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一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一中高二
(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54分)
1.二甘醇可用作溶剂、纺织助剂等,一旦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二甘醇的结构简式是HO﹣CH2CH2﹣O﹣CH2CH2﹣OH.下列有关二甘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D.能氧化为醛
2.下列溶液中有关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氯水中:2c(Cl2)═c(ClO﹣)+c(Cl﹣)+c(HClO)
B.25℃时,pH=12的NaOH溶液与pH=12的氨水;c(Na+)═c(NH4+)
C.pH=4的0.1 mol•L﹣1的NaHA溶液中:c(HA﹣)>c(H+)>c(H2A)>c(A2﹣)
D.在K2CO3溶液中:c(CO32﹣)+c(H+)═c(HCO3﹣)
3.苯酚有毒且有腐蚀性,使用时若不慎溅到皮肤上,可用来洗涤的试剂是()
A.酒精 B.NaHCO3溶液C.65℃以上的水 D.冷水
4.能说明苯环对羟基有影响,使羟基变得活泼的事实是()
A.苯酚能和溴水迅速反应
B.液态苯酚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C.室温时苯酚不易溶解于水
D.苯酚具有酸性
5.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 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先增大再减小
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
6.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消去
C.消去→加成→取代 D.取代→消去→加成
7.A、B两种烃,它们含碳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关于A和B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B.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
C.A和B最简式一定相同D.A和B的化学性质相似
8.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容器甲乙丙
反应物的投入量1molN2、3molH22molNH34molNH3
NH3的浓度(mol•L﹣1)c1c2c3
反应的能量变化放出akJ 吸收bkJ 吸收ckJ
体系的压强(Pa)p1p2p3
反应物的转化率a1a2a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c1>c3B.a+b=92.4 C.2p2<p3D.α1+α3=1
9.m mol C2H2跟 n mol H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该反应(可逆)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生成p mol C2H4.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是()A.(3m+n)mol B.( +﹣3p)mol C.( +)mol D.(3m+n+2p)mol
10.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
A.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已烷
D.2,3,3﹣三甲基已烷
11.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卤代烃是难溶于水,比水重的液体
B.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C.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素原子
D.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
12.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75 mol/(L•min)
B.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转化率为75%
C.该密闭容器的体积为1L
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13.25℃时,浓度均为0.1mol•L﹣1的HA溶液和BOH溶液,pH分别是1和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OH溶于水,其电离方程式是BOH=B++OH﹣
B.若一定量的上述两溶液混合后pH=7,则c(A﹣)=c(B+)
C.在0.1 mol•L﹣1 BA溶液中,c(B+)>c(A﹣)>c(OH﹣)>c(H+)
D.若将0.1mol•L﹣1 BOH溶液稀释至0.001mol•L﹣1,则溶液的pH=9
14.下列卤代烃发生消去后,可以得到两种烯烃的是()
A.1﹣氯丁烷B.氯乙烷
C.2﹣氯丁烷D.2﹣甲基﹣2﹣溴丙烷
15.苯和甲苯相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芳香烃
B.都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C.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D.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16.甲苯和甘油组成的混合物中,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那么可推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0.05 B.0.087 C.0.174 D.无法计算
17.某有机分子中含有一个C6H5﹣,一个﹣C6H4﹣,一个﹣CH2﹣,一个﹣OH,则该有机物属于酚类的结构可能有()
A.3种B.6种C.9种D.12种
18.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酸的方法
C.若从A点到C点,在温度不变时向水中加入适量NH4Cl固体
D.若处在B点时,将pH=2的硫酸与pH=10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6分)
19.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环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个原子共平面:
(2)金刚烷的分子式为,其分子中的﹣CH2﹣基团有个;
(3)已知烯烃能发生如下反应:
请写出下列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
(4)A是二聚环戊二烯的同分异构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加热氧化可以得到对苯二甲酸[提示:苯环上的烷基(﹣CH3,﹣CH2R,一CHR2)或烯基侧链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得羧基,则A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有
种.
20.描述弱电解质电离情况可以用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表示,表1是常温下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 a)和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K b),表2是常温下几种难(微)溶物的溶度积常数(K sp).
表1
酸或碱电离平衡常数(K a或K b)
CH3COOH 1.8×10﹣5
HNO2 4.6×10﹣4
HCN 5×10﹣10
HClO 3×10﹣8
NH3•H2O 1.8×10﹣5
表2
难(微)溶物溶度积常数(K sp)
BaSO41×10﹣10
BaCO3 2.6×10﹣9
CaSO47×10﹣5
CaCO35×10﹣9
请回答下面问题:
(1)表1所给的四种酸中,酸性最弱的是(用化学式表示).下列能使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电离常数不变的操作是(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加水稀释 C.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 D.加少量冰醋酸(2)CH3COONH4的水溶液呈(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
(3)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其pH>7,该溶液中电荷守恒等式为.
