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专题辑要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二中国古代经济制度
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四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五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问题
一、国家形态的演变
二、集权体制的发展
三、选官制度的沿革
一、国家形态的演变
1.从“多元一体”到“封邦建国”
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了许多反映父系氏族社会的情况。
其中著名的部落联盟领袖有中原地区的神农又称炎帝,以姜为姓。
是农业生产和医药的发明者。
黄帝又称轩辕氏,以姬为姓,发明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
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相传以铜为兵器,能呼风唤雨。
传说中国的文明起源于炎帝和黄帝时代。
这个时代为我国历史上的“禅让时代”。
当时中原地区部落联盟领袖尧年老,选择舜为继承人,四岳十二牧(部落领袖)同意,尧传位给舜。
舜老,同样方法传为给禹。
此时,国家已在逐步形成。
禹在位时天下诸侯都“朝禹”,国家形成,奴隶制社会开始。
禹年老,选东夷族的首领益为继承人。
但禹的儿子启杀益夺王位。
从此,“禅让时代”结束,王位“世袭”制开始,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建立后,用“君权神授”的谎言欺骗人民、统治人民,因之称为“天子”。
国王之下有“百吏”,主要官吏有羲氏、和氏,掌管政教、农业;还有牧正、庖正、车正等分掌畜牧、膳食、车服等事。
又有法律和刑罚。
这些国家机器都是为了保护奴隶主阶级的既得利益,镇压奴隶大众。
从“多元一体”到“封邦建国”
(1)公元前11世纪以后,国王成为“天下共主”的国家形态是如何逐渐成熟的?(2)在你看来,这种国家形态有何突出特点?存在哪些隐患?
周武王灭商,我国古代史上的奴隶制时代基本结束,封建社会初期阶段即封建领主制(亦称农奴制)阶段开始。
这一社会阶段经历了西周、春秋和战国三个时期,至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这一社会阶段才告结束,时长约八百年。
西周建立,采取贵族政治制度。
1.国王是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又是最高政治统治者。
《诗·小雅·北山》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1.封建土地国有制2.王位世袭制3.六官制4.分封制: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土封侯”制,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
2.从“诸侯割据”到“专制帝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后的500年间,中国社会在动荡中实现着社会转型。
就国家形态而言,也是一个“除旧立新”的蜕变期。
从“诸侯割据”到“专制帝国”
(3)“天下共主”的封建国家形态被肢解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4)在500年的分裂中,存在着哪些统一的因素?为什么秦国能够最终肩负起统一大业?
(5)秦朝是怎样构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帝国的?
自公元770年周平王迁都雒邑至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为春秋时期;三家分晋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
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挟天子以令诸侯”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二、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思想的控制选官的途径
中央集权制度的纵向发展
秦朝首创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西汉在汉承秦制中调整巩固
隋唐体制新格局与科举考试宋代的重文轻武和文官体制
元朝中书省和行中书省制度明朝六部、内阁和法外政治
清朝的军机处与皇权的强化
中央集权的四大焦点
1、皇权与相权
2、中央与地方
3、思想的控制
4、官员的选拔
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
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
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1)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内阁制度或内阁。
(2)归纳出两种方式、准确指出其作用。
•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
归纳出两种方式,但对作用的描述只是题干的同义反复。
•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加强皇帝权力;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削弱相权。
中央与地方
商周以来,历代中央政府为了维护疆域的统一,强化专制主义的集权体制,都十分重视对于地方的有效驾驭和控制。
但是,一种秩序的建构往往又潜藏着新的危机。
从历史上看,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几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事实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就是在这种动态的博弈中逐渐完善的。
基于历史教训的政治选择
唐中期以来的节度使唐末年藩镇割据局面
五代藩镇的用兵自重五代禁军将领篡皇位
北宋时期,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新的举措?如何评价这些新举措?
