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读书笔记
【篇一】
【题解】
本文所反映的既是家庭内部(兄郑庄公、弟共叔段、母姜氏)的矛盾,又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互相倾轧,文中刻画了郑庄公的阴险毒辣和虚伪。
【补充注释】
武姜,“武”为丈夫的官职,“姜”为自己的母家姓,这是古人表示已出嫁的女人的名字的一种方法。
又如文嬴即晋文公夫人(秦穆公之女,姓嬴)。
佗邑唯命:其他地方只听您的命令。
“请京”以下三句:每分句主语不同,第一分句主语为姜氏,第二分句为郑庄公,第三分句为泛指(人们),均已省略。
都城过百雉:都邑的城墙超过一百雉,“都城”是两个词。
“中,五之一”:“中都不过五国之一”的省略,中等城市的城墙不超过首都的五分之一。
下“小九之一”同,均为古汉语常用的分数表示法。
不度:不合法度。
度:名词用如动词。
西鄙北鄙:鄙,边邑,本义。
无生民心:生,动词的使动用法。
暱:“昵”的异体字。
亲昵:指对兄长亲。
夫人将启之:启之,为他开门(作内应)。
有献于公:指有土特产献给庄公。
未尝君之羹:羹,肉羹。
从美从羔,会意字。
其是之谓乎:正常语序为“其谓是”,“谓”为谓语,“是”为宾语前置。
齐桓公伐楚
【题解】
齐桓公为称霸而讨伐楚国,楚使者面对管仲貌似有理实则无理的讨伐理由,随机应变,楚使者屈完更是在齐侯带有威胁的语气面前,不亢不卑,以理相对,齐终未达到目的。
本文屈完与齐侯的对答表现了《左传》精彩的外
交辞令。
【补充注释】
以诸侯之师侵蔡:以,介词,带领。
注意“伐”“袭”“侵”的区别,《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
唯是风牛马不相及:一说“风
”,放失,走失。
依此,本句意为即使放牧时走失了牛马,也到不了对方国境之内。
赐我先君履:履,这里用作名词,指可以践踏征伐的范围。
双宾结构。
寡人是徵:“徵”现已同音简化为“征”,两字原来意义不相同。
昭王南征而不復:征、復这里都是用本义。
君其问诸水滨:其,语气词,表委婉语气。
不谷是为:宾语前置。
不谷:不好,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词。
“与不谷同好,如何”:此乃“城下之盟”的要挟之辞。
徼福:徼,通“邀”,求。
前面的“惠”是表敬副词。
下文“辱收寡君”的“辱”也是表敬副词,今犹有“惠存”“惠顾”“辱承指教”。
辱收寡君:蒙辱收留我们国君。
【篇二】
1、古代汉语的含义
汉语的发展有不同的阶段。
以往对汉语的发展一般采用两分法,即古代和现代。
现代指五四运动后,古代与现代相对而言,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时间跨度较长。
从先秦西汉一直到五四前,其间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称古代汉语。
因为古代的口语现在已无从听到,我们可以接触到的只是古代的书面语,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后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即文言;二是六朝后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近年来有人对汉语采用了三分法,即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这里的三分法,古代汉语大约相当于文言,近代汉语大致相当于古白话。
2、本课程学习的重点
因为一者文言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二者我国古代的文献大多是用文言写的,因此,本课程学习的重点是文言文。
(三)如何学好古代汉语
学习一门语言,一般要求做到四会:听、说、读、写。
但古
代汉语只留下书面语,无法听
、说,又因为现代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都使用现代汉语,也不要求用文言文写作,因此,学习古代汉语只要求具备阅读古书的能力。
而要具备阅读古书的能力,就要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很好地结合起来。
王力先生主编的这套教材,其特点是把文选、常用词和通论系统地结合起来,为我们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文选主要是培(本文来自:千叶帆文摘:古代汉语读书笔记)养对古代汉语的语感,侧重于感性材料;常用词一方面是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是理性概括;而通论则侧重于理性知识。
教师讲授时只讲文选和通论,时间大致各占一半,至于常用词,在讲授文选遇到具体词时选一些进行讲解,其余为自学。
同学们要在彻底弄懂弄通文选的基础上,要更深刻地理解常用词的用法和古代汉语在文字、音韵、语法等方面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的地方。
【篇三】
一、字:竝==并,毉==医,蹈—搯,畔——叛,县→悬,见→现,旃—氈,去—弆,伏—服,舩==船,驩—欢,- 霑==沾,衿==襟,决→诀,欧→呕,鄉→向,宿—夙,昔—夕,壹—一,以—已,物—歾,(MO)彊→强,须→鬚.