(4)工业中常将BaSO4转化为BaCO3后,再将其制成各种可溶性的钡盐(如BaCl2).具体做法是用饱和的纯碱溶液浸泡BaSO4粉末,并不断补充纯碱,最后BaSO4转化为BaCO3.现有足量的BaSO4悬浊液,在该悬浊液中加纯碱粉末并不断搅拌,为使SO42﹣物质的量浓度不小于0.01mol•L﹣1,则溶液中CO32﹣物质的量浓度应≥mol•L﹣1.
21.石油资源紧张曾是制约中国发展轿车事业,尤其是制约轿车进入家庭的重要因素.据《扬子晚报》报道,中国宣布将推广“车用乙醇汽油”.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1)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乙醇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可能还有CO生成.用如图装置确证乙醇燃烧产物有CO、CO2、H2O,应将乙醇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按气流从左至右顺序填装置编号.(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②中A瓶的石灰水变浑浊.A瓶溶液的作用是;B 瓶溶液的作用是;C瓶溶液的作用是.
(4)装置③的作用是,装置①中所盛的是溶液,作用
是.
(5)装置④中所盛的固体药品是,它可以确证的产物是.
编号①②③④
装置
22.甲醇被称为2l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①②,用CH4和H2O为原料来制备甲醇.
①CH4(g)+H2O(g)⇌CO(g)+3H2(g)△H1
②CO(g)+2H2(g)⇌CH3OH(g)△H2
将0.20mol CH4(g)和0.30mol H2O(g)通入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①,达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1)温度不变,缩小体积,增大压强,①的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平衡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2)温度升高,反应①的△H10(填“<”、“=”或“>”),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100℃时平衡常数的数值是.
23.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处理的流程图如图所示:
(1)上述流程里,设备Ⅰ中进行的是操作(填操作名称),实验室里这一步操作可以用进行(填仪器名称).
(2)由设备Ⅱ进入设备Ⅲ的物质A是,由设备Ⅲ进入设备Ⅳ的物质B是(3)在设备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设备Ⅳ中,物质B的水溶液和CaO反应后,产物是NaOH、H2O和,通过操作(填操作名称)可使产物相互分离.
(5)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6H6、CaO、.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一中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54分)
1.二甘醇可用作溶剂、纺织助剂等,一旦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二甘醇的结构简式是HO﹣CH2CH2﹣O﹣CH2CH2﹣OH.下列有关二甘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D.能氧化为醛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该有机物中含2个﹣OH,且与﹣OH相连的C的邻位C上有H,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消去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与﹣OH相连的C的邻位C上有H,能发生消去反应,故A错误;
B.含﹣OH,能发生取代反应,故B错误;
C.含﹣OH,可与乙醇混溶,故C错误;
D.具有﹣CH2OH结构,可被氧化生成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醇的性质的考查,注意把握﹣OH 及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2.下列溶液中有关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氯水中:2c(Cl2)═c(ClO﹣)+c(Cl﹣)+c(HClO)
B.25℃时,pH=12的NaOH溶液与pH=12的氨水;c(Na+)═c(NH4+)
C.pH=4的0.1 mol•L﹣1的NaHA溶液中:c(HA﹣)>c(H+)>c(H2A)>c(A2﹣)
D.在K2CO3溶液中:c(CO32﹣)+c(H+)═c(HCO3﹣)
【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
【分析】A.由于氯气部分和水反应,溶液中存在氯气分子,不能确定反应的量的关系;B.25℃时,pH=12的NaOH溶液与pH=12的氨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c(Na+)═c (NH4+);
C.pH=4的0.1 mol•L﹣1的NaHA溶液中,溶液显酸性,HA﹣离子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D.分析溶液中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判断;
【解答】解:A.由于氯气部分和水反应,存在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溶液中存在氯气分子,不能确定反应的量的关系,故A错误;
B.25℃时,pH=12的NaOH溶液中c(OH﹣)=c(Na+)═10﹣2mol/L,pH=12的氨水溶液中c(OH
﹣)=c(NH
4+)=10﹣2mol/L,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c(Na+)═c(NH
4
+),故B正确;
C.pH=4的0.1 mol•L﹣1的NaHA溶液中,HA﹣离子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离子浓度大小为:c(HA﹣)>c(H+)>c(A2﹣)>c(H2A),故C错误;
D.电荷守恒为:c(K+)+c(H+)=c(HCO3﹣)+2c(CO32﹣)+c(OH﹣),c(OH﹣)=c(H+)+c (HCO3﹣)+2c(H2CO3),物料守恒c(K+)=2c(CO32﹣)+2c(HCO3﹣)+2c(H2CO3),无法得到选项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电解质溶液中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分析方法,题目难度中等.
