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刑法对人的适用: 我国刑法对人的适用: 首先对我国公民的适用 : 领域内一律适用、 领域内一律适用、 领域外原则适用 刑法典第7条第 款规定 刑法典第 条第1款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 条第 款规定: 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 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 适用本法, 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条第2款规定 第7条第 款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 条第 款规定: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 人员和军人在中国人民共和国 在中国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 人员和军人在中国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 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其次对外国人的适用: 其次对外国人的适用:
第一,外国人在我国领域以内犯罪, 第一,外国人在我国领域以内犯罪,除 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除外, 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除外,一律适用 本法。 本法。 第二,刑法典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我 第二,刑法典第8条规定, 国领域以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 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 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 可以适用本法, 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 受处罚的除外。 受处罚的除外。”
对时间的适用: 对时间的适用: 生效时间 一是从公布之日起生效; 一是从公布之日起生效; 二是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实行。 二是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实行。 失效时间 一是由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些法 一是由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些法 明确宣布 律失效。 律失效。 二是自然失效 二是自然失效
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 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 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 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 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是否适用的问题。 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从 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从 旧兼从轻的原则 旧兼从轻的原则
2、犯罪概述 、 (1)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1)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 概念:严重危害社会, 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概念解决的问题是“ 犯罪概念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 犯罪 ”
犯罪的特征: 犯罪的特征: 第一,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第一,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相 当程度的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 。(本质特征 当程度的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 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 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 法性。 法性。 A、犯罪不是一般的违法行为或不道德行为,而 、犯罪不是一般的违法行为或不道德行为, 是触犯刑法的行为,从而有助于把握犯罪和一般违 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法行为的区别。 法行为的区别。 B、从司法角度讲,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社会危 、从司法角度讲, 害性的唯一存在方式和判断尺度。 害性的唯一存在方式和判断尺度。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 受刑罚处罚性。 受刑罚处罚性。
(2)犯罪构成 ) 概念: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决定 概念: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 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 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 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 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 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 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认定犯罪” 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认定犯罪”
犯罪构成包括: 犯罪构成包括:
1、刑法概述 、 (1)概念: )概念:
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 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 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 根据自己的意志, 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 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 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 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 范的总和。 范的总和。
(2)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第3条 “法律明文 刑法》 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 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定罪处刑; 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 为犯罪行为的, 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 刑。”
(4)行为时的法律和刑法都认为是犯罪, 行为时的法律和刑法都认为是犯罪, 并且按照刑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 诉的,刑法比当时的法律处刑较轻( 诉的,刑法比当时的法律处刑较轻(对此应作 扩大解释) 则适用刑法, 扩大解释)的,则适用刑法,即刑法具有溯及 力。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案件, (5)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案件, 适用行为时的法律,即刑法没有溯及力。 适用行为时的法律,即刑法没有溯及力。
酗酒的人 生理性醉酒应负刑事责任且不 生理性醉酒应负刑事责任且不 减轻责任; 减轻责任; 病理性醉酒:如果不知道自己 病理性醉酒: 自己病理性醉酒的情况下, 自己病理性醉酒的情况下,不 构成犯罪; 构成犯罪;如果明知自己病理 性醉酒,还饮酒, 性醉酒,还饮酒,实施了危害 行为的,构成犯罪 行为的, 可以从轻、 又聋又哑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的人或者 盲人犯罪
A、犯罪主体 B、犯罪的主观方面 C、犯罪客体 D、犯罪的客观方面
A、犯罪主体
概念见教材 只讲人犯罪而单位犯罪在此不讲了
a、犯罪主体的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 、犯罪主体的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
简称责任年龄, 简称责任年龄,是指刑 法所规定的, 法所规定的,行为人实施刑 必须达 法禁止的犯罪行为所必须 法禁止的犯罪行为所必须达 到的年龄。 到的年龄。
B、犯罪的主观方面:故意和过失 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见教材
a、犯罪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 、犯罪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 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 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 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危害社会的结果 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分两种: 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分两种: 第一,犯罪的直接故意, 第一,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 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 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 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 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 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 希望 态度。 态度。
