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故事(名人挽联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故事(名人挽联类)
【一】鲁迅痛挽瞿秋白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同志在福建长汀被国民党反对派杀害。

鲁迅先生痛心愤慨,为瞿秋白同志写了一副挽联: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
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

这副挽联,表现了革命者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顶天立地、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

在小说《红岩》里,龙光华烈士与敌斗争牺牲后,同狱战友为他开追悼会时,也用了这副挽联。

【二】陈毅挽鲁迅之佳作
1950年鲁迅先生逝世14周年时,北京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

会上,陈毅概括鲁迅言行,撰写了一副挽联佳作:
要打落水叭儿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
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狠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在这副对联中,陈毅引用能表现鲁迅思想、精神、性格特色的名言,来赞扬鲁迅是个革命战士,文坛闯将,思想权威。

使人读后,不仅产生对鲁迅的敬仰之情,而且也能激发人们学习鲁迅的彻底革命精神。

是一副构思新颖的挽联佳作。

【三】刘伯承添字改挽联
刘伯承少年时期,曾在四川开县高等小学堂求学。

学校有个姓邵的体育教员,平日对洋人摇尾乞怜,对官吏唯命是从,师生们对他嗤之以鼻。

1907年春,开县爆发了红灯教起义。

起义教民杀洋人,诛汉奸,除恶霸,劫富济贫,反动知县吓得魂飞魄散,急忙调集兵力来镇压。

邵某自恃平日懂得一点武术,认为这是卖身投靠、猎取官爵的好机会,便无耻地充当知县的保镖和师爷,去浦河岸边镇压起义教徒。

谁知刚一上阵就被击毙,尸体运回县城。

知县为他主祭,洋人、绅士、富商纷纷送去挽幛。

刘伯承听说此事后,忙约同窗好友去看个究竟。

有位同学说:“我拟了一副讽联,你们看怎么样?”说着,挥笔写道:
效尽犬马劳;
流尽奴才血。

横批是:死得活该
刘伯承深思片刻,觉得此联虽然辛辣地嘲讽了邵某为虎作伥、死有余辜的丑像,但显得锋芒毕露,不够策略,他便接过笔在上面增添几个字,变成了:
保大清效尽犬马劳;
报皇恩流尽奴才血。

横批改为:死得其所
同学们一看,连声称赞:“改得好!这一改,语意含蓄,绵里藏针,官府就抓不到把柄了。


【四】谢觉哉的几副挽联
1943年4月,陕北根据地创建者刘志丹在战斗中牺牲,谢老作了一副对刘志丹评价甚高的挽联:
创造着盖世丰功,阶级解放,民族解放,人类解放;
永远是我们模范,志气超群,道义超群,谋略超群。

1946年4月8日,叶挺、博古、邓发、王若飞遭遇空难。

谢老撰一挽联,号召大家化悲痛为力量,踏着烈士的血迹,奋勇前进:霎时间丧我元良,悲恸极了;
千万人蹈君血迹,战斗起来!
1947年底,陕北开明绅士李鼎铭逝世,谢老送一挽联,高度赞扬他的思想品德:
茹旧含新,自来俊杰识时务知微见著,毕竟聪明属老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