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组虚词辨不清则文必有语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组虚词辨不清则文必有语病!
“可”有时是连词,有时是副词。

作连词时,表示意思转折,跟“可是”“但是”相近,语气较轻。

例如:“她想安慰妈妈,可又想不出适当
的话来。


“可”作副词时,用在陈述句、感叹句中,含有“实在”“确
实”“终于”“到底“等意思,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如“那道题我可算出
来了”。

“可”用在反问句、疑问句中,有强调语气的作用。

例如:“这可是
你说的“用在祈使句中,含有“一定”“千万”“必须“的意思,强调祈
使语气。

例如:“你不听劝告,到时候可别后悔!“
“却”是副词,常用来表示转折或对比。

“却”单独用在复句里,表
示转折。

例如:“城不大,风景却很别致。

”前分句可以补出表示转折的
连词“虽然”“尽管”等。

例如:“虽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却”还可以跟连词“但是”“可是”“然而”等同时用在后分句里,表示转折。

前后分句的转折关系由连词“虽然”“但“等表示出来,“却”只起协调转折语气的作用。

例如:“这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有些单
位却变了样。

”后分句中表示转折的连词“但是”“然而”“可是”等,
一般用在后分句的主语前,而表转折语气的“却”只能用在后分句的主语后。

“却”也可以在单句中表示转折。

例如:“这么一种看似平凡的树,
却蕴藏着极其巨大的生命力。


“却”表示对比时,放在两件事或两种情况的中间,主要表示对比或
对照,略含转折意味,但不明显。

前分句不能添加“虽然”“尽管”等词。

例如:“工人可尽量在劳保条件较好的环境中工作,军人却要在各种天候气象,甚至恶劣环境中练打仗、练生存。


二、“对于”和“对”
“对于”和“对”都是介词,都含有对待、对应和针对的意思,但侧重不同。

1“对于”的用法
“对于”所含的对待、对应的意思比较明显,即主要表示对主语的判断、描写或叙述,以一定事物为对应条件,从一定事物规定的角度出发。

而“对”所含的针对意义、指向意义比较突出。

因此,“对于”和“对”有时能互换,有时不能互换。

而且,在可以互换的情况下,也有用哪个更妥帖的问题。

▶“对于”引入对事物表示判断、描写或叙述所出发的角度或依据的条件。

例如:“对于一个重病未愈的人,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这样的考验,对于训练有素的军人算不上什么。

