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的人物构成与设置——元杂剧文本结构研究之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杂剧的人物构成与设置——元杂剧文本结构研究之三

殷亚林

【摘要】从今天的眼光看,元杂剧的人物构成与设置,显然不当之处甚多;如果跟西方传统戏剧相比.某些问题还格外突出.总的来说,元杂剧的人物构成复杂多样,并带有明显的市民性;人物设置则比较自由、随意,不讲究一定的规范.

【期刊名称】《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3)002

【总页数】6页(P62-67)

【关键词】元杂剧;人物;构成与设置

【作者】殷亚林

【作者单位】楚雄师范学院,云南,楚雄,6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教科文艺

第二十三卷第二期 2008 年 2 月楚雄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CHUXIONGNORMAL UNIVERSITY Vol.23 No.2Feb. 2008元杂剧的人物构成与设置——兀杂剧文本结构研究之三殷亚林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楚雄 675000)摘要:从今天的眼光看,元杂剧的人物构成与设置,显然不当之处甚多;如果跟西方传统戏剧相比,某些问题还格外突出。总的来说,元杂剧的人物构成复杂多样,并带有明显的市民性;人物设置则比较自由、随意,不讲究一定的规范。关键词:元杂剧;人物;构成与设置中

图分类号: I207.3文章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7406(2008)02-0062-06西方的戏剧和小说一直是界限分明的两种艺术形式,特征区别非常明显。而我国古典戏曲和小说一开始就纠缠在一起,自始至终联系紧密。就艺术要素来说,西方传统戏剧和小说,虽然都把情节和人物

作为基本要素,但具体规定却千差万别。总的来说,小说的核心

任务一般是塑造人物,故事情节当然也很重要,但说到底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而戏剧始终以情节为核心,人物则经过一个逐渐强化、

突出的过程,然而其重要性始终越不过情节。至于西方现代戏剧和小

说在这些方面的变革和发展,笔者暂且不作探讨或比较。本文将首先简略回顾西方传统戏剧中人物要素之发展,再对照元杂剧,探讨其不同于

欧洲传统戏剧的人物构成与设置。一、西方传统戏剧人物要素之发展①

西方传统戏剧以情节为底座,人物要素在文艺复兴开始后有新的发展。文艺复兴使古希腊光荣的戏剧传统重见天日。在这期间,欧洲各国的戏

剧理论之繁盛几乎超过戏剧实践本身,但大多是在《诗学》的基础上

进行阐发或者补充,只有少数理论家,如意大利的卡斯特尔维特洛

做过进一步探索,并提出不少新的观点。比如他首次区分戏剧与其他

叙事文学,初步制定“ 三一律”,并区别悲剧与喜剧等。对于戏剧组

成要素的讨论,他赞同亚里士多德的情节首要论,但认为人物(性格)也极其重要,因为“悲剧如果不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就不能认为是尽了悲基金项目: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编号: 06-YJRC17 。收稿日期: 2007 -1l-25 作者简介:殷亚林( 1973- ),男,江苏盐城人,楚雄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①这部分内容主要参考余秋雨先生的《戏剧理论史稿》第

一、二、三章,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 年版。·6

2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8 年第 2 期年2月楚雄师范学院报 JOURNAL OF CHUXIONG NORMAL No. 2 Feb.元杂剧的人物构成与设置——兀杂剧文本结构研究之三摘要:从今天的眼光看,元杂剧的人物构成与设置,显然不当之处甚多;如果跟西方传统戏物设置则比较自由、随意,不讲究一定的规范。关键词:元杂剧;人物;构成与设置中图分类号: I207.3文章编号: 1671-7406(2008)02-0062-06西方的戏剧和小说一直是界限分明的两种艺术形式,特征区别非常明显。而我国古典戏曲和小说一开始就纠缠在一起,自始至终联系紧密。就艺术要素来说,西方传统戏剧和小说,虽然都把情节和人物作为基本要素,但具体规定却千差万别。总的来说,小说的核心任务一般是塑造人物故事情节当然也很重要,但说到底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而戏剧始终以情节为核心,然而其重要性始终越不过情节。至于西方现代戏剧和小说在这些方面的变革和发展,笔者暂且不作探讨或比较。本文将首先简略回顾西方传统戏剧中人物要素之发展,再对照元杂剧,探讨其不同于欧洲传统戏剧的人物构成与设置。一、西方传统戏剧人素之发展①西方传统戏剧以情节为底座,人物要素在文艺复兴开始后有新的发展。文艺复兴使古希腊光荣的戏剧传统重见天日。在这期间,欧洲各国的戏剧理论之繁盛几乎超过戏剧实践本身,但大多是在诗学》的基础上进行阐发或者补充,只有少数理论家,如意大利的卡斯特尔维特洛做过进一步探索,并提出不少新的观点。三一律”并区别悲剧与喜剧对于戏剧组成要素的讨论,他赞同亚里士多德的情节首要论,但认为人物(性格)也极其重要,因为基金项目: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编号: 06-YJRC17 。 - 1l 25作者简介:殷亚林( 1973- ),男,江苏盐城人,楚雄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二三章,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年版。·62.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8 年第 2 期殷亚林:元杂剧的人物构成与设置剧摹仿人类行动的职责” 。

他还认为没有性格但有情节固然还成其为悲剧,却不是好的悲剧。在黑

格尔之前,古典主义和启蒙主义时期的欧洲戏剧理论家,不断从编

剧技巧出发,提出各自的见解。如高乃依在保持诗学》对戏剧要素的排列的同时,对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物的四点原则:“ 善良、适合、相似、一致” ,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进行了阐发。例如“ 适合” ,他总结

为人物对于他的身份和环境的适合,对于他的社会关系的适合。在具体创作实践中,就是要求人物性格应当具有充分而适当的客观依据。

再如“ 相似” ,主要是指已有人物的再现。高乃依认为,不管是历史

人物还是以往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再现,都应该与广大观众心

目中对该人物的大体印象相似。可见,写实的原则一直贯穿于西方传统戏剧。当时,德莱顿的戏剧人物论已经具有系统性、完整性。他剖析了戏剧人物创造过程中的三大问题:性格的鲜明性、复杂性可信性。鲜明与复杂是矛盾的统一德莱顿心目中戏剧人物的理想性格,

是一个倾向鲜明而又组成复杂的有机统一体,从这里我们已经看

到西方典型理论的核心。西方戏剧美学又一里程碑式的总结者与开创

者是黑格尔,在他辉煌的戏剧理论体系中对人物多有表述。他说:“ 每

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黑格尔把性

格看作具有各种属性的整体,但这个整体显现为某种特殊形式,也

就是突出一点。作为“ 一个统治的定性” ,这一“ 定性又显现为一种一

贯的行动,因而黑格尔反对主角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反复无常。在具体的戏剧人物的塑造方法上,他主张具体,反对抽象;主张有机融合,反对特征凑合;主张在冲突中刻画出生动性,反对作平面描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