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市2021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50分)
1. (2分)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硅是构成岩石和许多矿物的基本元素②水玻璃可用作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③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 ④制玻璃和水泥均需要石灰石作为原料
⑤硅胶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和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⑥高纯度的硅除了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外,在太阳能发电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③⑥
D . 全部
2. (2分) (2016高一上·桂林期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为了节约,应将所有实验过程中取用的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 . 同温同压下,1体积X2气体与3体积Y2气体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XY3
C . 将25g胆矾晶体溶于1000mL水中,所得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D . 还原剂失去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氧化剂得到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
3. (2分) (2018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 下列反应中,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4. (2分)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①浓硫酸②浓盐酸③粗盐④生石灰⑤氢氢化钠⑥酒精.
A . ①②③
B . ④⑤
C . ①②⑤
D . 全部
5. (2分)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硫酸铜溶液中加过量的氨水:Cu2++2NH3·H2O=Cu(OH)2↓+2NH4+
B . 用食醋检验牙膏中碳酸钙的存在:CaCO3+2H+=Ca2++CO2↑+H2O
C .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6H5O-+CO2+H2O=C6H5OH+HCO3-
D . 用碘化钾淀粉溶液检验亚硝酸钠中NO2-的存在:NO2-+2I-+2H+=NO↑+I2+H2O
6. (2分) (2020高一上·如东月考) 下列物质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A . 除去混在NO2中的NO:将气体与足量O2混合
B . 除去Cl2中的HCl:将混合气体通入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洗气瓶
C . 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
D . 除去混在CO2中的SO2: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酸性KMO4溶液和浓硫酸
7. (2分)下列有关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在101KPa下,1mol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热值
B . 在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能发生碰撞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C .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核素互称同素异形体
D . 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
8. (2分)已知:(1)胆矾失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Q1kJ/mol
(2)室温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s)===Cu2+(aq)+SO42- (aq) ΔH=-Q2 kJ·mol -1
(3)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则Q1与Q2的关系是(Q1、Q2为正数)()
A . Q1>Q2
B . Q1=Q 2
C . Q1<Q2
D . 无法确定
9. (2分)(2018高三上·北京期中) 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可用如下反应:
,在温度和时,分别将0.50mol 和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10204050
温度
0.500.350.250.100.10
0.500.300.18……0.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10min内,时比时小
B . 温度:
C .
D . 平衡常数:
10. (2分)一种化学冰袋中含有Na2SO4·10H2O和NH4NO3 ,使用时将它们混合用手搓揉就可制冷,且制冷效果能维持一段时间。

以下关于其制冷原因的推测错误的是()
A . Na2SO4·10H2O脱水是吸热过程
B . 较长时间制冷是由于Na2SO4·10H2O脱水是较慢的过程
C . 铵盐在该条件下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D . NH4NO3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11. (3分) (2017高一上·西城期末) 在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体积最大的是()
A . 3 g氢气
B . 6.02×1023个氢分子
C . 44.8 L氢气
D . 0.5 mol氢气
12. (3分) (2017高二上·上饶期中) 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与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差。

化学键Si—O Si—Cl H—H H—Cl Si—Si Si—C
键能/kJ·mol-1460360436431176347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4(g)+2H2(g) Si(s)+4HCl(g),该反应的反应热△H 为()
A . +412 kJ·mol-1
B . -412 kJ·mol-1
C . +236 kJ·mol-1
D . -236 kJ·mol-1
13. (3分) (2016高二上·嘉兴期中) 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a mol A和b mol B,发生反应:A(g)+2B(g)⇌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n mol C.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再充入少量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K值不变
B . 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a+b):(a+b﹣)
C . 当2v正(A)=v逆(B)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 . 充入惰性气体(如Ar)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4. (3分) (2019高二下·泰州月考)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 . 表示某可逆反应中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反应在t时刻达到平衡状态
B . 表示N0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02(g)-N20(g), NO2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变化曲线,则该反应的正反应△H<0
C . 表示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溶解平衡曲线,蒸发水可使港液由b点变到a点
D . 表示分别稀释10mLpH均为12的NaOH和NH3 , H2O溶液时pH的变化,曲线I表示NH3•H20 溶液,n>100
15. (3分)下列方程式的书写或描述正确的是()
A . 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CaSO4+CO32-=CaCO3↓+SO42-
B . 热化学方程式C2H2(g)+O2(g)=2CO2(g)+H2O(g);△H=-1256kJ/mol,表示乙炔的燃烧热为1256kJ /mol
C . 铂电极电解MgCl2饱和溶液:MgCl2Mg+Cl2↑
D . H+(aq)+OH(aq)=H2O(l);△H=-57.3 kJ/mol,表示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热量
16. (3分) (2018高一下·平顶山期末) 一定温度下,某密闭恒容的容器内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A . A的消耗速率是C的分解速率1/2倍
B .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C .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D .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17. (3分) (2018高二上·江苏期末) 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C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木炭不完全燃烧制CO:2C(s)+O2(g)=2CO(g) ΔH1=-221kJ·mol-1
②木炭还原CO2制CO:C(s) +CO2(g)=2CO(g) ΔH 2 =+172.5 kJ·mol-1
③焦炭还原Fe2O3制CO:Fe2O3(s) + 3C(s) 2Fe(s) + 3CO(g) ΔH 3=+489.0kJ·mol-1
A . 反应①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B . 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 . 反应③中使用催化剂或移走部分CO,均可提高Fe2O3的转化率
D . 反应Fe2O3(s)+ 3CO(g)=2Fe(s)+ 3CO2(g) ΔH=-28.5 kJ·mol-1
18. (3分)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确的是()
A . 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B . 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 .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D . 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19. (3分) (2016高一下·溧水期中) 一定条件下将0.1mol N2和0.3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
2NH3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最终可生成0.2 mol NH3
B . 增大压强能使反应速率减小
C . 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 . 向容器中再加入N2 ,能加快反应速率
20. (3分) (2018高二下·六安开学考)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t/min2479
n(Y)/mol012011010010
A . 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5mol·L-1·min-1
B . 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 .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充入0.32mol气体X和0.32mol气体Y,到达平衡时,n(Z)=0.024mol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0分) (共4题;共50分)
21. (12.0分) (2019高三上·山西期末) 氟是卤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氟的化合物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氟原子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其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

