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试答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试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满分100分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答:错。

因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剥削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资产阶级分子已经被改造或者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答:对;这是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客观性的科学论断。

他说:“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其含义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类似于自然界的性质,同样具有不依人的意识、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这是因为:第一: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是整个物质世界的高级的运动形式的存形式。

它是自然界长期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特殊的高度复杂的物质技能体系,它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它必然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决定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趋势。

只要我们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就可以发现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

第三:社会形态的发展也同自然界一样,不是杂乱无章、纯粹偶然事件的堆积,而是有其依次更替的基本秩序。

这就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更替递进的自然历史过程,或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自然历史过程。

违背了社会规律,必然导致实践活动的挫折和失败。

第四:社会发展是由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的意志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不依个人的主观动机、意志和目的为转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习题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习题

1中化马: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进程中得出来的, 中化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2马中化: 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马中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解决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并把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积累的经验加以科学总结和概括, 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派的马克思主义、3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他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

4理论联系群众: 群众路线是理论的根本作风, 不仅因为理论的实质从根本上说, 就是理论代表了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保常联系, 并得到人们群众烦人拥护, 从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去进行革命和建设, 理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归根到底都体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

只有坚持理论联系群众的路线, 密切联系群众, 才能搞好党的作风, 突出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根本路线和基本方法,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密切联系群众。

5实事求是: 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1是贯穿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全部成果的灵魂,2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3,是毛思和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础6毛思: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是被世界证明关于这个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东师2017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东师2017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满分100分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答: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完成了土地改革之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矛盾。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由于消灭了资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已经解决。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

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正确。

所谓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主要是指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具体表现在:1、人类社会产生的过程是物质过程,即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物质生活过程。

3、人类社会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内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结合点,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决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不能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不能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

邓小平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一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作出了两大历史性贡献。

一是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是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答:1、革命的性质主要是由革命的任务决定的。

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期末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满分100分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答:错。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剥削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资产阶级分子已经被改造或者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正确。

所谓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就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既是一个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有规律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正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成了人类历史的规律,社会历史规律的实现也必须通过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既然如此,人类历史的发展怎么会用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在方面加以说明.第一,每一代人开始在社会上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每一代人遇到什么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们必须把前人活动的终点作为自己活动的起点.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答:错。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邓小平的贡献在于他不仅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条党的思想路线,而且还进一步把它具体融会贯通为一个可以评价的有机整体,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其中,从实际出发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理论联系实际是必然要求,实践检验是保证。

这样,就把实事求是原则展开为一个系统化、有序化地过程,保证了人的认识和实践的科学性。

奥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作业

奥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满分100分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1.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2. 敌我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3.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4.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其内容主要是:(1)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客观的物质体系.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2)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客观的物质运动过程,是一个特殊的物质实体和物质运动形式,其物质承担者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过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尺度.(3)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社会基本矛盾不断运动和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就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表现.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在理论上最大的贡献就是不要在探讨姓资还是姓社的理论模式问题.他结束了文革以后中国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清的问题.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是因为它有先进的生产力,能使生活更加的进步.所以社会主义之所以被相信会代替资本主义,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的环境中生产力能被大大的解放.如果一直探讨社会主义的模式,认为多种所有制经济是走资本主义路线,我们就不能发展.如果不能发展生产力,那么什么社会制度也不会被认可.邓小平的最带贡献就在于此,认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大家大胆去做,解放思想.这是我们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到1976年文革结束的思想理论错误得到改正,改革开放,走向新的路程.在大家迷茫的时候,1992年的南巡讲话,坚定地大家发展的信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令中国抓住了发展的大好机会.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东师2019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_答案

东师2019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_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满分100分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答:该观点是正确的。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排挤和压迫,因此,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的一面。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不同程度地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具有妥协性的一面。

(3)这种两面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特性,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2、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

答:该观点是错误的。

此命题没有看到实践在人类认识中的最终决定作用。

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所以,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最终目。

3、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答:该观点是正确的。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

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而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和冲击这个中心。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两个基本点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答: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第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实行赎买政策,进行和平改造。

第二,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逐步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第三,对资方人员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量才使用,适当照顾”,把企业改造与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使哲学在内容、对象和作用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XXX2019年秋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离线考核复习资料【答案】

XXX2019年秋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离线考核复习资料【答案】

XXX2019年秋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离线考核复习资料【答案】离线作业考核【东师2019年秋季考核作业资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质[运用所学课本知识,完成上面题目]参考答案: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直接规定性。

2、真理[运用所学课本知识,完成上面题目]参考答案: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运用所学课本知识,完成上面题目]参考答案: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运用所学课本知识,完成上面题目]参考答案: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5、生态文明[运用所学课本知识,完成上面题目]参考答案: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要回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原理的内容。

