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青春在杏坛闪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德育塑造美好人格
——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我叫毛建中,在五和乡下寨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年前,我怀着青春的理想,走进了教书育人这一神圣的园地,凭着对教育的满腔热情和对学生无限深情的爱,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在人生的旅程上踩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我从上中学以来就誓志将来要当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
1988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武威师范,1991年被分配到一所比较偏远的五和乡任教,但我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决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誓言。
回首这近20年的工作历程,我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并担任了五和乡下寨小学校长。
我信奉“沉默是金”,不骄不躁。
我不夸夸其谈,而是凭借扎实的带班艺术和教学技能将一批又一批学子送进了高一级学校;我不哗众取宠,而是以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赞誉。
回顾近20年的工作,我把它总结为八个字:让青春在杏坛闪光。
在教育教学中,爱心是迈向成功的基石。
教师一个热情的微笑,一句真诚的祝福,一股进取的精神,总会令学生激动不已,赞叹不绝,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一定意义上说,老师的言行往往会影响他们、感化他们、教育他们。
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用自己的真爱,为学生撑起一片碧蓝的天空。
在教育教学中,我始终以朋友之心对待学生,以信任之心要求学生,以慈母般的爱心感化学生。
教师是一种爱的职业,教学是一种爱的艺术,一个好
的教师一定十分注重营造一个有感情的教学环境。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尊重、宽容必然唤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信赖、仰慕和敬佩。
这种精神上的影响和心理上的协调,胜过命令与说教。
如我班的数学课代表数学成绩很好,但在一节数学课讨论时,却与好友高声谈笑,其行为影响了他人的学习,当时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在办公室里暗示他,作为班干部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做同学们的榜样。
这样点到为止,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宽容,不是姑息,不是迁就,而是一种积极、灵活、适应的态度。
如果不注意场合去批评一通,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在教育教学中,我用一颗炽热的爱心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我教过一个这样的学生,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学习成绩较差,上课经常做小动作。
经过谈心,我了解到,这孩子因学习不好失去了上进心。
从关心他的思想,辅导他的学习入手,让他参与我的课堂教学,提高他的学习自信心。
终于,他的课堂纪律好了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师生关系融洽了。
这使我体会到了关爱的力量。
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抓管理
由于我上课、带班成绩突出,2003年,我被提拔五和乡支寨小学教导主任,从此走上了学校管理岗位,先后担任总务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务。
在教育管理中,我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
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师德建设
抓到位,才能使学校各项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
师德建设既是一门管理科学,又是一门管理艺术。
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我抓紧思想政治这条生命线,提出了“以师德为核心,以青年教师为重点,以教书育人活动为主体”的工作思路。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把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倡导“敬业、奉献、求实、爱生”的师德意识。
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真正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
实施教师值班制,增强每位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形成过程育人的良好局面。
实行了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
岗位责任问题一共归纳了十条,罗列了教师岗位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比较严重的各种师德问题,比如教师讥讽、歧视、侮辱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教谋私,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制定了严厉的处罚规定,使之成为全体教职工不可触摸的“高压线”。
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师德建设抓到位,才能使学校各项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
(二)、抓学生管理,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1、抓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主渠道教育作用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注重小学思想品德、安全法治课的作用,要求任课教师
要深入研究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改进小学思想品德、安全法治课教学方式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并将学生思想品德考核全面纳入学生成绩管理。
二是要求其他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教材特点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们把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作为衡量一节课成败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每班一周上好一节安全教育课,并要求有教学计划、课时计划、考核记载,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意识。
四是注重法制教育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我要求班主任根据少年儿童不同的年龄段,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
2、抓少先队建设,充分发挥主体教育作用
少先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学生德育工作中一支最有生气的力量,加强少先队建设,首先选派思想品德好、工作热情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做少先队辅导员。
其次充分利用周一升旗、入队、等仪式对青少年进行爱祖国、重礼节、讲礼貌、讲文明等教育,增强爱国、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道德修养。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队会,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国耻纪念日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挖掘其蕴藏的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抓住时机,选准主题,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3、抓家庭教育,充分发挥特殊教育作用。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一是建立班主任家访、家长校访、家校联系制度。
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年至少每生一家访、邀请家长一校访,相互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
每学期末学校要将每生思想表现、学习成绩等以发放“家长通知书”的形式,书面告知家长,并请家长签署意见,促进家校联系,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坚持召开家长会,教师同家长座谈研究学生的教育问题,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达到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少年儿童的目的。
实践证明,家校联系紧密,教育效果良好。
4、抓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
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
比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
活动室等,有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校风、教风、学风以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
我校长期坚持开展升降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话,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传统节日的庆祝外,还形成了有学校特色的“艺术节”、“球类运动会”、“棋类运动”、“公益劳动”等大型活动传统。
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4、德育形式的多样化。
一方面各科教师备课上课中坚持德育渗透,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中,另一方面开发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寓教育于各种形式的活动和环境熏陶之中:每年重大节日、纪念日学校都组织大型教育活动;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严肃隆重,国旗下讲话结合实际,常讲常新;各班主题班会每周一次,生动活泼;全校多块板报每周一期,画廊月月更新,异彩纷呈;开设的心理活动课,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请专家到校作科普讲座、法制报告等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每年新生的军训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校“爱心育苗”基金会资助了一批又一批贫困学生,“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获得社会广泛赞扬;“弯弯腰”活动、节水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绿色小分队”净化美化了校园。
5、德育管理的刚柔化。
传统的刚性管理强调的是外在的规范,它使德育管理过程有章可循,因此,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和完善学生
的管理制度建设,把成化学生日常规范项编印成册,每人一册,开学逐条学,平时重点学,出现问题反复学,使日常要求铭记于学生心中。
但刚性管理容易陷入机械化、简单化。
面对目前思想活跃、善于思考、渴望成材、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大大增强的学生,我们的管理也需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
我校要求教师在管理中突出“四重”:内在重于外在,个体重于群体,肯定重于否定,身教重于言教。
如每学期开展的“校风建设月”活动,一方面我们制定并严格执行刚性的规定,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另一方面又要求师生以满腔的热情做好耐心细致的帮教转化工作,让柔性管理发挥入理、入情、入心的能效。
7、德育考核的常规化。
德育是一项长期坚持、日积月累,不断进行评价和严格考核才能见效的工作。
我校坚持下面三项考核,使考核落到实处。
⑴学生素养评定。
坚持“三为主”:一是以肯定成绩,鼓励表扬为主,二是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为主,三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
评定过程中,唱好“三部曲”:开学初,交代素养评定的内容、方法;期中进行初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期末进行总评,先学生自评,后小组互评,最后由班主任综合评定。
⑵班级活动评比。
坚持“三结合”:一是常规检查与抽查相结合,使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迅速;二是个人表现与班级评定相结合,使学生时刻想到个人行为与集体荣誉息息相关;三是班级评比与班主任考核相结合,奖勤罚懒,及时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⑶班主任工作考核。
坚持“三考”:一、日考,每天对班级常
规进行检查评分并公布;二、月考,每月对班主任工作进行综合考核,根据考核情况确定班主任津贴;三、学期考,坚持“两挂钩”:即在标准统一,让数据“说话”的基础上,把考核结果与每位班主任老师的年度评优和晋级挂钩,与其职称聘评挂钩。
我所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距离教育教改前进的步伐还很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默默地奉献,用博大的胸怀拥抱所有的孩子,纵然岁月消逝了我的青春,但我依然无悔!因为我无愧于自己的学生,无愧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