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诗中译翻译批评——以查良铮、王佐良《西风颂》两译本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诗中译翻译批评——以查良铮、王佐良《西风颂》两译本为例
李改苹1 刘慧君2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0)
摘 要:近年来,翻译批评多见于小说、散文和其他形式的译文,但对于诗的翻译批评则比较少,特别是英诗中译的就更少。
鉴于此,本文从王佐良和查良铮两位文学大师的翻译作品《西风颂》为例,就两个作品作简要的翻译批评,从直译与意译、口语化表达、漏译误译进行对比和批评赏析。
关键词:《西风颂》;翻译对比;翻译批评
一、《西风颂》两译文对比
(一)两译者的对比
《西风颂》是一部优秀的革命作品,雪莱在1819年将其创作出来。
整首诗一共分成五节,每一节的诗都有十四行。
每个小节都遵守一定的格律,既独立又相互联结。
本文选取两位在翻译界有权威的大家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原因是王佐良和查良铮都是二十世纪十几年代生人,他们的研究领域相仿,名声也相仿。
王佐良是英美文学界的权威人物,而查良铮也被称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二)两译文格律对比
《西风颂》是由五首十四行的诗构成的,韵脚为aba, bcb, cdc, ded, ee;每个诗行五个音步,基本上属于抑扬格。
与此同时,这首诗还使用了头韵,比如,wild west wind和make me the lyre 等等。
以诗歌的第五部分翻译为例:
Make me thy lyre, even as the forest is:
What if my leavers are falling like its own!
The tumult of thy mighty harmonies
Will take from both a deep, autumnal tone,
Sweet though in sadness. Be thou, Spirit fierce,
My spirit! Be thou me, impetuous one!
让我做你的竖琴吧,就同森林一般,
纵然我们都落叶纷纷,又有何妨!
我们身上的秋色斑斓,
好给你那狂飙曲添上深沉的回响,
甜美而带苍凉。
给我你迅猛的劲头!
豪迈的精灵,化成我吧,借你的锋芒,(王译)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
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
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乐音
将染有树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
虽忧伤而甜蜜。
呵,但愿你给予我
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查译)
根据汉语的十三韵来分析,王的译文在第五部分保持了完全一致的原韵,即aba, bcb, cdc, ded, ee;但查的译文与原文做到了基本的接近,即使有时候和原韵不一致,但也都尽量押了韵。
二、《西风颂》两译文翻译批评
(一)直译与意译
两译文在具体的句子翻译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下文将从句子的直译与意译上进行对比,分析句子的翻译。
例1: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
你把秋气猛吹(王译)
秋之生命的呼吸(查译)
此句是全诗的第一句,译文中王佐良运用了意译的手法,译文译出西风劲吹的动态感和诗歌开头的“大江东去”的雄伟气势。
与王佐良不同,查良铮的译文采用的是直译的翻译方法,平白直叙紧靠原诗的形式并没有改变句式。
虽然两种方法翻译都没错,但是王佐良的译文在气势上更加贴近原文。
例2:Who chariotest to their dark wintry bed
The winged seeds, where they lie cold and low,
呵,你让种子长翅腾空,又落在冰冷的土壤里深埋,(王译)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黑暗的冬床上,它们就躺在那里,(查译)
这句是第一节西风作为保护者出现的片段,从两个人的译文来看,王佐良先生的译文采用的是意译的方法,比较抽象,把西风吹种子,直接说成种子长了翅膀,没有用“用车运送”本来的意思。
经过作者的意译再添加想象,译文就更加灵动和洒脱,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把西风保护革命的种子,这种动态感直接刻画出来。
对比王佐良的译文,查良铮的译文显得朴素得多,因为查良铮把“chariotest”直译为“用车运送种子”,这是查良铮翻译《西风颂》一贯采用的方法——直译。
虽然查良铮的译文紧紧贴近了原文,但却缺少了诗歌应该具有的灵动。
读到查良铮翻译的此句,读者想象的空间就被限制了,只能跟随作者的翻译进行想象。
(二)口语化表达
口语化表达在诗歌中出现的频率比较低,因为诗歌要用诗性的语言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拿《西风颂》来说,这首诗是充满革命情怀的气势恢宏的诗,所以翻译的时候,就应该尽量减少口语化表达。
但是王佐良的译文在很多句子中运用了口语化表达,在某些时候会冲淡原诗所要表达的情感,使诗的气势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具体如下:
例3:Thou, from whose unseen presence the leaves dead
不露脸便将落叶一扫而空(王译)
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查译)
例4:so sweet, the sense faints picturing them!
