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卷与全国卷的差异及教学启示———以2015年全国Ⅰ卷与山东卷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卷与全国卷的差异及教学启示———以2015年全国Ⅰ卷与山东卷为例
作者:徐圣伦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6年第8期
山东青岛市黄岛区实验中学(266400)徐圣伦
[摘要]全国Ⅰ卷与山东卷有着很多不同。
全国Ⅰ卷的选择题占比略高,世界史占比偏低,选修范围与分值较大;考查内容依据课标;选择题题干信息丰富,备选项游离于教材外且区别
微小;非选择题材料较长,开放性强,注重考查比较、阐释等高层次思维能力和史学素养,设
问词词义多样等。
这些特点多数为山东卷所不具备。
基于此,文章主张采用全国Ⅰ卷的历史备
考教学要关注学术研究,合理开发教材,选择适宜方法,做好初高中衔接,注重学科融合,树
立大历史观等。
[关键词]山东卷全国Ⅰ卷差异教学启示教学衔接学科融合开发教材大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20108
众所周知,从2016年开始包括山东在内的六省市也要采用全国文综卷进行高考。
从过往的文综高考来看,全国卷与地方卷有着很大不同。
而教学是以考试结果来衡量的,教学方式、内
容的调整必须以命题为导向。
只有明确全国卷与地方卷的差异,注重借鉴全国卷的命题思路,
才能实现有效备考。
那么地方卷与全国Ⅰ卷有哪些不同?面对这些不同,新进入使用全国卷行
列的省市,其历史教学应该做出哪些调整才能适应变化后的高考?笔者不揣浅陋,以2015年山东卷与全国Ⅰ卷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祈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山东卷和全国Ⅰ卷的差异性比较分析
(一)试卷结构上的差异
虽说全国Ⅰ卷与山东卷都是由高校历史学科专家以课标或考纲为依据,以考题为载体,
“以考查学生对历史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与学习潜力以及运用历史学科思维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考查总目标[1]。
两种试卷都由选择题(一卷)和非选择题(二卷)构成,满分都是一百分。
但详细比较,二者在结构上仍有许多不同。
纵观3个表格,结合实际试题及其答案可以看出,全国Ⅰ卷与山东卷相比有五个明显不同:其一,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占比不同。
山东卷的选择题44分(11题),非选择题56分(4题);
而全国Ⅰ卷的选择题48分(12题),非选择题52分(3题)。
其二,必修世界史赋分山东卷
高于全国Ⅰ卷。
山东卷赋分36分,全国Ⅰ卷赋分28分,前者高出后者8分。
其三,选修占比
全国Ⅰ卷明显高于山东卷,更体现出“选”的色彩。
全国卷选修赋分15分,山东卷赋分10分,后者仅占前者的2/3。
除了二者共同涉及的模块——“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现代的民
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以外,全国Ⅰ卷还把“中外历史人物评述”列入考查
范围。
从考查侧重点看,山东卷3个选修题都是有关中国史的,这样既可弥补必修内容中外历
史比例失衡之缺憾,又可降低试题难度。
其四,从试卷篇幅来看,全国Ⅰ卷大大超过山东卷。
山东卷必修题内容是2083字,全国Ⅰ卷是2316字,山东卷比全国Ⅰ卷少233字。
若加上其中
1个选修题,山东卷是2200多字,而全国Ⅰ卷是2700至2900字之间,比山东卷多出五六百字,相当于1/4张山东文综历史卷。
其五,选修题答案赋分不同,山东卷每个要点通常为3—4分,而全国Ⅰ卷通常为2分,最高为3分。
全国Ⅰ卷对考生的阅读与答题素质要求更高。
此为全国
Ⅰ卷与山东卷的差异之一。
(二)考查内容上的差异
山东卷与全国Ⅰ卷不仅在结构上存在差异,而且在考查内容上也差别明显。
由表4可以看出,山东卷考查内容主要有4类:第1类是对基本史实的理解与认识,如第
16题考查“中体西用”;类似的试题有9题,涉及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事物特征。
第2类是考查解读与获取信息能力,如第15题。
第3类是考查史学理论知识,如第19题革命史观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第40题等。
第4类是历史大题,侧重于对历史事件(现象)重难点或者史观理论应用能力的透视,如第38题理学背景、第39题农村政制改革以及第40题运用多种史观对有关英国史实的解读等属于此类。
返观全国Ⅰ卷,其考查内容侧重于6个方面:一是对事物特征的掌握理解,如第28题考查了1852年前后英国商品在华销售变化趋势特征,这样的试题有4题。
二是考查历史细节,如第33题和第34题分别考查了英王权力和社会保障。
三是对史学理论的考查,如第26题宋代民间
崇拜题考查现象与本质关系,这样的试题有3题。
四是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如第31题对经济基数与年均增长速度关系等。
五是扩充史实考查重要概念,如第35题对世界银行贷款对象变化的考查。
六是大题侧重于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角度考查大专题(如第40题对儒家思想发展演变)与对重点问题探讨(如第41题对生产与科技关系的探讨)。
