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重点题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重点题型
1、毛毛和小兵在同一个商店买同一种练习本,毛毛买了6本,小兵买了4本,毛毛比小兵多付了3元8角钱。

每本练习本的价格是多少?
2、把22盆花摆在4个窗台上,每个窗台上摆放的花盆的个数都不相同。

放花盆最多的窗台上要放多少盆花?
3、一枚5角硬币重5克,小丽有5元钱的5角硬币,这些硬币共重多少克?
4、有一捆书58本,最少拿出几本后,就能够正好平均分给7个班级?
5、李阿姨在上午做了36个玩具,下午又做了54个玩具,现在每6个玩具可装一箱,这些玩具共可装多少箱?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小孩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形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小孩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专门快。

6、3位老师带领43名同学去划船,每条大船最多坐5人,小船最多坐3人,你能够如何样租船?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因此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样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现在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7、李兵家、张越家和双语小学都在宽敞、笔直的双庆路上,李兵家离学校大约有300米,张越家离学校大约有1000米,他们两家可能相距约多少米?
一样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
也”。

这儿的“师资”,事实上确实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因此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事实上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8、小明每分钟做9道口算题,小刚每分钟做的是小明的3倍。

小刚每分钟比小明多做几道口算题?
9、妈妈去超市买了三袋奶粉,付给营业员100元,营业员找回了4元,平均没袋奶粉售价多少元?
10、期望小学三年级有两个班,三(1)班有学生42人,三(2)班有学生46人。

开学后又转来个6名新同学,应分给(1)班()人、(2)班多少人,才能使两班的学生数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