二、虚词:1 、少以父任:因(介)。
2 、稍迁:逐渐。
3 、数通使相窥观:屡次。
(副)。
4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如果。
5 、明日复然:如此(代词)。
6 、君因我降:依靠,凭借。
7 、即时诛灭:立刻。
8 、羝乳乃得归:才。
9 、信义安所见:哪里(疑代)。
`10 、壹听陵言:一定、务必要。
(副)11、具自陈道:全部。
12、令汉且贳陵罪:令,假设。
且,姑且。
12、庶几乎曹柯之盟:庶几,差不多。
乎,句中语气词。
13、已矣:算了吧。
14、凡随武还者九人:总共。
三、实词:1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对年长者的尊称。
“行”,辈份。
3 、因厚赂单于:送厚礼。
4 、置币遗单于:泛指用作礼品的玉、马、皮、帛等物。
5 、会武等至匈奴:正遇上。
6 、数通使相窥观:窥探观察。
7 、欲发使送武等:派遣。
8 、以状语武:“状”情况。
“语”,告诉。
(动)9 、单于使使晓武:前“使”,动词,派。
后“使”,名词,使者。
10、会论虞常:判决罪犯。
11、副有罪,当相坐:相连坐,一个人犯罪,他的亲属也要连带一同受罚,称为“连坐”。
12、马畜弥山:满。
13、即时诛灭:杀。
14、白单于:报告。
15、羝乳乃得归:“羝”公羊,“乳”,生育。
16、杖汉节牧羊:“杖”拄。
(动)“节”,使节。
17、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屮”,草。
“食”吃。
(去,收藏。
)18、扶辇下除:台阶。
19、宦骑亡:逃走。
20、加以老母系保宫:囚禁。
21、法令亡常:无。
22、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泣”,泪。
“决”,诀别。
23、旦夕临数月:哭吊死者。
24、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
25、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驽,才能低下。
贳,赦免,宽大。
四、词类活用:1 、宜皆降之:使动。
使…投降。
2 、舆归营:名→状,用车。
3 、单于壮其节:形→意动,认为…壮勇。
4 、欲因此时降武:使动,使…投降。
5 、剑斩虞常已:名→状,用剑。
6 、空以身膏草野:名→动,肥美、滋润。
7 、反欲斗两主:使动,使…斗。
8 、单于愈益降之:使动,使…降。
9 、绝不饮食:使动,使…饮食。
10、别其官属常惠等:使动,使…分开。
11、王必欲降武:使动,使…降。
五、句:1 、何以复加?(疑代)2 、何谓相坐?(同上)3 、何以女为见(同上)。
4 、子卿尚复谁为乎?(同上)5 、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被动句式。
6 、虽欲报恩将安归:(疑代)
六、常用字:
1 、赂:(1 )常用义:(赠送的)财物。
(
2 )引申义:用财物赠送给别人。
如“因厚赂单于。
”—贿赂(带贬义)。
上古时“贿赂”用“赇”字来表示。
2 、阙:(1 )本义:皇宫门前两边的楼,中间有通道。
如本课“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北阙”就是皇宫北门两边的楼。
(2 )引申义:A 一般的城楼—朝廷—宫殿。
B 豁口、空隙读que ,——缺点、缺漏,此义现多写为“缺”。
(3 )又读jue.通“掘”。
3 、乳:(1 )本义:人或鸟的生育(动),(2 )引申义:A 其他动物的生育。
如本课“羝乳乃得归”—乳房或乳汁—初生的、年幼的(形)B 哺乳期间的动物。
4 、再:用法:作数词,两次或第二次。
不同于现在用来指
行为的重复。
如本课“愿勿复再言”。
古代表示行为重复的是“复”。
5 、赐:从贝从易,易亦声,会意兼形声字。
(1 )本义:赏赐、赐给,本课“幸蒙大恩,赐号称王”。
(2 )引申义:赐予的财物或恩惠。
6 、朝:(1 )本义:早晨。
如本课“人生如朝露”。
读zhao(2 )引申义:早晨向父母或君王省视、拜见、问安—拜见—使动,使朝见—朝廷—朝代。
以上音读chao
第二十一课班超传
一字:研→砚,直→值,覩==睹,裁—才,然→燃,鈆==铅,禽→擒,→势,卹==恤,——邀,张→帐,萌—氓,县→悬,蠲——捐,覩,匈→胸。
二虚词:1 、而当封侯万里之外:你。
2 、后忽更疏懈:改变。
3 、具服其状:全部。
4 、愿将本所从三十余人足矣:原本、原先(副)。
5 、互抱超马脚不得行:交错、交替,这里有纷纷的意思(副)。
6 、超因此叵平诸国:完全(副)7 、庶几张骞弃身旷野:希望。
(副)8 、宜因其力:依靠、凭借。