”前例是有对应条件限制、从特定角度出发的判断句;后例是有对应条件限制、从特定角度出发的描写句。

而这条件或角度分别由“对于”组成的介宾短语表示。

“对于”表示对待、对应意义时,同“对(于)……来说(说来)“完全一致。

因此,这类句中的“对于”都可换用“对(于)……来说(说来)”。

例如:“在冻土地带修铁路,对于铁路建设者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

”这类句子中的“对于”也可以换用“对”。

不过,从“对于”和“对”的侧重点看,用“对于”或“对(于)……来说“更合适。

▶“对于”表示行为动作或心理变化的针对性或指向性。

如果句子表示的动作行为、心理变化是针对或指向某事物,可以用“对于”引进行为
动作对象或目标。

例如:“对于他的遭遇,大家都很同情。

”这类句子中的“对于”都可以换作“对”,且用“对”更贴切。

”对于”和“对”在使用上的细微差别,可以借“对……来说“与之分别对照替换,从而加以判断。

2“对”的用法
▶“对”表示动作行为的指向性,所含针对意义比较突出,常表示动作行为是指向对象本身的,有时相当于介词“朝“和“向”,如“他对那件事一直耿耿于怀”。

句中,谓语动词表示具体行为动作。

在此前提下,两个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之间只用“对”,不用“对于”。

例如,应该说“他对你没意见”,不要说“他对于你没意见”。

如果不是这个前提,用“对”不如用“对于”合适。

如不要说“姑娘对于小伙笑了笑”。

▶有时谓语是表具体行为动作的,但“对”的后面不是简单的名词或人称代词,而是复杂的名词短语,这时“对”也可换作“对于”,并把“对于”组成的介宾短语放在句首。

试比较:把“政府对农民问题很重视“改为“政府对于农民问题很重视”,把“对于农民问题“放在句首:“对于农民问题,政府很重视。


▶注意:使用“对”或“对于”要弄清是“谁对(于)谁”,不能主客颠倒。

例如,“这一课,对我印象特别深“就写反了,应该是“我对这一课印象特别深”。

三、“关于”和“对于”
“关于”也是介词,用于引进动作行为关联或涉及的事物。

”关于”和“对于”的区别如下:
▶“关于”主要从涉及的范围的角度引进事物,“对于”则从确定的
实体的角度引进对象。

例如:“我们讨论了关于年终考核的一些问题。


句中,“关于”表示关涉某一事物的范围,而不是某一具体事物本身。

所以,“关于”不能换作“对于”或“对”。

▶“关于”和“对于”互换,表达的作用不同。

有时很难分辨某事物
是从范围角度还是从实体角度引进句中,这时,“关于”和“对于”可以
互换,但表达作用不同。

例如:“关于修建环城公园的问题,我们讨论了
三次。

”“对于修建环城公园的问题,我们多次进行了讨论。

”前者用
“关于”是就讨论的范围说的,后者用“对于”是就讨论的对象说的。

▶“关于”具有提示作用,用“关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常用作文章的
标题,具有提示作用。

如《关于大城市联合防空作战指挥的几个问题》。

”对于”不具有提示作用,一般不能用作文章的标题。

“对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可以用在主语前,也可以用在主语
后;“关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一般应该用在主语前。

”我就知道这么一
点儿关于小王的情况”,句中介宾短语的位置应该调整,改为:“关于小
王的情况,我就知道这么一点儿。


四、“等”“等等”和“什么的”
“等”和“等等”都是助词,都可用在并列的几个词语之后表示列举
未尽。

”等”与“等等”的区别在于:
▶“等”表示煞尾或总括。

”等”有时不表列举未尽,而表示煞尾或
总括。

这时,“等”后面有对前面并列项计数的数量词语,而“等等”没
有这种用法。

例如:“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等四大发明,是我国对
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等”可以接在表示人的名词后,“等等”不用在表示人的词语后。

例如。

可以说:“昨天,市委书记、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等领导同志参加
了我们的会议。

”不能说:“在会上发言的,有杨帆、郭伟、李锋等
等。

”“等”可以接在单个名词后,表示还有未说出的人和物;“等等”
只能用在并列的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后。

例如:“全面查纠单位在重要目
标管控以及季节性事故预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句中的““等”表示未说出的部分。

▶“等等”与前面并列词语之间可以用逗号隔开,例如:“到了新单位,对工作环境,人际关系,领导和同事的能力、人品、性格特点,等等,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判断。

”而“等”则必须紧接在前边的词语之后。

”什么的”表示列举未尽,在意义和用法上跟“等”“等等”有相似之处。

可以用在并列的几个词或短语之后,表示列举未尽。

例如:“我前些年偶
尔写写杂文、随笔什么的。


▶“什么的”跟“等”一样,可以用在单个词语后,表示还有同类事
物没有说出。

例如:“今天晚上就把帐篷、被服、照明器材什么的全发下去。

”“什么的”强调未列举的事物与已提出的事物属于同类,相当于“……之类”。

▶“什么的”跟“等等”一样,不能用在表示人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后。

”什么的”后面也不能有带总括意义的词语,不能有对并列成分计数
的词语。

例如,“课间休息,大家就玩玩篮球排球什么的。

”不能说成
“篮球排球什么的球类”。

五、“从而”和“进而”
“从而”和“进而”都是连词,二者的异同如下:
▶“从而”用来引出因前文所述原因或条件顺理成章产生的结果或采
取的行动,用在复句的后一分句。

例如:“高技术的发展,使指挥员拥有
的手段越来越多,从而提高了计划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从而”也可以
用于目的关系复句,引出表示目的的分句。

例如:“矛盾分析,就是运用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原理,具体分析事物内部的矛盾及其运动状况,从而认
识事物运动的规律。

”目的分句表示的情况是未实现的。

如果把未实现的
动作行为或某种情况改为已实现的,“从而”引出的分句就由目的分句变
成结果分句。

▶“进而”是后分句单用的连词,含有进层的意思。

有时用来引出在
已有行为动作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行为动作,有时用来引出在已有结果的基
础上更进一步的结果。

例如:“学书法要先下功夫练好楷书,打好基础,
进而学写隶书、行书,有了较深的功底后,才能放笔写出龙飞凤舞的草书。


▶“从而”与“进而”有时可以互换。

例如:“只要能不断发现错误、缺点,而又能不断改正这些错误、缺点,从错误、缺点中学会新的知识本领,便可以使认识不断深化,从而逐步掌握规律、达到胜利。

”“从而”
表示的结果是在已有结果“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结果的结果。

因此,这里的“从而”可以换作“进而”。

六、“更”和“更加”
▶“更”和“更加”都是表示程度加深的副词,用在含有从程度、范围、数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的句子里,表示推进一层。