“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含义: 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含义: 第一、 第一、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 规定的, 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 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 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 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 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 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 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
第 一 编 刑 法 总 论
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及阶段划分
减轻刑事责任年龄
14周岁 14周岁 16周岁 16周岁 18周岁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仅对故意杀人、 仅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 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 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 贩卖毒品、放火、爆炸、 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 投放危险物质负刑事责任。 投放危险物质负刑事责任。
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相当原则: 罪刑相当原则:
适用刑法一律 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
就犯罪人而言: 就犯罪人而言: 就犯罪行为而言: 就犯罪行为而言: 就被害人而言: 就被害人而言:
(3)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 ) 对地域的适用 : 地域的适用 凡在中国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 凡在中国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 领域内犯罪 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 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
第二、 第二、新刑法实行后由国家立法机关制 定的特别刑法规定。 定的特别刑法规定。 第三、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 第三、 行政区基本法作出的例外的规定。 行政区基本法作出的例外的规定。 第四, 刑法》 条关于“ 第四,《刑法》第11条关于“享有外 条关于
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 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领域内
领陆: 领陆:国境线以内的陆 地及其地下层 领水:包括内水、 领水:包括内水、领海 及其地下层 领空:领陆、 领空:领陆、领水的上 空
以下情况属于我国领土的延伸: 以下情况属于我国领土的延伸: 第一、我国的船舶、 第一、我国的船舶、飞机或其他航空器 第二、我国驻外大使馆、 第二、我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内
“在我国领域内犯罪”包括三种情况: 在我国领域内犯罪”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 第一、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都发生 在我国领域内 第二、犯罪行为在我国领域内,但 第二、犯罪行为在我国领域内, 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以外, 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以外, 第三、犯罪行为实施于境外, 第三、犯罪行为实施于境外,但犯 罪结果发生于我国境内
b、犯罪主体之刑事责任能力: 、犯罪主体之刑事责任能力: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不负刑事责任 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 应当负刑事责任 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发 不负刑事责任 作期犯罪的: 作期犯罪的:
b、犯罪主体之刑事责任能力: 、犯罪主体之刑事责任能力:
第一, 第一,过于自信的过失
第二, 第二,疏忽大意的过失
案例: 案例:
驾驶员吴某酒后驾车,因神志恍惚, 驾驶员吴某酒后驾车,因神志恍惚, 将人行道上的行人杨某撞成重伤。为了不 将人行道上的行人杨某撞成重伤。 让后面来的车发现肇事而得以争取时间顺 利逃脱, 利逃脱,吴将流血不止的杨某抱入路边小 树木中,杨因伤口出血过多而于1小时后 树木中,杨因伤口出血过多而于 小时后 死亡。 死亡。
(1)行为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 行为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 刑法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 刑法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不 追究其刑事责任,即刑法没有溯及力。 追究其刑事责任,即刑法没有溯及力。 行为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 (2)行为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但 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刑法, 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刑法,即刑法 具有溯及力。 具有溯及力。 修订的刑法施行以前, (3)修订的刑法施行以前,依照行为 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即刑法没有溯及力。 即刑法没有溯及力。
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 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
1.刑事责任年龄应当是指实足年龄即 1.刑事责任年龄应当是指实足年龄即 周岁,一律按照公历的年、 日计算。 周岁,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 过了周岁生日的第2天起, 过了周岁生日的第2天起,才认为已满几周 岁。 2.责任年龄计算的时间基准 责任年龄计算的时间基准: 2.责任年龄计算的时间基准:应以行 为时为基准
第二,犯罪的间接故意, 第二,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 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 可能会发生危害 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 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 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的心理态度。 的心理态度。
b、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 应当预见自 、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 应当预见自 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 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 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信能够避免, 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 分以下两种: 度。分以下两种: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自学) 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自学) (二)我国的民商法律制度 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自学) (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自学) (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自学) 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自学) P162-164
(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完全刑 事责任 年龄
注意:这里是指8种行为,而非仅指8种罪名。 注意:这里是指8种行为,而非仅指8种罪名。
接上页: 接上页: 已满14周岁不满 周岁的人犯罪 已满 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周岁不满 周岁的人犯罪,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 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 因不满 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 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 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 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 在必要的时候, 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