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周易-传文六篇》原文译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帛书周易-传文六篇》原文译文
《帛书周易》原文译文
长沙马王堆汉初《帛书周易》,是不晚于汉文帝朝的古本。

佐证了通行本《周易》应为汉文帝朝汉儒根据古本进行编修而成,提供了孔子晚年好《易》而政治更成熟的新理念。

为梳理孔子晚年政治思想,特整理《帛易》传文。

[注] 引自《启世箴言-丙编》(甲编《易经本义》,乙编《周易本论》已经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一篇古经对考
第二篇至第八篇《易传》七篇
第九篇帛本
孔子与《易》的关系,正史只载一句,且两个版本。

《论语》:“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史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论语》由孔门弟子整理,成书不晚于战国。

司马迁乃汉武帝朝(前140-87年),编写《史记》必读《论语》。

司马迁之言当为尊者“避讳”,因为秦汉以后大兴术数,《易》在一般人眼中沦为占算之书,为正统学者所不屑。

1973年长沙出土的《帛易周易》,至迟是汉文帝朝(前179-157年)的抄本。

不仅提供了“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的不争事实,而且有孔子把《易》作为“圣人之道”进行解读的大量言论。

在孔子心中,《周易》是智慧之书,所谓“夫易,刚者使知惧,柔者使知刚,愚人为而不忘,惭人为而去诈”;是用世之书,所谓“恐以守功,敬以承事,知以避患”,“圣人之所崇德而广业”;还是政治之书,所谓“《易》之用也,殷之无道,周之盛德也……文王之危知,史说之数书,孰能辩焉?”
超越《易》本经原义,从“圣人之道”读《易》,即微言大义解读出治世之道,大家始于孔子,这大抵毫无疑问。

