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检测(附答案)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检测(附答案) (2)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检测(附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a085c9f6e518964bce847c26.png)
d A lg si nb ei n gr egr s实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检测《蜀道难》1、用夸张的手法写山势的高险,枯树倒挂的句子是:,。
2、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原因的诗句是:,。
3、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增添浪漫气息的句子是:,。
4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5、写蜀道盘旋曲折的句子是:,。
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7.用太阳神到了蜀地也要回转车头表明蜀道之高的两句:,。
8、用黄鹤不能飞过,猿猴无法攀援,表明蜀道之高的两句:,。
9、用湍急的水流和滚动的石头发出雷鸣一般的响声描绘蜀道险要地势的两句:,。
10、《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1.《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
2.《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3.《秋兴八首(其一)》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诗句是,。
4.《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咏怀古迹(其三)》1.《咏怀古迹》运用悲戚的想象,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以及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
2.《咏怀古迹》中运用拟人,借山水形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是,。
3.《咏怀古迹》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诗人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是,。
4.《咏怀古迹》中凝练地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登高》1.《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2.《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自身苦和国运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登高》中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4.《登高》借落叶和江水来抒发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1.《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描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即的两句是:,。
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题精选(含答案)
![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题精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d1e9441711cc7930b71600.png)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背诵默写《蜀道难》1.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着重表现人行蜀道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4.借景抒情.渲染了空寂苍凉的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的诗句:_______。
5.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6.用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蜀道神奇色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7.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8.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9、开篇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10.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11.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4.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6.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8.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9噫吁嚱!危乎高哉!10.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秋兴》八首其一1.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渲染阴沉气氛.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虚实结合既写景物也寓时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 答案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7131ee284ac850ac024200.png)
《蜀道难》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6、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8、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9、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0、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1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登高1.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8.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琵琶行》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犹抱琵琶半遮面”。
4. 暮去朝来颜色故老大嫁作商人妇;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5.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6.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7.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8.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9.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12、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3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3理解性默写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3e1f3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a.png)
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答案版)一、《蜀道难》理解性默写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尔来四万八千岁_,不与秦塞通人烟_”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_西当太白有鸟道__,_可以横绝峨眉巅__”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2、在《蜀道难》中,李白用“_地崩山摧壮士死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__。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猿猱欲度愁攀援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但见悲鸟号古木_,_雄飞雌从绕林间_。
_又闻子规啼月夜__,_愁空山__。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__连峰去天不盈尺_,_枯松倒挂倚绝壁_。
”托出山势的高险,古松倚靠的奇绝之景。
然后由静而动,“__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__。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通“非”)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___所守或匪亲_,_化为狼与豺__。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9、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以手抚膺坐长叹__。
”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10、李白《蜀道难》中用“地崩山摧壮士死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
”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和答案.doc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和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df817f45c77da26924c5b045.png)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1、《蜀道难》1、诗中写秦国开发蜀地时流传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诗中表现蜀中要塞剑阁易守难攻的诗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诗中用人的动作和神态表现蜀道高的诗句:“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4、《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写山势高险,即使善飞的黄鹤,善攀的猿猴也很难越过。
5、《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飞湍瀑流争喧脛,碌崖转石万壑雷” o6、《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o7、李白《蜀道难》中描写“剑阁”的诗句是:“剑阁峥喋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李白《蜀道难》中,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9、李白《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借用杜鹃之声渲染蜀道的空寂苍凉和难走。
10、《蜀道难》一诗中化用张载“形胜之地、匪亲毋居”的句子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2、《杜诗三首》1、《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2、《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3、《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4、《秋兴八首(其一)》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o5、《咏怀古迹(其三)》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o6、《咏怀古迹(其三)》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画图省识春风,环珮空归夜月魂” o7、《咏怀古迹(其三)》运用拟人、寓情于景的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稚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o8、《咏怀古迹(其三)》借用琵琶声来表明王昭君的怨恨的句子是“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o9、《登高》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整理)带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整理)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c154e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3.png)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整理)带答案登高1.XXX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XXX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XXX飞回。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XXX《登高》中为我们营建了一幅气势澎湃的长江秋季图的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杜甫《登高》中会合表现了夔州秋季的典范特征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XXX飞回。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琵琶行》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4.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300c0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2.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试题含答案1、描述蜀道开凿过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句话描绘了蜀道开凿的艰辛和牺牲,形象生动。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通过夸张的手法,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蜀道的高度和险峻。
3、XXX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这句话使用了蜀地方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愤之情。
