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合集下载

《望洞庭》唐诗鉴赏(优秀3篇)

《望洞庭》唐诗鉴赏(优秀3篇)

《望洞庭》唐诗鉴赏(优秀3篇)望洞庭原文及赏析篇一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山水色一作:山水翠)注释:洞庭湖: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hé):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洞庭山。

翻译:湖光秋月两相和: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

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青水绿。

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

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理解性默写 (带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理解性默写 (带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理解性默写
1.“ , ”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远眺湖面的景色。

2.“ , ”两句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气势。

3.表达作者渴望出仕却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

4.“ , ”两句婉转地表达自己希望被张九龄引荐做官愿望。

5.表现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是: ,。

6.“ , ”两句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7.“ , ”两句借用典故,巧妙设喻,道出全诗主旨
默写答案
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7.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译文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译文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译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译文秋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解释⑴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⑵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

太清:指天空。

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⑷撼:一作“动”。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⑸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

济:渡。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⑹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

端居:闲居。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⑺坐观:一作“徒怜”。

⑻徒:只能。

一作“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

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二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这是一首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描写洞庭湖的经典诗句

描写洞庭湖的经典诗句

【导语】洞庭湖是湖南的鱼⽶之乡,养育了⽆数的⼈。

素有“⼋百⾥洞庭”的美称,天然景⾊更是美不胜收。

下⾯⽆忧考就给⼤家介绍下描写洞庭湖的经典诗句,欢迎阅读! 【篇⼀】 1.湖光秋⽉两相和,潭⾯⽆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2.遥望洞庭⼭⽔翠,⽩银盘⾥⼀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3.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点风⾊。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昔闻洞庭⽔,今上岳阳楼。

——杜甫《登岳阳楼》 5.巴陵⼀望洞庭秋,⽇见孤峰⽔上浮。

——张说《送梁六⾃洞庭⼭作》 6.洞庭西望楚江分,⽔尽南天不见云。

——李⽩《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游洞庭五⾸》 7.⼋⽉洞庭秋,潇湘⽔北流。

——张谓《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8.惟怜万⾥外,离别洞庭头。

——刘长卿《巡去岳阳却归鄂州使院留别郑洵侍御侍御先曾谪居此州》 9.洞庭之东江⽔西,帘旌不动⼣阳迟。

——陈与义《登岳阳楼⼆⾸》 10.南湖秋⽔夜⽆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游洞庭》 11.⽔宿烟⾬寒,洞庭霜落微。

——王昌龄《太湖秋⼣》 12.湖经洞庭阔,江⼊新安清。

——孟浩然《经七⾥滩》 13.叠雪⾛商岭,飞波航洞庭。

——韩愈《答张彻》 14.风帆彭蠡疾,云⽔洞庭宽。

——张祜《送韦整尉长沙》 15.且就洞庭赊⽉⾊,将船买酒⽩云边。

——李⽩《游洞庭湖五⾸·其⼆》 16.烟波洞庭路,愧彼扁⾈⼈。

——刘禹锡《到郡未浃⽇登西楼见乐天题诗因即事以寄》 17.⽊落雁嗷嗷,洞庭波浪⾼。

——李端《古别离⼆⾸》 18.⾈浮潇湘⽉,⼭倒洞庭波。

——李⽩《书情题蔡舍⼈雄》 19.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李⽩《远别离》 20.寺门⾼开洞庭野,殿脚插⼊⾚沙湖。

——杜甫《岳麓⼭道林⼆寺⾏》 【篇⼆】 1.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李商隐《荆门西下》 2.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

——刘长卿《送李侍御贬郴州》 3.明⼭⾬。

关于洞庭湖的名诗名句

关于洞庭湖的名诗名句

关于洞庭湖的名诗名句篇一:洞庭湖资料和描写洞庭湖诗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李白洞庭湖西秋月辉。

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

不知霜露入秋衣。

岳阳楼李商隐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四大湖,仅次于青海湖、兴凯湖和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一说因湖面缩减,现次于鄱阳湖和太湖居于第三),面积2,820平方千米(1998年),原为古云梦大泽的一部分,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与长江相连,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已封堵)“四口”吞纳长江洪水,湖水由东面的城陵矶附近注入长江,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由于泥沙淤塞、围垦造田,洞庭湖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并退居第二。

