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体会
摘要: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任务仍十分繁重。

深化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都应当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内容对学生加以培育,以适应跨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小学数学学科自然不能例外。

从当前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仅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探讨小学数学教学,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早期教育效果的关键。

笔者结合近年来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体会,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简约而不简单
数学课堂练习,没有一定的容量,达不到一定的“度”,学生对于新知的理解、掌握情况就看不出来;如果超过了这个“度”,就会令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或者厌恶心理。

因此,教师设计课堂练习时必须把握简约中的丰富。

如在复习四年级下册《倍数与因数》一单元时,两位教师进行了不同的教学。

教师甲先请学生回忆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接着让全体学生背诵了倍数、因数、偶数、奇数、质数、素数等概念,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最后,出示了很多类型的习题,如找倍数与约数的,找素数与质数的,根据条件找数的教师忙得不亦乐乎,幻灯片换了一张又一张,似乎什么内容
都复习了;但收获甚微。

教师乙让学生在复习课前反思自己本单元的哪些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哪些知识还掌握得不好并整理成书面材料。

教师批阅了学生整理的书面材料,发现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写一个数的约数写不全,判断二个数能否同时被2、3、5整除时有困难,对于一些特殊的素数、奇数、偶数的特征掌握不好。

因此,复习时,教师请每个学生任意写一个两位数,写完后观察这个数有什么特点,并结合这一单元学到的概念说一说。

在学生充分交流言己所写的数及数的特点后,教师呈现了一道开放题:“谁能根据20、15、11、21、45、60、90、48、55这些数想到与本单元的知识有关的知识?”学生思维活跃。

有的提:“请判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又提出:“请写出这些数中每个合数的全部约数。

”又提问:“这10个数中,哪些能分别被2、3、5整除?哪些能同时被2、3整除?哪些能同时被3、5整除?哪些能同时被2、5整除?哪些数能同时被2、3、5整除?”每次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都及时组织学生完成练习。

接着,教师在黑板上写下48口,让学生继续思考:要使48口既有约数2,又能被3整除,口里应该填多少?有学生说0、2、4、6、8都可以。

有学生马上反驳说,2、4、8都不可以,只能填0或者6。

教师追问原因,以复习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接着出示问题:“如果要使口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口里应该填多少?”学生讨论完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比较48口和口48,同样要填一个数字,使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为什么答案不同?”有了前面的对
比练习,学生终于明白在口填数的诀窍所在:既要考虑整除的特征,又要观察数字所处的位置。

教师甲是基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在他看来,单元复习就是由教师带领学生把知识点再全部扫描一下,多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反复操练,只有让学生当上了熟练工,才能应付考试。

而这种炒冷饭的复习课,忽视了重点、难点,学生茫然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简单的题型重复做,超过了学生的耐度,违背了最适度原则,学习效果并不乐观。

教师乙复习时基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抓住重点、难点,设计有层次的习题,举一反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求习题的多样繁杂,但求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自学中学会发现、在倾听中学会理解、在讨论中学会思辨。

显然课堂设计的习题要在简约中创造丰富,让学生以充满自信的姿态自主学习,拥有令人愉悦的亲历体验。

二、热闹与安静
审视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热闹似乎成了课堂的代名词。

课始,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令学生的情绪处于“亢奋”之中;课中,以形式多样的讲解、演算、操作,令学生“激情四射”课后,以丰富多彩的练习设计令学生感到“乐此不疲”。

但有多少思维含量蕴藏其中?热闹过后,部分学生的思维仍处于低潮。

数学练习要善于追求热闹中的宁静。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时,教材上有这样一个练习题:“一堆小棒有12根,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1/2和1/3。

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很多教师直接请学生拿
出12根小棒,先拿出这堆小棒的1/2,再拿出这堆小棒的1/3,然后问:“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呢?”学生用统一的口径回答:“还可以拿出这堆小棒的1/4、1/6、1/12。

”这种形式一般比较热闹,但学生都理解了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吗?这样一道开放的习题,编者的用意何在?这一内容安排在三年级下册,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二次接触分数,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

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并不容易。

这一练习,主要是让学生用图或实物表达自己认识的几分之一。

因此,每一次都要让学生认真地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拿的,为什么这样拿,为后面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埋下伏笔。

学生的思维是一个质变的过程,质变的过程又是一个内化的过程。

通过分小棒这一环节动静搭配的处理,经过独立思考、操作实践、观察比较,由静到动,由个体的学习到同伴的经验分享,更多的学生在分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认识,对每份是几根的理解。

总之。

优化课堂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

教学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教学结构模式是优化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而要实现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则对这一环节就要非常重视并进行改革。

改革的办法很多,教学结构模式也丰富多彩,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探索,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改进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