3.苯酚有毒且有腐蚀性,使用时若不慎溅到皮肤上,可用来洗涤的试剂是()
A.酒精 B.NaHCO3溶液C.65℃以上的水 D.冷水
【考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分析】苯酚的物理性质为:无色晶体,有特殊的气味,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但在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易溶于乙醇、汽油等有机溶剂,有剧毒,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65℃以上的水容易烫伤皮肤.
【解答】解:A、酒精对人的皮肤没有伤害,苯酚易溶于乙醇,可以用来洗涤皮肤的上的苯酚,故A正确;
B、苯酚与NaHCO3溶液不反应,故B错误;
C、不能用65℃以上的水,温度过高,容易烫伤皮肤,故C错误;
D、冷水效果不好,因为苯酚的溶解度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苯酚的物理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苯酚若不慎溅到皮肤上正确处理方法,该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说明苯环对羟基有影响,使羟基变得活泼的事实是()
A.苯酚能和溴水迅速反应
B.液态苯酚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C.室温时苯酚不易溶解于水
D.苯酚具有酸性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苯酚中含有羟基和苯环,苯环对羟基有影响,比醇类易电离,具有酸性,易发生氧化反应,羟基对苯环也有影响,影响的结果是邻位、对位氢原子易发生取代反应,以此解答.【解答】解:A.苯酚能和溴水迅速反应,是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故A错误;
B.苯酚和醇类都含有羟基,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不能说明苯环对羟基有影响,故B错误;
C.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无关,故C错误;
D.苯环对羟基有影响,比醇类易电离,具有酸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以苯及其同系物的性质考查为载体,旨在考查苯的同系物中苯环与侧链的相互影响,通过实验性质判断,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难度不大.
5.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 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先增大再减小
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A.开始时,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当氨水过量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B.根据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可知,该比值与氢氧根离子成反比,电解氨水的过程中,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C.根据物料守恒,醋酸和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变,但是溶液体积增大,二者的浓度之和逐渐减小;
D.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氨水与醋酸的浓度、体积相等时,溶液显示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H3COO﹣).
【解答】解:A.酸溶液、碱溶液抑制了水的电离,溶液显示中性前,随着氨水的加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当氨水过量后,随着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所以滴加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
B.当向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开始时溶液为CH3COOH和CH3COONH4的混合物,由CH3COONH4的水解常数K h=,随着氨水的加入,c(H+)逐渐减小,Kh不变,则变小,当加氨水至溶液显碱性时,氨水的电离常数
K b=,c(OH﹣)与氢离子浓度成反比,随着氨水的滴入,氢氧根离
子浓度逐渐增大,电离常数K不变,所以逐渐减小,即始终减小,故B错误;
C.n(CH3COOH)与n(CH3COO﹣)之和为0.001mol,始终保持不变,由于溶液体积逐渐增大,所以c(CH3COOH)与c(CH3COO﹣)之和逐渐减小,故C错误;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醋酸和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相等,由于二者的电离常数相等,所以溶液显示中性,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H3CO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时溶液定性判断及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明确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解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方法.
6.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消去
C.消去→加成→取代 D.取代→消去→加成
【考点】卤代烃简介.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要生成1,2﹣丙二醇,需要引入2个羟基,据此可用逆推法判断:CH3CH(OH)CH2OH→CH3CHBrCH2Br→CH3CH=CH2→CH3CHClCH3,以此判断合成时所发生的反应类型.
【解答】解: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可用逆推法判断:CH3CH(OH)
CH2OH→CH3CHBrCH2Br→CH3CH=CH2→CH3CHClCH3,则2﹣氯丙烷应首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CH3CH=CH2,CH3CH=CH2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BrCH2Br,CH3CHBrCH2Br发生水解反应可生成1,2﹣丙二醇,水解反应即为取代反应,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合成、有机反应类型,题目难度不大,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
7.A、B两种烃,它们含碳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关于A和B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B.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
C.A和B最简式一定相同D.A和B的化学性质相似
【考点】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平均值法.