篇二:名诗名句3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亿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杜甫诗歌名句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2、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5、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6、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7、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1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1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1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14、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赏析翻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赏析翻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赏析翻译【出处】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译文】水气蒸腾,笼罩着云梦泽;波涛汹涌,摇撼着岳阳城。

云梦泽:本为古代低洼积水的两处地方,在今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为陆地。

岳阳城:即今湖南省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用法例释】用来形容洞庭湖或其他江湖水雾水气,浪涛滚滚的雄浑气势。

[基准]可是直至今年,国际屈原学术讨论会在岳阳举办时,我才老朋友在岳阳市博物馆副馆长张中一先生的护送下,荣登岳阳楼,远眺洞庭湖烟波浩渺,顶戴远山,撕长江,“气蒸云梦泽,波畏岳阳城”的壮丽景色。

(龙光沛《今上岳阳楼》)【全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全系列品酒诗】这就是诗人游等洞庭湖观景有感于之作,也就是一首投赠之作。

题中张丞相,一说道为张九龄,一说道为张说道。

就关系而言,志强于九龄较深;从事迹而言,则此诗投献张说的可能性为大。

因为张说曾辞灵府相州刺吏,开元四年()因事被贬岳州刺史,岳州即为在洞庭湖东畔,九龄并未Sartilly这一带地方官,志强之南洞庭而写诗投赠张说道,似较合理。

洞庭本就是长江中游巨浸,所谓“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不含远山,撕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诗人去在八月,正值秋水盛涨,只一个“平”字,便形容出来湖水的更加茫茫。

湖水给人的猛烈体会,除了甚广、除了浅,“不含虚搭太明”一句就专写下洞庭的孕大涵浅,所谓“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这两句就是大处落墨,静态的`描绘。

接下来就挑动态,写下洞庭的气势和声威。

据宋人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云“(岳阳)城据湖东北,(不仅如此,古代的云梦大泽也在洞庭的东北,具体内容而言,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相等于今湖北东南与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方圆八九百里。

)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

夏秋水跌,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古诗,名言名句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古诗,名言名句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古诗,名言名句人生无贤愚,飘飖若埃尘。

自非得神仙,谁免危其身。

与子俱白头,役役常苦辛。

虽为尚书郎,不及村野人。

忆昔村野人,其乐难具陈。

蔼蔼桑麻交,公侯为等伦。

天未厌戎马,我辈本常贫。

子尚客荆州,我亦滞江滨。

峡中一卧病,疟疠终冬春。

春复加肺气,此病盖有因。

早岁与苏郑,痛饮情相亲。

二公化为土,嗜酒不失真。

余今委修短,岂得恨命屯。

闻子心甚壮,所过信席珍。

上马不用扶,每扶必怒嗔。

赋诗宾客间,挥洒动八垠。

乃知盖代手,才力老益神。

青草洞庭湖,东浮沧海漘. 君山可避暑,况足采白蘋.子岂无扁舟,往复江汉津。

我未下瞿塘,空念禹功勤。

听说松门峡,吐药揽衣巾。

高秋却束带,鼓枻视青旻.凤池日澄碧,济济多士新。

余病不能起,健者勿逡巡。

上有明哲君,下有行化臣。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临江仙洞庭波浪飐晴天词牌名:临江仙|朝代:五代|作者:牛希济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

此中真境属神仙。

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晨垂影参然。

橘林霜重更红鲜。

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望洞庭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念奴娇过洞庭词牌名:念奴娇|朝代:宋朝|作者: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登岳阳楼朝代:唐朝|作者: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省试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祁阳行黄鹤楼前汉阳雪,岳阳楼前洞庭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创作背此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当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整体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涵,有包含的意思。

虚,指高空。

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

太清指天空。

混太清即水天相接。

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

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

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

西南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

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

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

济,渡的意思。

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

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平时代。

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

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

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山水诗: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水诗: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水诗: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及赏析山水诗艺术风格,以淡远最为突出,诗人以恬淡之心,写山水清晖,意境悠远,词气闲淡。

优秀的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

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山水诗: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

端居:安居。

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徒:只能。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

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涵”,有包含的意思。

“虚”,指高空。

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

“太清”指天空。

《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

《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

《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古诗简介《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望洞庭》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