二厽子问易
二厽子问曰:“《易》屡称于龙,龙之德何如?”孔子曰:龙大矣。

龙刑(形)(迁),叚(假)宾于帝,伣神圣之德也。

高尚齐虖(乎)星辰日月而不眺,能阳也;下纶(穷)深(渊)之渊而不沫,能阴也。

上则风雨奉之,下纶则有天[神护之]。

[游]乎深(潜),则鱼蛟先后之,水流之物莫不隋(随)从。

陵处,则雷神养之,风雨辟(避)乡,鸟守弗干。

曰龙大矣。

龙既能云变,有能蛇变,有能鱼变,鸟虫,唯所欲化,而不失本形,神能之至也。

{龙变,大矣,无焉,感而能察,存}焉,有弗能察也。

知者不能察亓(其)变,辩者不能[察]其义,至巧不能赢其文。

□□不能察□也,功□焉,化虫,神贵之容也,天下之贵物也。

曰龙大矣。

龙之[大]德也,曰{“见群龙无首”,曰“龙战于野”},爵之曰君子,戒事敬合,精白柔和,而不讳贤,爵之曰夫子。

或大或小,其方一也。

至用[者]也,而名之曰君子。

兼“黄常(裳)”近之矣;尊威精白,坚强行之,不可挠也,“不习”近之矣。

(第一章)
【简译】二厽子问:《易》屡屡称龙,龙之德是什么?孔子说:龙,太大了。

龙形貌多变迁,假借来象征天帝,可见其神圣之德。

高,上齐于星辰日月而不可眺望,能尽显阳刚;下,深没于深渊之底而不冒泡,能尽显阴柔。

上行有风雨奉随,下沉有天神佑护。

游深水,鱼鳖蛟龙先后拥戴,水中生物开路随从。

处山陵,雷神眷顾,风雨回避改向,鸟兽不干预。

说龙很大,龙既能驾云而变,又能如蛇而变,还能若鱼而变,飞鸟爬虫,想变就变,但不失本身形质,精气神能至。

[龙变化无穷,变形,无而有感受;存身],有而不能觉察。

知者不能觉察其变,辩者不能省察其义,至巧不能穷尽其文。

[变化]不能察究,功用极大,化变虫类,神态雍容华贵,乃天下之珍贵。

说龙很大,龙有大德。

所谓[“见群龙无首”,云“龙战于野”],封爵号可称君子。

戒备行事,敬重和合,精粹纯洁,柔韧平和,从不忌讳贤良,封爵号可称夫子。

或大或小,方正却一以贯之,直至待人用事,因而冠名为君子,兼备《川》云“黄裳”之德是很接近了。

尊严有威,精粹纯洁,坚定刚强,践行其德而百折不挠,《川》云“不习”之性是很接近了。

易曰:“寑龙勿用。

”孔子曰:龙寑矣而不阳,时至矣而不出,可谓寑矣。

大人安失矣而不朝,訽(狷)在廷,亦猷(犹)龙之寑也。

其行滅(或:淢)而不可用也,故曰“寑龙勿用”。

(第二章)【简译】《易·键》云:“寝龙勿用。

”孔子说:龙已经寝卧而不雄起,虽时机已至而不出动,可以说是寝歇了。

大人安于错失而不侍奉,苟且狷介于朝廷,也就像龙寝卧。

其行为消沉而不用事,所以说“寝龙勿用”。

易曰:“抗龙有(悔)。

”孔子曰:此言为上而骄下,骄下而不佁(殆)者,未之有也。

圣人之立正(政)也,若遁木,俞(愈)高愈畏下,故曰“抗龙有悔”。

(第三章)
【简译】《易·键》云:“抗龙有悔。

”孔子说:此辞讲处上位而傲视下位的,对下面骄横,没有不危殆的。

圣人执政掌权,犹如爬树,越高越怕下面,所以说“抗龙有悔”。

易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孔子曰:此言大人之广德而施教于民也。

夫文之孝(教),采物毕存者,其唯龙乎?德义广大,鸣物备具者,其唯圣人乎?“龙战于野”者,言大人之广德而下(接)民也。

“其血玄黄”者,见文也。

圣人出鸣教以道民,亦犹龙之文也,可胃(谓)“玄黄”矣,故曰“龙”。

见龙而称莫大焉。

(第四章)【简译】《易·川》云:“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孔子说:此辞讲大人广大德行来施教于民众。