【分析】根据烃中只有碳氢两种元素,利用碳的质量分数、氢的质量分数求出最简式,最简式相同,可能是同分异构体,也可能是同系物,据此回答问题.
【解答】解:因烃中只有碳氢两种元素,碳质量分数相同,所以氢的质量分数也相同、则最简式相同,可能是同分异构体,也可能是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化学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同,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性质,需要强调的是:同分异构体的化学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8.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容器甲乙丙
反应物的投入量1molN2、3molH22molNH34molNH3
NH3的浓度(mol•L﹣1)c1c2c3
反应的能量变化放出akJ 吸收bkJ 吸收ckJ
体系的压强(Pa)p1p2p3
反应物的转化率a1a2a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c1>c3B.a+b=92.4 C.2p2<p3D.α1+α3=1
【考点】等效平衡;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甲容器反应物投入1molN2、3molH2,乙容器反应物投入量2molNH3,恒温且乙容器容积和甲容器相同,则甲容器与乙容器是等效平衡;
甲容器反应物投入1molN2、3molH2,丙容器反应物投入量4molNH3,采用极限转化法转化为反应物为2molN2、6molH2,是甲中的二倍,如果恒温且丙容器容积是甲容器2倍,则甲容器与丙容器也是等效平衡;所以丙所到达的平衡,可以看作在恒温且容积是甲容器两倍条件下,到达平衡后,再压缩体积为与甲容器体积相等所到达的平衡,据此分析平衡移动.
【解答】解:甲投入1molN2、3molH2,乙容器投入量2molNH3,恒温恒容条件下,甲容器与乙容器是等效平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含量、转化率等完全相等;
而甲容器投入1molN2、3molH2,丙容器加入4molNH3,采用极限转化法丙相当于加入2molN2、6molH2,丙中加入量是甲中的二倍,如果恒温且丙容器容积是甲容器2倍,则甲容器与丙容器为等效平衡,所以丙所到达的平衡,可以看作在恒温且容积是甲容器两倍条件下,到达平衡后,再压缩体积为与甲容器体积相等所到达的平衡,由于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缩小容器体积,增大了压强,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所以丙中氮气、氢气转化率大于甲和乙的,A、丙容器反应物投入量4molNH3,采用极限转化法转化为反应物为2molN2、6molH2,是甲中的二倍,若平衡不移动,c3=2c1;丙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所以丙中氨气的浓度大于乙中氨气浓度的二倍,即c3>2c1,故A错误;
B、甲投入1molN2、3molH2,乙中投入2molNH3,则甲与乙是完全等效的,根据盖斯定律可知,甲与乙的反应的能量变化之和为92.4kJ,故a+b=92.4,故B正确;
C、丙容器反应物投入量4molNH3,是乙的二倍,若平衡不移动,丙中压强为乙的二倍;由于丙中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着向着正向移动,所以丙中压强减小,小于乙的2倍,即2p2>p3,故C错误;
D、丙容器反应物投入量4molNH3,是乙的二倍,若平衡不移动,转化率α1+α3=1;由于丙中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着向着正向移动,氨气的转化率减小,所以转化率α1+α3<1,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等效平衡、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计算量较大,题目难度较大,关键是构建平衡建立的等效途径,试题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9.m mol C2H2跟 n mol H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该反应(可逆)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生成p mol C2H4.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是()A.(3m+n)mol B.( +﹣3p)mol C.( +)mol D.(3m+n+2p)mol
【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分析】无论乙炔和氢气反应程度如何,根据原子守恒,混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物质的量不变.先计算出碳原子、氢原子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碳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求出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
【解答】解:无论乙炔和氢气反应程度如何,根据原子守恒,混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物质的量不变,则碳氢元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C2H2~2C~2H
1 2 2
mmol 2mmol 2mmol
H2~2H
1 2
nmol 2nmol
所以混合物中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mol,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2n)mol,
根据碳氢元素完全燃烧可知C+O2CO2、2H2+O22H2O,
所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所需氧气为2mmol+mol=mol=(+)mol,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10.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
A.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已烷
D.2,3,3﹣三甲基已烷
【考点】有机化合物命名.
【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
【分析】为烷烃,最长碳链为6,依据烷烃命名原则:长、多、近、小、简命名即可.【解答】解:为烷烃,最长碳链为6,命名为己烷,在3、4号碳上分别含有2个和1个甲基,正确命名为3,3,4﹣三甲基己烷,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烷烃的命名,掌握烷烃命名原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11.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卤代烃是难溶于水,比水重的液体
B.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C.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素原子
D.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
【考点】卤代烃简介.