4、从XXX《蜀道难》一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蜀道开凿的困难和挫折的感慨和叹息。
5、XXX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句话通过引用神话传说,使诗歌更加富有浪漫气息。
6、XXX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塞上风云接地阴。
”这句话通过运用神话和夸张手法,使蜀山的高险更加生动形象。
7、XXX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扪(XXX)参(shēn)XXX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句话通过细致的描写,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行人在蜀道上的艰难和疲惫。
8、XXX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句话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蜀道之难的感受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秋兴八首(其一)》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XXX。
”这句话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苦落寞之情。
2、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XXX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检测(附答案)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检测(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cfb23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c.png)
(完整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检测(附答案)实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检测《蜀道难》1、用夸张的手法写山势的高险,枯树倒挂的句子是:,2、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原因的诗句是:《咏怀古迹(其三)》1?《咏怀古迹》运用悲戚的想象,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以及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
2?《咏怀古迹》中运用拟人,借山水形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3?《咏怀古迹》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诗人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3、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增添浪漫气息的句子是:4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5、写蜀道盘旋曲折的句子是:,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7、用太阳神到了蜀地也要回转车头表明蜀道之高的两句:8用黄鹤不能飞过,猿猴无法攀援,表明蜀道之高的两句:10、《蜀道难》的主旨句是:,《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1?《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登高》1?《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2?《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自身苦和国运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登高》中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4?《登高》借落叶和江水来抒发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李商隐诗两首》《锦瑟》1?《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描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即的两句是:,。
2. 《锦瑟》中曲折表达往事不堪回首,内心惆怅苦痛的两句是3?《锦瑟》借两个古人典故,表达对美好感情的追怀又生出凄凉悲慨的句子是2?《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4?《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年华往事追忆的句子3?《秋兴八首(其一)》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诗句是,4. 《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马嵬》1?作者写唐玄宗海外徒然悲叹“他生”之约,难以实现的句子是: 4?《咏怀古迹》中凝练地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9、用湍急的水流和滚动的石头发出雷鸣一般的响声描绘蜀道险要地势的两句:22. 暗写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事的句子是:,3. 诗人把六军愤慨之情与长生殿秘密之誓作对比的句子是:O4. 《马嵬》用对比手法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句子是《劝学》1. 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有答案版)
![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有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d3de0476eeaeaad0f33000.png)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一、《寡人之于国也》: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梁惠王的疑问是: , ? 孟子则强调:。
孟子告诉梁惠王当君王实行王道仁政的保民教民之后必然会出现:。
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找出孟子实行“王道"或者说“仁政”的七种措施的句子:初步措施:①,.(农业不违农时方面的);②, .(渔业方面的);③, .(林业方面的);根本措施:④ , , 。
(纺织方面的);⑤ , , 。
(牧业方面的);⑥,, ,。
(农业生产粮食方面的);⑦, , 。
(兴办教育).前面的1——6是属于从保民角度提出了六条措施,7是属于从教民角度提出了一条措施。
3.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 "与“"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
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成语为:。
二、《劝学》: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
"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 , .”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6、《荀子·劝学》中“,。
”,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 。
”的境界.8、《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 , 。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检测(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检测(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a31b029b6648d7c1c746dc.png)
实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检测《蜀道难》1、用夸张的手法写山势的高险,枯树倒挂的句子是:,。
2、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
34是:,。
5,。
67.。
8。
910。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1.《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
2.《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3.《秋兴八首(其一)》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诗句是,。
4.《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思乡借子是,。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1.《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描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即的两句是:,。
2.《锦瑟》中曲折表达往事不堪回首,内心惆怅苦痛的两句是, 。
3.《锦瑟》借两个古人典故,表达对美好感情的追怀又生出凄凉悲慨的句子是 ,。
4.《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年华往事追忆的句子是,。
《马嵬》 1.作者写唐玄宗海外徒然悲叹是:。
2.3.。
4.《1.2.3.“4.5.是6.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
” 7《劝学》中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
” 8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寡人之民”“加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秦论》 1、《过秦论》中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军事上采取了系列措施,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表达采取措施之后的影响。
2、《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统一《师说》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点是相同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b1603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8.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试题含答案《蜀道难》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秋兴八首(其一)》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园心。
危乎高哉!”。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0.《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1.《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题精选(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题精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d27d3a1a37f111f0855b44.png)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背诵默写《蜀道难》1.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着重表现人行蜀道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4.借景抒情,渲染了空寂苍凉的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的诗句:_______。
5.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6.用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蜀道神奇色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7.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8.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9、开篇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10.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11.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4.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6.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8.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9噫吁嚱!危乎高哉!10.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秋兴》八首其一1.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渲染阴沉气氛,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虚实结合既写景物也寓时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题精选(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题精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b283b8cfc789eb162dc841.png)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背诵默写《蜀道难》1.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着重表现人行蜀道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4.借景抒情,渲染了空寂苍凉的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的诗句:_______。