[运用所学课本知识,完成上面题目]参考答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理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区分在于: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和外部接洽,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性,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理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归纳综合,它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性,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

理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接洽在于:理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靠于理性认识,一切真知都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而理性认识直接起源于实践,离开了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这表现了认识的唯物论。

2、简要回答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运用所学课本知识,完成上面题目]参考答案: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2017年秋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及答案

2017年秋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及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满分100 分一、辩析题(每题10 分,共30 分)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答:错。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剥削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资产阶级分子已经被改造或者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正确。

所谓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主要指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具体表现在:(1)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是物质过程,即,劳动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物质生活过程;(3)人类社会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内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答:正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结合点,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绝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不能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是扭曲的认识上,不能停留在哪些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

邓小平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一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做出了两大历史贡献。

一是科学的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是成功的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30 分)1.为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答:( 1)革命的性质主要是由革命的任务决定的。

2016春奥鹏教育东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考试及答案

2016春奥鹏教育东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考试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作业考核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作业考核100分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答:错;因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剥削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资产阶级分子已经被改造或者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对;这是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客观性的科学论断。

他说:“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其含义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类似于自然界的性质,同样具有不依人的意识、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这是因为:第一: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是整个物质世界的高级的运动形式的存在形式。

它是自然界长期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特殊的高度复杂的物质技能体系,它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它必然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决定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趋势。

只要我们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就可以发现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

第三:社会形态的发展也同自然界一样,不是杂乱无章、纯粹偶然事件的堆积,而是有其依次更替的基本秩序。

这就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更替递进的自然历史过程,或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自然历史过程。

违背了社会规律,必然导致实践活动的挫折和失败。

第四:社会发展是由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的意志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不依个人的主观动机、意志和目的为转移。

2017年秋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

2017年秋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满分100分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答:(1)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完成了土地改革之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矛盾。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由于消灭了资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已经解决。

(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

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正确。

所谓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主要是指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具体表现在:1)人类社会产生的过程是物质过程,即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物质生活过程。

3)人类社会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内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结合点,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决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不能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不能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

邓小平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一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作出了两大历史性贡献。

一是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是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答:(1)革命的性质主要是由革命的任务决定的。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1. 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A. 运动的观点B. 矛盾的观点C. 联系的观点D. 变化的观点E. 发展的观点【答案】C, E【解析】2. 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分别是A. 否定是联系的环节B.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C. 否定与肯定绝对对立D. 否定是由外力椎动的E. 否定中不包含肯定【答案】A, B【解析】3.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不需要由科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

A. 错误B. 正确【答案】A【解析】4. 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A. 错误B. 正确【答案】B【解析】5. 静止是A. 是运动的对立面B.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C. 静止就是绝对不动D. 不存在静止【答案】B【解析】6. 对人民内部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应民主和专政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

A. 错误B. 正确【答案】A【解析】7.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思想之所以是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根据,是因为这个思想指明了A. 统一战线的重要性B. 统一战线的广泛性C. 统一战线的长期性D. 统一战线的复杂性E. 统一战线的目标性【答案】A, B, C【解析】8.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观点是A. 辩证否定的观点B. 扬弃的观点C. 肯定一切的观点D. 承认否定之中有肯定的观点E. 否定一切的观点【答案】A, B, D【解析】9. 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A. 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B. 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C. 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 实行“斗争——团结——提高”的方针【答案】A【解析】10.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 民主集中制B. 理论联系实际C. 密切联系群众D. 批评和自我批评E.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答案】B, C, D【解析】11. 认识事物的量的意义在于A. 它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和认识事物质的前提B. 它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C. 它对事物做出数量分析,使人们做到胸中有数D. 它是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E. 它能把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答案】A, B, C, E【解析】12.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有A.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B.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C. 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E.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答案】A, B, C, D【解析】13. 产生香港问题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拓展香港界址专条》D. 《马关条约》E. 《友好通商条约》【答案】A, B, C【解析】14.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A.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B.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C.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D. 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答案】D【解析】15. 相对静止是是理解运动、度量运动的条件。

2018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docx

2018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问题详解.docx

实用标准文案毛概期末考试试题结构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 、发展规模经济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5分)10 、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 A )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A 、坚持与时俱进B 、坚持党的先进性 A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C、坚持执政为民 D 、坚持党的领导础性作用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 、市场经济A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B 、解放思想, 实事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求是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 三个有利于”标准 A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能确保经济总量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B )的平衡A 、实行公有制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 、可以保障社会公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实行按劳分配平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12 、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 A 、按劳分配收入 B、按资分配现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D 、按经营分配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13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实现归根到底是( A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B、有利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C、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D 、体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B、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14 、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B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A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 、集体企业职工的工D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资收入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D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收入 D 、国有企业A 、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1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B)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A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及培育“四有”公民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现代化国家C、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7 、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 D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在还处于(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 20分)A 、农业社会B 、现代化工业社会 1 、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C、工业化中期阶段 D 、工业化高级阶段国发展的新阶段,其基本依据是(ABDE )8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 A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D )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A 、大城市B、中等城市论C、小城镇D、农村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9 、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 D 、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局势做出新的科学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

