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素材粤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教育版语文必修2《中国现代诗歌五首》参考资料
1、文本全解。
(1) 作者简介。
闻一多原名家骅。
又名亦多,某某浠水县人。
1913 年考入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刊》、《清华学报》编辑。
1919 年积极投入五四运动,担任学生会书记。
1919 年开始写新诗。
1922 年在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
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珂罗拉多大学学习美术,并研读外国文学。
1923 年9 月第一部诗集《红烛》在国内出版。
1925 年7 月,不堪种族歧视,愤然回国。
归国后在艺专任教务长,开始了教育工作。
1926 年4 月,与徐志摩共同主持《晨报副刊》的《诗镌》。
1928 年1 月,第二部诗集《死水》出版。
不久,与徐志摩等共同创办《新月》杂志。
1928 年以后,闻一多先后曾任某某大学文学院院长,某某大学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等职。
1946 年7 月15 日下午,在西南联大教授任上,因投身某某运动,被统治者当局暗杀。
闻一多集诗人、学者、斗士三种身份于一身。
他著作甚丰,有《闻一多全集》四卷和《闻一多诗全编》等留世。
早年作为新月派的主要诗人,闻一多提出新诗的“三美” ( “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 理论,倡导新诗格律化。
在新诗的理论建设方面作出独特贡献。
(2) 基本解读。
《死水》作于1926 年4 月。
此时,诗人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目睹国内“死水”般的现实,十分失望。
在国外的时候,诗人曾热情地讴歌“如花的祖国” ( 《忆菊》) ,而现实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当时军阀统治下的中国腐败破落、满目疮痍。
这一切令诗人痛苦不堪,他时刻在心底里叫喊着: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据说,直接引发诗人的灵感并写下《死水》的,是这样一件事:在二龙路一带,诗人看到了一沟臭水,由此联想到中国的现实,眼前具体的景象与心中忧愤激昂的诗情相接通,于是写下( 死水) 一诗。
.'
《死水》反复写一沟叫人绝望的死水,以此来比喻现实的黑暗。
面对这样一沟“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死水,诗人主X“爽性”向它“破铜烂铁”,“剩菜残羹”,让死水给丑恶去开垦,看它能滋长出什么结果来。
铜绿锈出的花,只能是“恶之花”,不论它怎样地绿成“翡翠”,锈
出“桃花”,织成“罗绮”,蒸出“云霞”……也只能是一种病态的美丽。
诗人以丑恶为描写对象,却写出了一番似乎是“美”的景观,包含了多层意思:首先是对畸形、怪异的现实的暴露,其次是对造成这一局面的军阀统治者的斥责,再次是表达了作者希望丑恶事物早日灭亡的愿望。
闻一多主X新格律诗必须具有“三美”。
《死水》便是他这种理论最满意的一次试验。
首先,在韵律方面,这首诗各节大体押a b c b 型的二四脚韵。
每行诗都由四个音步( 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 ) 构成。
收尾都是双音词,这样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其次,读着这首诗,一幅幅画面接踵而来。
《死水》的用词十分讲究,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再次,诗的结构整齐。
每节四行,每行九字,像一块块严正的方阵,富有建筑美。
闻一多对新诗格律化的提倡和实践,有助于纠正五四以来部分新诗“散而无章”的弊病。
(3) 问题探究。
《死水》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意象描写一沟叫人绝望的死水,对这种以“美”喻丑的表现手法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主要观点:一是朱自清的观点,认为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让丑恶事物早日灭亡的强烈愿望。
因为“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才有希望” ( 《闻一多全集·朱序》) 。
一是蓝棣之的观点,认为“既然‘美'开垦不出这沟死水,那么,不如让给丑恶去开垦。
也就是说,既然他所认为的正确的有效的理论方法拯救不了这个国家,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让他认为是不正确的无效的理论方法去试试呢? 这是说绝望可能给闻一多带来一个转机” ( 《中外文学名著精品赏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卷( 下) 》第777 页,首都师X大学1999 年版) 。
无论如何,闻一多的这种写法,明显地受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思想的影响,以“美”喻丑,使丑更加触目惊心。
可引导学生,讨论一下《死水》的这种笔法的用意,或让他们说说同意哪一种观点。
再别康桥
一诵读提示
这首诗像一首萧邦的小夜曲。
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
和旋律感。
此外,“ 轻轻” “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二整体感知
1. 写作背景
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也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1920 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
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
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
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
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
时间是1928 年11 月6 日,地点是中国海。
7 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
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2. 内容大意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二节。
写了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
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艳的新娘。
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
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
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
“招摇”二字,生动地写出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而“甘心”两字,也正写出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
参照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见《语文读本》第三册),可知这所谓“ 榆阴下的一潭”即指拜伦潭,在康河上游,相传拜伦曾在那里游玩。
那榆树浓明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可以让人想象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多么醇厚的诗意!在这里,诗人融情人景,诗人的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五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