9 、盛毁超拥其爱妻:大力、深(程度副词)。
10、莫不宾从:没有(副)。
11、其封超为定远侯:语气副词,表祈使或命令。
三实词:1 、祭酒,布衣诸生耳:“祭酒”,古礼,后因以为官名,这里等于说先生。
“布衣”,平民的代称。
2 、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封官。
3 、后坐事免官:因犯罪。
4 、具服其状:承认。
5 、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前“使”,名词,使者,兼语;后“使”,
动词,出使。
6 、固欲益其兵:增加。
7 、因辞让之:责备。
8 、逆遣吏田虑先往降之:预先。
9 、下诏征超:招回。
10、效命绝域:献出。
11、尚能和辑诸戎:怀柔、团结。
12、将弛弄及义从千人就超:投向。
13、盛毁超拥其爱妻:诽谤。
14、啖以重利:利诱引诱。
15、阴缓所得生口:“阴”,暗中。
“生口”,俘虏。
16、遂去其妻:离开。
17、若邑任在外者:胜任。
18、便留与从事:办事。
19、可须夜鼓声而发:等待。
20、及臣生在:趁时。
四、活用:1 、不耻劳辱:用于意动,以…为耻。
2 、超手格杀三人:名→状,用手。
3 、帝壮超节:意动,以…为壮,赞许。
4 、超既西:方名→动,向西走。
5 、因辞让之:名→状,用言辞。
6 、逆遣吏田虑先往降之:使动,使……投降。
7 、终不听其东:名→动,向东行。
8 、寇盗河西:名→动,侵犯。
9 、复没都护:使动,使…复没。
即推翻。
10、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形→使动:使…苦。
11、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名→动,头朝向。
五、句:1 、卿弟安在?(疑代)2 、恐见疑于当时矣:被动句。
3 、是何言之陋也!(感叹句)这说的话是多么的浅薄。
六、常用字:
1 、除:(1 )本义:宫殿的台阶。
如“扶辇下除”(
2 )引申义:一般的台阶—去旧生新,除去—每年的最后一天—官吏的任命,本课“帝乃除超兰台令史。
”
2 、更(1 )本义:改变、更换。
如本课“后忽更疏懈”。
(2 )引申义:A 旧时夜间报时的单位,如三更、五更。
B 另外(副)
读去声,如本课“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再、又。
如“更上一层楼”。
(3 )假借为“经”,经历。
(4 )假借为“庚”,继续。
3 、须:(1 )本义:胡须。
(2 )引申义:兽的须。
(3 )假借义:等待如本课“可须夜鼓声而发”—需要—必要、应当(助动词)
4 、质:(1 )本义:抵押。
如“遂纳子为质”(2 )引申义:朴实—本质、体质—质地、底子—斩杀犯人时垫底的砧板。
此义后造“櫍”“鑕”以区别。
——质问—对质。
5 、就:(1 )本义:接近、趋向,如“陈力就列”,如本课“广德乃遣使就超请马。
”(2 )引申义:采纳、择取。
——成就、成功,如“三窟已就”
6 、格:(1 )本义:树木的长枝条。
如“枝格相交”(2 )
引申义:栅栏—阻止、阻拦—抵挡、抵御—搏击,如“超手格杀三人”—方格—格式、规格、标准。
(3 )假借义:常被借为“佫”,表示到达、来到,——通达、感通—穷究、探底。
第二十二课华佗传
一字:→…旉→敷,藏→臟,兒→倪,支→肢,管—脘,欬==咳,煖==暖,利→痢,酢→醋,鬲→膈,反→返,县→悬,去—弆,已—以,彊→强,颈—经,猨==猿。
二、虚词:1 、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且”,将近(副)。
“而”,然而。
(连词表转折)。
2 、病亦行差:将(副)。
3 、适至:刚(副)。
4 、卒头眩堕车:突然,同“猝”。
(副)5 、卒
可得寐:终于。
6 、病是也:这,指示代词。
7 、其人盛怒则差:非常,程度深,(副)。
8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大都(副)。
9 、以医见业:用在动词前,指代自己。
10、适值佗见收:“适”,正好。
“见”,被。
三、实词:1 、太尉黄琬辟,皆不就:“辟”,征如任用。
“就”,就任。
2 、语其节度:服药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3 、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壮”,量词,一灸叫一壮。
“应”,应手。
4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针”,扎针,中医和一种治病方法。
“引”,延长。