东师2017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答案

东师2017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满分100分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答:错。

因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剥削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资产阶级分子已经被改造或者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对;这是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客观性的科学论断。

他说:“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其含义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类似于自然界的性质,同样具有不依人的意识、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这是因为:第一: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是整个物质世界的高级的运动形式的存在形式。

它是自然界长期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特殊的高度复杂的物质技能体系,它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它必然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决定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趋势。

只要我们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就可以发现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

第三:社会形态的发展也同自然界一样,不是杂乱无章、纯粹偶然事件的堆积,而是有其依次更替的基本秩序。

这就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更替递进的自然历史过程,或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自然历史过程。

违背了社会规律,必然导致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分析题,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分析题,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简答题,分析题三.辩析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能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能够并且只能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即通过改革来解决。

改革就是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方面,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也就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错误。

此命题混淆了认识的本质与实践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不是判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4.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有的时期采取联合政策,有的时期采取斗争政策。

不是有的时期联合,有的时期斗争,而是同时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所以应该联合它,又因为这个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所以应该对它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进行斗争。

只联合不斗争,或只斗争不联合,都是错误的。

5.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正确。

1)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认为主体是具有社会性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主体和客体之间不仅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因此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主体在反映客体过程中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深刻性等特点。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还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秋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满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秋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满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秋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满分答案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有的时期采取联合政策,有的时期采取斗争政策。

答:错误。

不是有的时期联合,有的时期斗争,而是同时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所以应该联合它,又因为这个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所以应该对它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进行斗争。

只联合不斗争,或只斗争不联合,都是错误的。

2、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答:正确。

(1)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认为主体是具有社会性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主体和客体之间不仅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更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主体在反映客体过程中具有目的性,选择性。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还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因此,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3、邓小平理论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为什么改革,怎样改革?答:错。

邓小平理论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规划,“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定,等等,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始终,并辐射到邓小平理论的方方面面。

如果说邓小平理论是一部宏伟交响乐,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则构成了这一宏伟交响乐的主题。

一句话,邓小平的全部理论活动都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并围绕着这一首要的基本的问题建构了一个科学体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答:①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选择题

一.选择题49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战略策略方针是9 .价格体系包括B.不同种商品的比价C.同种商品的差价)⒈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D 中共第七大D、不要四面出击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的内容有:()⒉ 中国共产党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的基本政策是 B 又联50 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方针是 C 洋为中用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合又斗争51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C 运动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⒊ 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A 战争52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C、民族工商业 D 、发展生产,繁荣经济⒋ 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B 国家资本主义53.感觉、知觉、表象是B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1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作风有:⒌ 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必须实行的正确方针是( C 百花齐放,54 生产方式是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百家争鸣)55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国家政权 B 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C 、自我批评的作风6 .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A 经验论观点)56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 B 公有资产组织形式经营方式D、谦逊、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E、艰苦奋斗的作风7.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 B 直接同一的57.当今的时代主题是 B 和平与发展)12.国家资本主义的低级形式有:()8.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C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58.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A.政企分开)D、委托经销代销E、个别企业公私合营9 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 B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59.邓小平理论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B.什么是社会主义?13.下列成语说明量变与质变关系的有()10. 生产力所体现的是 B 人和自然的关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A、防微杜渐 C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D 、水滴石穿1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 A 与时俱进60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D 为人民服务14.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关系是()12消灭剥削的基本物质条件是 C 生产力高度发展61 毛泽东思想产生实践条件是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A、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13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 B 发展生产力)62.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D、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C、 . 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1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 对资源配置起基阶级的联合专政D、 .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础作用63.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建立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根据是:E、一些真理是绝对真理,另外一些真理是相对真理。

2018年秋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高起专)》期末考核

2018年秋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高起专)》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满分100分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答:民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的同盟军。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阶段。

一方面,他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因而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另一方面,他们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因而反帝反封建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他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在另一时期有离开革命的危险。

另外,由于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或称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是分属于不同的帝国主义的,因此,当革命主要是反对某一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则有可能参加反对这一帝国主义的斗争,从而成为革命的暂时同盟者。

2、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

答:是人类活动的两大目标。

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真理和价值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即凡是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