文化之教,博采事物全部而留存,这唯有龙吧?道德仁义广大而且彰显物性完备之人,这唯有圣人吧?“龙战于野”,是讲大人广泛立德而且接民风地气。

“其血玄黄”,彰显出文采。

圣人制定了倡扬教化来引导人民,犹如龙之文采,可以说“玄黄”,所以叫作“龙”。

“见龙”是说没有再大的了。

易曰:“王臣(蹇)蹇,非今之故。

”孔子曰:“王臣蹇蹇”者,言其难也。

夫唯智其难也,故重言之,以戒今也。

君子智难而备之,
则不难矣;见几而务之,则有功矣。

故备难者易,务几者成。

存其人,不言吉凶焉。

“非今之故”者,非言独今也,古以状也。

(第五章)【简译】《易·蹇》云:“王臣蹇蹇,非今之故。

”孔子说:“王臣蹇蹇”,是讲很困难。

唯有智识困难,因而重言“蹇蹇”,用来告诫今人。

君子智识困难而准备,也就不困难了;发见玄幾而务实,也就有功效。

所以,准备充足来应对困难,也就容易了,下功夫于玄幾,也就能成功。

这取决于人,无关乎凶吉。

“非今之故”,并非讲唯独今天,自古就是这样。

易曰:“鼎折足,覆公莡,其形屋(渥),凶。

”孔子曰:此言下不胜任也。

非其任也而任之,能毋折乎?下不用则城不守,师不战,内乱[犯]上,谓“折足”。

路其国,蕪其地,五种不收,谓“覆公莡”。

口养不至,饥饿不得食,谓“形渥”。

二厽子问曰:“人君至于饥乎?”孔子曰:昔者晋厉公路其国,蕪其地,出田七月不归,民反诸云梦,无车而独行。

□□□□□□公□□□□□□□□□饥不得食其月,此“其形渥”也。

故曰:德义无小,失宗无大,此之谓也。

(第六章)【简译】《易·鼎》云:“鼎折足,复公莡,其形屋,凶。

”孔子说:此辞讲下面的人不能胜任。

担当不起却让他担任,哪能不挫折呢!下面不能用也就守城不住,出师不能战,内部骚乱危害上面,这就叫“折足”。

败露国家,荒芜田地,五谷不能丰收,这就叫“复公莡”。

给养不够,饥饿没饭吃,这就叫“形渥”。

二厽子问:“君主也至于挨饿?”孔子说:过去晋厉公破败国家,荒芜田地,外出田猎七月不归,民众反抗于云梦,连车也没有而徒步独行……[晋厉公]饥不得食数月,这就是“其形渥”。

所以说:品德仁义无小事,丢弃本根也就不大了。

所言即此。

易曰:“鼎玉贙,大吉,無不利。

”孔子曰:鼎大矣。

鼎之迁也,不自往,必人举之。

大人之贞也。

鼎之举也,不以其止(趾),以{人举之则迁也,故曰玉贙。

君以举贞},贤以举忌也。

明君立政,贤辅(或:弼)之,将何为而不利?故曰“大吉”。

(第七章)
【简译】《易·鼎》云:“鼎玉贙,大吉,无不利。

”孔子说:鼎,很大。

鼎的迁移,不能靠自身力量前往,必须要人抬举。

此乃大人之谋。

鼎的抬举不在鼎足,用[人抬举也就搬迁了。

大人以抬举为谋略],贤人以抬举为忌讳。

明君执政,贤臣强力辅弼,有啥不利呢?所以说“大吉”。

易曰:“康侯用锡(赐)马番庶,昼日三接。

”孔子曰:此言圣王之安世者也。

圣王之政,牛参弗服,马恒弗驾,不忧乘牝马□□□□□□□□□□□□栗时至,芻不重,故曰“赐马”。

圣人之立政也,必尊天而敬众,理顺五行,天地无藟,民[众]不伤,甘露时雨聚降,剽风苦雨不至,民也相(觞)以寿,故曰“番庶”。

圣王各有三公三卿,“昼日三接”,{三公三卿与之}者也。

(第八章)
【简译】《易·溍》云:“康侯用锡马番庶,昼日三接。

”孔子说:此辞讲圣王用来安定世道。

明君执政:牛三岁不劳役,马恒久不征战,人们不必担忧乘坐母马……粮食应时收成,草料并不重要,所以“锡马”。

圣人执政,必须须尊奉天道,敬重民众,理顺五行,天地无灾荒就不劳伤民众。

甘露时雨能普降,飘风苦雨不出现,民众觥筹交错相互贺寿,所以称“番庶”。

圣王各有三公三卿,“昼日三接”,[三公三卿各尽其职]。

易曰:“聒囊,无咎无誉。

”孔子曰:此言箴小人之口也。

小人多言多过,多事多患,{信口言}以衍矣,而不可以言箴之,其犹“聒囊”也。

莫出莫入,故曰“无咎无誉”。

二厽子问曰:“独无箴于圣{人之言乎?}”[孔子曰]:圣人之言也,德之首也。

圣人之有口也,犹地之有川浴(谷)也,财用所繇(或:剸)出也,犹山林陵泽也,衣食{畜牧}所繇生也。

圣人壹言,万世用之。

唯恐其不言也,有何箴焉?(第九章)
【简译】《易·川》云:“聒囊,无咎无誉。

”孔子说:此辞告诫小人谨慎口舌。

小人不慎重,多言多过失,多事多忧患,[信口雌黄]来敷衍,而不能言语慎重,犹如“括囊”。

不能出入自如,所以说“无
咎无誉”。

二厽子问:“唯独不需告诫圣[人之言语吗?]”孔子说:圣人之言,乃道德的先导。

圣人的口舌,犹如大地有山川河谷,才华之用由此而出,好比山林河泽,衣食禽畜由此而生。

圣人一句话,万世能受益。

唯恐圣人不言语,那还有什么可告诫呢?
卦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孔子曰:{此言君子待人谦则利}。