二者比较能够看到山东卷和全国Ⅰ卷具有下列不同:其一,二者对教材的依赖程度不同,
全国I卷除了大约70分以外,其余30多分考查内容在教材上找不到痕迹,对教材依赖度较小;与此相反,山东卷对教材依赖性很强,除了第19、第22、第40题的二三问以外,其余82分皆来自教材内容。
其二,二者对基本史实选取点不同。
山东卷选取的是主干知识的关键节点、基
础知识和常规方法的理解运用;而全国卷选取的是教材结论性内容,或重要概念的史实说明与
延伸,或为初中基础,或为学术研究新成果,或是对主干知识的整体把握与理解,或为重点问
题的深度探讨,或为规律和特征等隐性知识。
其三,对史学理论重视程度不同。
山东卷像往年
那样以史观为考查重点;而全国卷每年的考查侧重点以学术研究为转移。
此为全国Ⅰ卷与山东
卷的差异之二。
(三)考查方式上的差异
笼统地看,全国Ⅰ卷与山东卷的考查内容有很多类似,但其难易不同。
造成此状况,除了
因为它们在知识点选取上的差异以外,还与考查方式及立意密切相关。
试题的考查方式,是指
试题的情境创设、设问、备选项设置、提示、答案设置等内容。
命题立意即试题的考查着眼点,通常指考题对知识、能力和历史观的考查侧重点。
全国Ⅰ卷与山东卷在这两方面也差异明显。
下面按类析之。
1.选择题的考查方式与立意的差异
选择题由题干、设问、选项三部分构成,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与选项的设置考查学生
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与思维能力。
山东卷题干材料短小内涵少,内容对教材依赖性强,正伪
选项之间区分度大,多采用通常的正向思维模式,能力要求偏低。
与此不同的是,全国Ⅰ卷取
材经典且较长,包含信息丰富,游离于教材之外,历史味较浓,渗透学术新成果;设计思路灵
活多样,考查论从史出以及正向、逆向等多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选项紧紧围绕题干材料与
设问,正伪项之间区分度小。
[例1](全国Ⅰ卷第24题)《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
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
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例2](全国Ⅰ卷第25题)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
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
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例3](全国Ⅰ卷第30题)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重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这是全国Ⅰ卷的3道题目,非常典型,不但体现了全国Ⅰ卷情境选材超出教材,青睐于史籍、典故、史学研究新成果的特点,而且选项设置精巧,有效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程度和
逻辑思维能力。
例1的4个选项中,A是春秋之事,C与题干信息因果颠倒,B、D两项接近答案,但农业、手工业发展与农业在封建社会早中期是相互促进的,只有到了人地矛盾的明清时期,其阻碍作用才渐为显露。
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期,改革、战争赏赐成为私有土地获取的主
要途径;土地私有制发展与小农经营良好是相反的关系,故只有D符合题意。
此题旨在引导追
求教学立意,从长时段中观察历史趋势与事物阶段特质及其成因。
例2中,“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属于题干本义,易被排除。
皇帝依靠外戚有抑制相权
的成分,教材上也有史实根据,但“真正意义上的内外朝只存在于武帝时期,并没有形成制度
贯彻后来”[2]。
B项让学生最感困惑,其原因是学生受当代观念影响,把父权制下的舅舅、
外祖父等人看成是亲属,并且“家天下”是封建王朝的共性。
正确选项D,虽有西汉刘邦施行
分封作为史实支撑,但由于对东汉是否施行过分封和外戚干政之史实认识不清而难以判断。
例3考查内容属于初中所学内容。
4个选项与题干关联度都很高,仅仅通过时间属性难以
判断,需要把正面选择与伪项排除相结合才能选准。
其相关史实是: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日
军占领东三省并发动一二八事变,取得在上海的驻兵权,1933年占领察哈尔、绥远。
因此,出
现了国民政府在东南沿海和北方的防日举措。
而A、D是1929至1930年反蒋运动及其原因,1930年以后反蒋运动主要在察哈尔、福建,与题干不符。
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南方、西北,
这与国民政府防御措施地点相矛盾,所以只有B正确。
此题要正确解答,首先需要突破蒋介石
在西安事变以前对日妥协卖国的传统观点束缚。
此题学术立意较强,要求从整体上观察历史,
并与地图相结合。
2.必修大题的考查方式与立意的差异
全国Ⅰ卷的两道必修大题,一道为儒学比较题,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道为探讨和论证题,旨在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两题命制灵活,匠心独运,堪为大题典范。
