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有关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判断 (1)在捕食食物链中,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占据最高营养级的是不 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 √ ) (2)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腐生型生物一定都是分解者;生产者一 定处于第一营养级( √ ) (3)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食物网可使每种生物都限定在同一营养级 上( × ) (4)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 )
常考基础诊断
1.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 (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 ) (2)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但未必都是植物;消费者营异养生活,但未必 都是动物( √ ) (3)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 ) (4)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其中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 ) (5)理论上分析,只有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需的基础成分( √ )
(2)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如图所示,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D、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 产者”,则A、B为消费者和分解者;再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 判断,在D、C中指出箭头多的D为“生产者”,指入箭头多的C为“非 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2.有关能量流动特点、目的的判断 (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 ) (2)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 ) (3)能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可以出现倒置现象( × ) (4)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 ) (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被多级循环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2)食物网
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
营养结构 。
②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 多 植食性动物的食物, 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 多种 植物,也可能被种多种 肉食性动物所食。
③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 营 养 。 (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级渠道。
命题点二 食物链(网)的分析 3.(2018·西安模拟)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C.蝗虫和老鼠在不同食物链中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若老鼠全部死亡消失,对狼的影响比对猫头鹰 显著
解析 答案
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 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 错误的是 A.该食物链是:丙→甲→乙→丁 B.丙种群数量增加,甲、乙、丁的种群数量
(1)概念:生态系统是由 生物群落 与它的 无 机 环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
一整体。
境
(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生物圈 。
(3)结构:由 组成成分 和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
(4)功能:进行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各成分的作用及地位
提示
重点剖析
1.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动情况分析 (1)若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数量减少,整个食物链中 的其他生物都会减少,简单记为:“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 跑。” (2)“天敌”一方减少,短时间内被捕食者数量会增加,但从长时间来看, 会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简单记为:“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 后减再稳定”。
均增加
√C.丁的体型最大,单个个体占有的能量最多
D.在其他食物链中,乙和丁之间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解析 答案
命题点三 食物网中生物数量的变化分析 5.如图所示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 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向 对人类最有益 的部分。
常考基础诊断
1.有关能量流动过程的判断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 )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 × ) (3)流经第三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三级消费者摄入到体内的能量( × ) (4)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能量就从无机环境输入到了生物 群落( √ ) (5)除最高营养级外,某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由四个部分组成:自身呼吸消 耗的能量、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和未被利用 的能量( √ )
2.构建食物链(网)的方法
(1)根据图1构建食物链 ①信息:营养级越低,生物数量往往越多;营养级较低者,先出现波峰。 ②食物链:丁→乙→丙→甲。
(2)根据图2构建食物网 ①信息:能量逐级递减;若两种生物能量差距过小 (不在10%~20%内),则很可能位于同一营养级。
②食物网如图所示:
(3)根据重金属、农药的含量构建食物网 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食物网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 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表所示。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 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 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本来源
中
基
石
生态系统最活
地位
__
生态系统的_____
跃的成分
(2)相互关系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
生产者
分解者
生产者和 分 解 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 者
特别
提醒
走出对生态系统成分认识的4个误区
错误说法
特例
细菌都是分解者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 结核杆菌属于消费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种群
甲
乙
丙
重金属含量(μg/kg鲜重) 0.003 7 0.003 6 0.035 0
①信息:重金属(农药、一些难于降解的物质)随着食物链富集,营养级 越高,含量越高,甲、乙中重金属含量差别不大,所以处于同一营养级, 同理,丙、丁处于同一营养级。
②食物网如图所示:
。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判断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1)该食物网中,共有多少条食物链? 提示 6条。 (2)说出鹰与鼬的种间关系。 提示 捕食和竞争。
提示
(3)此食物网没有表示出生的态系统成分是什么? 提示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4)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与鼬对鼠种 群数量的影响,哪种影响大一些? 提示 后者影响大些。
教材热点拓展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 [单位为103 kJ/(m2·y)],据图分析:
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食性动物 如秃鹫、蚯蚓、蜣螂等
硝化细菌等自养生物也是生产者, 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
植物都是生产者
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捕食链) ①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 食 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特点:起点是 生产者 ,为第一营养物级;终点是最高营养级,一般不会 超过 5 个营养级。只包含生产者和 消费者。 ③营养级与消费者级别的关系 消费者 级别= 营养级 级别-1。
( ×)
(6)由于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产者再固定,且食物链中捕食与被捕食的关 系不可逆转,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 ) (7)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该狼就获得了这只兔子能量的 10%~ 20%( × ) (8)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 人类( × ) (9)拔去田地中的杂草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可以提高生态系统 的能量传递效率( × )
解析 鲈鱼与土著鱼之间是捕食关系;引入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后, 土著鱼a、b的数量都下降,短期内浮游动物总量先急升后下降最后趋于 稳定,相应地浮游植物先锐减后急升最后趋于稳定,A项正确。
解析 答案
6.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 描述正确的是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3)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这种生物数量的变化视具体食 物链而定:“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大体遵循如下思路: ①生产者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消费者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 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②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当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 物种群的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某种生物减少,该种 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③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数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数 量的影响,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 依据。
(5)食物网中两种生物间只能有一种种间关系( × ) (6)食物链纵横交错形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食物网的复杂程 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 ) (7)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是生态 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 )
教材热点拓展 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右下图, 据图分析: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解析 答案
2.(2017·江西新余四中段考)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各成分(丁为非生物环境) 之间的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光能通过甲输入生态系统 B.参与构成食物链的成分有甲和乙
√C.碳元素在乙与丙之间以CO2形式传递
D.丙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解析 答案
方法 技巧
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①“自养型生物”=“生产者”, 包括光能自养生物(如绿色植物和蓝 藻等)和化能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 ②“捕食异养或寄生异养型生物”=“消费者”, 其不能直接把无机物 合成有机物,而是以捕食或寄生方式获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③“腐生异养型生物” =“分解者”, 其是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 败叶转变成无机物的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等)。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D.a与c为竞争关系
解析 答案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知识梳理
1.能量流动的概念理解
输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头:太阳能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
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
传递
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 —形式:有机物中的 化学能
⇓
转化 —太阳能→有机物中的 化学能 →热能
⇓ 散失
形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过程:自身呼吸作用
2.能量流动的过程 (1)写出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内容: 甲.生产者,乙. 初级消费者,丙. 次级消费者 , 丁. 呼吸作用 ,戊. 分解者 。 (2)据图分析食物链中甲营养级能量的去向 ①通过自身 呼吸作用 以 热能 的形式散失。 ②被 下一营养级 同化。 ③残枝败叶等被 分解者 分解。 ④未被利用。
非生物的物质 项目
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腐生 自
阳光、热能养、 生物,主 异养生物,
实例 水、空气、无 要是绿色植物 主要是动物
机盐等
主要 生活 真菌
将无机物转化为
生物群落中物
加速生态系统
作用
质和能量的根
有机物,的并物将质能循环 量储存在有机物
___遗_体__和_动__物_的___ ___排_泄__物_______
相关视频
3.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
(1)能量传递效率:指 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 同化量 的比值。
(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 、逐级递减(两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
率一般为
10%~20%
动 )。
(3)研究意义
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 ,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统系统中的 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内容索引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矫正易错 强记长句 重温高考 演练模拟 课时作业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
知识梳理
1.生态系统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