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上册《加、减法估算》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减法估算》说课稿
关于教材:
《加、减法估算》是人教版二上教材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上的教学内容。
之前学生知识有简单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进位、不退位、退位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以及还有加减混合计算。
教材将估算放在本单元最后教学,编者考虑是因为不论是笔算还是估算,其计算过程都要用到口算,而且教材突出算方的多样性,凸现新课标要求。
然而,认知发展心理学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过程中,估算能力的发展要相对早于精算能力,表现为一个由以估算能力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精算能力为主的发展趋势。
学生如果精确计算一旦学会,他们就会牢固树立“精确才正确”的观念。
而翻看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每册教材的估算内容都是安排在口算、笔算教学之后的,关于教材提供的这个素材,我围绕“如何让学生更好的体验估算的现实意义”这一主题改变素材,旨在转变教师为教估算而进行估算教学,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使估算成为学生生活实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成为学习的内在需要。
关于教学理念及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所谓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时,无法也没有必要精心精确计算(测量),或为了大概的判断、检验计算(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在精确计算(测量)的前后所进行的计算方法,是对数量关系做合理的大概判断。
而二年级年龄段的学生都是很较真的,在实际生活中缺乏估算的经验,感受不到估算的实际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不明白我已经会笔算了,为什么还要用一个不正确的结果来描述呢?这样,估算形成不了学生的学习内需,很难唤起对估算现实意义的理解,更不可能会把估算内化为他们算法策略的一部分。
基于对以上的认识,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我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估算的必要性。
之二是使学生掌握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学会估算的多种策略。
之三是能自觉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是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体会“估算”的现实意义。
关于教学程序:
活动一:谈话引入,作好铺垫
1.估计徐老师的年龄。
(1)生猜。
说说你猜这个年龄的根据是什么?(2)师:你们猜的都很有道理,我告诉您们徐老师今年的年龄大约是35岁,那你会猜几岁呢?
(数学猜想是依据某些已知事实和数学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作出的一种似真推断,它属于综合度较高的带有一定直觉性的高级认识过程,它是实现问题解决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思维策略,让学生说说猜这个年龄的根据是什么?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猜的过程其实就是估计的过程,估计是有参照物的。
区分瞎猜与估计,也为今后各类估计提供策略。
)
活动二:创设情景,进行估算
1.每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学校都要为同学们准备一些小礼物,我们二年级1班有47人,2班有45人,3班有47人,4班有47人,那二年级大约需要多少份礼物?
(1)独立思考,数量关系
(2)小组讨论,大约多少
(3)交流汇报
2.小结揭题:根据已有的知识用笔算已经无法得到结果了,那么可以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我可以用估算,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估算。
(教材提供的素材,问题制约着学生对估算意义的理解。
因为“够吗?”,两种不同的估算方法得到的确是不同的结果,且“够不够”一定要精确计算后才定。
因此,我重新创设情景,巧妙合理利用“超纲”条件,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
估算也就无意之中成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内需和强烈愿望。
活动三:举生活中的事例,体会“估算”的现实意义
1.像这样,平时生活中用到“估算”的事情你还能说说看吗?
(1)学生举例。
2.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感受“估算”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重视估算意识培养,体会估算的现实意义,养成自觉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习惯,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
(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曾说“如果你希望从自己的努力中取得最大的收获,就要从已经解决的问题中找出对处理将来的问题可能有用的特征。
”学数学最终要用数学,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归宿。
)
整堂课设计,围绕实现第一学段“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这一具体目标,通过“猜——估——例——用”的环节设计,感受估算带来的趣味,获得成功的体验。
)
这是我的一个预设,当然,在教学中,更多的是互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