“许”,处。
“语”,读去声,告诉。
5 、病亦行差:病愈。
以下同。
6 、人亦不自寤:醒,感觉到。
7 、藏气已绝于内,当涕泣而绝:前一“绝”,断绝。
后一“绝”,死。
7 、故令不时愈:应时。
8 、彭城夫人夜之厕:到(动)。
9 、呻呼无赖:办法。
10、止亲人宿:留宿。
11、五日卒:死。
12、欲造佗:到去。
13、逆见:迎面。
14、士大夫不耐痛痒:疼痛难受。
(偏义复词)。
15、此脉故事有胎:(按照)先例。
16、必燥箸母脊:附着。
17、长可尺所:表示大约的数量。
18、佗恃能厌食事:侍奉,侍侯人。
19、考验首服:拷问审究。
20、普依准佗治:依据按照。
21、人体欲得劳动:运动。
22、动摇则谷气得消:运动。
23、熊颈鸱顾:通“经”,挂。
24、漆叶处所而有:处处。
25、朝歌云:句末语气词,有“据说如此”的意思。
四、活用:1 、缝腹膏摩:名→状,用药膏。
2 、不汗,后
三日死:名→动,出汗。
3 、佗脉之:名→动,切脉。
4 、以医见业:名→动,作为职业。
5 、佗久远家思归:形→动,远离。
6 、此可以活人:使动用法,使…活。
7 、太祖累书呼:名→状,用书信。
8 、熊颈鸱顾:名→状,像一样。
9 、动诸关节:使动用法,使…动。
10、轻体:形→使动,使…轻。
11、于是传付许狱:名→状,用传车。
五句:1 、车边病是也:(判断句)2 、耳目聪明:分承修辞方法,即耳聪目明。
六、常用字:1 、传:(1 )本义:古代送信或供使臣往来的一种快车。
如本课“于是传付许狱”(2 )引申义:驿舍或传舍—一般的传递、传送—流传—传记—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经”以外的“贤人”著作也称为传。
2 、许:(1 )本义:应允、许可,(动)如“公弗许”。
(2 )引申义:同意、赞许。
(
3 )处所(名)如本课“当引某许”(
4 )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不能确定的零数,如本课“吐出三升许虫”。
(5 )如此、这样(代),如“许多”。
3 、辟:(1 )本义:刑,刑法。
(2 )引申义:法度、法律—制定与执行法的君主,音读为。
——上对下的征召,如“太尉黄琬辟”。
(3 )假借义:A 避免;B 开辟—消除、排除;C 偏僻—邪僻。
4 、案:(1 )本义:木制的托盘。
(2 )引申义:矮长桌、几案—案卷、文书—查办—查讯、审问。
(3 )通“按”,用手摁或
压。
如本课“案脉,胎未去也。
”
5 、著:(1 )明显、显露。
读音zhu ,引申为:著述、写作。
(2 )附着,加于上。
如本课“必躁著母脊”,后写作“着”,读zhuo—穿(衣),动词。
6 、经:从糸从,亦声。
(1 )本义:机上的纵线,泛指纺织物上的纵线。
(2 )引申义:主干—常法、经典,如本课“兼通数经”—度量、画分,如“辨正方位,体(分)国经野”—经略、经营连用,表谋画、筹画并管理。
第二十三课肥水之战
一字:已—以,闲→娴,阙—缺,趣—趋,陈→阵。
二、虚词:1 、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表命令的语气副词。
2 、苟为谄谀之言:苟且、随便。
3 、仍有后患,悔无及也:更、并。
(副)4 、卿其勉之:表祈使的语气副词。
可译作“希望”。
5 、非汝,谁与成之:“非”,除了。
“与”,介词,后省宾语“我”。
6 、今大敌垂至:将要、快要。
7 、吾其左衽矣:大概。
(表推测的语气副词)8 、若移陈少却:稍。
9 、秦兵大败:全(副)10、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其”,那些(代)。
“且”,将要。
三、实词:1 、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入侵。
2 、民每十丁遣一兵:成年男子。
3 、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还”,返回。
“第”,府第、住宅。
4 、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逢迎、迎合。
5 、安夷然:坦然无事,一点不着急的样子。
6 、已别有
旨:“别”,另外。
“旨”命令。
7 、便为敌手而双不胜:相匹敌。
8 、安遂游陟:登山。
9 、桓冲深以根本为忧:树根,比喻事物的关键部分。
10、谢安固却之:“固”,坚决。
“却”推却。
11、朝廷处分已定:安排、部署。
12、西藩宜留以为防:本义为篱,引申为国家的屏障。
13、有庙堂之量:宰相的别称。
14、克之,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捉获。
15、融驰使白秦王坚曰:报告。