【分析】A.一氯甲烷是气体;
B.卤素所在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的卤代烃才可发生消去反应;
C.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
D.卤代烃不一定通过取代反应制得.
【解答】解:A.卤代烃不一定是液体,如一氯甲烷是气体,故A错误;
B.卤素所在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的卤代烃才可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C.卤代烃一定含有卤原子,故C正确;
D.烯烃通过发生加成反应也可得到卤代烃,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难度中等,注意卤素所在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的卤代烃才可发生消去反应.
12.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75 mol/(L•min)
B.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转化率为75%
C.该密闭容器的体积为1L
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化学平衡图像;化学平衡计算.
【分析】A.根据反应速率v=计算v(CH3OH),再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H2);
B.根据n=cV计算生成甲醇物质的量,再根据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氢气物质的量,氢气的转
化率=×100%;
C.开始充入1mol CO2,而开始的CO2浓度为1mol/L,据此计算体积;
D.计算平衡时氢气、水的浓度,再根据K=计算平衡常数.
【解答】解:A.从反应开始到平衡,v(CH3OH)==0.075mol•L﹣1•min﹣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H2)=3v(CH3OH)=0.225 mol•L﹣1•min﹣1,故A错误;
B.开始充入1mol CO2,而开始的CO2浓度为1mol/L,所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为=1 L,平衡时生成甲醇为0.75mol/L×1L=0.75mol,则参加反应氢气为0.75mol×3=2.25mol,故氢
气转化率为×100%=75%,故B正确;
C.开始充入1mol CO2,而开始的CO2浓度为1mol/L,所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为=1 L,故C正确;
D.平衡时甲醇为0.75mol/L、二氧化碳为0.25mol/L,则:
CO2(g)+3H2(g)⇌CH3OH(g)+H2O(g)
起始浓度(mol/L):1 3 0 0
变化浓度(mol/L):0.75 2.25 0.75 0.75
平衡浓度(mol/L):0.25 0.75 0.75 0.75
则平衡常数K===,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与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等,难度不大,侧重考查分析计算能力、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13.25℃时,浓度均为0.1mol•L﹣1的HA溶液和BOH溶液,pH分别是1和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OH溶于水,其电离方程式是BOH=B++OH﹣
B.若一定量的上述两溶液混合后pH=7,则c(A﹣)=c(B+)
C.在0.1 mol•L﹣1 BA溶液中,c(B+)>c(A﹣)>c(OH﹣)>c(H+)
D.若将0.1mol•L﹣1 BOH溶液稀释至0.001mol•L﹣1,则溶液的pH=9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25℃时,浓度均为0.1mol•L﹣1的HA溶液和BOH溶液,pH分别是1和11,HA中氢离子浓度等于酸浓度,所以是强酸,BOH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碱浓度,所以BOH是弱碱,根据酸碱的强弱及电离特点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25℃时,浓度均为0.1mol•L﹣1的HA溶液和BOH溶液,pH分别是1和11,HA 中氢离子浓度等于酸浓度,所以是强酸,BOH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碱浓度,所以BOH是弱碱,
A.BOH是弱碱,溶于水只有部分电离,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所以其电离方程式是BOH⇌B++OH ﹣,故A错误;
B.若一定量的上述两溶液混合后pH=7,溶液中c(OH﹣)=c(H+),根据电荷守恒得c(A﹣)=c(B+),故B正确;
C.BA是强酸弱碱盐,其溶液呈酸性,结合电荷守恒知,0.1 mol•L﹣1 BA溶液中,c(A﹣)>c(B+)>c(H+)>c(OH﹣),故C错误;
D.BOH是弱碱,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将0.1mol•L﹣1 BOH溶液稀释至0.001mol•L﹣1,稀释过程中促进弱碱电离,所以溶液的pH>9,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离子的浓度关系,明确信息中pH及离子的关系来判断酸碱的强弱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电离、盐类水解等知识来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14.下列卤代烃发生消去后,可以得到两种烯烃的是()
A.1﹣氯丁烷B.氯乙烷
C.2﹣氯丁烷D.2﹣甲基﹣2﹣溴丙烷
【考点】卤代烃简介;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与﹣X所连碳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形成不饱和键.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种烯烃,说明生成生成两种位置的C=C.
【解答】解:A、1﹣氯丁烷发生消去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1﹣丁烯,故A错误;
B、氯乙烷发生消去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乙烯,故B错误;
C、2﹣氯丁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丁烯和2﹣丁烯,故C正确;
D、2﹣甲基﹣2﹣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2﹣甲基丙烯,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抓住注意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