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

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翻译/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注释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赏析/鉴赏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

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

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

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

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

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关于描写洞庭湖景色的诗句古诗名句大全

关于描写洞庭湖景色的诗句古诗名句大全

关于描写洞庭湖景色的诗句古诗名句大全《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说。

其全文诗句如下: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翻译】在巴陵放眼远望洞庭的秋色,每日可见君山孤零零地飘浮在水上。

我和你分别后就像难和神仙相遇一样,怀念的心绪如同这浩瀚的湖水一般悠远深长。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翻译】铲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让湘水畅快地四处流淌。

这浩瀚的湖水像是无尽的美酒,让我们开怀畅饮,醉倒在这洞庭秋色中。

《赠少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翻译】江湖漂泊,与君相逢叹晚,却苦离恨太多,黄叶飘飘,洞庭风起,心海涌波。

知音酒不醉,夜别淮阴,祝君成功如韩信,月照高楼,心绪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风歌》。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翻译】南湖的秋水,夜寒无水雾,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银河上青天。

姑且把洞庭湖赊买给月宫嫦娥,再驾船到白云边上买桂花酒去。

《春夜闻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

其古诗全文如下: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翻译】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唤春回大地,被谪迁的人彼此对望不禁泪湿衣。

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无数大雁,还没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飞。

1、浩渺注横流,千潭合万湫。

半洪侵楚翼,一汊属吴头。

动轴当新霁,漫空正仲秋。

势翻荆口迮,声拥岳阳浮。

远脉滋衡岳,微凉散橘洲。

星辰连影动,岚翠逐隅收。

渐落分行雁,旋添趁伴舟。

升腾人莫测,安稳路何忧?气与尘中别,言堪象外搜。

此身如粗了,来把一竿休。

——李屿《过洞庭》2、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

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

沙上渔人火,烟中贾客舟。

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全诗赏析及诗意

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全诗赏析及诗意

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全诗赏析及诗意杜甫《登岳阳楼》古诗原文赏析及诗意翻译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文解释】早就听说洞庭湖的水势浩大,今天终于登上了这座闻名遐迩的岳阳城楼。

洞庭湖如此广阔,东南面的吴地和楚地,似乎被割成两国。

洞庭湖的水势浩瀚,整个天与地就如日日夜夜在波涛上漂浮。

望着这浩瀚的景象,想到我的亲友连一点消息也没有,而今年迈多病,栖息在这只孤零零的小舟上。

在关山以北依然战火不断,凭轩远眺,默思着国难家愁,我终于涕泪交流。

译文2: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词语解释】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境内洞庭湖岸。

吴楚:吴地和楚地。

乾坤:天地。

字:指书信。

戎马:军事。

凭:倚。

轩:楼窗。

涕泪:眼泪。

【诗文简析】大历三年(公元七六八年)杜甫携眷夔州出峡,漂泊在江湘一带。

暮冬流寓岳州,登临岳阳楼而有此作。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实为千古名句。

前人称此二句「尤为雄伟,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以豁达。

」(宋人黄鹤《少陵年谱》)。

全诗将眼前雄伟壮阔的景色与诗人个人的身世悲凉之感及对国事边事的忧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具有极为深广的内涵。

表现上擒纵自如,卷舒随意,折转巧妙,充分表现了沉郁顿挫的杜诗本色。

诗的前半赞叹洞庭湖的宏伟壮阔,是古往今来写洞庭湖的名句,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名句同为人们传诵。

后半抒情。

全诗意境浑厚,气势磅礴,虽悲伤却无颓废之感。

《唐子西文录》:"过岳阳楼,观杜子美诗,不过四十字尔,气象宏放,涵蓄深远,殆与洞庭湖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

"《苕溪渔隐丛话》引《西清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

关于洞庭湖的名句

关于洞庭湖的名句

关于洞庭湖的名句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湖面没有一缕风,湖光就像没磨过的玉盘一样干净,天上有一轮明亮的月亮,散发出淡淡的光芒,周围的一切都是安安静静的。