16、兼道就融于寿阳:“兼道”,以加倍的速度赶路。
“就”,靠近、会合。
17、今乘诸军未集:聚集、集合。
18、融驰骑略陈:巡行。
19、自相蹈藉而死者:践踏。
20、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投奔。
21、了无喜色:完全没有。
22、徐答曰:慢慢地。
23秦兵逼肥水而陈:紧靠。
四、活用:1 、吾其左衽矣:名→动,穿左衽的衣服,即外族服装。
2 、欲不战以老秦师:形→使动:使…疲惫。
3 、草行露宿:名→状,在草野中,在露水中。
五、句:1 、吾其左衽矣:借代修辞方法。
指代晋国将要被符坚灭亡。
2 、为晋兵所杀:被动句式。
六常用字:1 、还:(1 )本义:返回。
如本课“势还不远”。
(2 )引申义:交还、归还—交纳租税—仍然、重复(副)今读hai ,旧读huan. ——进一步、更加。
2 、归:(1 )本义:女子出门嫁人。
(2 )引申义:回家、回国。
如本课“今兵断其归津”—归还—归附。
(
3 )通“馈”,kui ,赠送。
(
4 )通“愧”,kui 惭愧。
如“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
有归色”。
3 、集:(1 )本义鸟群停在树上。
(2 )引申义:一般事物的聚合。
如“今乘诸军未集”—事情的成功—诗文的汇集(3 )通“辑”,安定。
如“故使军司马班超安集于以西。
”
4 、别:(1 )本义:分解、分开。
如“别其官属常惠等”。
(2 )引申义:分别、辨别—离别、告别。
(3 )古代“别”代“另”字。
5 、色:(1 )古义:脸色、气色。
如“作色”多指发怒。
(2 )常指美色—不同的色彩。
(3 )“颜色”:联合结构词组,指脸上的气色、表情。
6 、寇:会意字,从从元从攴。
(1 )本义:入侵、侵犯。
如“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
(2 )引申义:入侵者、敌人。
如本课“岂可复留此残寇”。
(3 )后起义:强盗。
【篇四】
1、本课程的性质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言课。
(1)基础课是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是指该专业中最基本的部分,亦即该专业的核心课程。
(2)工具课是相对于理论课等而言。
所谓工具课,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开设的课程。
“工必善某事,必先利其器。
”器是工具,利其器的目的是善其事。
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工具课,其目的
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
(3)语言课是相对于文学课而言。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专业,主要分为汉语言与汉文学两大模块。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用古汉语写成的
古文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主要是语言方面)的能力。
以上阅读和讲授两个能力,在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中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以培养和训练讲授文言作品能力为主,后者以培养阅读文学作品能力为
主,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废。
从20xx年秋季起,中学语文教材又再次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材文言文的份量更重,特别是高中,篇目几占一半,因此,作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学习自然也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以外,作为语文工作者,他们还要大致了解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他们语文规范化的能力,如关于古代破读字的读音问题,异形词的规范问题等,都需要借助古代汉语知识求得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