嗛,易告也;就民,易遇也。

圣人君子之贞也,度民宜之,故曰“利以见大人”。

(第十章)
【简译】《易·键》云:“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孔子说:[此辞讲君子待人谦逊则有利。

]谦,容易交流沟通;接近民众,容易交际知遇。

圣人君子之谋,考察民众所适宜的,所有说“利以见大人”。

卦曰:“君子终日键键,夕(泥)若厉,无咎。

”孔子曰:此言君子务时,时至而动{也,待时以承事},屈力以成功,亦日中而不止,时年至而不淹。

君子之务时,犹驰驱也,故“君子终日键键”。

时尽而止之以置身,置身而(静),故曰“夕泥若历,无咎”。

(第十一章)
【简译】《易·键》云:“君子终日键键,朝夕拘泥若厉,无咎。

”孔子说:此辞讲君子务求时机,机遇一到便行动。

[待时以求承担大事],竭力以求成功,以至日当午而不止息,年龄大而不沉沦。

君子善抓机遇,犹如快马加鞭,所以说“君子终日键键”。

时机一旦丧失则中止行动以便处置自身,置身于宁静,所以说“夕泥若厉,无咎”。

易曰:“蜚龙在天,利见大人。

”孔子曰:此言{龙齐乎天而不忘民也}。

君子在上,则民被其利,贤者不蔽,故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第十二章)
【简译】《易·键》云:“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孔子说:此辞讲[龙处高天而不忘民众]。

君子居上位,民众受其福泽,贤良之人不隐蔽,所以说“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易曰:“见群龙无首,吉。

孔子曰:龙神威而精处{之至}而上通其德,□□□□□□□□□用[九,见群龙无] 首者□□□□□□□□□□□□□□□见君子大[吉]也。

(第十三章)
【简译】《易·键》云:“见群龙无首,吉。

”孔子说:龙是神灵威严而又精明安处[至极],因而上可通达天之德……。

用九爻辞云“见群龙无首”,……乃见君子大吉。

易曰:“履霜,坚冰至。

”孔子曰:此言天时谮,戒葆常也。

岁之田产湿以虖,始于之{春之生,夏之长},守之{其行循天之道,地之德也。

君子之}德,与天道始,必顺五行,其孙贵而宗不(灭)。

(第十四章)
【简译】《易·川》云“履霜,坚冰至。

”孔子说:此辞讲天道时世恶化,力戒于保持常态。

年岁时至,田地物产潮湿而需呼噏,这始于[春之雨露滋润,夏至阳光照耀],恪守于[自身行动顺应天之大道、地之大德。

君子的]德性与天道始终,必须顺应金木水火土五行阴阳变化的自然规律,其后代必然尊贵而宗嗣不至于湮灭。

《卦》曰:“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孔子曰:屯……而上通其德,无……小民家息以衣□□□□□□□□□□□屯轮之,其吉亦宜矣。

大贞□□□□□□□川流下而货留{陈}年,十[重]□□□□□□□□□□□□□□□□□□□□□□□□□□□□货[守]财弗施,则[凶]。

【简译】《易·屯》云:“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孔子说:屯……往上通达道德,没有……平民百姓居家作息,衣……屯积而能均衡,那吉祥也就适宜了。