3、下了雨,洞庭湖又添加了几分艳丽,如丝般的细雨飘洒而下,落缀在洞庭湖上,荡漾起一圈又一圈的波澜。

微风也禁不住**开始做美,湖旁的柳树将它那纤细又修长腰肢倾斜着,依靠着洞庭湖。

此时的洞庭湖仿佛一切都是它的衬托,形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4、这粼粼的波光与澄澈的月光交相辉映,交相融合,显得那么和谐美丽,令人惊叹!君山,这湖中高高屹立的山儿,像一位害羞的少女。

而那丝丝缕缕的薄雾正是少女脸上神秘的面纱,使君山看起来蒙蒙胧胧,若隐若现。

远远望去,君山上生长着一片片茂盛的丛林,好似君山的绿色盛装。

君山啊,我迷人的君山,我怡人的君山,我神秘的君山呐!你是多么吸引人的眼球,多么令人神往!5、秋天,洞庭湖最热闹的季节。

渔民们正忙着打鱼,有的渔民用鱼叉叉鱼;有的渔民用鱼网网鱼;还有的渔民用鱼竿钓鱼,真是五花八门,有意思极了。

微波粼粼的湖面,蓝绸子般的湖水一只伸到远处的深山。

远远的望去,湖面上白帆点点,一只只小船好似一片片树叶在水面上飘动。

突然刮起一阵风,就可以看见一个个小浪争先恐后的向岸边涌来,可又怕有人抓它似的,又马上退了回去,真是一幅迷人的画卷。

6、这是一个初秋的夜晚,天气晴朗,一丝风都没有,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月亮把它那淡淡的月光毫不吝啬地撒向洞庭湖。

圆月四周,稀稀疏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那几颗星星也把微弱的光源聚集起来,撒向月光下的湖面。

这下,洞庭湖真是美极了。

7、秋天,是洞庭湖最热闹的季节,渔民们忙着打渔,有的用鱼叉叉鱼,有的用渔网网鱼,还有的用鱼竿钓鱼。

洞庭湖里有白花花的银针鱼,有嘴带尖的针嘴鱼,更多的是大红鲤鱼。

捕捞船队早上出发,晚上总是满载而归,看一眼这活蹦乱跳的鲜鱼,真让人高兴。

山水诗: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水诗: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诗艺术风格,以淡远最为突出,诗⼈以恬淡之⼼,写⼭⽔清晖,意境悠远,词⽓闲淡。

优秀的的⼭⽔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体验,不单是模⼭范⽔⽽已。

下⾯是为⼤家带来的:⼭⽔诗: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湖⽔平,涵虚混太清。

⽓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秋⽔胜涨,⼏乎与岸平,⽔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体。

云梦⼤泽⽔⽓蒸腾⽩⽩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勤临河垂钓,只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成⼀体。

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

端居:安居。

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徒:只能。

楫:(jí)划船⽤具,船桨。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公元733年(唐⽞宗开元⼆⼗⼀年)。

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副知院⼠,⼆⼈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诗赠给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的诗⼈,官⾄中书令,为⼈正直。

孟浩然想进⼊政界,实现⾃⼰的理想,希望有⼈能给予引荐。

他在⼊京应试之前写这⾸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

湖⽔和天空浑然⼀体,景象是阔⼤的。

“涵”,有包含的意思。

“虚”,指⾼空。

⾼空为⽔所包含,即天倒映在⽔⾥。

“太清”指天空。

“混太清”即⽔天相接。

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的景⾊。

和洞庭湖有关的诗句

和洞庭湖有关的诗句

和洞庭湖有关的诗句
1. 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 解析
- 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壮丽景象。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写出了八月秋水盛涨,湖水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气蒸”二字写出了洞庭湖的水汽蒸腾,笼罩着广大的云梦泽(古代的大湖沼泽地带),“波撼”则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的波涛汹涌,仿佛能撼动岳阳城,这两句把洞庭湖那种浩瀚雄浑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 后四句则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张九龄援引的心愿。

诗人说自己想渡湖却没有船只(暗喻自己想入仕却无人引荐),在圣明之世闲居实在有愧,看着那些垂钓的人(喻指在位者),自己只能空怀羡慕之情。

1.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 解析
- 首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描绘了平静的洞庭湖面在皎洁月光的映照下,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景象。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形象地写出了湖面在无风时的朦胧、平静之感。

- 后两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是千古名句。

诗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洞庭湖中最著名的山)比作青螺,通过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洞庭山水的美丽景色表现得富有诗意,给人以清新、空灵的美感。