(1)杯酒释兵权
961年,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兵权。
(2)内重外轻的方针
将强壮士兵编入禁军,地方则留老弱者充任厢军和乡兵。
通过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防止将领分立割据、对抗中央。
(3)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
中央政府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以及地方要员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了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4)完善科举,严格考试
分级考试:解试、省试和殿试。
严格考试:设“弥缝”、“誊录”,保证公正和公平。
方式改革:宋中期后,废除单纯背诵的考试内容(“贴经”)不以诗赋的优劣取士,增加策论,考核对儒家经典理解和社会事务分析能力。
反思:“重文轻武”的国策
1.基于对历史教训总结的政治选择
2.有效防止了军人擅权和地方割据
3.强化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4.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发展
5.冗官、冗兵造成严重的财政危机
6.文人掌兵和内重外轻的军事隐患
7.边疆危机和军事失败的岁币负担
(6) 13世纪以来,随着疆域的不断拓展,历代中央政府通过哪些举措或斗争以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
(7)综观古代历史,概括导致地方割据乃至国家分裂诸种因素。
(8)纵观古代历史,归纳中央政府维护专制帝国大一统的三种方式并加以简要评价。
三、选官制度的沿革
1.从世卿世禄到军功爵制
2.从察举制度到九品中正
3.从科举制度到八股取士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秦两汉以来:选拔官员主要采用推举的方式。
西汉“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即可担任官职。
郡县也建立地方学校,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管理的后备人选。
由于经学的研习、传授为学者的入仕开辟了通途,因此通经致用成为文人学士的普遍追求。
推举人和被推举人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地方门阀凭借这种联系扩展自己势力,对统一王朝构成潜在威胁。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魏晋南北朝,采用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则使门阀世族凭借显赫的声望把持选举大权,庶族子弟多遭排斥。
2.隋唐以来:通过科举制选拔官员。
隋朝开创,唐朝逐渐健全。
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
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考取难度也最大。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科举取士依据成绩,普通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扩大了统治基础。
人才选拔、官员任用权利收归中央后,科举入士子成为天子门生,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隋唐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差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宋通过改革而逐渐完善的科举制,不仅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清朝和清朝前期的八股取士
清末除八股和废科举的改革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政策及制度
先秦时代:
青铜时代和铁器牛耕井田制和私田的出现
两汉时代:
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土地兼并和豪强庄园
分裂时期:
区域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的开发
隋唐时代:
宋元时代:
1.商品经济的发展
2.经济中心的南移
3.海上丝路的开辟
4.元朝大都的昌盛
5.对外贸易的繁荣
6.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商品经济发展,国内外贸易和城镇商业的活跃;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水田农具改进、耕作技术成熟、稻麦轮作推广;玗田、沙田和梯田的开辟;水稻跃居粮食作物首位,苏湖熟,天下足;棉花、茶叶、桑蚕业等经济作物中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纺织、制瓷和造船发达。
杭州、苏州、成都等地设有官办丝织作坊,江浙还出现了私人作坊(机户);棉纺织工具的改进;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东南沿海城市的造船业十分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对外贸易的发展——海上丝路
西夏的兴起,通过西域的商陆受阻;商业繁荣和经济重心南移;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造船业的发展。
(原因)
南宋时,广州、明州、泉州是三大外贸港;官府在港口设立使舶司,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使舶司所在港口设有“番坊”和“番市”。
贸易商品以香料、丝织品和瓷器为大宗——“海上丝绸之路”或“香料之路”。
从泉州出发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不仅使宋朝政府获
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也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
明清时代:
经济的恢复与繁荣
1.南方出现双季稻;引进番薯、玉米等解决缺粮问题;经济作物商品化产。
2.潮州丝、松江布行销内外。
全国大小城市和市镇中,普遍开设手工业作坊,各类产品更加丰富。
3.南京、广州、佛山、厦门等地发展迅速。
长江沿岸出现许多商业集散地,汉口为船码头,镇江为银码头、无锡威布码头。
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明清的“朝贡贸易”和“闭关锁国”
1.朱元璋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片板不许入海,严禁民间从事海外贸易。
外贸唯一合法途径是官方控制垄断的朝贡贸易。
2.明朝规定外国供使来华朝贡,除携带供品外,准许附带商品货物进行贸易。
附带货物由供使携至京师,在指定地点开市数日,在官方监督进行交易。
海外供舶来华的供期、供道、船舶数量和朝贡人数等,明朝政府都有具体规定。
3.清朝实行闭关政策。
(关注原因和影响)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1.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
2.从中原地区到周边开发
3.从北方重心到重心南移
4.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生产
5.从丝绸之路到海上丝路
6.从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
经济中心变化的规律性特征
1.与分裂割据密切相关
2.与人群迁徙同步运动
3.与政治中心相伴相随
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边疆问题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匈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隋唐时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两宋时期各民族政权的关系
元朝的民族融合与民族分化清朝初反分裂促统一的斗争
一、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匈奴
据史籍记载匈奴人“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
他们穿皮衣,食畜肉,住穹庐;戴耳环,留发辫,在面部刺花纹为装饰;善骑射,兵民合一,平时放牧,战时出征。
从上面的材料可以反映出古代匈奴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社会组织形态。
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不断迁徙;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社会。
中国古代早期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之间存在冲突与交融。
1、东周至秦:万里长城、讨伐匈奴
2、两汉时期:和亲政策、三次战争、丝绸之路、西域都护
3、魏晋时期:五胡内迁、民族杂居、相互融合
蒙古统治时期,大量中国科技传播,包括火药、丝绸、印刷等。
中国炮兵曾去过波斯;中国医生曾在伊儿汗朝廷工作;中国艺术家曾对波斯微型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
信息:中国炮兵去过波斯;蒙古西征用到火铳。
结论:中国三大发明的西传。
信息:中国医生在伊儿汗朝廷工作和中国艺术家对波斯绘画的影响。
结论: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信息:火铳复制品上的文字。
结论: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火器威力巨大。
在中国古代史上,元帝国有哪些突出特点?