“大贞”……川流之下,还有余货留至次年,谷物还能维持一家……[囤]货守财而不舍施于人,那就凶险了。

卦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

”孔子曰:此言大德之好远也。

[所行]{有德,交友则}远,和同者众,以济大事,故曰“利涉大川”。

(第十九章)
【简译】《易·同人》云:“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

”孔子说:
此辞讲富有大德必喜好深远。

[君子有德行,结交朋友就广]远,和同之人众多,可以成就大事业。

所以说“利涉大川”。

卦曰:“同人于门,无咎。

”孔子曰:[此言其所同唯其门人]而已矣。

小德{之见也}。

(第二十章)
【简译】《易·同人》云:“同人于门,无咎。

”孔子说:此辞讲,他们之所以齐同乃出于同门而已,小家德性之见。

卦曰:“同人于宗,贞蔺(吝)。

”孔子曰:此言其所同唯其室人而已,[其所同者]寡,故曰“贞吝”。

(第二十一章)
【简译】《易·同人》云:“同人于宗,贞吝。

”孔子说:此辞讲,他们之所以齐同乃出于同室而已,[这种齐同太]狭隘,所以说“贞吝”。

卦曰:“绞如委如,吉。

”孔子曰:绞(皎),日也;委,老也,老日之行,{何咎焉?}故曰“吉”。

(第二十二章)
【简译】《易·大有》云:“绞如委如,吉。

”孔子说:皎,有白昼之意。

委,有老到之意。

老到光明之行[有何咎错?]所以说“吉”。

卦曰:“嗛,亨,君子有冬(终),吉。

”孔子曰:□□□□□□□□,[嗛],上川下根。

[川],川也;根,精质也。

君子之行也,{川之畅流,根之精质}吉焉。

吉,谦也;凶,桥(骄)也。

天乳(乱)骄而成谦,地徹(撤)骄而实谦,鬼神祸福谦,人亚(恶)骄而好谦。

□□□□□□□□□□□□□□□好善不伐也。

夫不伐德者,君子也。

其盈如□□□□□□□□□□举而再说,其有终也,亦宜矣。

(第二十三章)
【简译】《易·嗛》云:“嗛,亨,君子有冬,吉。

”孔子说:……嗛,上卦为川,下卦为根。

川,大地河川;根,精髓本质。

君子的行为,[有川之畅通、根之精质,]吉善。

吉,来自谦逊;凶,来自骄横。

上天离乱骄横而成就谦逊,大地祛除骄横而笃实谦逊,鬼神祸害骄横而福佑谦逊,人们厌恶骄横而喜好谦逊……好善而不夸耀。

不夸
耀自己德性之人,乃真君子。

君子丰盈犹如……践履而后有愉悦,这样有好结局,也很适宜。

卦曰:“盱予,悔。

”孔子曰:此言鼓乐而不忘戒患也。

夫忘□□□□□□□□□□□□□□□□□□□□□□□至者,其病亦至,不可辟祸。

或福或□□□□□□□□□□□□□□□□行。

祸福毕至,知者知之,故厩客恐惧,日惧一日,犹有詖行。

卒至之□□□□□□□□□□□□(第二十四章)【简译】《易·豫》云:“盱豫,悔。

”孔子说:此辞讲鼓角娱乐而不忘戒备隐患。

忘记了[戒备隐患……忧患]到来,病害就到来,且不可避免祸殃。

或福或[祸]……大行其道。

祸福都来,明智之人才知晓来龙去脉,匹夫过客只有恐惧,而且日甚一日,还有偏颇举动,最终以至于[大祸临头……]。

《卦》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与尔羸之。

”孔子曰:□□□□□□□□□□□□□□其子随之,通也;昌而和之,和也。

曰:和同至矣。

“好爵”者,言耆酒也。

弗□□□□□曰□□□□□□□□□□□□囗囗囗囗之德。

唯饮与食,绝甘分少。

(第二十五章)
【简译】《易·中復》云:“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与尔羸之。

”孔子说:……其子女跟随着,通达;昌明而有人响应,即和同。

所以说和同乃至境。

“好爵”,指老酒。

弗……曰……之德,唯有饮食,拒绝共享,少有分享。