(2) NaF和MgF2均为离子晶体,其熔沸点如下表:
Na+、Mg2+、F-的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________,MgF2熔沸点比NaF高的原因是________。

(3)氟虫腈是一种广谱性杀虫剂,其结构简式如下图甲:
氟虫腈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氟虫腈晶体中存在___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b.π键
c.非极性键
d.氢键
e.极性键
(4)全氟辛酸(如上图乙)主要用作表面活性剂、乳化剂。

全氟辛酸结构中,与每个碳原子(除羧基碳外)相连的F、C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构成该物质的C、O、F的第一电离能强弱为________。

(5) PbF2具有萤石结构晶胞如上图两所示。

每个Pb2+周围等距且紧邻的F-有________个。

已知晶胞参数为a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PbF2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22. (12分) (2018高一下·钦州港期末) 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有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用
50mL0.50mol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3. (14.0分) (2017高二下·鞍山期中) 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Fe2O3(s)+CO(g)⇌Fe(s)+CO2(g)
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右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H________(填“>”“<”或“=”)0.
(2)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 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mol,反应经过10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CO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3)欲提高(2)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 . 减少Fe的量
B . 加Fe2O3的量
C . 移出部分CO2
D . 提高反应温度
E . 减小容器的容积
F .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4)1000℃时,某时刻CO2和CO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mol•L﹣1和0.1mol•L﹣1,则此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________(填“是”或“否”),V(正)________ V(逆)(填“>”“<”或“=”)
24. (12分) (2019高三上·泉州期末) 甲醇制烯烃(MTO)是煤制烯烃工艺路线的核心技术。

煤制烯烃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烯烃化三个阶段。

(1)煤的液化发生的主要反应之一为2H2(g)+CO(g)=CH3OH(g) △H=akJ·mol-1,在不同温度下,K(500℃)=2.5(ml·L-1)-2,k(700℃)=0.2(mol·L-1)-2。

①△H________0(填“>”、“<”、“=”)。

②若反应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500℃测得某一时刻体系内H2、CO、CH3OH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3mol,则此时生成CH3OH的速率________消耗CH3OH的速率(填“>”、“<”、“=”)
(2)通过研究外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尽可能提高甲醇生成乙烯或丙烯的产率。

甲醇制烯烃的主要反应有:
i 2CH3OH(g) C2H4(g)+2H2O(g) △H1=-20.9 kJ·mol-1
ii 3CH3OH(g) C3H6(g)+3H2O (g) △H2=-98.1 kJ·mol-1
iii 4CH3OH(g) C4H8(g)+4H2O(g) △H3=-118.1 kJ·mol-1
①C3H6转化为C2H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iv:2C3H6(g) 3C2H4(g) △H4________。

②加入N2作为稀释剂,反应i中C2H4的产率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2H4、C3H6和C4H8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C3H6的物质的量分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温度高于400℃时,原因是________。

②体系总压为0.1MPa,400℃时反应iv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列式计算,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为了获得更高的C2H4在产物中的比例,控制的条件较适宜的是________。

A.较低温度
B.较高温度
C.增加水醇比
D.降低水醇比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0分) (共4题;共50分) 21-1、
21-2、
21-3、
21-4、
21-5、
22-1、
22-2、
22-3、
22-4、
22-5、23-1、23-2、23-3、23-4、24-1、24-2、2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