诗人似乎已经忘记了他要离别康桥而去了,他撑着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去寻他“彩虹似的梦”。
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诗人的快乐到达顶点。
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
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下来,消失了的梦竟无法追回,他已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地吹奏别离的笙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
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就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
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了。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
第七节,跟开头呼应。
“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种夸X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
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人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
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三鉴赏要点
1 .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
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 西边的云彩” ,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
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其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
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2. 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树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
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3 .表现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X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
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
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魁力,“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 ,原名蒋海澄,生于某某某某。
著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 向太阳) 、( 黎明的通知》等诗集。
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到了某某以后逐渐转向悲壮、高昂的诗风。
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被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
1937 年9 月,艾青经人介绍来到某某蕙兰女子中学任国文和美术教师。
这是一所教会学校,一切都按呆板的教条和规定行事。
艾青并不愿意在这里久留。
“七·七”芦沟桥抗日的炮声激励着每一个爱国同胞,但是在某某,有些民众处于一种不关心民族命运的“安闲”状态,对于小市民的“恐日病”,艾青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鄙夷。
11 月中,侵华日军已从金山卫登陆。
某某危在旦夕。
学校里已没有学生来上课了。
艾青只好辞别蕙兰女子中学,借了盘费离开某某回到了某某故乡。
在老家只呆了很短的时间,艾青就带着妻子X竹如一起出走。
他们打算从某某乘火车经某某去某某。
艾青在某某车站候车室和月台上看到从前方撤下来的许多伤兵。
他们有的燃着稻草取暖,有的摇头叹气。
艾青等人挤上了要开往某某的列车。
当火车在寂静的黑夜向前奔驰时,艾青随着铁轮转轧的有节律的声响而展开了思绪:漫长的行程和广袤的土地,使他感到做一‘个中国人的“强烈的欢喜与骄傲”,甚至连这黑夜也带给他“一种家教的情感”,“纯朴地愿望着祖国能早日从少数人的自私与顽固的枷锁里解脱”;当听着在熹微的晨光中从车窗外传来儿童们所唱的“打回老家去”的歌声时,他感到这歌声“传出·了中国的悲哀与对于解放的遥远的呼叫”,这歌声在他的眼前“描出了一幅在冰天雪地中的东北义勇军行军的美丽的图画” ( 见艾青《西行》一文,载1937 年12 月出版的《七月》第一集第五期) 。
经过几天的颠簸,艾青终于来到了抗日的文化和政治中心某某。
“七·七”芦沟桥抗战的炮声表现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表现了全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但是国民党右派集团中的一小撮汉奸亲日派,却在积极勾结日寇,妄图出卖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断送抗战的大好形势。
艾青敏感地“在战争中看到了阴影。
看见了危机”,“看见了汪精卫的动作与表情,与一个像发自播音筒里的没有生命的语言,他的那颗被包裹在肋骨里的、早已腐烂了的心” ( 见艾青《为了胜利——三午来创作的一个报告》一文,载1941 年1 月某某出版的《抗战文艺》) 。
于是,在12 月28 日阴冷的夜晚,艾青“以悲哀浸融在那些冰凉的碎片一起”,写成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一诗。
写这首诗的夜晚,艾青预感到要下雪,于是他在诗中展开了有关的想像——雪的草原、雪夜的河流、冒雪走出林间的马车夫等等。
第二天,果然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
艾青对一个朋友说:
“今天这场雪是为我下的。
”这位朋友却说:“你这个人自我中心太厉害了,连天都听你指挥。
”他不晓得诗人是有预感的。
此诗发表于1938 年1 月出版的《七月》第一集第二期。
(2) 基本解读。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所蒙受的苦难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雪落神州,寒凝大地。
诗中展开了一幅苍茫旷远,悲凉凄楚的意境。
看那北方戴着皮帽,冒着大雪,赶着马车走在林间的农夫“刻满痛苦的皱纹的脸”,看那南方的乌篷船里被暴戾的敌人夺去丈夫和家庭的“蓬发垢面的少妇”忡忡的忧心,看那雪夜的草原上失去了田地和家畜的耕殖者们在“饥馑的大地上”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诗人通过这一组组意象,一幅幅画面,逼真地体现了上述的主题,令人深切感受到:“中国的痛苦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
作者在诗中,运用描写、比喻和反复咏叹等艺术手段使全诗笼罩在悲哀的氛围中。
诗人把雪夜的“风”描写和比喻成一个“太悲哀的老妇”,她“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把敌人强占的土地描写成“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封锁着中国呀……”这悲惋而凝重的诗句多次重唱于诗节之中;在一些诗行的末尾,又恰当地用了感叹词“呀”、“啊”等,真是令人读之欲泪、闻之心酸。