例如:“我钦佩他救
人的英雄壮举,更钦佩他把平凡的小事做得不平凡的精神。

”“更”用在
跟前分句内容直接比较的后一分句。

▶“更”和“更加”都能用于同一事物不同内容的比较。

例如:“中
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
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也都能用于同一事物、同一方面、不同时段的
比较。

例如:“她长得更加像她妈妈了。

”这类句子表示所述情况是同原
来情况相比较的,“她长得更加像她妈妈了”暗含着“她原来长得像妈妈”的意思。

“更”还常常用于不同事物在同一方面的比较。

例如:“我记的
单词多,他记的更多。


▶“更”有时用于不同事物在不同方面的比较。

例如:“科学需要社
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这类情况要求前后两个分句成顶真回环形式,其中动词必须相同。

如不能
构成顶真回环形式,则句子不能成立。

所以,不能说“我喜欢看话剧,他
更喜欢听音乐”。

七、“何况”和“况且”
“何况”与“况且”都是连词,用于补述或追加理由时,二者可以互换。

例如:“思想认识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况且士兵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可塑期,思想出现反复是正常的。

”这
里的“况且”可以换为“何况”。

但是,表示补述理由的“何况”前可以
有“更”“又”等副词,此时“何况”不能换作“况且”。

例如:“和平
时期的军人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更何况我们正在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
变革,为履行新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这里的“何况”是表示补述或
追加理由的,因前面加了“更”字,“何况”就不能换作“况且”了。

▶“况且”可以用在整句、整段文字前,表示整句、整段文字都是补
述或追加的理由。

例如:“解决棘手问题现成的模式只能作参考,不能当
成‘灵丹妙药’,什么事情处理起来都‘依样画葫芦’是不行的。

况且,
很多棘手问题都是突发性的。

”这里的“况且”用在一句话的开头,而
“何况”一般不用在整段文字的开头。

另外,“况且”后可以停顿,书面
上用逗号把它跟后面的理由隔开,如上例。

但“何况”后面一般不停顿,
也不用逗号。

▶“何况”用于前后分句内容的比较,表示更进一层,并含有反问或
感叹意味。

例如:“这副担子对成年人来说也非常沉重,何况一个十几岁
的孩子!”“况且”只能用于补述理由,不能表示进层,不含反问意味。

八、“虽然”和“尽管”
1“虽然”和“尽管”的相同点
“虽然”和“尽管”都是用在转折复句前一分句的连词,表示所述内
容是已知的、真实的,但在表意上先退让一下,然后用后分句中的“但
是”“可是”“却“等表示转折词与之呼应,说出跟前分句意思相反、相
对或相背离的情况。

例如:“虽然报告会为此推迟了半个月,但效果事半
功倍,所到之处大受欢迎。


用“虽然”引出叙述某种已知的真实情况的分句,预示后分句内容将
有转折,后分句用“但“与之呼应,共同表示分句间意思转折的逻辑关系。

再如:“尽管病魔正在威胁我的生命,但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用如
火的激情去追寻春天的阳光。

”前分句用“尽管”表示对某种事实的承认,后分句用“但“与之呼应,表示转折关系。

2“虽然”和“尽管”的区别
▶“尽管”有时可以表示假设某种情况为事实,后分句说出与此相反
的情况。

例如:“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

”这里的“尽管”相当于“即使”,既有假设的作用,又有转折的作用。

▶“虽然”既可用在主语前,也可用在主语后。

例如:“我虽然不懂
她们的语言,但我完全理解她们那真挚的情谊。

”“虽然我听不懂她们的
语言,但能真切地感受到她们真挚的情谊。

”而“尽管”一般要用在主语前。

▶注意区分连词“尽管”与副词“尽管”。

副词“尽管”表示“不受
限制”。

例如:“你尽管放心,我一定会满载而归。


▶注意“尽管”与“不管“的区别。

”尽管”是用在转折复句前分句
的连词,是承认某种确定的情况的;“不管“是表示排除条件的连词。

“尽管”相当于“虽然”,“不管”相当于“不论”。

九、“但是”“然而”和“不然”“否则”
1.“但是”和“然而”
▶“但是”和“然而”是在承认前文内容的前提下引出下文的。

例如:“我知道这不符合规定,但是碍于面子,很难当面拒绝。

”“总结是回顾、反思,然而其目标却在前方,是为了走得更好、更远。

”以上例句中的
“但是”和“然而”引出与前文内容对立的意思。

它们也可以引出对前文
内容补充的意思。

例如:“话不多、声音不高,但是真挚、有力、强烈、
感人。

”“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
动更加伟大!“前句中,“但是”后面的内容并不跟前面的内容相对或相反,而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后句中,“然而”引出的内容是对前文内容
的补充,并且含有进一层说明的意思。