描写洞庭湖的千古名句

描写洞庭湖的千古名句

描写洞庭湖的千古名句1、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

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

沙上渔人火,烟中贾客舟。

西园与南浦,万里共悠悠。

2、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

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

孤钟鸣大岸,片月落中流。

却忆鸱夷子,当时此泛舟。

3、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4、万古巴丘戍,平湖此望长。

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

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

5、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

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贾客停非久,渔翁转几遭。

飒然风起处,又是鼓波涛。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7、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8、帆挂狂风起,茫茫既往时。

波涛如未息,舟楫亦堪疑。

旅雁投孤岛,长天下四维。

前程有平处,谁敢与心期。

9、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

护江盘古木,迎棹舞神鸦。

破浪南风正,收帆畏日斜。

云山千万叠,底处上仙槎。

1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2、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13、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14、高卧洞庭三十春,芰荷香里独垂纶。

莫嫌无事闲销日,有事始怜无事人。

15、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16、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

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

17、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18、忆过巴陵岁,无人问去留。

中宵满湖月,独自在僧楼。

渔父真闲唱,灵均是谩愁。

今来欲长往,谁借木兰舟。

19、尘愁老来颜,久与江山隔。

逍遥澄湖上,洗眼见秋色。

凉波弄轻棹,湖月生远碧。

未减遥客情,西望杳何极。

20、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1、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

闹若雨前蚁,多于秋后蝇。

岂思鳞作簟,仍计腹为灯。

浩荡天池路,翱翔欲化鹏。

关于洞庭湖的名句

关于洞庭湖的名句

关于洞庭湖的名句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东部,湖北省南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

以下是关于洞庭湖的十个名句:
1. 万顷湖泊烟波浩渺,洞庭湖水荡漾着湖南的繁荣与希望。

2. 春风吹过洞庭湖畔,湖水波光粼粼,芦苇丛中鸟儿欢歌。

3. 洞庭湖,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4. 夏日的洞庭湖,湖水湛蓝清澈,游人纷至沓来,尽情畅游。

5. 秋风拂过洞庭湖,湖面波涛汹涌,天地间呈现出一幅壮丽的景象。

6. 冬日的洞庭湖,湖面结冰,湖水凝固成一片银白。

7. 洞庭湖,四季如画,每一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魅力。

8. 湖光山色,映衬着洞庭湖畔的村落,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9. 洞庭湖水广阔无垠,蓝天白云倒映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10. 湖泊静谧,湖水荡漾,洞庭湖是大自然赐予湖南的一份宝贵礼物。

这些名句旨在描绘洞庭湖的美丽和壮丽景色,展示了洞庭湖作为中国最大淡水湖之一的独特魅力。

同时,这些名句也反映了人们对洞庭湖的热爱和向往,展示了洞庭湖作为湖南省的重要自然资源和旅游景点的价值。

无论是春夏秋冬,洞庭湖都有着不同的美景,每一季都值得人们前来欣赏和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贾客停非久,渔翁转几遭。飒然风起处,又是鼓波涛。
13、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沙上渔人火,烟中贾客舟。西园与南浦,万里共悠悠。
14、忆过巴陵岁,无人问去留。中宵满湖月,独自在僧楼。渔父真闲唱,灵均是谩愁。今来欲长往,谁借木兰舟。
15、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护江盘古木,迎棹舞神鸦。破浪南风正,收帆畏日斜。云山千万叠,底处上仙槎。
16、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闹若雨前蚁,多于秋后蝇。岂思鳞作簟,仍计腹为灯。浩荡天池路,翱翔欲化鹏。
17、帆挂狂风起,茫茫既往时。波涛如未息,舟楫亦堪疑。旅雁投孤岛,长天下四维。前程有平处,谁敢与心期。
8、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9、高卧洞庭三十春,芰荷香里独垂纶。莫嫌无事闲销日,有事始怜无事人。
1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1、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
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导读:好词好句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4、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5、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6、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7、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18、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孤钟鸣大久与江山隔。逍遥澄湖上,洗眼见秋色。凉波弄轻棹,湖月生远碧。未减遥客情,西望杳何极。
20、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1、万古巴丘戍,平湖此望长。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