这首诗还把表现自我与表现祖国和人民有机地融合起来。
诗人在写农民经受战争的苦痛和“岁月的艰辛”之后这样写道:
而我
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
苦难的浪涛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
流浪与监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
最可贵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们的生命
一样的憔悴呀
这就把作者——“农人的后裔”与广大农民苦难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
在诗的结尾,诗人又用“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这样的诗行向苦难中的祖国奉献了一颗赤子之心。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抗战初期一曲民族的悲歌,写尽了我们中华民族胸中的块垒,步履的艰辛! 的确,“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
双桅船
(1) 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20 岁回城,做过临时工厂当工人。
1952 年出生,某某人,祖籍某某。
1969 年“上山下乡”,在农村开始写诗。
干过宣传、统计、炉前工、讲解员、泥水匠。
1975 年,舒婷正式调到织布1978 年在北岛、芒克主编的油印刊物《今天》创刊号上发表了诗歌《致橡树》和《呵,母亲》,此后,她的诗作多次在《今天》和某某的油印刊物《兰花圃》上出现,成为许多文学青年喜爱的“油印”派诗人之一。
1979 年4 月和6 月,《诗刊》先后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这也是一切》,引起诗坛的关注。
《某某文学》自1980 年第2 期开始,展开了舒婷诗歌作品的讨论,历时11 个月。
舒婷无形中成了“新诗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1981 年,她的创作在争议中达到高峰期,此后由某某文艺和某某人民分别出版了诗集《双桅船》和《舒婷顾城诗选》,一时为众多诗歌爱好者和青年读者所争相购买。
1986 年她出版了新诗集《会唱歌的鸢尾花》,较前那种美丽忧伤的诗风有了变化。
1985 年以后,舒婷另辟蹊径,将创作精力转入到散文领域。
她的散文带着诗的特质与韵味,浪漫感伤、聪颖多思的诗人情怀,在散文写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1988 年舒婷出版散文集《心烟》,多为忆往之作,显示了作家散文创作的一种探索走向。
1985 年至1989 年,舒婷应邀分赴德国、法国、美国、意大利、荷兰、英国和印度等国家参加了多种诗会和文化活动,并由法国、德国出版了3 种诗集译本。
她的诗曾被译成英、德、法、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瑞典、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印度、朝鲜等十多个国家的文字。
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76 — 1979 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1982 年由某某文艺出版的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优秀诗集奖。
1985 年、1996 年由( 某某晚报》和《星星》诗刊社分别发起的“全国十名最受欢迎的青年诗人”投票选举中,舒婷两次人选。
(2) 基本解读。
诗人借双桅船的口吻,向无尽连绵的海岸倾诉自己的思慕之情。
船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有海岸才有船的航程,因为船,海岸才显得实在与温暖。
船与海岸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天然联系。
同时,诗人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
“雾打湿了我的双冀/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青年人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
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使( 双桅船》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3) 精华鉴赏。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
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
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
诗题“双桅船”,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
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像一只双桅船。
有人认为,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而又相区别的心理。
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
“岸':。
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连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
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内在的感受。
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像并构造成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
诗人在( 双桅船) 中
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
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
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真情实感。
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地表达。
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隐约的社会感怀。
诗的最后四句:“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已经被广泛流传和引用。
2 .习题解说。
(1) 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解诗歌的题旨。
“死水”象征着死气沉沉、满眼疮痍的中国的社会现实。
这首诗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词来形容“死水”,带有讽刺意味,采用的是反写的笔法。
《热爱生命》在写作上是首先通过意象的堆积作了铺垫,然后推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最后点明热爱生命的理由是相信未来。
双桅船与岸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激励的关系。
(2) 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此题意在强化学生对诗歌的语感的接受,以及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和篇章结构。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两句诗在诗中出现了四次,它既是诗歌感情的线索,悲凉压抑的感受,贯穿全诗。
另外,它又是整首诗结构的骨架,多种形象的刻画,都是沿着这两句话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