卦曰:“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射取皮在穴。

”孔子曰:此言声(圣)君之下举乎山林(畎)涂之中也,故曰“公射取皮(彼)在穴”。

{举贤而不辞},故曰“自我西郊”。

□□□□□□□□□□□□长,故曰“利贞”。

其占曰:[丰]□□□□□□□□□□。

(第二十六章)【简译】《易·小过》云:“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射取皮在穴。

”孔子说:此辞讲圣君下举贤才深入直至山林田野,所以说“公射取彼在穴”。

[举贤不辞劳苦],所以说“自我西郊”。

……长,所以说“利贞”。

其占云:丰……。

卦曰“不恒其德,或承之忧,贞吝。

”孔子曰:此言小人知善而弗为,攻进而无止,{见几而作},故曰“不恒其德”。

□□□□□□□□□□□□□□□□□也。

(饬)行以后民者,谓“大蹇”;远人倡至,谓{“朋来”}。

(第二十七章)
【简译】《易·恒》云:“不恒其德,或承之忧,贞吝。

”孔子说:此辞是讲小人知晓善行而不为,专攻上进而决不适可而止,[见机则作],所以说“不恒其德”。

……也,谨饬言行举止直至今后,才最为困难,远方的人们也能倡扬至此,可以说是[朋友来临]。

(按:《蹇》:“大蹇朋来。

”)
卦曰:“公用射鵻于高墉之上,无不利。

”孔子曰:此言人君高志求贤,贤者在上,则因□用之,故曰“[无不利]”。

(第二十八章)【简译】《易·解》云:“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无不利。

”孔子说:此辞讲人君心志高远,求取贤才;贤良在上面,也就因此而得以用世,所以说“无不利”。

卦曰:“艮其北(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获其人。

无咎。

”孔子曰:“艮其北”者,言[任]事也;“不获其身”者,精{白任事敬官}也。

敬官任事,身[不获]者鲜矣。

其占曰:能精能白,必为上客;能白能精,必为{用}。

以精白(鳏),[故曰]“行其庭,不获其人,无咎”。

(第二十九章)
【简译】《易·根》云:“根其北,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

”孔子说:“根其北”,是讲担当事情;“不获其身”,是讲精明[清白履职敬官]。

尊敬官长恪守职责,自身不能获得者很少。

有占辞说:精明又能清白,必然为上宾;清白而能精明,必然得以用。

精明而又清白者,太少,所以说“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卦曰:“根其辅,言有序。

”孔子曰:[此]言也,吉凶之至也,必皆于言语。

择善[而{不}言恶],择利而言害。

塞人之美,阳(扬)人之
恶,可谓无德,其凶亦宜矣。

君子虑之内,发之{外,择善不言恶,择利}不言害,塞人之美,扬人之恶,可谓“有序”矣。

(第三十章)【简译】《根》云:“根其辅,言有序。

”孔子说:此辞讲凶吉之所以来临,必定都出自言语。

选择美善也就不讲伤害之言,选择功利也就讲伤害之言。

掩盖别人的美善,宣扬别人的丑恶,可以说没有道德,这样凶险也就适合了。

君子思虑出自内心,发表它[择善不言恶,择利]不言害,可以说“有序”。

卦曰:“丰,亨,王假之,勿自忧,宜日中。

”孔子曰:{丰者,盛}也。

“勿忧”,用贤弗害也。

“日中”而盛,用贤弗害,其亨亦宜矣。

黄帝四辅,尧立三卿,帝{王立政,用贤不害,度民不伤},曰“{涣}其肝”,{曰“枹有鱼”}。

鱼,大羹也,肝言其内。

其内大美,其外必有大声(圣)问(闻)。

(第三十一章)
【简译】《易·丰》云:“丰,亨,王叚之,勿自忧,宜日中。

”孔子说:[“丰”,兴盛]。

“勿忧”,举用贤良而不加害,犹如“日居中天”兴盛。

