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结肠镜检测大肠息肉临床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结肠镜检测大肠息肉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3-11-04T15:28:09.090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张生惠
[导读] 大肠息肉指的是大肠面膜上出现的隆起病变。在判定其病理特性之前,统称为大肠息肉。待病理判定后,冠以准确的诊断学名称。张生惠(六枝特区人民医院内二科贵州六枝 5534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经结肠镜检查大肠息肉的临床检出率,病理特征,以及大肠息肉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分布与其癌变状况,总结相关经验,用以辅助大肠息肉的临床诊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收入的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95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大肠息肉患者的检出率,病理特征,镜下表现,恶变情况。结果:60岁以上的患者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病理特征以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为主,主要分布于乙状结肠和直肠。腺瘤性病变是主要的癌前病变。结论:结肠镜检查对于大肠息肉的诊治意义重大,普及结肠镜检查可以尽早发现大肠息肉病情,减少大肠息肉恶变的概率,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大肠息肉;结肠镜检测;临床效果分析
近年来,大肠息肉和其病变的发生概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大肠息肉是大肠表面出现隆起的病变的统称,在诸多病变中,腺瘤性和炎性病变最为常见,并且与大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1】,引起了广大医护工作人员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结肠镜检查大肠息肉的方法不断被完善,优化,为大肠息肉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有相关报道表明,在国外,结肠镜已被应用于结肠癌的检查。更加印证了结肠镜检测大肠息肉技术的优越性。本文对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收入的1958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做出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收入的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958例作为研究对象,确诊为大肠息肉的患者共计296例,检出率为15.1%。其中男性191例,女性105例。男女比例为1.82:1。年龄22~72岁,平均52.5岁。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便秘,腹泻,腹痛,血便等。镜下检查患者的息肉直径为0.5cm~3.0cm。为有蒂、广基息肉。
1.2治疗方法
对选取的1958例患者采取奥林巴斯CF-V70L/I型电子结肠进行检查。使用ERBEICC200型高频电发生仪对患者的息肉进行切除。息肉的直径在0.5cm以下(包括0.5cm)的患者,可以使用活检钳直接对息肉进行摘除,送往病理检查。息肉的直径在0.5cm以上的患者使用高频电圈套对息肉进行切除,回收息肉,送往病理检查。直径较大以致不能一次性切除的患者,可以分块、分次对息肉进行切除,回收息肉,送往病理检查。将296例确诊为大肠息肉的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分别为:≤30岁组,30~60岁组(包含60岁),>60岁组。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的患者大肠息肉的检出率、息肉数、分布状况、病理特征以及其归转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收集患者的各项数据,并使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归纳整理好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如P<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4随访调查
在切除息肉的1年内,对患者进行适时的随访调查,调查患者有无复发状况。老年患者更应及时随访,如有复发,立刻进行摘除,以达到治愈和控制病情的目的。
2结果
2.1不同年龄段患者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以及其癌变概率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检出率、癌变机率均逐步提高。在临床检查中,应该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检查。全面、细致了解老年患者的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对提高临床检出率,预防癌变有十分积极的作用。≤30岁组患者的检出率、癌变率与>30~≤60岁组和>60岁组的患者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30~≤60岁组的患者与>60岁组的患者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年龄段患者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以及其癌病概率
3组患者有33例发生了癌变,有24例为腺瘤性息肉引发的癌变。8例炎性息肉引发的癌变和1例幼年性息肉引发的癌变。
3讨论
大肠息肉指的是大肠面膜上出现的隆起病变。在判定其病理特性之前,统称为大肠息肉。待病理判定后,冠以准确的诊断学名称。近来年,随着人们的饮食,起居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也明显提高。结肠镜检查大肠息肉等高科技检测方式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大肠息肉的临床诊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由于息肉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其检出率往往不尽相同。患者年龄段的不同,息肉的检出率也有很大不同【2】。本文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15.1%。本文研究表明,患者的年龄越高,检出率越高,并且息肉的癌变机率也越高。大肠息肉癌变主要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符合相关文献的报道【3】。腺瘤性息肉,尤其是绒毛腺瘤的癌变机率比其他病理
性息肉的癌变率高出很多。腺瘤性(包括管状腺瘤、绒毛腺瘤、混合性腺瘤)息肉是世界公认的结肠癌癌前病变。大多数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生要经过腺瘤的过程,早期发现、及时摘除腺瘤性息肉能够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概率。同时,摘除息肉的患者的癌病率明显低于没有摘除息肉的患者。在临床上,应该及时诊治,并对未癌变的息肉进行摘除,减低患者癌病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其生活质量。结肠镜检查对于患者大肠息肉的诊断、治疗效果确切。普及结肠镜检查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癌变风险,有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32-1936.
[2]陈智,蔡涛,曾莉莉.青年结直肠腺瘤与恶变及大肠痛发生关系的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2):129-130.
[3]郑芝田.胃肠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46-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