5.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6.用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蜀道神奇色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7.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8.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9、开篇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10.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11.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10.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1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4.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9噫吁嚱!危乎高哉!1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秋兴》八首其一1.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渲染阴沉气氛,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17.虚实结合既写景物也寓时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检测(附答案)之欧阳科创编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检测(附答案)之欧阳科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07d938e002020740bf1e9bd9.png)
实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检测《蜀道难》1、用夸张的手法写山势的高险,枯树倒挂的句子是:,。
2、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原因的诗句是:,。
3、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增添浪漫气息的句子是:,。
4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5、写蜀道盘旋曲折的句子是:,。
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7.用太阳神到了蜀地也要回转车头表明蜀道之高的两句:,。
8、用黄鹤不能飞过,猿猴无法攀援,表明蜀道之高的两句:,。
9、用湍急的水流和滚动的石头发出雷鸣一般的响声描绘蜀道险要地势的两句:,。
10、《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1.《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
2.《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3.《秋兴八首(其一)》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诗句是,。
4.《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咏怀古迹(其三)》1.《咏怀古迹》运用悲戚的想象,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以及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
2.《咏怀古迹》中运用拟人,借山水形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是,。
3.《咏怀古迹》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诗人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是,。
4.《咏怀古迹》中凝练地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登高》1.《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欧阳科创编2021.02.05特点的句子是,。
2.《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自身苦和国运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登高》中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4.《登高》借落叶和江水来抒发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1.《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描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即的两句是:,。
(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试题含答案
![(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精选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0912cdeefdc8d377ee3221.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蜀道难》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10.《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检测《蜀道难》1、用夸张的手法写山势的高险,枯树倒挂的句子是:,。
2、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原因的诗句是:,。
3、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增添浪漫气息的句子是:,。
4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5、写蜀道盘旋曲折的句子是:,。
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7.用太阳神到了蜀地也要回转车头表明蜀道之高的两句:,。
8、用黄鹤不能飞过,猿猴无法攀援,表明蜀道之高的两句:,。
9、用湍急的水流和滚动的石头发出雷鸣一般的响声描绘蜀道险要地势的两句:,。
10、《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1.《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
2.《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3.《秋兴八首(其一)》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诗句是,。
4.《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咏怀古迹(其三)》1.《咏怀古迹》运用悲戚的想象,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以及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
2.《咏怀古迹》中运用拟人,借山水形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是,。
3.《咏怀古迹》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诗人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是,。
4.《咏怀古迹》中凝练地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登高》1.《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2.《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自身苦和国运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登高》中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4.《登高》借落叶和江水来抒发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1.《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描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即的两句是:,。
2.《锦瑟》中曲折表达往事不堪回首,内心惆怅苦痛的两句是,。
3.《锦瑟》借两个古人典故,表达对美好感情的追怀又生出凄凉悲慨的句子是,。
4.《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年华往事追忆的句子是,。
《马嵬》1.作者写唐玄宗海外徒然悲叹“他生”之约,难以实现的句子是:,。
2.暗写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事的句子是: , 。
3.诗人把六军愤慨之情与长生殿秘密之誓作对比的句子是: ,。
4.《马嵬》用对比手法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 。
《劝学》1.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 , 。
”观点相同。
2.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 , 。
” 3.“ ,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5.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 , 。
6.《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 。
, 。
” 7《劝学》中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 。
, 。
”8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2.孟子根据井田制提出的王道,施仁政的具体措施有 , , 。
3.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熟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孟子认为在渔业和林业方面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有所节制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提到对百姓进行教育,可实现敬老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提醒统治者不怨天尤人,就会“寡人之民”“加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秦论》1、《过秦论》中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军事上采取了系列措施,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表达采取措施之后的影响。
2、《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文化上采取措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5、《过秦论》中写陈涉起义队伍的武器装备极简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过秦论》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说》23“4、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 56、“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一致。
10.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 《蜀道难》理解性默写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扪(m én)参(sh 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 ī)嗟 7.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8.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9、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0、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1.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4.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其三)》1.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2.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3.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4.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登高》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马嵬》1.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2.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3.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4.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劝学》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寡人之于国也》情景背默1.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说明了梁惠王的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的疑问.2.孟子根据井田制提出的王道,施仁政的具体措施有百亩之田,勿夺其时,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3.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熟语是:五十步笑百步。
4. 孟子认为在渔业和林业方面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有所节制的句子分别是: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5.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提到对百姓进行教育,可实现敬老目的的句子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7.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提醒统治者不怨天尤人,就会“寡人之民”“加2、《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文化上采取措施的两句是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过秦论》中写陈涉地位出身的句子是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4《过秦论》中写陈涉起义队伍的武器装备极简陋的两句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5、《过秦论》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6、《过秦论》中贾谊认为假如拿陈涉与六国相比,就不能相提并论的语句是试使山《师说》理解性默写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6、“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一致。
7、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8、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9、《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0.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的句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