用贤不加害,这样“亨通”才合宜。

黄帝有四位辅臣,尧帝立三卿辅政,帝王[立政,用贤不害,虑民无伤],《易》云“[涣]其肝”,“[庖有鱼]”。

鱼,是大好美食。

肝,指内里。

内在很美善,外表必然有大圣的声闻。

(按:《涣》:“涣其肝”;《狗》:“枹有鱼”。


卦曰:“未济,亨,小狐涉川,几济,濡其尾,无乃利。

”孔子曰:此言始易而终难也。

(第三十二章)
【简译】《易·未济》云:“未济,亨,小狐涉川几济,濡其尾,无乃利。

”孔子说:此辞讲,凡事开局容易收尾难。

易之义
子曰:易之义(乎)阴与阳。

六画而成章,曲句(屈)焉柔,正直焉刚。

六刚无柔,是谓大阳,此天之义也。

□□□□□□□□□□□□方。

六柔无刚,此地之义。

天地相(衔),气味相取,阴阳流形,刚柔成
{形}。

(第一章)
【简译】孔子说:《易》的义理,至简而言,即阴与阳。

阴阳六画构成一个完整的爻卦,曲折象征柔,正直象征刚。

六爻全刚无柔,这叫大阳,这象征天的义理。

……方。

六爻全柔无刚,这象征地的义理。

天地相互交流沟通,天地之气相互吸取补益,阴阳流变于形物,刚柔[成就于形物]。

万物莫不欲长生而恶死,会心者而台(佁)作《易》,和之至也。

是故,《键》,{爻阳,数九,其义好上生,天之道也。

川,爻阴,数六,其}义沾下就,地之道也。

用六,赣也;用九,盈也。

盈而刚,故《易》曰“直方大,不习,吉”也。

因“不习”而备,故《易》曰“群龙无首吉”也。

是故《键》者,得[阳刚也。

川者,得阴柔也]。

□□□□□□□□□□畏也。

容者,得之疑也。

师者,得之也。

比者,得鲜也。

小蓄者,得之未□也。

履者,諈之□行也。

益者,上下交矣。

妇者,阴阳奸矣,下多阴而紑□□□□□□□□□□□□□□□□□□□□而周,所以人背也。

无孟之卦,有罪而死,无功而赏,所以(菑),故{灾}。

[余]之卦,归而强士诤也。

嬬□□□□□□□□□知未腾朕也。

容,失诸□□□□□□□□□□□□□□□□□□远也。

大有之卦,孙位也。

大床,小肿而大从,□□□也。

大蓄,兑而诲也。

隋之卦,相而能戒也。

□□□□□□□□□□□□无争而后。

……者,得……。

说,和说而知畏。

谨者,得之代也。

家人者,得处也。

井者,得之彻也。

坸者,□□□□□□□□□□□□□□□□□□也。

丰者,得……之卦,草木……而从于不壹。

坸之卦,足而知余。

林之卦,自谁不先瞿。

观之卦,盈而能乎。

赍之卦,善近而□□□□□□□□□□□□□□□□其……绝诱也。

……乎□□□□□□□□忠身失量,故曰慎而侍也。

筮闸,(絷)纪。

恒,言不已。

容,狱凶得也。

劳之……易……者……行也。

损以……也。

大床,以卑阴也。

归妹,以正女也。

既赍者,亨余比贫。

……而知路,凡……也。

(第二章)
【简译】万物无不想长生而厌恶死亡。

心领神会之人专门创制出《易》,和合而至极。

所以,“键”,[其爻用阳,取数用九,其寓意是喜好上进而能肇生,象征天之道。

“川”,其爻用阴,取数用六,
其]寓意是亲近卑下而能成就,象征地之道。

用六,有洼聚之意。

用九,有盈余之意。

有盈余就刚强,因而《易》说“直方大,不习,吉”。

由于“不习”也就有准备,因而《易》说“群龙无首,吉”。

因此,“键”(乾),德性是[阳刚。

“川”(坤),德性是阴柔。

]……。

“□”[德性是]畏惧。

“容”(讼),德性是疑虑。

“师”,德性是救助。

“比”,德性是鲜有。

“小蓄”(小畜),德性是未□。

“履”,笃行不移。

“益”,上下交通。

“妇”(否),阴阳奸巧,下面阴气环绕(此卦下三爻为阴)。

……。

“□”…而周,所以人背逆。

“无孟”(无妄),有罪而死,无功而赏,所以不成熟,因而是[灾祸]。

“{馀}(豫)”,回归于强士谏诤。

“嬬”(需)……。

“□”,智慧不足超胜。