那香气光想想也叫人醉倒(王译)
那芬芳真迷人欲醉(查译)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王佐良在译文中使用了一些生活化的语言,比如王佐良把whose unseen译成“不露脸”,
(下转第97页)
(上接第95页)
下面又用到了“光想想”这些充满口语化的语言,而查良铮的译文则用的正式词语。
因此,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王佐良使用俚语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冲淡了原诗整体大气的风格,所以这种翻译风格并不十分符合《西风颂》这种类型诗的翻译。
(三)漏译误译
例5:angels of rain and lightning
你把雨和电赶了下来(王译)
成为雨和电的使者(查译)
此句节选自第二节第四句,结合前三句可以分析,作者这里描写的西风不是指雷电本身,这里的angel 是指loose clouds。
王佐良的译文漏译了angels, 是属于漏译和误译的;而查良铮翻译的很到位,把西风比作雨和电的使者。
例6:Thine azure sister of the Spring shall blow
你那青色的东风妹妹回来(王译)
直等到春天,你碧空的妹妹吹起(查译)
这句诗是把西风当成保护者来写,写西风保护种子,等到春天让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这句的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的差异。
在西方,东风代表的意义与东方正好相反。
在东方,东风来自大海,带来雨水和温暖,东风来了,说明春天快要来了。
而西方正好相反,东风来自大山和内陆,并不能带来雨水,相反还会带来疾病。
了解了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之后,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了。
这句话中王佐良的译文总把春天的意象用东风来写,中国的读者一读便知道意思,但是,却没有与原文十分贴合。
对比查良铮的译文,其很好地描写出春天将要到来的时候,碧空妹妹要吹起,所以王佐良的译文在此处可以看出是误译了。
两种译文都有自身的长处和弊端,都成不上是最好的译文,但也不乏有名句流传,所以我们都应该借鉴。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者的译文都可以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同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偏离原作之处,相比之下,查良铮的译文偏离更少。
但是由于查良铮的译文以直译为主,虽贴合原文,却又难免会出现欧化的词。
总体而言,王佐良的译文在细节处理上不足为训,对于译文中的错误,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参考文献:
[1]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M]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0:200-201
[2]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9:335-366
[3]喻云根.英美名著翻译比较[M]2005.9:42-72
[4]杨翠翠.英语诗歌翻译批评标准初探——以Break, Break, Break的两个中译本为例[J].焦作大学学报,2013,27(03):19-21.
转型。
(三)加强对新媒体市场的把握力
对于期刊编辑该行业,用户的需求至关重要,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消费向多元化发展,所以期刊编辑必须把握市场力,对市场有准确的定位。
根据调查显示,传统的期刊纸质阅读量下降,部分相关书店倒闭,所以,面对该情况,期刊编辑要及时把握市场。
首先,要对受众有一定把握,根据用户的需求安排编辑工作,在内容上要进行适当的转变,吸引读者。
其次,期刊编辑要结合市场策划理念,争取做到市场,用户,编辑之间的紧密连接,更好的利用市场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同时,市场经济发展中,期刊编辑也要遵循市场规律,树立正确的市场方向,优胜劣汰,强化竞争意识,对新媒体市场多进行考察和研究分析,把握读者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哪种风格文章关注度最高,从而创作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作品,吸引读者对其进行消费,促进期刊编辑行业的转型。
(四)提高期刊编辑创新力
面对市场的快速发展,任何行业的转型都离不开创新,在新媒体时代下,提高期刊编辑的创新力尤其重要。
首先,要在选题中培养创新思维,传统的期刊编辑以解读为主要内容,在创新中,可以主要对关键词进行解读,重要提取文章主要内容信息。
其次,要专门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发挥其各自创新思维,创造出新颖的选题,对期刊内容主要标题,文章风格进行创新修改,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同时,对期刊编排也要有所创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
另外,期刊编辑还要注意事件的时效性,结合新媒体互联网,争取在第一时间利用信息平台对用户进行报道。
在期刊编辑中,选题是整个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期刊编辑创新能力的关键,期刊选题中,要突出其文章特点,工作者要主动挖掘信息,多了解市场读者和市场需求,对社会热点加大关注,从而对期刊内容进行创新。
相关部门也要对该行业进行资金投入,丰富工作者对该行业的认识,使他们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促进期刊编辑的转型。
结束语
由此可知,在新媒体时代,对于期刊编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传统期刊编辑未与新媒体时代紧密结合,对新媒体把握力不强,期刊编辑知识层次浅薄等影响了期刊编辑的转型。
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下对传统媒体存在问题提出有效措施,有效促进新旧媒体融合。
参考文献:
[1]黄崇亚.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角色转型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 2014(08):27-28+30.
[2]宣海林.媒体融合时代行业期刊编辑思维的再定位[J].出版科学, 2018, 26(03):23-27.
[3]梁明佩, 潘明志, 黄照河, 凌琼, 黄研研, 李彩良.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传统期刊转型发展探讨[J].传播与版权, 2016(06):3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