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7.24 狼牙山五壮士|湘教版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狼牙山五壮士》
课标要求: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材分析:
《狼牙山五壮士》是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的一篇主体课文。
本单元以“抗日烽火”为主题,本课是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详写,其余为略写。
课文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的壮举,又突出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
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语言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宏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二是通过阅读领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学情分析:
由于课文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因此在课前我已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并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抗日文学书籍,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促进学生思考,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
1.能够读准“日寇、抡起、崎岖、绷着脸、嗖嗖、仇恨、眺望、坠落”等词语,能够用多种方法理解“斩钉截铁、热血沸腾、昂首挺胸”等词语意思。
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条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描写五位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要表达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难点:理解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本节课主要抓住一个“壮”字,以朗读为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通过“品词析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的。
注重方法的指导,摒弃琐碎的知识讲解,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达到读中品析描写五位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要表达的精神这一目标。
同时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
本课我设计了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使情感升华。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
本单元的主题以“抗战烽火”为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保卫祖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释课题,“壮”字什么意思?课文为什么以“壮士”为题,而不以“战士”为题呢?
【设计意图】这样导入让学生对课题有了更深的印象,对作者用
词有了更深的理解,设下了思索“壮士”与“战士”的不同。
二、预习检测,理清条理
1.指名初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无丢字落字现象。
2.检查字音,课件出示字词,指名读。
3.快速浏览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一个小标题写出每部分的内容吗?并说出详略部分。
【设计意图】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多遍阅读,夯实了读文,这样能够准确读出词语,然后让学生理清课文条理,能够把每个部分用小标题来体验主要内容,为后续学文做了铺垫。
三、精读课文,品析感悟
1.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3—9段中划出哪些句子能体现这些壮士的伟大、勇敢和不怕死的精神?
2.小组交流一下你为什么画这个词语及句子?突出哪些人物的
特点及性格。
3.指名汇报。
(1)汇报第三自然段
a.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b.理解“斩钉截铁”,“热血沸腾”
c.课件出示区分“紧跟”和“跟”的不同。
方法:对比体会,指导朗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战士们热血沸腾,跟在班长后面
(2)汇报第四自然段
句子 1.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这里抓住动作的词语:“拧”“抢”“夺”“插”“举”“喊”“砸”体会班长马宝玉动作之快,也渗透了他痛恨敌人。
句子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这里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壮士们砸的时候非常用力。
体现了战士们对敌人的仇恨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和气概。
这是比拟的写法。
训练点:
用词的训练:(课件出示)把“砸”换成“扔”“投”“掷”行不?为什么?
(3)汇报五到九自然段
句子 1.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
句子2.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训练点:
抓住“屹立”“眺望”“喜悦”“昂首挺胸”四个神态词语,来理解战士们的其胆之壮,其行之壮。
句子3.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抓住人物的语言,来体会战士们的英勇顽强,勇于牺牲的精神。
4.再次朗读,升华情感
带着对五位壮士的胆量之壮,行为之壮,气节之壮,来朗读上面句子3的内容。
(生齐读)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自学,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的方法进行学习。
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细读文中表达的意思和蕴含的情感,诱发学生读的欲望,同时也激发学生品读描写五位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要表达的精神。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写作的方法。
四、回顾全文,总结提升
1.课件出示全文小标题。
2.我们再来看课题,这时你觉得作者用“壮士”对不对?
刚才我们找到的都是这些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通过这些句子我们体会到了这些壮士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体会到壮士们为了祖国的胜利的行为,也体会到了他们的伟大壮志,因此他们英勇跳崖的伟大称之为壮举,他们这种壮烈牺牲让我们感到他们勇敢有气节的壮烈牺牲,更让我们感觉到他们的胆量之壮,其行之壮,气节之壮,因此课文以“壮士”为题。
3.总结提升:
我们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让我们体会到了物的思想感情,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这就是文章抓住这几个要点写的好处,我们在以后写作文的时候就要学习和借鉴作者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读有所悟,读有所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通过自己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进行朗读,理解了五位壮士的英雄壮举,从而达到感情的升华,也学习了作者的习作方法。
五、作业设计,拓展阅读
1.把你想对五位壮士说的话写在积累本上。
2.课件出示拓展阅读内容。
3.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的故事去阅读。
【设计意图】学有所用,锻炼学生习作能力,把自己想要对五壮士说的话写出来,同时拓展阅读,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们热爱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略)(详)(略)(详)(详)
课堂效果预设:
这是一篇以抗战烽火为内容的文章,距离学生们较远,还要让学生理解内容,从而揭示主题,所以我本节课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抓住文本内容,通过预习读文,品析感悟来理解作者要表达的
意图,多读,品读为主,让学生读中悟出道理。
2.抓住主线一个“壮”字,学生通过不同词语和句子来体会壮士的行为之壮,胆量之壮和气节之壮。
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以前学习过,所以在本课中继续运用。
3,适当的拓展阅读资料,扩大了学生们的阅读量,又能够对五位壮士有更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情况。
总之,我认为本节课能够达到三维目标,让学生有效的完成读写结合的训练,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扩大了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