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课堂教学,主要是师生双方通过相互的语言交流活动来共同完成的。
但任何教师在讲课时都
不会使用绝对单一的言语方式表述思想、传授信息,相反,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讲课的同时
常常伴随着相应的手势、表情、动作、眼色等等,借以加强表达的效果,加深听众印象,弥
补口头语言不足,这就是体态语言。
它是指人带有一定情感色彩、能够传递一定信息、表示
一定态度的、在人的交际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非有声语言表现,在实际教学中有时能表达语
言难以表达的内容,被誉为人类的“第二语言”。
据国外的研究者们发现,在情感交流中,语言只占一小部分。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麦拉宾经过研究得出,在面对面交流中,55%的情感内容是非语言的暗示所表达的,比如面部表情、姿势、体态等,38%的内容有语调表达,只有7%的内容是用语言说出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体态语言,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走进教室,不是先开口讲话,而是先环视教室,这是一种特殊的“安定剂”,可安定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体态语言是孩子们情感交流的重要内容,在人的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其约定俗成的一面。
比如,摇头表示否定与不同意;皱眉说明反感与讨厌;脸红常态下表露的是人的害差。
在很多特定
的情境下,体态语可以代替言语的作用,甚至起到比言语更有力的效果。
太随便或太懒散的
姿势通常代表不尊重和不感兴趣。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体态语言,有利于
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二、运用体态语言,有效地控制课堂纪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会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情况,在这种时候,教师是停下讲课,大声
批评?是假装没看见,听之任之?还是若如其事地走到该学生座位前,一边讲课一边用手轻
轻拍拍学生的肩,从而制止学生的小动作?如果轻易地发火或训斥学生,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当教师对学生发火或训斥学生时,无形中把师生关系对立起来,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
而激化了矛盾,有损教师的形象,还伤害学生的自尊,尽管表面上学生服从了老师,但问题
的根本却不一定能得到解决。
假装没看见,课堂纪律只会越来越差,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教学
效果。
如果用与之相适应的表情和眼神来暗示,结果就不大一样。
如低年级教师常用手指压在嘴唇
上轻轻摇晃暗示学生不能说话。
当课堂上某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轻轻地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头,用皱眉、摇
头等体态语言,表示他的行为是不合要求的,还可以用严肃警告的目光,无声地批评课堂中
的不良现象,年级越高的学生越适合用这种无声的批评,它比直接的语言批评容易让学生接受,不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秩序和进程。
三、运用体态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不光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已
有的知识,发现补充,丰富要理解的对象。
使它具有新东西,成为自己理解中的对象,而教
师主要承担着感染、激发学生内在的力量,激发他们想象的任务。
教师对所要传授的知识内容的理解,既可以通过有声语言传递给学生,也可以通过举止神态
传递,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如《燕子》一课,学生对描写燕子飞行时的姿态“横掠”和“斜着身子掠过”分辨不清。
为了区
别这两种飞行姿势,更为了让学生对燕子“轻快、灵巧”的飞行特点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位教
师用手作燕子,把桌面当湖面、稻田,并要求学生也模仿老师做动作,看谁做得快、做得像,顿时教室里“飞起”许多“小燕子”,学生兴趣盎然,从老师和自己的体态中意会了上述两种动作,也加深了对小燕子飞行“轻快灵巧”特点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体态语言有补充和加强有声教学语言的作用,把体态语言和其他语言有机地
统一起来,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必须注意体态语言要适度,不能有过多的手势、刻
意的表演,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