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应用考点1物质的分类及变化教师用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应用
核心突破·提能力
考点1 物质的分类及变化
核心梳理
1.宏观物质与微观组成
2.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特别提醒】
物质组成、分类的“四个误区”
(1)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混合而成则为混合物,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而由12C和14C组成的石墨是纯净物。

(2)误认为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碱。

NaHSO4、CuSO4、NH4Cl 溶液呈酸性,Na2CO3、NaHCO3溶液呈碱性,但这些物质均属于盐。

(3)误认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分别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相对应。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4)误认为酸分子中含有几个氢原子,就是几元酸。

几元酸是由一个酸分子最多能电离产生的H+数目决定的,最多能电离产生几个H+,该酸就是几元酸,如次磷酸(H3PO2)是一元弱酸,硼酸(H3BO3)是一元弱酸。

3.常见易混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金属导电、溶解、潮解、萃取、分液、蒸馏、分馏、挥发、升华、吸附、盐析、渗析、焰色试验,物质三态变化等。

(2)化学变化——风化、同素异形体间的相互转化、脱水、变性、干馏、显色反应、颜色反应、钝化、油脂的硬化、煤的气化和液化等。

典题精研
考向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例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四氯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得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发生的反应是4Na+CCl4C+4NaCl,这一成果被誉为“稻草变黄金”。


此反应的理解有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B.四氯化碳和氯化钠都属于盐
C.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练1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
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
C.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
核心突破·提能力
[例1]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遵循元素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A正确;四氯化碳不符合盐的定义,不是盐,B错误;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C正确;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的过程是钠单质置换出碳单质的过程,属于置换反应,D正确。

答案:B
[练1] 解析: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是利用液态CO2汽化吸热导致环境温度下降,从而使水结冰,属于物理变化,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