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中和反应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中和反应试题

1.如图为喷墨打印机工作原理示意图。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从喷嘴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变为不溶于水的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印墨水偏酸性B.打印墨水显中性

C.打印纸偏酸性D.打印纸偏碱性

【答案】C

【解析】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性溶液的pH值<7,中性溶液的pH值=7,碱性溶液的pH值>7。且溶液的酸性越强,pH值越小;溶液的碱性越强,pH值越大。打印墨水的pH为7.5-9.0,说明打印墨水显碱性,则选项A、B错误;打印纸的pH为4.5-6.5,说明打印纸显酸性,则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记住“小酸大碱中7”。

2.若想使某种pH=0的溶液成为pH=8的溶液,应加入下列何种物质才能实现

A.水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硫酸D.pH=0的溶液

【答案】B

【解析】根据酸碱中和的知识进行分析,某种pH=0的溶液呈酸性,要想变为pH=8的溶液,则需要加入碱性的物质,且要过量。

A、水呈中性,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故B正确;

C、稀硫酸呈酸性,故C错误;

D、pH=0的溶液呈酸性,故D错误。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点评:理解pH的含义,了解影响pH的变化的因素及影响的结果和程度,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3.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有水生成。请帮助其完成实验报告:

【答案】(2)实验操作步骤:固体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

实验现象:没有变成蓝色

解释、结论与化学方程式:固体氢氧化钠和无水醋酸中没有水(3)变蓝色

【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题意进行分析,无水醋酸不能使硫酸铜粉末变蓝,固体氢氧化钠

不能使硫酸铜粉末变蓝,而无水醋酸和固体氢氧化钠反应能使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二者混合有

水生成。

为使用硫酸铜粉末检验中和反应有水生成,首先需要选取不含水的酸和碱进行反应,题中选取了

无水醋酸与固体氢氧化钠进行反应。接下来设计实验时,除了验证硫酸铜粉末遇水确能变蓝外,

还需要把影响本次探究的因素一一排除:反应物无水醋酸、氢氧化钠本身是不是就可以使硫酸铜

粉末变蓝等,最后才能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检验。

(1)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成蓝色;

(2)分别检验无水醋酸、氢氧化钠不含水,不能使硫酸铜粉末变蓝,需要分别把无水醋酸、氢

氧化钠与硫酸铜粉末混合,固体氢氧化钠和无水醋酸中没有水,故均不出现蓝色;

(3)三种物质混合均匀,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水使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考点】本题考查酸碱盐的应用

点评: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关键是要证明是生成的水

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4.月季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某同学给月季花施肥前,对下列氮肥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

结果如表。该同学最好选用:

A.尿素B.碳酸氢铵

C.硫酸铵D.氨水

【答案】C

【解析】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性溶液的pH值<7,中性溶液的pH值=7,碱性

溶液的pH值>7。且溶液的酸性越强,pH值越小;溶液的碱性越强,pH值越大。结合土壤的酸

碱性,选择与土壤酸碱性一致的化肥即可。由表中数据可知,尿素显中性,碳酸氢铵和氨水显碱性,硫酸铵显酸性,由于月季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所以硫酸铵适合月季花的生长。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

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刚好完全反应,他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

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准确,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

是。

(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选择甲、乙中的一个作答):

【答案】(1)2NaOH+H

2SO

4

=Na

2

SO

4

+2H

2

O

(2)硫酸过量

(3)选择甲: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不变色

或: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气泡产生

或: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无气泡产生

选择乙: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

或: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

或: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有气泡产生

【解析】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加入酚酞溶液不变色,不能说明恰好完全反应,因为当酸过量时酚酞也呈无色。探究酸是否过量的方法比较多,可选用指示剂或能与酸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物质,如碳酸盐,活泼金属等。

(1)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

2SO

4

=Na

2

SO

4

+2H

2

O

(2)酸碱反应后加入酚酞呈无色,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酸过量,因为当酸过量时酚酞也呈无色。

(3)验证酸是否过量的方法较多,应选择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的试剂。

选择甲: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不变色(因为石蕊的显色规律是酸红碱蓝中不变),不变色说明恰好完全反应;

或: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气泡产生(因为碳酸钠溶液与酸能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无气泡产生说明酸不过量,恰好完全反应;

或: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无气泡产生(因为锌粒等活泼金属与酸能反应产生氢气),无气泡产生说明酸不过量,恰好完全反应。

选择乙: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因为石蕊的显色规律是酸红碱蓝中不变),变红色说明酸过量;

或: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因为碳酸钠溶液与酸能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说明酸过量;

或: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有气泡产生(因为锌粒等活泼金属与酸能反应产生氢气),有气泡产生说明酸过量。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题中的现象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要熟练掌握酸碱中和的化学方程式,同时学会检验酸碱的方法,并注意方法的可行性。

6.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

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

2和N

2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水鉴别NaOH和CaCO

3

固体

【答案】D

【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鉴别:如果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不同现象就能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A、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盐酸呈酸性,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为无色,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无法鉴别,

故B错误;

C、盐酸和硫酸都呈酸性,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呈红色,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