第40题以卞孝萱、张海鹏等史学家对儒学史的著述入题,以学生熟知的韩愈、康有为对儒学的认识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立意高远。
第
一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
面对儒学有所发展”,该设问中材料只是提出问题,答案无法在材料中提取,必须从教材中寻找。
其设问打破了传统的对儒学思想内容的考查惯例,而是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考查儒学,需要考生根据先秦、汉代、宋代儒学的来源、内容、地位和系统性方面比较作答。
第二问
虽仍是比较范畴,由于韩愈、康有为的儒学认识超出课标知识点,故采用材料题方式恰当有效
地考查了学生解读文本、比较归纳能力。
第三问“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画龙点睛,升华了学生的价值观,有助于史学社会功能的实现。
第41题是探讨论证题(或称为选择性阐释题),具有“全面科学开放”和“情境化论证特征”[3](可分解为多个论点,对其中一个论点进行阐释)。
试题以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作为素材,探讨论证生产力与科技及相关要素的关系。
括号中的要素组合与每种要素作用大小本来就有很大的探讨空间,命题者通过附加说明“可以
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补充新要素”,使开放的
特性更为彰显。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公式的理解和知识的熟练程度确定论点,也可以增加人力
资本、市场等要素,还可以否定原公式,提出“生产力=社会关系÷科学技术”的新观点[4],进行探讨论证。
无论持哪种观点,考生都需要围绕工场手工业和三次科技革命去择取知识点,
并根据自己的论点对所取知识点进行分析加工、整合重组和逻辑论证等过程。
这种探讨论证的
过程展示的是学生史学素养的涵养。
不可否认的是,该题理论含量高,运用唯物理论结合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教材中对相关史实缺乏阐述,教师用教材教的能力不足,致使一道原
本属于妙题变成一道“三度”不高的题目。
此题对教学和命题改革研究有重大意义。
与此不同,山东卷3个大题具有微观透视、依赖教材和题型创新的特点。
同样是考查儒学
的第38题,该题以理学产生发展背景为考点,把北宋东京商品经济发展、社会上出现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背景以材料题方式呈现,考查考生概括提炼信息及将其与理学建立联系之能力。
第二问名为探究,实际演变为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复述。
第39题属于概括阐释题,有作者认为此题是探讨论证题,只有一个论点[5]。
这种说法错误,“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悄然进行”“左倾思想束缚仍存,人民对改革心存疑虑”等都是论点。
阐释也要围绕
这些信息进行。
试题对于如何利用高考题理解历史知识、实现历史知识的融会贯通[6]有推动作用。
第40题涉及英国政治制度与工业革命的世界地位,运用革命史观和文明史观认识英国等多个问题。
该题体现了对史学转型理论新成果的重视[7],是专题史命题的创新。
3.选修大题的考查方式与立意的差异
在选修大题的考查方式与立意上,全国Ⅰ卷与山东卷差异也较大。
前者不仅取材于教材之外、材料较长,而且具有情境创设规范合理、设问科学、设问词词义多样的特点。
以第45题为例,该题以考查唐代币制改革的内容及其意义为主旨。
但情境创设取材于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叙述了从秦朝半两钱开始,历经汉、隋、唐、宋、清的货币演变及其原因的史实,不仅
信息丰富,而且包含部分对解决问题无用的“废料”,裁剪材料成为做题的首要步骤,注重史
学研究素养的考查。
而考查同一模块的山东卷的选材如下: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睢、蔡泽、苏秦、
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
衣将相之例。
”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该题材料信息含量少:战国时期平民将相频出,没有出现与解答问题无关的“废料”,解
答问题仅仅是阅读材料、归纳概括信息而已,省去了剪裁材料的步骤。
在设问上,全国Ⅰ卷也比山东卷科学。
通常全国卷选修大题分为两个问题,如第45题的设问是“(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9分)”不同质的两个问题分别设置,更显科学合理。
而山
东卷第47题的设问则没有这一优点。
设问词词义多样也是全国Ⅰ卷的突出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指出、分析)……”是选修大题的常用设问句式,要求从材料和教材两处寻找答案。
但具体到全国Ⅰ卷
