和细钢丝发光过程中,我们可以
/7.注入小池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飘散在透明 的罩子中,遇到冰块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越聚越多,变成雨水落在 小池内和花草上。落在小池内和花草上的水又蒸发成水蒸气,这样就 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水循环。/ 8.注水是为了形成充足的水蒸气。/ 放入 冰决是为了让水蒸气在中层罩下方凝成小水滴,形成“降水”。/
感谢凝听
单元 地球的表面和 内部
单元 地球的表面和内 部
/8.实验现象:页岩薄片在冷和热的不断作用下逐渐 碎裂。/ 实验结论:自然界中的岩石在冷热的不断 作用下会产生碎裂的现象。
/
//10.实验现象:/大小不等的橡皮泥圆球在压力的 作用下被挤压,形状完全产生了改变,并且各种不 同颜色的橡皮泥完全混合在了一起。/ 实验结论:/ 因为压力,小块橡皮泥都融会在了一起,橡皮泥的 形状、形态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实验体现了 岩浆岩、沉积岩பைடு நூலகம்地壳运动过程中受到高温、高压 的作用,性质产生了改变,形成了变质岩。/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序号:1实验内容: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实验序号:2实验内容:制作简易太阳钟(五年上册第一单元)实验器材:卡制片、指南针、钟表、硬纸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太阳影子的变化,能在太阳钟上指示出时刻。
实验内容:模拟昼夜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昼夜交替实验器材:投影仪(或手电筒)、地球仪、人物模型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内容: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4、看月亮实验器材:月相盒→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实验内容:光的直线传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光的行进实验器材:实验一:小孔板(钻有小孔的纸板或木板)、手电筒实验二: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纸、铝箔纸(也可不用)、胶水、钉子(大头针)实验序号:6实验内容:研究镜子成像的特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照镜子实验器材:平面镜、记录纸左右相反;两块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
实验序号:7实验内容:研究不同透镜的特点和作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研究透镜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白纸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聚光、成像的作用;凹透镜有缩小缩小、散光、成像的作用;光线经过透镜时会发生偏折。
实验序号:8实验内容:研究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4、七色光实验器材:巧造彩虹——平面镜、手电筒、水槽、白张(或三棱镜)合成彩色光——白色圆纸片、铁钉、彩笔滤光实验——手电筒、红黄蓝三色玻璃纸实验序号:10实验内容:判别导体和绝缘体(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导体和绝缘体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盐水、人体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皮、木头、纯净水等。
小学科学实验(电学部分)操作指南
苏教版小学科学(电磁学内容)实验操作指南(2012年3月)一、简单电路(五年级上册)实验题目:组装一个简单的电路,证明电是可以流动的。
实验器材:单刀开关,小灯座、灯泡、导线、电池.实验步骤及评价标准:1、能用电池、导线、开关、小灯座、灯泡组装成一个能使灯泡亮灭自如的简单电路。
2、实验报告目的:了解电流、电路初步知识,学会组装简单的电路。
结论:①开关起接通、切断电源的作用。
②灯泡有两个接触端,灯丝可以发光。
③合上开关时,电流从电池到灯泡又回到电池,电路里有电流通过。
二、串联电路(五年级上册)实验题目:如图所示,连接一个有两只灯泡的串联电路。
实验器材:小灯座2个、小灯泡2个、导线若干条、单刀开关1个、电池2节或者电流实验盒1个、两节电池盒1个。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1、能按上图正确连接电路并能使小灯泡亮灭自如。
2、实验完毕能整理好仪器。
3、出现下列问题的酌情扣分。
(每个实验)①开关未与电池正极相连;②在安装电路的过程中,开关是闭合的;③电路正确,因元器件、导线接触不好,灯泡不亮;④动作不熟练,简单照搬他人做法;⑤虽然灯亮,但接成其它形式的电路(元器件一样,与电路图不符).三、并联电路(五年级上册)实验题目:如图所示,组装一个能分别控制两只小灯泡亮灭的并联电路.实验器材:小灯座2个、小灯泡2个、导线数根、单刀开关2个、电池2节或者电流实验盒1个、两节电池盒1个。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1、能按上图正确连接电路,并能使小灯泡分别亮灭。
2、整理仪器放回原位.3、出现下列问题的酌情扣分。
(每个实验)①电路正确,能亮灭,但不熟练;②在安装电路的过程中,开关是闭合的;③开关未与电池正极相连;④电路正确,因元器件、导线接触不好,灯泡不亮;⑤只用一节电池;⑥虽然灯亮,但接成其它形式的电路(元器件一样,与电路图不符)。
四、电磁铁(一)(五年级上册)实验题目: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实验器材:电池(2-3节),大铁钉、带绝缘外皮的细导线(30厘米)、电池盒、胶布(用来固定电池)、大头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要操作
1.观察不同透镜的特点
1.提供两种不同的透镜。2.观察、比较两种不同透镜的特点。
研究不同透镜的2.作用
实验步骤
点要操作探究光在空气中1. Nhomakorabea传播路线
预测:光在空气中是沿什么路线传播的?1.张小孔板、手电筒(手电筒不可用激光笔代32.提供实验器材:替)设计实验方案:用手电筒横向照射小孔,从第三个小孔看手电3.筒的光来判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4.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在较暗的光线下效果较好)5.交流实验现象,小结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2.交流实验方法
1.讨论:你准备怎样来玩镜子?2.交流实验方法、教师适时重点引导;闭起一只眼睛照镜子观察现象;不断变化镜子之间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直立两面镜子,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借助镜子读文字;
3.实验研究
学生分组“玩”镜子;1.学生边“玩”镜子边记录实验现象2.