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国;一个横跨欧亚的国际性帝国。
推动民族融和,实行民族分化
取法中央集权,强化地方管辖
沟通欧亚交通,促进中外交流
“中华文明史是在统一观念主导下实现和维护中华民族大融合、大一统的历史。
秦统一后的2200年间,中国统一或基本统一时间占2/3以上,每一次民族对峙、国家分裂后,最终仍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大统一国家出现。
中国战争史的主流是谋求统一的战争。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上的连续性,为世界上所仅见,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
”
——《瞭望新闻周刊》
(1)根据材料,中国历史发展主流及这一主流形成的内在因素为:
大统一和大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形成因素:文化认同和国家统一的理念。
(3)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问题上的举措来看,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主要途径:
战争(汉与匈奴、唐与突厥、宋与辽夏金等);和亲(汉与匈奴、唐与土蕃等);机构(西域都护、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伊犁将军等);互市(丝绸之路、榷场等);共治(宣政院、驻藏大臣等)。
台湾、西藏、新疆:
台湾:元朝的澎湖巡检司;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初年进兵台湾,设台湾府。
西藏:唐朝与吐蕃政权的和亲;元朝的宣政院;清朝的驻藏大臣和金瓶掣签制度。
新疆:西汉张骞出使和西域都护;汉唐丝绸之路;唐朝的安西和北庭都护府;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设伊犁将军。
专题四: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汉唐之际的丝绸之路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
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
汉唐时期儒家文明圈宋元时期的文化传播
明清时期的文化互动
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了人们的眼界,也制约着人们的足迹。
但是,自古以来,一条横亘欧亚的通道,却在很大程度上连接着大河农耕文明、草原游牧文明和海洋工商文明三大区域。
(1)这条通道是怎样开辟的?请从地图上标注出在这条东西交通线上最重要的三个节点,并说明理由。
(2)公元8世纪后的大约300年间,通过这条商路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十分繁盛。
请分析说明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唐朝繁荣、阿拉伯统一、欧洲经济恢复。
唐朝西部疆域拓展,安西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驻军防守,交通安全顺畅。
粟特人是沟通东西经济文化的重要媒介。
(3)列举当时反映当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
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源源运往西方,中国特有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随之向西传播。
西方物品及艺术、科学、宗教也由此输入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经历了一个中国化过程,唐代形成多个佛教宗派。
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
城内寓居和滞留的各类外域人士,数量众多。
长安的西市周围聚居着大批西域胡商。
(4)从11世纪到15世纪,这条连接东西的商道逐渐没落以至中断。
从历史上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何在?
从国内看:西夏兴起,通过西域的商陆受阻;商业繁荣和经济重心南移,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
从国外看:奥斯曼土耳其兴起阻断交通和十字军东征造成动荡。
上(宋高宗)谕大臣……又日:“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
庶蕃商(指海外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货币单位),皆宽民力也。
”
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日大班,次日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依据材料可知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为市舶司和十三行。
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
1.南宋外贸税收丰厚,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之一,可减轻百姓负担。
2.清朝前期对外贸易因受到严格限制而渐趋萎缩;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历史的轨迹并非都是线性逻辑延伸!
宋元时期的市舶之利,并没有得以持续发展。
漫长的海岸线最终却成了阻隔中国走向世界的天然屏障。
15世纪东西交通阻塞,但是,一个多元相关的整体却越来越清晰了。
而中国这个曾经开放的东方大国,却几乎成为了孤岛!
(1)如何解释漫长的海岸线最终却成了阻隔中国走向世界的天然屏障的?
(2)结合历史概括指出16世纪前后,促使东西方海外交通理念产生反差的原因。
(3)两种不同的海外交通理念和选择,各自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与后果?
关于英文称中国为“CHINA”的来历,流行说法源于瓷器,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
也有人认为,“CHINA”一词与秦朝有关,英文中“秦”的翻译是“CHIN”。
还有人把“CHINA”与丝绸挂钩,法文中“丝”拼写为“CHINE”,与英文“CHINA”发音、拼写接近。
而古代日本在提到中国概念时,则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
中国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很发达,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输往西方的主要是丝绸和瓷器,所以西方称呼中国为瓷器之国和丝绸之国。
古代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盛汉强唐的中华文明影响了日本和欧洲,故用秦、汉、唐代指中国。
(如提到汉代、唐代发达的对外水陆交通和开明积极的对外交往,或者汉代、唐代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科技文化亦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