每个题目,其“所学知识”词义多样,如第47题“所学知识”是指理解教科书所需的阅读方法;在第45题中是指根据历史背景和内容来分析历史作用的规律性方法;更多情况下是指陈述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合体,如第48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丘处机西行的意义”,其中“所学知识”既包括经过中学历史学习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如蒙古(元朝)政权时期宗教、
民族融合、疆域等史实,也包括“从以往特定知识学习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和方法性知识”[8],并非仅指后者。
此为全国Ⅰ卷与山东卷的又一个差异。
二、山东卷与全国Ⅰ卷的差异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一)关注学术研究
全国Ⅰ卷是命题专家以学术视野观察历史课标内容而精心设计的结果,很多考题是学术成
果的转化,它直接或间接反映了新课程的课标、史观、体例、目标到内容选取的变化。
因此,
教师只有关注学术研究,阅读专业杂志、专著,吸纳学术成果,才能准确理解新课程变化,定
准教学目标,实现有效备考,因为“了解学术是深刻把握课程内容的捷径”[9]。
(二)合理开发教材
既然全国I卷的70%是教材内容,另外30%是根据课标对教材的扩展延伸。
因此要树立课标为本、合理开发教材的理念。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以知识主线为魂,把教材大字以及揭示历
史背景、影响和规律的教材小字和辅助板块进行学术审视,确定教学内容范围。
因为高中教材
是以课题为中心、以编者对课标的理解为根据编选而成,有些内容虽然很重要,却是以小字和
辅助板块形式出现的。
要以课程专家对专题与课标、考纲内容的解读为参照,确定教学水准;
挖掘教材结论之证据,建立知识联系,实现教学立意。
(三)选择恰当的方法
全国I卷注重了多种思维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不同的能力必须通过不同的方法来
培养。
新课标中多种思维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多种方法的采用,如建构是理解知识地位的方法,
分析与解构是培养比较能力的重要途径,了解历史环境是理解历史事物的方法,历史理论是理
解历史观点的方法。
引导学生“养成质疑习惯”“掌握习史方法”和“理解多元史观并内化”[10],是涵养历史解释素养的良方。
多种能力的综合形成则需要模拟全国I卷的适应性训练。
(四)做好初高中衔接
全国I卷把初中历史基础知识也纳入考查范围之内。
因此,高中教学要重视初高中衔接,
把初中学过的在历史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或对理解高中知识有重要作用的知识,如通史
发展线索、阶段特征等纳入高中历史教学环节之中,如中国古代史时期划分、近代几个政府政
局特征,1931年至1945年8月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美苏争霸、殖民体系的崩溃等,于适当
时机引导学生加以巩固并与高中历史有关知识整合起来。
(五)注重学科融合
学科融合渗透是全国I卷的突出特点。
许多题目,如第26题现象与实质、第30题日军侵
华地域、第31题基础与年增长速度关系,分别是唯物辩证理论、历史地理、科学思维常识在历史命题中的运用。
因此备考教学中要注重学科融合,在贯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前提下,坚
持用唯物史观分析事物起因,多角度多层次评价历史事物。
把时空转换作为探究历史的一个切
入点。
(六)树立大历史观
考查大历史观也是全国I卷试题特征,如对儒家思想演变、生产力与科技、生产要素关系
的探讨,以及中西文明对比的考查等。
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树立大历史观。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为魂,以史学范式转换为方法,以问题探究为手段,以课标同质知识为切入点,把相关
专题重新组合,以探讨历史本身的演变。
如中国传统(经典)社会主义与特色社会主义,引导
学生把相关专题归于一个大专题下复习,学生更易于理解二者的不同以及不同时期中共不同选
择的历史必然性和重大意义。
这样也就抓住了大专题之魂,实现了历史的价值。
[注释]
[1]梁爰如.明确目标把握方向[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1—2).
[2]任世江.“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专题目标与内容选择[J].历史教学,2009(19).
[3][4][5]马巧高.历史论证题考查立意的差异[J].历史教学,2015(23).
[6]徐圣伦,胡军哲.在高考试题中重新理解历史知识[J].中学历史教学,2016(4).
[7]徐圣伦,胡军哲.关注史学范式转型理论提高理论认知素养[J].中学历史教学,2015(1—2).
[8]樊兆龙.选做题材料选取依据与考查功能的差异[J].历史教学,2016(1).
[9]任世江.2011年高考新课程卷第41题的立意及对教学的启示[J].历史教
学,2011(17).
[10]戴加平.如何涵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J].历史教学,2016(5).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