3.实验总结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五年级实验目的: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太阳和影子课题:实验器材: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记录纸(标有方向)、温度计、钟表、笔、指南针(最好要有)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点要操作
1.明确观测任务
本次观测,涉及影子、气温、时间的记录,而且历时一天,大约方将会使一天的观测流于如果任务不明、至8次数据,要收集7形式,所以让学生明确观测任务尤为重要:每一节下课,在记录纸上画出小标杆的影子;1.用温度计测出当时的温度,并在影子旁标上当时的温度和时2.间;
2.模拟昼夜变化
由西向东转动地球、在地球仪上某一个国家插上人物模型;2、1仪;(地球仪与投影的距离不能太近,要让投影仪射出的光“包、缓慢转动地球仪,边转动边观测;围”地球;)3
实验总结3.
根据观测现象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
整理器材4.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实验目的: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4、看月亮课题:实验器材:月相盒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点要操作
组装模拟装置1.
组装模拟装置并介绍:手电筒代表太阳,竹篾代表太阳运动的1.轨迹,小标杆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
2.探究太阳运动过
观察: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1.
21
/ 1
程中影子的变化
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的关系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2.
实验总结3.
发现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3.实验总结
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整理器材4.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目的:研究镜子成像的特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照镜子2课题:
21
/ 3
实验器材:平面镜、记录纸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点作要操
1.提供实验材料
提供实验器材及辅助材料:平面镜(每位同学一块)、辅助材料——橡皮、画有一颗五角星的记录纸、印有一段文字的记录纸。
3.学生观测
1、学生分组观测,并记录观测结果;2、学生整理观测数据;
4实验总结
分析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学生交流观测数据,长,温度变化由低→高→低。至短再至
实验结论:一天中,影子变化由长实验目的: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太阳和影子课题:1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4.整理器材实验结论:一个月中月相变化:弦月→蛾眉月。实验目的: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行进课题:实验一:小孔板(钻有小孔的纸板或木板)、手电筒实验器材:实验二: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纸、铝箔纸(也可不用)、胶水、钉子(大头针)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实验步骤
点操作要
1.介绍月相盒
1.小电筒代表太阳;盒中间的乒乓球代表月球;2.月相盒周围的小孔代表一个月中在不同时候看月相;3.
观察月相盒中月2.相变化
1.学生连续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注意时间变化;边观察边记录观察结果;2.
3.观察总结
展示学生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一个月中月相变化。
21
/ 2
2.明确观测方法
记录纸上的方向要与实地的东、南、西、北一致;1.每一次观测,小标杆都要放在记录纸黑色圆点上;(为了方便2.学生的观测,建议记录纸的中间标上黑色圆点)记录影子时,可用“●”或“▲”在影子末端作下标志即可;3.(先画一圆点,记录全部结束后再连线。)4.观测气温时,应把温度计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测量;5、学生在观察时要明确分工;
。交流实验现象,准确描述镜子成像的特点
整理器材4.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两块直立镜子镜子中的影像是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实验结论:光路是可逆的;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透镜的特点和作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研究透镜课题: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白纸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做一个小孔成像2.的模拟实验
介绍制作材料: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1.的纸、铝箔纸、胶水、钉子(大头针)。、演示并指导制作方法:2在纸盒底部割出一个小窗;在纸盒的另一头用透明纸蒙住;用铝箔纸把小窗盖上,并用钉子(大头针)小心地在小窗中心钻一个孔;学生分组制作。3.指导学生观察:将有小窗的一面朝向窗户,前后移动纸盒,直4.至能在纸上看到清晰的影像为止。5、分析小孔成像的原因。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实验目的:模拟昼夜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昼夜交替课题:实验器材:投影仪(或手电筒)、地球仪、人物模型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步骤
点作要操
1.明确地球仪转动的方向
1.讨论: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又在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2.游戏:一人从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明确地球仪转动的方向:由西向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