但真理与价值又是有区别的,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真理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价值则强调客观攀物满足人的需要的特点,而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满足人的不合理需要的这类事物所体现的价值,与真理常常是相悖的。

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甚至是最高价值,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3、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决定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东师2017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答案

东师2017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满分100分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答:错。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对。

历史唯物论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的本质。

历史唯物论科学地回答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它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答:错。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之所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是因为:革命的性质主要是由革命的任务决定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不反对一般的资本主义。

这个革命的目的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的社会制度,而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

2.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答: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的内部和外部矛盾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根本动力,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矛盾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要通过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出来。

只有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才构成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

3.什么是“三权分立”?为什么说它不适合我国国情?答:所谓“三权分立”,就是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和法。

三、分析题(第1题10分,第2、3题每题15分,共40分)1.毛泽东怎样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有何现实意义?(10分)答: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满分100分
一、辩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答:该观点是正确的。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排挤和压迫,因此,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的一面。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不同程度地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具有妥协性的一面。

(3)这种两面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特性,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2、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

答:该观点是错误的。

此命题没有看到实践在人类认识中的最终决定作用。

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所以,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最终目。

3、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答:该观点是正确的。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

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而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和冲击这个中心。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两个基本点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第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实行赎买政策,进行和平改造。

第二,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逐步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第三,对资方人员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量才使用,适当照顾”,把企业改造与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使哲学在内容、对象和作用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科学性、实践性和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

它第一次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

它的科学性就在于正确
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运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因而在人类认识史上把哲学变
3、“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涵义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
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国两制”构想包含以下基本点:①一个中国。

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的政府。

②两制并存。

祖国统一后,祖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③高度自治。

祖国统一后,香港、澳门、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

它不仅不同于其他一般省区,也不同于现有的各经济特区。

它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保持财政独立;自行制定适合于特别行政区的经济、贸易和文化教育等政策;同各国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继续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

④和平谈判。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和平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每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政府不作放弃使用武力的承诺。

三、分析题(第1题10分,第2、3题每题15分,共40分)
1、试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的含义及坚持这个原则的重要性。

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就是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提下,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其实质是坚持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战争中的领导权。

坚持这个原则,是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决定的。

在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斗争是主要的,因此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但阶级斗争仍然存在,因此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否则,民族斗争就不能胜利。

坚持这个原则,是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在统一战线中坚持党派和阶级的独立性,才有利于合作,否则就变成了混一,必然牺牲统一战线。

坚持这个原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环节。

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才能保存自己的力量,发展自己的力量,保证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使之成为人民的胜利。

坚持这个原则,是为了反对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

抗战开始后,党内出现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倾向。

为了反对这种错误倾向,必须强调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2、论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统一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它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又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事物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就呈现出一个周期,否定之否定阶段会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好像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表现出一定的回复性或重复性,也正是事物发展的这种周期性、回复性,使发展的道路是近似圆圈的螺旋,是有波浪起伏的曲线。

然而,这种回复性是在新的、更高阶段上的回复,是形式的重复,而内容却发展了。

所以发展的方向又是上升的、前进的。

因为,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每一次否定都既吸收了前一阶段的积极成分,又舍弃了过时的消极的东西,并产生了新内容,把事物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因而,发展的周期性不是简单循环,而是在更高水平上的新东西的形成。

事物的发展总是沿着螺旋曲线而上升,在波浪起伏中前进的。

总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迂回曲折的。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上升性和回复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掌握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必胜信心。

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要向前发展,共产主义必然在全世界实现,这是确定不移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同任何事物一样,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是直线,而是曲线,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前进中的困难,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在顺利时不忘曲折,在出现曲折时更要看到光明。

3、如何正确认识邓小平所说的“两个没有完全搞清楚问题”?
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邓小平同志多次告诫人们,我们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都是在于对这两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对社会主义认识上我们已搞清楚的问题主要有:社会发展趋势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是主观意愿而是客观规律;社会发展层次上,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制度上,社会主义是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按劳分配代替按资分配;社会政治制度上,社会主义占领导地位的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劳动人民由被剥削,被奴役成为国家主人。

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主要有:社会主义的目标模式如何同社会主义现阶段相统一,相衔接;社会主义的共性如何与不同国家的国情和民族特点相结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如何通过不同的体制体现出来;基础条件不同的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会有什么区别;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根本任务是什么等。

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搞清楚的是社会发展规律所揭示的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定位,目标模式的共性特征。

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的是社会主义的国情特点,社会主义的具体运行方
式、发展的具体道路等。

搞清楚问题的客观存在,才有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追求,没搞清楚问题的客观存在,才出现实现社会主义目标过程中的指导失误和曲折。

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摒弃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改变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条主义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