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分析检测临产孕妇凝血功能变化,为临床及时有效干预提供
参考,以保障母婴安全。
方法:对本院妇产科于2019年09月--2020年09月纳
入的100例临产孕妇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并纳入研究组,同时另选取100例非妊娠
的健康妇女作为对照并纳入常规组。
对比观察两组凝血指标检验结果。
结果:研
究组与常规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水平差异显著(p<0.05);
研究组与常规组凝血酶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无差异(p>0.05)。
结论:检
测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有助于临床医师准确掌握孕妇凝血与纤溶功能,避免孕妇
分娩时以及产后大出血,达到保障母婴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临产孕妇;凝血功能;临床检测
妊娠时期比较特殊,处于妊娠阶段的妇女,普遍存在雌孕激素增高现象,这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孕妇肝脏代谢、性激素分泌,甚至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衡,
特别是临产期,极易因为纤维蛋白增高、凝血因子水平提高、纤溶酶量减少而导
致临产孕妇血液高凝,进而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大出血以及血栓形成风险[1]。
基于此,为了及时有效预防上述问题的出现,积极检测临产孕妇凝血功能,临床
意义重大。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主要观察对象为100例临产期孕妇,并将之纳入研究组,纳入时间为2019年09月--2020年09月,年龄范围23-36岁,均龄(27.6±6.5)岁;妊娠
时间40-42周,平均(41.8±0.6)周。
与此同时,另抽选100例非妊娠的健康
体检女性作为对照并纳入常规组,年龄范围22-37岁,均龄(27.7±6.6)岁。
均在征得当事人同意下签署研究知情书。
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凝血障碍、近7d曾用过抗凝血药物。
各组基础资料经临床统计学检验,结
果P值>0.05。
本研究与《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相符。
1.2方法
检验所有观察对象的凝血功能。
检验仪器为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以及配套试剂,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严格操作。
选取枸橼酸钠抗凝真空采血管,采集观察对象
2ml静脉血,充分混合之后置于室温中,离心5-10min,每分钟转速3000r,分离
血浆,然后在2h之内检测观察对象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水平、凝血酶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
1.3观察指标
纤维蛋白原参考范围2-4g/L;D-二聚体参考范围<0.6mg/L;凝血酶原时间参
考范围9.8-14s;凝血酶时间参考范围14-21s、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参考范围
21-36.5s。
1.4数据统计处理
将本课题研究获得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导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并进
行数据检验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x±s)及%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
用t及X2检验,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检验水准α设置为0.05,统计学意
义判定标准以(P<0.05)为主。
2.结果
相较于常规组而言,研究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更高,凝血酶原时间
更短(p<0.05);但是在凝血酶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方面,研究组与常规
组无差异(p>0.05)。
详情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常规组凝血功能检验结果对比
小组
病
例
纤维
蛋白原
(g/L)
D-二
聚体
(mg/L)
凝血酶原
时间(s)
凝血酶时
间(s)
部分活化
凝血酶时间
(s)
研究组
1
00
4.4±
0.9
2.6±
1.1
9.6±0.516.4±0.926.2±2.2
常规组
1
00
2.9±
0.6
0.4±
0.1
11.8±0.
8
17.1±0.826.3±3.4
X2-16.80
519.33
6
10.5240.8160.925
p-<0.05<0.05<0.05>0.05>0.05
3.讨论
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人体外源性凝血途径是否正常;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
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是否正常;凝血酶时间主要反映人体凝血所有途径中纤
维蛋白原有无质或量的改变,警惕抗凝物质的出现以及纤溶现象[2]。
若是凝血酶
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延长,则说明人体凝血功能减弱、受
损,凝血欠佳;若是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说明人体中纤维蛋白质无法正常合成,
进而导致凝血活性低表达,无法充分凝血而增大出血几率;若是纤维蛋白原水平
升高,说明凝血功能增强[3]。
此次对照观察,发现研究组纤维蛋白原更低,凝血
酶原时间略长,提示临产孕妇机体血液高凝状态明显。
而凝血酶时间、部分活化
凝血酶时间无差异(p>0.05),这可能与个体凝血因子差异或者是样本量纳入过
少有关。
除此之外,研究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
D-二聚体属于
纤维蛋白终末产物,主要通过纤溶酶水解作用产生,主要反映人体继发性纤溶功
能,水平越高,提示血栓发生率越高;与此同时,D-二聚体指标与血液凝固状态、
出血风险也具有密切的关系,过高的D-二聚体水平提示人体内纤维蛋白频繁降解,
纤溶系统在DIC时被激活而升高D-二聚体,故而检验D-二聚体水平是临床准确
诊断DIC的关键,值得被临床用来判断临产孕妇分娩结束后出血倾向[4]。
除此之外,纤维蛋白合成与纤维蛋白原关系密切,能够进一步促使血小板加强聚集黏附力,升高血黏度并加强止血作用,说明临产孕妇体内血液生理性高凝,属于保护作用,在胎盘剥离子宫后,可充分发挥修复作用,保证胎盘娩出完整[5]。
纤维蛋白原水平一旦升高时,血液凝固期间,便会增多所需酶促反应底物,进而导致血小板大量聚集,升高血黏度,加快血栓生成;分娩过程中以及分娩结束后,也会增大出血风险,减少孕妇血容量,诱发血栓、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危及到产妇安危。
总而言之,凝血功能检测在临产孕妇群体中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能够及时为临床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赵花,田玲,沈禾,等.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参数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07):883-887.
[2]孙静.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检测在孕妇产前检查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9):139-140.
[3]刘石长,谢香萍,李小花.妊娠期孕妇凝血功能检验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57-59.
[4]冼肖英,陈华干.正常妊娠妇女不同时期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06):170-173.
[5]叶丽娜.监测孕妇产前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血小板水平的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3):171-17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