▶用“但是”或“然而”表示转折的句子,表意重点在“但是”或
“然而”之后。

”但是”“然而”的后面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此时转折
的意思更为明显。

连词“不过”也可以引出与上文意思对立的内容,但语气较轻,转折
意味不如“但是”和“然而”鲜明突出。

因此,用“不过”表示转折时比
较委婉。

2.“不然”和“否则”
“不然”和“否则”都是连词,用于转折复句的后一分句,在对前文
内容否定的条件下引出与前文相反的内容,意思是“如果不这样”。

例如:“提出问题也要分析,不然,你就不能知道矛盾在哪里。

”“大概他的意
思是发誓不要老百姓看,否则就很难得到解释。

”前一例,用“不然”对
前面的内容作否定;后一例,用“否则”对前文作否定。

“不然”和“否则”后都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

十、“因为”和“由于”
“因为”和“由于”都是表示原因的连词,有时又是表示原因的介词。

1.作为连词的“因为”和“由于”
“因为”和“由于”作连词时,都可以用在因果复句的前分句里表示
原因。

例如:“因为工作组的关注点会变,所以要有调整汇报重点的准备。

”前分句用“因为”表示原因,后分句“所以”与之呼应,共同表示
因果关系。

前分句用“由于”时,后分句可以用“所以”“因而”“因此”等。

另外,用“因为”表示原因的分句,可以倒装在表示结果的分句的后面。

例如:“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
味着收获和欢乐。

”但“由于”引出的原因分句,不能放在结果分句的后面。

“因为”还可以用在表示原因的单句的开头。

例如:“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

”“由于”不能这样用。

2.作为介词的“因为”和“由于”
“因为”和“由于”作介词时,都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前面表示原因。

例如:“由于市场不完善,致使大批假货冲击市场“;“不能因为有错误就冷落他们”。

介宾短语“由于+名词(或名词短语)“表示原因。

表示原因的介宾短语可以用在句首、句中,也可以用在句尾。

此外,“因为”“由于”还常跟“而“配合,构成“因为……而……”“由于……而……”的固定格式。

例如:“满园的苹果花因为一场意想不到的风雨而落光了。

”“我们不能因为受到一些挫折而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在这种格式中,“因为”或“由于”的后面可以是名词或名词短语,如前一例;也可以是动词短语或主谓短语,如后一例。

”由于/因为……”这种格式整个是一种动词短语,前面表示原因的部分是介宾短语充当的状语。

十一、“因为”和“既然”
“因为”和“既然”都可以用在因果关系复句的前分句中。

不过,“因为”引出的是实际存在的客观原因,“既然”引出的是理由、前提,是后分句推断结论的依据。

例如:“因为情况来得太突然,他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既然让你去后进连队当连长,说明组织对你是信任的。


“因为”和“既然”的另一个区别是,用“因为”表示原因的句子或分句,常常可以放在表示结果的句子之后。

例如:“越级办事、越权办事之所以是参谋工作的大忌,是因为它违背了办事程序。


用“既然”表示理由、前提或推论依据的部分,通常只能作为分句,
用在表示结论的分句之前,并且完全不能用在“是“的后边。

跟“因为”
配合呼应的通常是连词“所以”,跟“既然”配合呼应的是副词
“就”“则“等。

例如:“既然你认定了自己走的路,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十二、“所以”“因而”和“因此”
“所以”和“因而”都是引出结果或结论的连词。

它们的区别是:
▶“所以”可以引出分句,也可以连接句子。

例如:“正因为不了解,所以,你认为是原则问题,他却认为不是;你感觉是在坚持原则,他却认
为你不尊重他。


当表示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在前面时,“所以”必须用在后分句或后边
句子的主语之前。

“因而”只能引出分句,不能用来引出表示结果的句子。

例如:“这种制品从明朝景泰间开始流行,因而总名叫景泰蓝。

”“因而”用在后分句的主语前。

“因而”引出的表示结果的分句,只能用在表示原因的分句的后面。

例如:“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般思维规律,因而也是认识
军事现象的思维规律。


▶“所以”可以用在单句内部,构成名词短语(所以+动词短语)。

这个
名词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

例如:“一滴水之所以能奔向大海,是因为融入了江河;一棵树之所以能够枝繁叶茂,是因为植根于沃
土。

”“之所以能奔向大海“就是“奔向大海的原因”。

“所以+动词短语”构成的名词短语,还常作名词“原因”“缘故”“缘由“等词的定语。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