“容”(讼),失之于…。

……。

“□”,…远。

“大有”,逊让位次。

“大床”(大壮),小有动作,大能遵从,□□□。

“大畜”,直言教诲。

“隋”(随),随和有戒。

……。

“□”,无争而后。

……。

“□”,德性……。

“说”(兑),和悦而知敬畏。

“谨”(),德性是代□。

“家人”,德性是相处。

“井”,德性是透彻。

“坸”(姤),…。

……。

“丰”,德性是……。

“□”,草木…。

……。

“□”,跟从而不盲目。

“坸”(),富足而能知足。

“林”(临),自荐而不畏怯。

“观”,丰盈而又能干。

“赍”(既济),善于接近而…。

……其……拒绝诱惑。

……乎……忠身失于量度,因而谨慎等待。

“筮闸”(噬嗑),执行法纪。

“恒”,说个不停。

“容”,监狱凶险。

劳之……易……者……行也。

“损”,以……。

“大床”,用于卑下阴柔。

“归妹”,用于规范女子。

“既赍”(既济),亨通有余,比于贫困。

……而知路径,凡……{前途}。

子曰:万物之义,不刚则不能(动),不动则无功。

恒动而弗中则{亡},此刚之失也。

不柔则不静,不静则不安,久静不动则沉,此柔之失也。

是故《键》之炕(抗)龙,《壮》之触蕃,《句(狗)》之离角,《鼎》之折足,《酆(丰)》之虚盈,五繇(爻)者,刚之失也,动而不能静者。

《川》之牝马,《小畜》之密云,《句》之适属,《渐》之绳妇,《》之泣血,五繇者,阴之失也,静而不能动者也。

是故天之义,刚建(健)动发而不息,其吉保功也。

无柔(救)之,不死必亡。

动阳者亡,故火不吉也。

地之义,柔弱沉静不动,其吉保安也。

无刚救之,则穷贱遗亡。

重阴者沉,故水不吉也。

故武之义保功而恒死,文之义保安而恒穷。

是故柔而不狂,然后文而能朕也,刚而不折,然后武而能安也。

易曰:直方大,不习,吉。

{此言川}之屯于文武也。

此易赞也。

(第五章)
【简译】孔子说:“万物之义,无阳刚就不能运动,不动就没有功业。

不停运动而不中止就[灭亡],此乃阳刚之失。

无阴柔就不能宁静,不宁静就不得安宁。

长久宁静不运动就沉没,此乃阴柔之失。

所以,乾篇“亢龙”,《姤》篇“姤其角”,《鼎》篇“鼎折足”,《丰》篇的虚盈,这五爻是阳刚的过失,即动而不能静。

《坤》篇“牝马”,《小畜》篇“密云”,《姤》篇“踟躅”,《渐》篇“妇孕”,《屯》篇“泣血”,这五爻是阴柔的过失,即静而不动。

所以,天之义,是刚健发动而不止息,其好处是确保功用,但无阴柔救助则非死即亡。

躁动不止之阳必亡,因而火不吉祥。

地之义,是柔弱沉静而不运动,其好处是确保平安,但无阳刚救助则穷贱遗亡。

浓厚不散之阴必沉,因而水不吉祥。

可见,武功之义在于确保功用而终究是死路,文治之义在于确保平安而终究是穷途。

所以,柔而不纵,则文治能胜任;刚而不折,则武功能平安。

《易》云“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是说[坤之屯,即初爻五爻所说]的文武之用,此乃《易》所称道。

子曰:《键》六刚能方,汤武之德也。

“潜龙勿用”者,匿也。

“见(龙)在田”也者,德也。

“君子终日键键”,用也。

“夕泥若厉,无咎”,息也。

“或(跃)在渊”,隐而能静也。

“(飞)龙在天”,{跃}而上也。

“亢龙有悔”,高而争也。

“群龙无首”,文而圣也。

《川》六柔相从顺,文之至也。

“君子先迷后得主”,学人之谓也。

“东北丧崩(朋),西南得朋”,求贤也。

“履霜坚冰至”,豫{而虑}也。

“直方大,不习,吉”,{质而守}也。

“含章可贞”,言美请(情)也。

“聒(括)囊,无咎”,语无声也。

“黄裳,元吉”,有而弗发也。

“龙单(战)于野”,文而能达也。

“或从王事,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