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课时)》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发展规律,……(第3段) •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
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第4段) •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第5段) •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第6段) •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第7段)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
……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 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 《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 (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 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 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 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 果也可以自豪。(第7段)
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安置在它的真正基础上;一 个很明显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 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 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 显的事实在历史上应有的权威此时终于被承认了。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 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 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 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 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 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 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第3段)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 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 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第7段)
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第8段)
多年以来,马克思无疑是受诽谤最多的一位德国著作 家;而谁都不会否认,马克思勇敢地进行了斗争,他的所 有打击都能准确地命中目标。(恩格斯《卡尔·马克思》)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 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利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 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 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第8段般写法
开头:介绍逝者情况 主体:评价人物功绩 结尾:与生者一起表达悼念
从段首句入手,梳理恩格斯讲话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 •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 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 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第4段)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 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 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 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 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第6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 一课时)》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 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 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 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第1段)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 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 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第2段)
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 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界革命的秘密。(马克思《在< 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第1段)
他的最老的朋友和战友刚才说,卡尔·马克思是本 世纪最遭嫉恨的人。不错,他是最遭嫉恨的人,但他也 是最受爱戴的人。最嫉恨他的是人民的压迫者和剥削者; 最爱戴他的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因为他们已经觉悟 到本身的地位了。被压迫被剥削的群众爱戴他,因为他 热爱他们。我们对马克思的逝世感到不胜悲痛。他的爱 同他的恨是一样地伟大。他的恨是由爱产生的。他不仅 具有伟大的智慧,而且还有伟大的心灵。(李卜克内西)
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 解释世界, 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总结
悼词是一种实用文体,是在特殊场合所发表的讲话。 1.受场合限制,对讲话的内容与详略有一定要求; 2.逝者的特定身份或地位,影响到评价的角度或用语; 3.讲话者与逝者的关系,与讲话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有关; 4.考虑听众或对象的特点,要能引发共情与共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