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国学小故事集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国学小故事集锦
1.趣味国学小故事集锦篇一
将相和
战国时候,秦国,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侮辱。

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劳。

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

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

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如果我们俩闹不
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避着廉将军,是为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智慧小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2.趣味国学小故事集锦篇二
闵损芦衣
周朝的鲁国,有个姓闵名损,字子骞的人。

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不幸过世了。

父亲娶了后妻,后妻又连续生了两个弟弟。

人都有私心,因为不是自己亲生的,所以后母对待孩子就有很大的差别。

后母平时对子骞很不好。

严冬,后母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穿着保暖的棉花做的棉衣,两个小孩子就算是在户外玩耍小脸也是红扑扑的。

可怜的子骞却裹在一件单薄的芦花做成的衣服里。

数九寒天,寒风刺骨,子骞经常被冻得四肢僵硬、脸色发紫。

在一个严寒的冬天,子骞的父亲外出办事,要子骞驾车。

冰天雪地,子骞身上芦苇做的衣服哪里能抵挡住冬天的严寒!双手被冻僵了,嘴唇冻紫了。

一阵寒风吹过,子骞剧烈抖动的身体实在没法抓紧缰绳,一失手,驾车的鞍辔就掉了,这引起了马车很大的震动。

坐在后面的父亲身体猛晃,很是生气,心想:这么大了连马车都驾不好!便要下车呵斥。

正要斥骂时,突然发现子骞脸色发紫,浑身颤抖。

很是奇怪,便上前拉开子骞的衣襟,顿时脸色大变,眼睛湿润:原来,子骞的“棉衣”里全都是一丝丝的芦苇絮,没有一片棉花的影子!父亲火冒三丈,没想到同床共枕的妻子竟然这样狠毒,当即决定把妻子赶出门去。

子骞听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含泪抱着父亲说:“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寒冷。

可是,如果母亲不在的时候,家里的三个孩子就都要受凉挨饿了。


父亲非常感动,不再赶妻子了。

看到闵子骞一点都不怀恨于心,后母感到后悔,后来也把子骞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

智慧小语:当时,如果子骞的父亲一怒之下把后母赶走了,这个家庭从此以后就天伦不再。

因为有这样一位孝子子骞,才使整个家庭变得幸福温馨。

这个力量只在一念之间,这一念就是纯洁之孝。

3.趣味国学小故事集锦篇三
三人成虎
魏国大夫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假如一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恭说:“如果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将信将疑。


庞恭又说:“倘若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相信了。


庞恭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老虎了。

现在赵国离魏国比这里的街市远多了,议论我的又不止三个人,如果我走后有人说我坏话,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有分寸。


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但魏王果真听信了小人谗言,没有再召见庞恭。

【智慧小语】:判断一件事的真伪,不能偏听偏信,必须经过细心考虑,不然就会误把谣言当真。

评论他人要小心谨慎,看别人有过错时,一定要再三观察,否则,妄加揣测就开始诽谤,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会给他人带来终身的伤害。

4.趣味国学小故事集锦篇四
六尺巷
据说出在清代康熙和雍正年间的桐城人张廷玉,他是满清入关后,父子入阁拜相的汉人。

当年张廷玉在家乡盖相府时,邻居与他家争三尺地。

官司到了县衙里,张家总管便立即写信到京城里告知相爷,希望相爷写封信给县令关照一下。

张廷玉看完信后,在原信上批了一道诗寄回:“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
始皇。

”接到回音,总管立即吩咐让了三尺地出来,邻居一见也让出三尺地来,于是留下六尺空地,成为人人都能通行的一条巷道,后称为“六尺巷”。

由此张廷玉名声大震,倍受乡邻的称赞。

智慧小语:居高位者皆应具有宽广的胸襟,深明大义,不吝啬琐碎财物。

轻财而喜布施的人,其地位修行会更加稳固。

当地位、财产、名声、境界、健康、才华、智慧等样样具足时,不要趾高气扬,此时应该想到,所拥有的这些世间福报看起来很美好,但再过一段时间肯定荡然无存,没有什么可傲慢的,应尽力布施以利益他人。

5.趣味国学小故事集锦篇五
陆绩怀橘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特别孝顺父母。

6岁那年,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

但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

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的时候,怀里滚出三个蜜橘来。

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他回答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

”袁术听了大为惊讶,心想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

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的确,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

【智慧小语】陆绩六岁就懂得体念亲心的行为并非偶然,实为得力于良好的家庭教育。

除了父母以身作则外,他还研读经史,无数古圣先贤的存心和德行,从小就在他心里扎下
了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