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tig反应研究进展(图文)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导读:本文主要介绍了Wittig反应的内容、反应机理以及在有机合成上的主要应用,并从Wittig-Homer反应、相转移催化Wittig反应和以水为溶剂的水相Wittig反应三方面来阐述Wittig反应的改进及其发展。

足球比分直播/
关键词:Wittig反应,Wittig-Horner反应,相转移催化,水相1953年,德国科学家G.Wittig发现了亚甲基化三苯基膦与二苯酮作用,得到几乎定量的偏二苯乙烯。

这个发现引起了有机化学家的重视,并将其命名为Wittig反应[1]。

由于该反应产率较高,条件温和,具有高度的位置选择性,并且在合成最新系列的高级的不同种类的精细有机化学品,如各种昆虫信息素、绿色除菌及除草农药、乙烷类液晶、新型医药及其中间体、重要的抗生素、有机发光材料和光导体等,都得到了众多的应用,因此越来越受到化学家的重视。

目前,该反应已经成为合成烯烃最重要也最普遍的反应。

1 Wittig反应简介Wittig反应是由叶立德与羰基化合物缩合生成烯烃的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要和最有用的反应之一。

其中R为芳基、烷基、环烷基、杂环基,但以R为苯基的研究最普遍;此外三个R也可以不相同:R1、R2、R3、R4可以是氢、烷基、烯基、炔基、芳基,以及带有各种官能团的烃基和芳基[3]。

1953年Wittig和Geissier[4]将溴化甲基三苯磷在碱(苯基锂)的作用下与二苯酮生成1,1-二苯乙烯的反应标志着Wittig反应的诞生。

Wittig反应的特点是反应产物烯的双键位置就是羰基化合物中羰基所在的部位,即使在能量不利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而在生成物里无其它区域异构体,产物纯净。

正是由于这种不同于其它制备烯类方法(如卤烷去氢化卤,醇脱水以及醋酸酯或季铵碱的热解)的显著优点,该反应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合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重要的含双键的化合物都曾用此反应合成过,尤其是某些天然产物,如不饱和脂肪酸、前列腺素、维生素以及昆虫信息素等,其中维生素A的Wittig反应合成法已应用于工业生产。

2 Wittig反应的反应机理活泼叶立德的Wittig反应生成以热力学上不稳定的顺式烯烃占优势,这一事实特别引起人们的兴趣。

近十多年来提出的各种机理的共同点都是承认在反应过程中需经过氧磷四环这一步骤,但是它是直接由醛和叶立德生成的还是先经过内鏻盐(betaine)或其它形式再生成的却各不相同。

2.1 形成“内鏻盐”结构的机理Schlosser等[11]认为Wittig 反应必须首先通过形成内鏻盐,它与反应物保持着平衡关系,然后通过形成四元杂环,最后分解成不同的烯类。

其中,在k3步反应中会形成一个四元环过渡态:
2.2 “假旋转”理论叶立德与醛加成首先形成四元杂环(1),经假旋后生成(2),P-C键经断裂生成betaine(3),(3)式中的R1,R2决定该betaine存在的时间与最后产物(5)与(6)的立体化学。

若(a)中R2(来自磷叶立德)吸电子力强,碳负离子稳定,存在时间长,有利于C-C旋转,则产物烯以E型为主;若R2推电力强,产物烯以Z型为主。

3 Wittig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应用由于Wittig反应产率好、立体选择性高且反应条件温和,因而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1合成烯键Wittig反应的主要用途是合成各种含烯键、炔键的化合物[3]。

Wittig试剂和酰卤作用经水解也可得到炔烃[3]:
尤其在许多其他方法不易合成的天然产物如萜类、甾体、维生素A和D以及植物色素、昆虫信息素等中,Wittig反应特别重要。

以Wittig反应在合成昆虫性信息素中的应用[8]为例。

昆虫性信息素是一类在同种雌雄昆虫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它在害虫的预测和防治上具有用量少、选择性好、活性高和不污染环境等许多优点,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大多数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的结构为十二、十四、十六碳烯醇、醛和乙酸酯,它们大约占已鉴定的昆虫性信息素总数的90%[9]。

论文格式。

这类物质的活性很高,但其在昆虫体内含量极微,一个昆虫体内的含量仅有10-10g~10-8g[9]。

许多昆虫性信息素具有共轭双烯的结构[10],它们的双键位置和几何构型是决定其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

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地合成共轭二烯是昆虫性信息素合成中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
题,吸引着许多有机化学家进行有益的探索。

Wittig反应是昆虫性信息素共轭二烯合成中引入双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前人[11,12]的不少研究已经证明,活泼型三苯基膦叶立德与脂肪醛反应,产物以顺式烯烃为主;稳定型三苯基膦叶立德与脂肪醛反应,产物以反式烯烃为主;但是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也能够专一性地得到Z构型或E构型产物。

例如,Schlosser等人[13]对wittig反应进行一些改进,首先加入2当量的碱生成叶立德,加入反应物醛后再补加1当量的碱,得到E构型产物的纯度超过97%。

反应过程如下。

当反应物b为反式α,β-不饱和烯醛时,可以得到反式的共轭二烯醇。

Wittig反应在天然产物中的另一个应用实例是合成Tocotrienol。

论文格式。

此物质是一类和维生素E结构很相似的天然产物,它可以引起血胆固醇过少。

Deshpande等[7]对它们的合成、分离以及药理进行了研究。

在其合成a-Tocotrienol 时用到的Wittig反应为[14]:
1/2 1 2 下一页尾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